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苡仁

薏苡仁

YI YI REN

  • 英文名稱:Coix lacryma-jobi L. var. ma-yuen Roman Stapf. Semen Coicis Lachryma-Jobi Coix Seed
  • 別名:薏米,贛米,薏苡,尿塘珠,感米,苡仁,米仁,膠念珠,水玉米,起實,草珠兒,益米,老鴉珠,回回米,薏仁米,草珠子,珠珠米,起英,溝子米,菩提珠,六谷米,玉秣,解蠡,贛珠,芑實,薏仁,必提珠,薏珠子,藥玉米,裕米,菩提子,苡米
  • 來源: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薏苡的成熟種仁。秋季果實成熟時來割植株,曬乾,打下果實,再曬乾,除去外殼及種皮。生用或炒用。
  • 道地藥材:河北, 遼寧, 福建
  • 生長環境:, 河邊, 山谷, 荒野, 山谷中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薏苡仁的傳統功效


1. 利水消腫

薏苡仁,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其作用機理與脾胃、水濕代謝密切相關。

《藥品化義》認為薏苡仁「味甘氣和,清中濁品,能健脾陰,大益腸胃」,能治療因脾虛導致的水腫。其利水消腫的機理,在於健脾益胃,恢復脾土運化水濕的功能,使水濕得以代謝,腫脹自然消退。 書中也提到薏苡仁能治腳氣腫痛,說明其利水功效能作用於下焦。

《本草述鉤元》則指出薏苡仁「除濕而不如二術助燥,清熱而不如芩、連輩損陰,益氣而不如參、術輩猶滋濕熱」,說明其利水功效相對溫和,並非強力燥濕之品,更強調需足量使用才能見效。

《本經疏證》則從寒溫角度分析,將薏苡仁用於治療不同類型的水腫。文中提及《金匱要略》中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的組方,說明薏苡仁具有清熱利水之效,尤其適用於濕熱兼夾風邪導致的水腫。 文中更進一步說明薏苡仁能治筋急鐵拘攣,說明其利水消腫的功效與改善氣血循環、疏通經絡有關。

《本草新編》強調薏苡仁「最善利水,不至損耗真陰之氣」,適合濕盛在下焦的患者,並建議根據病情輕重調整用量。 這說明薏苡仁利水消腫的功效溫和,不會傷及人體陰陽。

《本草正》總結薏苡仁「味甘淡,氣微涼,性微降而滲,故能去濕利水」,其利水機制是通過溫和的滲透作用排出體內水濕,並能治療關節腫痛等水濕相關的病症。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對薏苡仁利水消腫功效的論述,多從健脾益胃、清熱利濕、溫和滲透等角度闡述,其作用機理複雜,並非單純利尿,而是通過多方面作用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且其功效溫和,需根據病情適當調整用量。

2. 利水滲濕

薏苡仁,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利水滲濕」的功效,歷來受到重視。不同醫籍對其功效及使用方式各有闡述,但核心皆圍繞著其利水滲濕的作用。

《藥品化義》認為薏苡仁「味甘氣和,清中濁品」,能健脾益胃,並能治療因脾虛導致的水腫及風濕痺痛等症。其論點指出,濕邪過盛會損傷脾土,而薏苡仁能通過健脾益胃來恢復脾土功能,從而消除水腫。此外,它還能治療上焦的消渴及肺癰、腸癰等症。

《本草述鉤元》則強調薏苡仁的「利水滲濕」功效相對溫和,其力緩和,需大量使用或配合其他藥物才能達到理想效果。它指出薏苡仁雖能除濕、清熱、益氣,但效力不如其他藥物顯著。

《本經疏證》則將薏苡仁與蒼朮作比較,指出兩者雖皆有除濕功效,但薏苡仁性微寒,而蒼朮性溫,使用時機有所不同。書中提及《金匱要略》中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的組方,說明薏苡仁可用於治療風濕兼寒證,具有清熱作用,與溫熱性質的蒼朮不同。

