澤瀉

澤瀉

ZE XIE

  • 英文名稱:Alisma orientale Sam. Juzep. Rhizome Alismatis Orientalis Water Plantain, Alisma, Marsh Drain, Oriental Waterplantain Rhizome
  • 別名:禹孫,天禿,鵠瀉,澤芝,水瀉,及瀉,天鵝蛋,芒芋,水澤,如意花,車苦菜,一枝花
  • 來源:澤瀉科多年生沼澤植物澤瀉的塊莖。冬季莖葉開始枯萎時採挖,洗淨,用微火烘乾,撞去鬚根及粗皮,以水潤透切片,曬乾。麩炒或鹽水炒用。
  • 道地藥材:河北, 新疆, 雲南, 四川, 遼寧, 吉林, 山東, 黑龍江, 河南, 江蘇, 浙江, 江西, 貴州, 福建, 華東地區, 西南地區, 東北地區
  • 生長環境:沼澤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澤瀉的傳統功效


1. 清熱利濕

澤瀉,古籍中記載其清熱利濕功效卓著,歷代醫家對其作用機理和臨牀應用多有論述。

《本草衍義》中,寇宗奭認為澤瀉「其功尤長於行水」,並引述張仲景五苓散及八味丸的組方,說明澤瀉善於利水消腫。他認為澤瀉雖看似瀉腎,實則「瀉腎邪」,而非損傷腎之精氣。在八味丸中,澤瀉的作用是引導其他藥物歸經,並非單純的利水之用,而是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滋補腎陰、益氣補虛的效果。

《本草綱目》則指出澤瀉「氣平,味甘而淡,淡能滲洩」,認為其利水作用是因其氣味輕淡,能滲透濕熱,從而達到清熱利濕之效。李時珍也提到,長期服用澤瀉可能會導致清氣不升,損傷真陰,說明其使用需謹慎。此外,李時珍指出,古人用藥常「一闢一闔」,即補瀉兼施,澤瀉在一些補益方劑中,是為了瀉去邪氣,使補藥更好地發揮作用。

《本草匯言》則更進一步指出澤瀉與豬苓的不同:豬苓利水,多作用於表邪;而澤瀉利水,則能宣通內臟之濕,是利水的主藥,並能利膀胱、包絡之火,達到水火並濟的效果。

綜觀諸家論述,澤瀉的清熱利濕功效主要體現在其滲濕利水的特性上。它能有效去除體內的水濕之邪,並藉此達到清熱的目的。 但同時也需注意其劑量及服用時間,避免因過度利水而損傷正氣。 不同醫家對其作用機理的闡述雖然略有差異,但都肯定了澤瀉在治療濕熱病證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在不同方劑中發揮的不同功效。

2. 清熱利尿

澤瀉,其清熱利尿之效在歷代醫家論著中多有記載,並被廣泛運用於臨牀。其功效之機理,從古代典籍中可窺一二。

《本草衍義》中,寇宗奭認為澤瀉「其功尤長於行水」,並引張仲景之五苓散為例,說明其利水功效之顯著。文中更提及澤瀉雖有行水之功,但過度服用會導致「小便既多,腎氣焉得復實?」,說明其利水作用並非無限制的,需要根據病情和體質酌量使用。 寇氏同時又解釋了張仲景八味丸中使用澤瀉,並非為了引導其他藥物,而是為了「瀉腎邪」,此觀點也得到《醫經溯洄集》的佐證,認為澤瀉能瀉去腎臟的邪氣,從而達到滋養腎臟的目的。

《本草綱目》李時珍則指出澤瀉「氣平,味甘而淡,淡能滲洩」,認為其利水作用源於其藥性平和、味淡滲洩的特點。若脾胃濕熱,澤瀉能滲去濕熱,使清氣上升,改善症狀。但他也警告久服則會傷及陰陽,導致目昏等不良反應。

