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藿樸夏苓湯方中加入藿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化濕解暑:藿香性辛溫,氣味芳香,具有化濕解暑、開胃止嘔之功效。夏季暑熱,濕氣較重,容易引起脾胃不和,出現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藿香能化解暑濕,健脾和胃,緩解這些不適。
二、疏散風邪:藿香還兼具疏散風邪之效。夏季暑濕容易夾雜風邪,導致身體不適。藿香能疏風解表,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有效驅散風邪,恢復身體健康。
藿樸夏苓湯中加入厚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化痰: 厚朴味辛、苦,性溫,具有燥濕化痰之功效。此方用於治療濕熱內蘊,脾胃濕阻所致的暑濕症,厚朴可幫助去除濕氣,化解痰濁,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
- 行氣解鬱: 厚朴亦有行氣解鬱之效,可疏通氣機,解除暑濕引起的胸悶、腹脹等症狀。配合方中其他藥物,可使藥效更顯著。
藿樸夏苓湯中加入半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溼化痰:半夏性味辛溫,具有燥溼化痰之功效。方中因暑溼之邪困脾胃,導致痰溼內阻,而半夏可協助藿香、厚朴等藥物祛除溼邪,化解痰飲,使脾胃恢復正常功能。
- 降逆止嘔:半夏還有降逆止嘔的作用。暑溼之邪犯胃,可引起嘔吐等症狀,而半夏可抑制胃氣上逆,緩解嘔吐,使患者恢復食慾。
因此,半夏在藿樸夏苓湯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既能祛溼化痰,又能降逆止嘔,配合其他藥物共同治療暑溼證。
藿樸夏苓湯中加入赤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健脾利濕:赤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夏季暑濕易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調,出現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症狀。赤茯苓能健脾益氣,利濕化濁,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水液代謝,有助於緩解暑濕所致的脾胃不適。
- 清熱解暑:赤茯苓性微寒,能清熱解暑,與藿香、佩蘭等清暑解表藥物配合使用,可更有效地清熱解暑,治療暑濕夾熱證。
總之,赤茯苓在藿樸夏苓湯中發揮健脾利濕、清熱解暑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暑濕所致的脾胃不適,進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藿樸夏苓湯中加入薏苡仁,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健脾利濕:薏苡仁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有助於去除暑濕之邪,改善因暑濕引起的腹瀉、嘔吐等症狀,與方中藿香、佩蘭等藥物相輔相成,增強利濕效果。
- 清熱解毒:薏苡仁亦有清熱解毒的作用,能清解暑熱,並減輕濕熱引起的發熱、口渴等症狀,配合方中厚朴、茯苓等藥物,共同達到清熱解毒、祛濕止瀉的效果。
藿樸夏苓湯中加入杏仁,主要是為了潤肺止咳。夏日暑濕,容易傷肺,引發咳嗽、痰多等症狀。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化痰的功效。
此外,杏仁還可疏風散寒,與方中其他藥物如藿香、厚朴等,共同起到清熱解暑、化濕止瀉的作用,達到整體協同的效果。因此,杏仁在藿樸夏苓湯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有助於改善暑濕所致的咳嗽、痰多等症狀,促進患者康復。
藿樸夏苓湯中加入白豆蔻,主要原因如下:
- 化濕止嘔:白豆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化濕止嘔的功效,能有效緩解暑濕困脾所致的嘔吐、腹瀉等症狀。