《本草新編》則明確指出薏苡仁「最善利水」,且不會損傷真陰之氣,特別適合下焦濕盛的患者。其建議使用薏苡仁時,應視病情輕重調整用量,才能達到最佳療效。

《本草正》則總結薏苡仁味甘淡,氣微涼,性微降而滲,因此能去濕利水,並能治療關節疼痛、腳氣、痿弱拘攣等濕痹症狀,也能利小便,甚至殺蟲。但其也指出薏苡仁功力緩和,需加大用量或作為輔助藥物使用。

綜上所述,古籍記載一致肯定薏苡仁的利水滲濕功效,但同時也提示其藥性平和,作用緩慢,需根據病情及體質,調整用量或配合其他藥物,才能發揮最佳療效。

3. 排膿

薏苡仁,古籍記載其具有良好的排膿功效,尤其在治療肺癰、腸癰等疾病方面有所著稱。其排膿作用並非直接作用於膿液,而是透過其獨特的藥理特性間接達成。

《藥品化義》中提到薏苡仁「主治…肺癰腸癰」,說明古人已認識到其在治療膿瘍方面的應用。書中強調薏苡仁「味甘氣和,清中濁品」,暗示其排膿機制可能與其清利中焦濕濁,促進體內代謝功能有關。濕濁內阻是許多膿瘍形成的重要因素,薏苡仁的利水滲濕作用能有效改善這種體內環境,從而間接促進膿液排出。

《本經疏證》則從辨證論治的角度解釋薏苡仁的排膿作用。文中指出,薏苡仁可用於治療「咳嗽唾膿」,並將其歸類於清熱藥,用於治療陽明經的濕熱症狀。這暗示薏苡仁的排膿作用與其清熱利濕,疏通經絡的功能相關。它並非直接消解膿液,而是藉由改善體內環境,降低濕熱,使機體自身具備更好的排膿能力。

《本草正》也提到薏苡仁「治咳嗽唾膿,利膈開胃」,再次佐證其在排膿方面的應用。書中更進一步指出薏苡仁「功力甚緩,用為佐使宜倍」,說明其作用較為溫和,需要較大劑量或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才能達到最佳療效。

綜上所述,古籍記載中薏苡仁的排膿功效並非其直接作用於膿液,而是透過其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等作用,改善體內環境,從而間接促進膿液排出。其作用機理值得現代藥理學進一步研究探討。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僅為古代醫籍記載的分析,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

4. 健脾胃

薏苡仁,其健脾胃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非單純的「利水消腫」,更蘊含著精妙的調理脾胃機制。

《藥品化義》認為薏苡仁「味甘氣和,清中濁品,能健脾陰,大益腸胃」,能治脾虛泄瀉所致水腫等症。此處強調薏苡仁能健脾益胃,並能改善因脾虛濕盛導致的諸多症狀,其作用機理在於「濕勝則土敗,土勝則氣復」,說明脾胃功能的恢復,是消除水腫等症狀的根本。

《本草述鉤元》則指出薏苡仁「益中氣要藥」,但其「味淡,其力緩」,需配合其他藥物才能發揮最佳療效。此說法提醒我們,薏苡仁雖能健脾,但其作用較為緩和,需根據病情調整用量或配伍。

《本經疏證》則將薏苡仁與其他健脾藥物,如白術,進行比較。文中指出薏苡仁性微寒,與白術溫性不同,在治療風濕方面,選擇薏苡仁或白術,取決於病情寒熱屬性。此說明薏苡仁的健脾功效,與其寒涼的藥性密切相關,適用於濕熱較盛的脾胃虛弱。

《本草新編》更強調薏苡仁「最善利水,不至損耗真陰之氣」,尤其適合濕盛下焦的患者。這表明薏苡仁健脾胃的方式並非燥烈傷陰,而是通過利水滲濕,從而達到健脾和胃的效果。

《本草正》則總結薏苡仁「利膈開胃」,並指出其性微涼,能清熱止煩渴,但其功力甚緩,需加大用量或與其他藥物配伍。

綜上所述,歷代醫家對薏苡仁健脾胃功效的認識,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其藥性與作用機制。它並非單純的補益之品,而是透過利水滲濕、清熱除濕等途徑,最終達到健脾和胃、調理中焦的效果。 其作用平和,但需注意其藥性與病情相符,並根據病情調整用量或配伍其他藥物,才能更好地發揮其功效。