《本草匯言》則認為澤瀉與豬苓作用有所不同,豬苓利水主要作用於表邪,而澤瀉則能宣通內臟之濕,並能利膀胱、包絡之火,使水火平衡。

綜上所述,歷代醫家對澤瀉清熱利尿功效的理解,既肯定其利水通淋之效,也強調其用量和使用時機的重要性。 部分醫家更深入探討其作用機理,認為其利水並非簡單的耗竭腎氣,而可能涉及到瀉除邪氣,平衡水火等多層面作用。 然而,不同醫家對其作用機理和臨牀應用存在一些不同的見解,需綜合考慮,謹慎使用。

3. 止嘔

澤瀉,味甘淡,性微寒,為常用利水滲濕藥。古籍中雖未明確將其列為專治嘔吐之藥,但其止嘔功效,卻可從多個角度推測,並從古代醫家論述中找到蛛絲馬跡。

《本草綱目》記載澤瀉「止嘔吐、瀉痢」。 此處雖未詳細闡述機理,但可見其確有止嘔作用。 結合其他記載,我們可推測其止嘔機制可能與其利水滲濕功效有關。

多部典籍提及澤瀉「利水」、「行水」。例如,《本草衍義》引述張仲景五苓散,指出澤瀉「用長於行水」,用以治療「水蓄渴煩,小便不利,或吐或瀉」。這暗示了某些因水濕停滯而導致的嘔吐,可藉由澤瀉的利水作用而得以緩解。水濕內停,上逆犯胃,則可致嘔吐;澤瀉利水滲濕,則能消除病因,從而止嘔。

《藥品化義》則認為澤瀉「清潤肺氣,通調水道」,並能「消渴能止」。「消渴」一症,常伴有口乾舌燥、嘔吐等症狀,而澤瀉能通過利水滲濕,調節體內水液平衡,從而減輕或消除嘔吐症狀。

《本草綱目》亦提到澤瀉「滲濕熱」,某些因濕熱內蘊導致的胃腸不適和嘔吐,也可通過澤瀉的清熱除濕作用而得到改善。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古代醫家對澤瀉的功效描述,有時存在分歧。例如,《本草通玄》提到澤瀉「止遺洩」,而寇宗奭卻認為「洩精者不敢用」。這表明澤瀉的應用需謹慎,並需考慮患者具體病情,而非一概而論。 總體而言,澤瀉止嘔功效並非其主要功效,而是其利水滲濕、清熱除濕等作用的間接效應。 其在治療嘔吐方面的應用,應結合其他藥物,並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4. 強筋骨

澤瀉,古籍中記載其功效廣泛,其中「強筋骨」的功效,並非其主要作用,而是透過其利水滲濕的特性間接達成。多數古籍著重於澤瀉的利水作用,例如《本草衍義》指出澤瀉「其功尤長於行水」,並引述張仲景的五苓散及八味丸佐證其利水功效。寇宗奭認為八味丸中澤瀉的作用是「引接桂、附等歸就腎經」,而非直接補腎。但《醫經溯洄集》則提出不同觀點,認為八味丸中其他藥物本身就能滋補腎經,澤瀉的作用是「瀉腎邪」,藉由去除腎臟的病邪,間接達到養護腎臟的目的,而腎臟健康則與筋骨強健息息相關。

《本草綱目》提到澤瀉「養五臟、益氣力」,並解釋此功效來自於其滲濕特性,去除濕熱後,則土氣得令,氣血運行順暢,自然能改善筋骨痠痛等症狀。然而,李時珍也提醒,久服澤瀉會損傷腎陰,因此並非直接補益筋骨。

《日華子本草》則明確記載澤瀉能治「筋骨孿縮」,此處的「孿縮」應指因濕邪阻滯所致的筋骨拘緊疼痛。由此推斷,澤瀉強筋骨的功效,應理解為其利水滲濕,去除導致筋骨疼痛的濕邪,而非直接滋補筋骨。 總而言之,澤瀉強筋骨的功效並非其主要作用,而是通過其利水滲濕的特性,間接改善因濕邪導致的筋骨不適。 古籍中對其作用的描述存在一定分歧,需謹慎理解,並非所有筋骨問題都適用。