- 理氣開胃:白豆蔻能行氣化濕,理氣開胃,對於脾胃濕阻所致的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因此,白豆蔻的加入,可以更好地增強藿樸夏苓湯的化濕止嘔、理氣開胃功效,有助於治療暑濕犯脾所致的各種病症。
藿樸夏苓湯中加入豬苓,主要原因有二:
- 利水滲濕: 豬苓性甘淡平,入脾、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暑之功效。夏日濕熱,易傷脾胃,導致水濕內停,出現腹脹、小便不利等症狀。豬苓能利水滲濕,將體內多餘的水分排出,改善水腫,緩解脾胃濕熱之症。
- 佐以利濕: 藿樸夏苓湯以藿香、厚朴、佩蘭等芳香化濕藥為主,豬苓作為輔藥,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更能加強利濕效果,使療效更顯著。
藿樸夏苓湯中加入淡豆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解暑化濕: 淡豆豉性涼,味甘辛,能解暑化濕,清熱解表。暑濕之邪易困脾胃,引發胸悶、嘔吐、腹脹等症狀。淡豆豉配合藿香、厚朴等藥物,共同發揮解暑化濕、理氣和胃之效,針對暑濕所致的脾胃不和症狀,效果顯著。
- 解表發汗: 淡豆豉還具解表發汗之效,有助於驅散表邪,緩解發熱、惡寒、頭痛等症狀。藿樸夏苓湯中,淡豆豉與淡竹葉、滑石等藥物配合,共同發揮解表利濕、清熱解暑的作用,適用於暑濕夾雜的發熱症狀。
藿樸夏苓湯中加入澤瀉,主要考量其利水滲濕之效。
首先,澤瀉性寒,入膀胱經,能利水滲濕,清熱瀉火,適用於暑濕傷中,濕熱蘊結,水停於體的病證。而藿樸夏苓湯本身針對暑濕兼夾內熱、脾胃不和之症,澤瀉的利水滲濕作用可以幫助排除體內積聚的濕熱,解除暑濕對脾胃的影響。
其次,澤瀉能促進小便排泄,有利於將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濕熱排出,減輕水腫,並輔助藿樸夏苓湯清熱解暑、化濕和胃的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藿樸夏苓湯中加入通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消腫: 通草性味甘淡微寒,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通乳之效。方中使用通草,可幫助利尿排泄,減少水腫,並配合其他藥物,緩解濕熱鬱蒸所致的發熱、口渴、胸悶、小便不利等症狀。
- 疏通經絡: 通草還具有疏通經絡、宣散風熱的作用。濕熱鬱蒸,往往會導致經絡阻滯,氣血運行不暢。通草能起到疏通經絡、宣散風熱的作用,幫助濕熱之邪從體內排出,改善病症。
主治功效
「藿朴夏苓湯」具有清熱利濕、健脾化濕、止嘔止瀉、益氣生津的功效,可治療夏季熱暑、中暑、暑濕感冒、暑瀉、嘔吐、腹瀉、腹脹、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
藿朴夏苓湯是一種來自古代中醫書籍《醫原》的中藥方劑。這方藥主要是由以下成分組成,並且標明瞭每種藥材在煎煮時所使用的份量:
- 藿香:約6公克(二錢)
- 川樸:約3公克(一錢)
- 姜半夏:約4.5公克(一錢半)
- 赤茯苓:約9公克(三錢)
- 杏仁:約9公克(三錢)
- 生薏苡仁:約12公克(四錢)
- 白豆蔻仁:約3公克(一錢)
- 豬苓:約9公克(三錢)
- 淡香豉:約9公克(三錢)
- 澤瀉:約4.5公克(一錢半)
- 通草:約3公克(一錢)
這些藥材混合在一起,經過特定的煎煮程序,可以製成藿樸夏苓湯。
根據傳統中醫理論,藿樸夏苓湯的主要功效是幫助調理身體,特別是對於一些濕熱引起的症狀,如胸悶、噁心、食慾不振等有很好的緩解效果。它能幫助去除體內的濕氣和熱氣,促進消化,改善小便不通暢的情況,並有助於提升整體的健康狀態。
傳統服藥法
藿香二錢(6g) 川樸一錢(3g) 薑半夏一錢半(4.5g) 赤苓三錢(9g) 杏仁三錢(9g) 生苡仁四錢(12g) 白蔻仁一錢(3g) 豬苓三錢(9g) 淡香鼓三錢(9g) 澤瀉一錢半(4.5g) 通草一錢(3g)
現代藥理研究
- 方中藿香具有抗菌、抗病毒、助消化、解痙、鎮痛、鎮吐、抑制胃腸推進運動、促進胃腸功能正常化、抑制鋅異常所致的腸道損害等作用
- 杏仁、半夏、白蔻仁等具有平喘、鎮咳、化痰等功能
- 厚朴、半夏、蔻仁等還有助消化作用
- 茯苓、澤瀉、豬苓、苡仁等具有較強的利尿作用
- 淡豆豉具有降溫作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