5. 降氣

薏苡仁,其「降氣」功效並非其主要作用,而是從其其他功效中衍生出來。古代醫籍中多提及薏苡仁的利水、除濕、健脾等作用,而「降氣」則體現在其緩解某些與氣機不暢相關的症狀上。

《本草正》指出薏苡仁「味甘淡,氣微涼,性微降而滲」,「以其微降,故亦治咳嗽唾膿,利膈開胃。以其性涼,故能清熱,止煩渴、上氣」。此處的「降」主要指其清熱、利水、滲濕的特性,透過排除體內濕熱,使氣機得以通暢,從而緩解上焦的「上氣」(氣逆)、咳嗽等症狀。 這並非直接作用於氣的運行,而是間接的調和作用。

《藥品化義》則強調薏苡仁「味甘氣和,清中濁品,能健脾陰,大益腸胃」,並指出其能治療「上焦消渴,肺癰腸癰」。 消渴與肺癰腸癰都與體內濕熱蘊結,氣機阻滯有關,薏苡仁通過健脾利濕,使濕熱得以排出,間接達到「降氣」的效果。

《本草述鉤元》則比較謹慎地指出薏苡仁「益氣而不如參、術輩猶滋濕熱」,說明薏苡仁的益氣作用不如人參、白術等藥物,且其效力緩和。這也暗示其「降氣」作用並非其強項,需配合其他藥物才能發揮更佳效果。

總而言之,薏苡仁的「降氣」功效並非其主要功能,而是其利水滲濕、清熱健脾等作用的間接結果。其作用機制是通過改善體內環境,例如清除濕熱,來達到調理氣機,緩解氣滯所引起的症狀。 因此,要充分發揮薏苡仁的「降氣」功效,需要根據具體病情,結合其他藥物,才能取得最佳療效。

薏苡仁的現代功效


1. 免疫調節

薏苡仁的免疫調節功效,在現代藥理研究中顯示出多方面的活性:

多糖類物質:

  • 薏苡仁的中性多糖(葡聚糖1~7)以及酸性多糖(CA-1、CA-2)均具有抗補體活性。這暗示薏苡仁可能通過調節補體系統來影響免疫反應,補體系統在免疫防禦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脂類成分:

  • 薏苡仁脂部精煉後,從不飽和脂肪酸提取含甘油三酯部分,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可增強體液免疫。具體而言,灌服此成分可使土撥鼠腹腔滲出液中的細胞產生的 IL-1 (白介素-1) 比對照組增加 1.5 倍。這表明薏苡仁能促進巨噬細胞產生並分泌 IL-1,IL-1 是一種重要的促炎細胞因子,在激活免疫細胞和啟動炎症反應中發揮關鍵作用。
  • 同份薏苡仁脂類萃取物,對健康人末梢血單核細胞產生抗體的能力也有顯著的增強作用。這進一步支持了薏苡仁脂類成分能夠促進體液免疫反應的結論,表明其可能刺激 B 細胞活化,進而增加抗體產生。

2. 抗腫瘤

薏苡仁的抗腫瘤功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現代藥理層面:

  • 直接細胞毒性與生長抑制: 薏苡仁的不同提取物對多種癌細胞具有抑制作用。丙酮提取液能抑制艾氏腹水癌,延長小鼠存活期。乙醇提取液則包含兩種活性成分,其一能導致癌細胞原漿變性,另一則使胞核分裂停滯於中期。醋酸乙酯或氯仿提取液的抑制作用相對較弱,而石油醚、乙醚和甲醛提取液則無明顯作用。水醇提取的薏苡仁對 Si8o 及肝癌具有抑瘤活性,且體內預防效果顯著,提前給藥可提高抑瘤率。薏苡仁丙酮提取液(主要成分為薏苡仁酯)可抑制小鼠宮頸癌(U-14)及腹水型肝癌實體瘤。體外實驗中,薏苡仁乙醇提取物能促進扁平上皮癌細胞角化。動物飼料中加入薏苡仁能抑制癌細胞生長。
  • 康萊特注射液的廣譜抗腫瘤作用: 康萊特作為薏苡仁提取的天然抗癌藥,對多種移植性腫瘤模型展現出明顯的抑製作用,包括小鼠 Lewis 肺癌、大鼠 W256 癌肉瘤、小鼠 B16 墨色素瘤肺轉移模型和移植於裸鼠的人體肝癌(QGY)。在這些模型中,康萊特的抑制率分別達到 74.1%、53.2%、76.4% 和 83.8%。
  • 改善癌症惡病質: 康萊特能明顯阻止癌症惡病質小鼠體重下降,增加其攝食量,延長生存期,延緩腫瘤生長,並使部分腫瘤液化、壞死。同時,康萊特可降低血清中腫瘤壞死因子 (TNF-α) 和白介素-1(IL-1) 水平,表明其具有抗癌症惡病質作用。
  • 免疫調節作用: 康萊特能降低腫瘤惡病質實驗模型小鼠脾淋巴細胞增殖,提示其對小鼠癌症惡病質時受損的細胞免疫功能有恢復作用。在肺癌患者的化療輔助治療中,康萊特注射液能顯著升高 OKT4(T細胞亞群)、OKT4/OKTg、IL-2(白介素-2)、NK 細胞水平,並降低可溶性白介素 2 受體 (SIL-2R),顯示出增強免疫的作用。

3. 解熱作用

薏苡仁中的主要有效成分薏苡素,具有解熱作用。其解熱效果主要體現在對TTG(一種由綠膿桿菌菌體精製的複合多醣類)引起的發熱有效。當使用薏苡素以50~100mg/kg的劑量進行腹腔注射時,可以使大鼠的正常體溫下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薏苡素對於由二硝基酚(一種化學物質)引起的發熱並沒有明顯的解熱效果。這表明薏苡素的解熱機制可能具有針對性,並非對所有類型的發熱都有效。

4. 其他功效

  • 抑制肌肉收縮及鎮痛: 薏苡仁中的薏苡仁油對肌肉收縮有抑制作用,其作用點在肌纖維上。研究表明,薏苡仁油中含有的飽和脂肪酸與其抑制骨骼肌收縮的作用密切相關,碳原子數越少,作用越強。薏苡素也具有抑制肌肉收縮的作用,靜脈注射薏苡素可抑制小腸蠕動,且能抑制肌凝蛋白加ATP產生的收縮反應,並降低大鼠膈肌的氧攝取量和抑制糖原的無氧酵解過程。
  • 抗腫瘤及解熱: 薏苡仁具有清熱排膿的功效,提示其可能具有抗腫瘤和解熱作用。
  • 調節血清鈣濃度: 兔皮下注射薏苡仁油可通過減少透析性鈣引起血清鈣濃度降低。
  • 胰蛋白酶抑制作用: 從軟殼薏苡種子麩皮中發現一種熱穩定的胰蛋白酶抑制劑,其活性在較廣的pH範圍和高溫下具有一定的穩定性,但抑制活性的熱穩定性程度依賴於溶劑的種類。
  • 促排卵作用: 薏苡仁提取物可誘發金色倉鼠排卵,其促排卵的活性物質是阿魏酰豆甾醇和阿魏酰菜子甾醇。

5. 鎮痛

薏苡仁中的活性成分薏苡素,在實驗室動物模型中顯示出鎮痛效果。具體而言,腹腔注射薏苡素,劑量為100mg/kg,能有效降低小鼠對電刺激疼痛的敏感度,以及大鼠對輻射熱刺激的疼痛反應。這表明薏苡素可能作用於神經系統,抑制疼痛信號的傳遞或感知。