5. 澀精止遺

澤瀉,味甘淡性寒,歷代醫家多認為其主治功效為利水滲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古籍中也記載其具有「止洩精」的功效,但各家觀點卻有所差異,並非全然一致肯定。

《名醫別錄》明確指出澤瀉能「止洩精」,《藥性論》也記載其能治「腎虛精自出」。這些記載似乎支持澤瀉具備澀精止遺的功效。然而,寇宗奭在《本草衍義》中提到,「今人止洩精,多不敢用」,反映出當時醫家對澤瀉應用於此症的顧慮。 他認為澤瀉利水,使小便增多,腎氣難以充實,故擔心其會加重精液流失。

《本草通玄》則對此作了更精細的分析,認為「相火妄動而遺洩者,得澤瀉清之而精自藏」,但「氣虛下陷而精滑者,得澤瀉降之而精愈滑矣」。這說明澤瀉的應用需辨證論治,針對不同病因的遺精,其療效可能大相逕庭。 若因相火亢盛導致遺精,澤瀉清熱瀉火,則能收斂精氣;但若因腎氣虛弱,精關不固所致,則澤瀉反而可能加重病情。

《本草綱目》李時珍則更謹慎,提到澤瀉「久服則降令太過,清氣不升,真陰潛耗」,暗示長期服用可能損傷腎陰,不利於精氣的保養。 張仲景運用澤瀉於八味丸,寇宗奭認為只是「接引桂、附等歸就腎經」,並非主要作用。 而其他醫家如《本草綱目》則認為在如地黃丸中,澤瀉是「瀉膀胱之邪氣」,而非單純補腎。

總而言之,古籍中關於澤瀉「澀精止遺」功效的記載存在矛盾和爭議。 其應用需謹慎,並非所有遺精患者都適用,需根據病因病機,結合其他藥物,才能發揮其最佳療效。 單純依靠澤瀉來治療遺精,風險較高,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6. 利水滲濕

澤瀉,其利水滲濕的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被廣泛應用。本文將結合古代醫籍,以現代白話文闡述澤瀉的利水滲濕作用。

《本草衍義》中,寇宗奭認為澤瀉“其功尤長於行水”,並引用張仲景《傷寒論》中五苓散的組方佐證,說明澤瀉善於排除體內多餘水分。同時,他也提到澤瀉雖能利水,但過量服用則可能導致腎氣不足,故後世多忌用於治療遺精。 然而,另一篇《本草衍義》引述《醫經溯洄集》的觀點,則認為張仲景八味丸中使用澤瀉,並非為了引導其他藥物至腎經,而是為了“瀉腎邪”,即排除腎臟中的病邪,以達到滋補腎陽的目的。這與《本草綱目》中李時珍的觀點相呼應,李時珍認為地黃丸中使用澤瀉和茯苓,是為了“瀉膀胱之邪氣”,而非引導其他藥物。 這說明澤瀉利水,並非單純地排洩水分,而是能排除體內病邪導致的水腫。

《本草匯言》則更進一步指出澤瀉與豬苓的不同:豬苓利水,著重於排除表邪;而澤瀉利水,更偏向於宣通內臟濕邪。 《藥品化義》則強調澤瀉能清潤肺氣,通調水道,從而治療水瀉、濕瀉,甚至能止消渴。 諸多醫籍都記載了澤瀉利水消腫的功效,並指出其能治療小便不利、水腫、淋證等與水濕相關的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神農本草經》等古籍記載澤瀉有養五臟、益氣力等功效,但《本草正義》等書則認為這些說法有溢美之嫌,其主要功效仍在於利水滲濕。

綜上所述,澤瀉利水滲濕的功效,不僅僅是簡單的排水,更包含了排除體內病邪導致的水濕,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其作用機理複雜,需結合病症和個人體質謹慎運用。

7. 利水消腫

澤瀉,味甘淡,性微寒,為利水消腫之要藥,其功效歷代醫家多有論述,今綜合古籍,略述其理。

《神農本草經》已記載澤瀉能「消水」,後世醫家則更深入探討其機理。《本草衍義》寇宗奭認為澤瀉「其功尤長於行水」,並引述張仲景五苓散及八味丸用藥之例,說明其利水之效。但寇氏又指出,八味丸中澤瀉並非引導其他藥物至腎經,而是「瀉腎邪」,而非傷及腎之本氣。此觀點與《本草綱目》李時珍的說法相呼應,李時珍認為澤瀉在補益方劑中,例如地黃丸,是「瀉膀胱之邪氣」,使補藥發揮更佳效果,而非單純的「引接」。

《本草匯言》方龍潭則區分澤瀉與豬苓的差異,認為澤瀉「能宣通內臟之濕」,作用在於內在水濕的排除,與豬苓作用於表邪有所不同。《藥品化義》更將其功效歸納為「清潤肺氣,通調水道」,並指出其能治療水瀉、濕瀉等症,更能消渴,除濕熱。

然而,澤瀉之用並非毫無限制。《本草綱目》也提到,久服澤瀉可能導致「清氣不升,真陰潛耗,目昏」,《本草通玄》更指出,澤瀉雖能止遺精,但對於氣虛下陷者則不宜,需辨證施治。《本草正義》則直接指出澤瀉「滲洩滑瀉之藥,必無補養之理」,認為古籍中對其補益功效的記載多有溢美之詞。

總而言之,澤瀉利水消腫之效,主要在於其滲濕洩熱之功,能通調水道,排出體內多餘水分,但其藥性平和卻偏寒涼,且久服或誤用可能傷及正氣,需謹慎使用,並根據個人體質及病症,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澤瀉的古代典籍


澤瀉的現代功效


1. 其他功效

降血脂、抗脂肪肝:

  • 澤瀉能顯著降低高脂飲食引起的家兔肝臟脂肪含量。
  • 澤瀉提取物對四氯化碳引起的大鼠損傷性脂肪肝具有保護作用,降低肝脂肪量。
  • 在脂肪性飼料中添加澤瀉粉或澤瀉組分,可抑制大鼠肝脂肪的蓄積。
  • 澤瀉可能通過促進肝細胞對脂肪的代謝,增加脂蛋白的合成,抑制肝內脂肪堆積,從而達到抗脂肪肝的效果。

抗動脈粥樣硬化:

  • 澤瀉提取物能抑制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家兔血管內膜斑塊的生成,減輕病變程度,縮小病變範圍。
  • 澤瀉能使動脈內膜斑塊明顯變薄,減少內膜下泡沫細胞的數量。
  • 其抗動脈粥樣硬化的機制包括:
    • 降低血脂。
    • 調整動脈壁內微量元素含量(升高鉻、錳含量,降低鋅含量,升高銅含量)。
    • 調節PGI₂/TXA₂的動態平衡,抑制血小板生成MDA的功能,促進動脈管壁PGI₂的釋放,降低血小板聚集百分率,降低血漿TXB₂水平,升高6-酮-PGF₁α/TXB₂的比值。
    • 降低脂質過氧化物(LPO)的含量,抑制脂質過氧化。
    • 具有鈣拮抗劑樣的作用,阻滯細胞外鈣經過鈣通道進入胞漿內,降低動脈壁內異常升高的鈣含量。
    • 改善血液流變性,增強紅細胞的變形能力,降低血液粘度。
    • 對抗飽和與不飽和脂肪酸比值的升高,升高血清油酸百分比。

減肥:

  • 澤瀉水煎劑能降低谷氨酸鈉誘發的實驗性肥胖大鼠的Lee指數,減少性器官周圍脂肪蓄積,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並使肥胖大鼠體重稍有減輕。
  • 對正常大鼠的體重、身長及Lee指數無明顯影響。

清熱作用:

  • 澤瀉具有清熱作用,包括對免疫系統的作用和抗炎作用。

2. 抗炎鎮痛

澤瀉煎劑(以每毫升含有1克生藥的濃度配製)在小鼠和大型實驗動物(大鼠)身上展現出抗炎作用。具體來說:

  1. 抑制耳廓腫脹: 對於小鼠,連續灌胃澤瀉煎劑5天,能顯著減輕耳廓腫脹。這表明澤瀉具有抑制急性炎症反應的能力,可能通過減少炎症介質的釋放或抑制炎症細胞的浸潤來實現。耳廓腫脹通常被用作評估局部炎症程度的指標。
  2. 抑制肉芽腫形成: 對於大鼠,連續灌胃澤瀉煎劑7天,能明顯抑制棉球肉芽腫的形成。肉芽腫是慢性炎症的典型表現,澤瀉對其的抑制作用暗示其具有抑制慢性炎症的能力。棉球肉芽腫模型通過在動物皮下植入棉球來誘發慢性炎症反應,澤瀉的抑制作用表明其可能干擾炎症細胞的增殖、纖維化的形成或其他參與肉芽腫形成的關鍵過程。
  3. 對內分泌系統影響不顯著: 澤瀉對胸腺、腎上腺的重量以及腎上腺中維生素C的含量影響不顯著。這暗示在實驗劑量下,澤瀉的抗炎作用並非通過影響主要的內分泌器官(胸腺和腎上腺)以及維生素C水平來實現。這表明澤瀉的抗炎機制可能更為直接,而非通過調節全身性的激素水平或抗氧化能力。
  4. 對毛細血管通透性影響不明顯: 澤瀉對醋酸或組織胺所致的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沒有明顯影響。這提示澤瀉可能並非通過直接抑制血管擴張或滲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的表現)來發揮抗炎作用。醋酸和組織胺是常用的誘發血管通透性增高的炎症介質,澤瀉的作用不明顯意味著其抗炎機制可能涉及其他通路。

總體而言,研究提示澤瀉的抗炎機制可能是直接作用於炎症部位,但具體的分子機制仍需進一步研究闡明。

3. 抗血小板聚集

澤瀉的抗血小板聚集功效,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抑制血小板釋放: 動物實驗顯示,給予家兔澤瀉後,可顯著降低血小板的 ATP 釋放量,尤其在連續給藥第三天效果更為明顯。體外試驗也證實,澤瀉對花生四烯酸 (AA) 誘導的血小板釋放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 抑制血小板聚集: 體外試驗表明,澤瀉的不同提取液,對於腺嘌呤二磷酸 (ADP) 和花生四烯酸 (AA) 誘導的家兔血小板聚集,均具有明顯的抑制效果。以分子量小於1千道爾頓的澤瀉提取物給大鼠灌胃,可達到較高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
  • 降低血漿凝固程度、縮短纖溶時間: 澤瀉不僅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還能降低血漿的凝固程度,並顯著縮短纖溶時間。
  • 提高纖溶活性: 澤瀉具有纖溶酶樣的作用,其提取物對標準平板及加熱平板均有溶解作用,類似纖溶酶的功能。動物實驗證明,澤瀉可明顯提高體內纖溶活性。
  • 激活纖溶酶原: 澤瀉具有激活纖溶酶原的作用,並且能與尿激酶產生協同作用,共同促進纖溶過程,彼此互不干擾。
  • 溶解血栓: 家兔實驗顯示,靜脈滴注澤瀉提取物,可顯著提高人工血栓的溶解率。體外實驗也表明,大劑量澤瀉可防止血栓形成,並可能減少血栓中氨基酸含量,具有水解血栓中纖維蛋白的作用。動物實驗發現,澤瀉可縮短血栓長度,減輕血栓乾重,並延長動脈血栓形成時間。
  • 抗凝血酶作用: 高分子量(大於1萬道爾頓)的澤瀉提取物具有極為明顯的抗凝血酶作用,可顯著延長凝血時間。