此外,薏苡仁的水提物也具有鎮痛活性。研究發現,薏苡仁水提物可以提高小鼠在熱板測試中的疼痛閾值,意味著能夠延長小鼠感受到熱刺激疼痛的時間。這進一步支持了薏苡仁具有鎮痛潛力的觀點,並暗示其水溶性成分可能也參與了鎮痛作用。

6. 護膚美容

薏苡仁自古以來便被視為養生美容的天然瑰寶,其蘊含豐富多元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對維護肌膚整體健康扮演著關鍵角色。特別是其中的維生素B1,能顯著促進皮膚表皮細胞的新陳代謝速率,有效加速老舊角質的剝落,並抑制黑色素的形成與沉積,使膚色逐漸呈現白皙、均勻的色澤,改善暗沉與斑點困擾。

此外,薏苡仁亦富含維生素E及硒等強效抗氧化成分。這些活性物質能深入肌膚底層,有效捕捉並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從源頭上減少細胞損傷與氧化反應,進而延緩肌膚老化過程。長期應用可使肌膚保持年輕彈性,有助於減少細紋與皺紋的產生。

不僅如此,薏苡仁所含的鉀、鎂等多種礦物質,對於調節肌膚的油脂分泌亦有助益。它們能平衡皮脂腺的運作,有效控管臉部過度出油的情況,從而改善毛孔粗大、油光滿面等困擾,使肌膚達到清爽、細緻且光滑的理想狀態,顯著提升整體膚質。

7. 抗氧化

薏苡仁,作為藥食同源之佳品,其核心藥理功效之一,乃體現於卓絕的抗氧化能力。此物富含多種天然抗氧化物質,能有效清除體內過剩的自由基,從而遏制氧化應激對細胞造成的損傷,維護細胞結構與功能的健全。這不僅有助於延緩細胞的退化與衰老進程,更能築起一道防線,抵禦諸多與氧化損傷相關的慢性病症。

深入分析,薏苡仁中的酚類化合物是發揮強大抗氧化活性的關鍵所在。此類物質包含綠原酸、阿魏酸、咖啡酸等,它們各自展現出顯著的自由基清除潛能,能夠精準捕捉並中和多種有害的活性氧物種。透過此作用,可有效保護細胞內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質、脂質及核酸,免受氧化壓力的破壞。其多樣化的清除機制,奠定了薏苡仁提升機體整體抗氧化防禦能力的基礎。

除此之外,薏苡仁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作為一種強效的脂溶性抗氧化劑,維生素E能夠直接作用於細胞膜,抵禦脂質過氧化反應的發生,從而維護細胞膜的完整性與功能。此成分與酚類物質共同協作,進一步增強了薏苡仁在對抗氧化損傷方面的效力。總體而言,薏苡仁透過其綜合性的抗氧化成分,能顯著降低脂質過氧化水平,對於減少諸如動脈粥樣硬化等與氧化壓力密切相關的病理進程,發揮積極的藥理作用。

8. 改善睡眠

薏苡仁改善睡眠的藥理功效主要源於其所含的鎮靜成分。這些活性物質能有效平緩中樞神經系統,降低神經興奮性,從而有助於緩解身心壓力。透過調節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薏苡仁能穩定並優化人體的自然睡眠週期,使入睡更為順暢,並加深睡眠深度,顯著提升整體睡眠質量。此外,其對身體代謝平衡與生理機能的整體調節作用,能促進機體內部環境的協調與穩定。這種全面的生理平衡有助於放鬆緊繃的身心狀態,緩解因代謝紊亂或生理不適所導致的失眠困擾,進一步強化其改善各類睡眠問題的潛在效益。

9. 預防心血管疾病

薏苡仁在心血管疾病預防方面展現多重藥理作用。其提取物對離體蟾蜍心臟具有顯著抑制效應,能減小收縮振幅並減慢心率,此類作用有利於減輕心臟負擔,或有助於心功能調控。薏苡仁油對離體心臟的作用則呈現濃度依賴性,低濃度下可興奮心臟,而高濃度時則表現出抑制作用,提示其藥效與劑量密切相關。

更直接攸關心血管健康的觀察是,將薏苡仁素或薏苡仁油經由靜脈注射給予麻醉兔後,可觀察到血壓呈現短暫下降,這直接表明其具有潛在的降血壓活性,對於預防或輔助治療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主要風險因子——具有藥理學意義。

此外,兔皮下注射薏苡仁油還能導致血清鈣濃度降低,其機制是減少體內可透析性鈣的量。血鈣水平的調節對於維持血管彈性、預防血管鈣化、以及心肌正常功能皆有影響,儘管其具體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機制需進一步闡明,但血清鈣的降低可能間接有益於心血管系統的健康。同時,其降壓作用伴隨呼吸興奮的現象也提示其對生理機能的整體影響。

10. 防癌抗腫瘤

薏苡仁自古以來便以清熱排膿聞名,現代研究更揭示其在癌症防治上的潛力。薏苡仁的丙酮與乙醇提取液在動物實驗中,均顯示能有效抑制艾氏腹水癌細胞生長,並延長實驗小鼠的存活時間,其中更已分離出具抗腫瘤活性的特定成分。

由薏苡仁提取的天然抗癌藥物康萊特注射液http://www.a-hospital.com/w/康莱特注射液),對小鼠肺腺癌引起的癌症惡病質有顯著改善作用,能有效阻止體重下降、增加攝食量,並延長生存期。它也能延緩腫瘤生長,甚至導致腫瘤液化或壞死。此外,康萊特還能調節免疫功能,恢復受損的脾淋巴細胞增殖能力。康萊特注射液對多種移植性腫瘤,如小鼠路易氏肺癌、大鼠W256癌肉瘤、小鼠B16黑色素瘤肺轉移模型,以及裸鼠體內移植的人類肝癌,均展現出顯著的抑制效果。

11. 止痛功效

薏苡仁作為傳統藥材,其在緩解疼痛方面的功效早有記載。溯及《神農本草經》,已明確指出其「主筋急拘攣,不可屈伸,風濕痹,下氣」,此描述即蘊含了對肌肉痙攣、關節屈伸不利以及風濕性疼痛的治療作用,間接顯示其止痛潛力。繼之,《名醫別錄》亦載其能「除筋骨邪氣不仁」,進一步闡明薏苡仁對於筋骨麻木、感覺異常所致不適的緩解作用,與其止痛特性相符。

步入現代藥理研究,諸多實驗證實了薏苡仁的鎮痛機制。研究顯示,薏苡仁油(Coix oil)具有顯著的抗肌肉攣縮特性。它能有效減少肌肉的異常收縮,並縮短運動後的疲勞曲線,同時抑制過度的肌肉收縮作用,這些均有助於緩解因肌肉緊張或勞損引起的疼痛。更深層次的成分分析揭示,薏苡仁中的活性單體「薏苡仁素」(Coixenolide)展現出強效的鎮痛作用。經動物實驗證實,無論是小鼠還是大鼠,腹腔注射薏苡仁素均能產生顯著的鎮痛效果,降低其對疼痛刺激的反應。同時,薏苡仁的水提物也顯示出類似的鎮痛潛力,於小鼠模型中觀察到其具有明確的鎮痛作用。這些現代藥理證據從不同層面驗證並闡明了薏苡仁在止痛方面的應用基礎,證明其能透過多種機制改善與緩解身體疼痛。

12. 提升免疫力

薏苡仁在提升人體免疫力方面展現多重藥理功效。其含有葡聚糖1~7及酸性多糖類CA-1、CA-2,這些成分已被證實具備抗補體活性,有助於調節並維持免疫系統的穩態。尤為關鍵的是,薏苡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這類脂肪酸能顯著增強體液免疫反應。透過刺激巨噬細胞的活化,促使其產生並分泌白細胞介素-1 (IL-1),進而直接促進整體免疫反應,提升機體對抗病原體的能力。此外,科學研究指出,薏苡仁的浸出物對人體免疫功能具有明確的促進作用。它能顯著增強健康人體的末梢血單核細胞產生抗體的能力,這對於建立有效的免疫記憶、迅速識別並中和入侵的病原體至關重要。這些複合的藥理機制共同協作,使得薏苡仁成為一種有助於全面提升和維護免疫防禦功能的天然物質。