4. 改善睡眠

澤瀉主要活性成分為澤瀉醇類(Alisols)等三萜類化合物。現代藥理研究顯示,澤瀉具利尿、抗炎、抗氧化及調節脂質代謝等作用。對於改善睡眠,其抗炎功效可能透過減輕身體炎症反應或相關不適,從而間接提升睡眠品質。同時,若睡眠困擾源於水腫、濕氣鬱滯或夜間頻尿等問題,澤瀉的利水滲濕作用有助於緩解這些生理障礙,進而促進更好的睡眠環境。目前,關於澤瀉直接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產生鎮靜或催眠的明確現代藥理證據較為有限,其助眠效應更傾向於透過改善全身代謝及生理狀態來間接達成。

5. 預防心血管疾病

澤瀉預防心血管疾病,主要因其現代藥理作用。澤瀉醇能顯著增加冠脈血流量,並降低離體心臟的心輸出量與心率,有助預防心絞痛。其所含澤瀉素、澤瀉苷等有效成分,能調節血脂,降低血液黏稠度並預防血栓形成;同時具有降壓及抗炎功效。此外,澤瀉多糖作為天然抗氧化劑,可清除自由基,保護心肌細胞。黃酮類化合物則能擴張血管,降低血壓,改善微循環,減少心肌耗氧量,全面保護心臟健康。

6. 保肝利膽

澤瀉入藥,保肝利膽。其成分澤瀉苷、澤瀉素等,在現代藥理研究中證實能增強肝臟解毒、代謝和自我修復能力,此透過調節相關酶活性及抗氧化作用實現,進而減輕肝膽病變。澤瀉還能促進膽汁分泌和排泄,減少膽汁淤積誘發膽結石,降低膽囊炎等疾病發生。澤瀉可改善肝臟脂肪代謝,透過抑制脂肪合成與促進其氧化分解,具有顯著抗脂肪肝作用。這些機制提供了其藥用價值的科學依據。

7. 降血脂

澤瀉的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其具有顯著的降血脂功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甘油三酯(TG)水平: 多項動物實驗表明,澤瀉及其提取物可以有效地降低實驗性高膽固醇血症家兔或大鼠的血清TC、LDL和TG水平。例如,家兔在攝入高膽固醇飲食後,服用澤瀉95%乙醇回流浸膏,其血清膽固醇含量明顯低於對照組,平均抑制率高達58.8%至59.6%。此外,澤瀉對高脂血症家兔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即使持續高脂飲食,血清膽固醇含量也不會持續上升。對高脂血症大鼠使用澤瀉粗提取液,也能顯著降低血清總膽固醇和LDL-Ch,並明顯降低血清甘油三酯。
  2.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 澤瀉不僅能降低有害的血脂指標,還能提高有益的HDL水平。長期給予高膽固醇和高甘油三酯家兔澤瀉提取物,可以顯著升高HDL-Ch水平。
  3. 有效成分分析: 澤瀉的降血脂活性與其所含的萜醇類化合物密切相關。其中,澤瀉醇A及澤瀉醇A、B、C之醋酸酯均具有降血脂作用,特別是澤瀉醇A-24-醋酸酯的效果最為顯著。在實驗性高脂血症大鼠中,以0.1%的含量餵養不同澤瀉萜醇類化合物,能使血膽固醇降至50%,其中澤瀉萜醇A-24醋酸酯的作用最為突出。
  4. 作用機制: 澤瀉的降血脂機制涉及多個環節。一方面,它可以抑制主動脈內膜斑塊的生成,並提高血中HDL含量及其與TG之比值,促進膽固醇從動脈壁轉運至肝臟進行代謝和排泄。另一方面,澤瀉提取物可以降低大白鼠小腸膽固醇的吸收率,並能抑制小腸膽固醇的酯化作用,從而減少體內膽固醇的來源。澤瀉亦有抗血栓作用,可降低血脂、抑制內皮細胞損傷、抗血栓等,抑制或減輕動脈粥樣硬化之發生與發展。