13. 降血糖

薏苡仁的降血糖功效,從現代藥理角度分析,主要歸功於其多種成分的作用:

  1. 薏苡仁多醣體: 此成分能增加胰島素敏感性,促進胰島素分泌,並抑制肝糖原分解。這些作用綜合起來,有助於調節血糖水平,達到降低血糖值的效果。
  2. 促進代謝,減少葡萄糖吸收: 薏苡仁具備調節身體代謝功能的特性,透過加速新陳代謝,能減少身體對葡萄糖的吸收,從而進一步降低血糖值。
  3. 動物實驗佐證: 研究顯示,給予小鼠腹腔注射薏苡仁多糖A、B、C後,在7至12小時內觀察到血糖值顯著下降。薏苡仁多糖A對阿脲引起的高血糖小鼠也有明顯的降血糖效果。
  4. 薏苡仁油的影響: 乙醚提取的薏苡仁油,若以0.5g/kg劑量皮下注射於兔子,能降低其血糖。富含12個或以上碳原子的脂肪酸(如肉豆蔻酸、軟脂酸、油酸等)也具有類似的降血糖效果,但低碳原子數的脂肪酸則無此作用。薏苡仁油的降血糖作用可被焦性葡萄糖酸、丙酮酸所拮抗。

薏苡仁多糖A 、B 、C 給小鼠腹腔注射7 及12 小時後,觀察到血糖值明顯下降。薏苡仁糖A對高血糖小鼠亦有明顯的降血糖作用。乙醚提取薏苡仁油皮下注射,可使兔血糖降低

  1. 薏苡素的作用: 皮下注射薏苡素(5mg/kg)未觀察到兔子血糖變化。然而,腹腔注射較大劑量(200mg/kg)後,約3小時兔子血糖值開始下降,5小時後回復。因此,大劑量薏苡素也具有降血糖作用,但效果較弱。

薏苡仁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10-30g;或入丸、散,浸酒,煮粥,作羹。

薏苡仁的炮製


薏苡仁炮製方法

  1. 炒薏苡仁:

    • 取揀淨的薏苡仁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黃色,取出,放涼即可。
    • 可用麩皮同炒,比例為薏苡仁100斤,麩皮10斤。
  2. 《雷公炮炙論》:

    • 凡使薏苡仁一兩,以糯米同煮。
    • 若更以鹽湯煮過,別是一般修制,亦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薏苡仁服用注意事項重點

  1. 脾虛無濕、大便燥結者慎服:薏苡仁有助於利濕,但脾虛無濕、大便燥結者服用後可能會加重症狀。
  2. 孕婦禁用:薏苡仁具有利尿作用,過量使用可能會影響胎兒發育。孕婦應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3. 脾虛便溏、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薏苡仁具有利水作用,脾虛便溏、脾胃虛寒者服用後可能會加重症狀。
  4. 糖尿病患者慎用:薏苡仁中含有一定量的澱粉質,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薏苡仁時應謹慎,以避免影響血糖水平。
  5. 下利虛而下陷者不宜服用:薏苡仁具有利水作用,下利虛而下陷者服用後可能會加重症狀。