8. 降血糖

澤瀉降血糖效能源於其對代謝與內分泌系統的精確調控。主要活性成分,如澤瀉苷與澤瀉素,能直接影響葡萄糖代謝及胰島素分泌,提升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率。此外,澤瀉醇提物經研究證實可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促進組織細胞吸收葡萄糖,並透過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有效減緩碳水化合物分解與吸收,從而達成降血糖的藥理效能。

澤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6-12g;或入丸、散。

澤瀉的炮製


澤瀉炮製方法

  1. 洗淨烘乾去皮:
    • 除去莖葉及鬚根,洗淨,用微火烘乾,再撞去鬚根及粗皮。
  2. 澤瀉:
    • 揀去雜質,大小分檔,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撈出,曬晾,悶潤至內外濕度均勻,切片,曬乾。
  3. 麩制:
    • 取麩皮,撒入鍋內,待起煙時,加入澤瀉片,拌炒至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放涼。
    • 每澤瀉片100kg,用麩皮10kg。
  4. 鹽麩制:
    • 取澤瀉片,用鹽勻潤濕,曬乾,再加入蜜制麩皮,按麩炒制法炮製。
    • 每澤瀉500kg,用鹽6kg;用麥麩60kg。水適量。
  5. 酒制:
    • 在100度熱鍋中加澤瀉片,翻炒數次,用酒噴勻,炒乾,取出放冷即可。
    • 每澤瀉100kg,用酒5kg。
  6. 鹽澤瀉:
    • 取澤瀉片,用鹽水噴灑拌勻,稍悶潤,置鍋內用文火微炒至表面略現黃色取出,晾乾。
    • 每澤瀉片100斤,用鹽二斤八兩,加適量開水化開澄清。
  7. 《雷公炮炙論》:
    • 細銼,酒浸一宿,漉出,暴乾任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澤瀉注意事項

  1. 腎虛精滑無濕熱者禁服:腎虛精滑者不宜服用澤瀉,以免加重精滑症狀。
  2. 畏海蛤、文蛤:澤瀉與海蛤、文蛤相剋,同時服用可能會導致中毒。
  3. 多服病人眼:服用過量澤瀉可能導致視力模糊。
  4. 淋、渴、水腫,腎虛所致者不可用:澤瀉利尿,對於腎虛所致的淋、渴、水腫無效,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5. 陰虛,腎氣乏絕,陽衰精自流出,腎氣不固精滑,目痛,虛寒作泄等侯,法鹹忌之:澤瀉性鹹,對於陰虛、腎氣虛弱、精滑、目痛、虛寒作泄等症狀的人不宜服用。

澤瀉相關的方劑


澤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腳氣病糖尿病心內膜炎尿道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嘔吐腎絲球腎炎血尿肥胖無尿及少尿全身性水腫多痰噁心反胃遺精動脈動脈粥樣硬化損傷失眠黃疸腹瀉睡眠障礙膽囊炎心絞痛低血糖脂肪肝囊炎低血壓消化不良膽結石消化系統疾病

澤瀉含有的化學成分


瀉醇A(Alisol A), 瀉醇B(Alisol B), 瀉醇C(Alisol C), 澤瀉醇A單乙酸酯(Alisol A monoacetate), 澤瀉醇B單乙酸酯(Alisol B monoacetate), 澤瀉醇C單乙酸酯(Alisol C monoacetate), 表澤瀉醇A(Epialisol A), 澤瀉薁醇(Alismol), 澤瀉薁醇氧化物(Alismoxide), 16β-甲氧基澤瀉醇B單乙酸酯(16β-methoxyalisol B monoacetate), 16β-羥基澤瀉醇B單乙酸酯(16β-hydroxyalisol B monoacetate), 谷甾醇-3-O-硬脂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Sitosterol-3-O-steroyl-β-D-glucopyranoside), 膽鹼(Choline), 糖(Sugar), 鉀(Potassium), 鈣(Calcium), 鎂(Magnesium)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