薏苡仁相關的方劑


薏苡仁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氣喘前列腺炎腳氣病糖尿病白帶心內膜炎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肺癌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大腸激擾綜合症胸悶胸痛腹瀉無尿及少尿全身性水腫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痛風腳大趾痛咳嗽皮膚疣闌尾炎動脈動脈粥樣硬化損傷低血糖糖尿肌肉攣縮消化不良腹水肝癌惡病質麻疹甲狀腺亢進頭皮癢腰痛面色較黑面色發黃面色發紅顏面抽搐嘴中感到酸酸的陰囊濕冷嘴中感到黏膩感中耳炎心律不整冠狀動脈疾病原發性高血壓膽囊炎高血脂卵巢炎胃潰瘍慢性肝炎面色灰暗小腿抽筋身體發低熱半身或下肢麻木臍下偏左或偏右處疼痛四肢關節疼痛四肢肌肉萎縮麥粒腫尿道炎膀胱炎自律神經失調女外陰痛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顳顎關節痛腕部關節痛肩關節痛心肌炎子宮發炎前列腺增生腎及輸尿管結石尿道結石面部搔癢子宮下垂胃及十二指腸炎肋間神經疼痛腹痛下腹部痛心悸肚臍周圍腹痛大便出血黃疸上肢手部麻木小腿痛嘴唇乾裂大便溏大便失禁大便膿血腰膝軟弱無力小便渾濁不清感覺掌心發熱腋下腫痛赤白帶黃帶腰骶痛尾椎疼痛前胸上部位疼痛發燒下肢水腫耳朵癢發燒及發冷無名指扳機指食指扳機指腱鞘囊腫盆腔炎扳機指膝關節疾病皮膚搔癢系統性紅斑性狼瘡肥胖骨質疏鬆症口瘡嘴破口角炎胃下垂膽結石血尿胃腸出血無名指痛腳踝內側後側痛腳底外側痛手肘關節痛皮疹紅疹踝關節疼痛腳部疼痛膝蓋痛小腿內側疼痛小腿前側外側痛小腿前側疼痛四肢抽搐陰囊搔癢女陰搔癢汗皰疹身體容易出汗手心腳心發熱手掌尺部痛腳外側痛腳底內側痛腳跟痛右下腹側部痛經常放屁肛門灼熱感左下腹側部痛腹瀉伴隨不消化食物小便顏色偏黃掌跟附近痛小便疼痛手掌魚際附近痛手腕背部痛肛門出血皮膚顏色發黃膝蓋後側痛小指痛月經期間過長頭重面部浮腫唾液過多夜間頻尿多尿排尿後有殘尿感頻尿脂肪肝胃脘不舒服顏面神經麻痺全身酸痛四肢浮腫發脹腹股溝痛頭部面部紅腫下肢萎縮上吐下瀉陰莖疼痛搔癢膝蓋內側痛手肘窩痛流汗顏色黃眼睛發黃四肢痿軟無力媽媽手膝蓋外側前側痛睪丸疼痛腫脹牛皮癬坐骨神經痛帶狀疱疹子宮肌瘤肺結核肺炎胰臟炎腳二趾痛腳三趾痛尿失禁痤瘡濕疹子宮崩漏大腿後側疼痛乳房硬結大腿疼痛腳五趾痛腳四趾痛手部疼痛腳內側痛身體沉重淋巴結腫大腹股溝疝氣腮腺炎乳腺炎腹中有鳴叫聲排尿困難痔瘡

薏苡仁含有的化學成分


薏苡仁酯(Coixenolide), 粗蛋白(Crude protein), 脂類(Lipid), 三酰甘油(Triglyceride), 二酰甘油(Diglyceride), 一酰甘油(Monoglyceride), 甾醇酯(Sterol esters), 遊離脂肪酸(Free Fatty Acid), 棕櫚酸(Palmitic acid), 硬脂酸(Stearic acid), 順-8-十八碳烯酸 (油酸)(cis-8-Octadecenoic acid (Oleic acid)), α-單油酸甘油酯(α-Monoolein), 順-、反-阿魏酰豆甾醇(cis-、trans-Feruloylstigmasterol), 順-、反-阿魏酰菜油甾醇(cis-、trans-Feruloylcampesterol), 葡聚糖(Glucan), 已醛(Hexanal), 已酸(Caproic acid), 2-乙基-3-羥基丁酸已酯(2-Ethyl-3-hydroxy-hexylbutrate), γ-壬內酯(γ-Nonalactone), 壬酸(Pelargonic acid), 辛酸(Caprylic acid), 棕櫚酸乙酯(ethyl palmitate), 亞油酸甲酯(Methyl linoleate), 香草醛(Vanillin), 亞油酸乙酯(ethyl linoleate), 亞油酸(Linoleic acid)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