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血健脾湯

YANG XUE JIAN P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肺經 21%
胃經 17%
心經 10%
肝經 10%
腎經 10%
膀胱經 3%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養血健脾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補血、活血、調經之效。

補血方面,當歸能補益心血,改善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血虛症狀。活血方面,當歸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氣血運行不暢有改善作用。調經方面,當歸可調節月經週期,改善痛經等經期不適。

因此,當歸在養血健脾湯中,可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補血養血、健脾和胃的功效,改善氣血不足、脾胃虛弱等症狀。

養血健脾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1. 補血柔肝: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它能滋養肝血,緩解肝氣鬱結,並能舒緩肝脾之痛。

2. 緩解脾胃虛弱:白芍能健脾益氣,幫助脾胃運化,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慾不振、腹痛、腹瀉等症狀。

白芍與方中其他藥材相配伍,能有效地發揮補血健脾之功效,達到調理脾胃、改善血虛的療效。

養血健脾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生津,養血潤燥:麥門冬性寒,味甘,入心、肺經,具有滋陰生津、潤肺止咳的功效。脾胃虛弱,容易出現氣血不足、口乾舌燥等症狀,麥門冬能滋陰養血,潤澤脾胃,改善這些症狀。
  2. 配伍增效:麥門冬與其他藥材配伍,能發揮更佳的療效。例如,與黃芪、黨參等補氣藥材配伍,能增強補氣作用,提高脾胃運化能力;與山藥、茯苓等健脾藥材配伍,能加強健脾益氣,改善脾虛所致的消化不良等症狀。

養血健脾湯中加入山楂,主要是因為山楂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1. 消食化積: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入脾、胃經,能消食導滯,化積除脹。脾胃虛弱,飲食積滯,常會導致血虛,而山楂能幫助消化,改善脾胃功能,有助於脾胃吸收營養,為血之源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
  2. 活血化瘀: 山楂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流,有助於補血養血。對於血虛所致的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等症狀,山楂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因此,山楂在養血健脾湯中起到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達到養血健脾的目的。

「養血健脾湯」中加入「神麴」的原因主要有二:

  1. 健脾消食: 神麴性溫,味甘,能消食導滯,健脾和胃。脾胃為後天之本,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若脾胃虛弱,則氣血生化無源,導致面色蒼白、乏力倦怠等症狀。神麴有助於增強脾胃功能,促進飲食消化吸收,為氣血生化提供充足的物質基礎。
  2. 溫中散寒: 神麴具有一定的溫中散寒作用,可以緩解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脾胃虛寒常伴隨面色晄白、手足不溫等症狀,神麴的溫性可以溫暖脾胃,改善虛寒狀態,有助於恢復脾胃功能,進一步促進氣血生成。

養血健脾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脾主運化,氣機暢達則脾胃功能健運,能更好地消化吸收營養,有助於養血。
  2. 行氣消脹:陳皮性溫燥,能理氣消脹,緩解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進一步促進血氣生化。

因此,陳皮的加入,不僅能健脾益氣,更能幫助脾胃運化,促進血氣生化,達到養血健脾的功效。

養血健脾湯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利濕:澤瀉味甘淡性寒,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化濕之功效。脾虛濕盛,可導致脾胃運化失常,影響氣血生化,而澤瀉能利水滲濕,健脾化濕,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
  2. 清熱解毒:澤瀉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清熱解毒,改善因濕熱內蘊導致的脾胃不適。

綜上,澤瀉在養血健脾湯中,不僅能健脾利濕,改善脾胃功能,更能清熱解毒,有助於整體調理脾胃,達到養血健脾之效。

養血健脾湯中加入茯苓,是因其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能利水滲濕,健脾和胃,寧心安神。脾主運化水濕,若脾虛濕困,則易出現食少納呆、腹脹便溏、肢體困重等症狀。茯苓能健脾利濕,促進脾胃運化,改善脾虛濕困所致的症狀,從而達到養血健脾的目的。

此外,茯苓亦能寧心安神,有助於改善因脾虛濕困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狀。因此,在養血健脾湯中加入茯苓,可起到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作用,進一步增強方劑的療效。

養血健脾湯中加入薏苡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薏苡仁性味甘淡微寒,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的功效。對於脾虛濕困、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症狀,薏苡仁可有效改善脾胃功能,促進水濕代謝。
  2. 養血止瀉:薏苡仁亦具有一定的補益作用,能補脾益氣,養血止瀉。對於因脾虛濕困導致的氣血不足、面色蒼白、乏力倦怠等症狀,薏苡仁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養血健脾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肺氣,利咽止咳: 桔梗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之效。若脾虛氣弱,易導致痰濕阻肺,出現咳嗽、痰多等症狀。桔梗可疏散肺氣,化解痰濕,緩解咳嗽症狀,有助於脾胃氣機升降正常運行。
  2. 調和脾胃,助消化吸收: 桔梗還具有升散之性,能助脾胃氣機升降,促進脾胃運化,改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脾胃功能正常,才能更好地吸收營養,補益氣血,達到養血健脾的功效。

因此,養血健脾湯中加入桔梗,既能改善肺氣,又能調和脾胃,有助於整體療效的提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養血健脾湯」由十種中藥材組成,包括:當歸、白芍、麥門冬、山楂、神麴、陳皮、澤瀉、茯苓、薏苡仁、桔梗。此方劑具有益氣養血、健脾和胃之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食慾不振等症狀。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功效。白芍具有平肝、益氣、止痛之功效。麥門冬具有滋陰、清熱、潤肺之功效。山楂具有消食、化積、活血化瘀之功效。神麴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之功效。

陳皮具有理氣化痰、健脾消食之功效。澤瀉具有利水消腫、清熱除濕之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之功效。薏苡仁具有健脾、滲濕、清熱之功效。桔梗具有宣肺、止咳、化痰之功效。

將上述中藥材配伍應用,可起到養血健脾、健脾和胃之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食慾不振等症狀。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理氣化痰、消食化積、清熱除濕、宣肺止咳之功效。

傳統服藥法


白朮(炒)、白茯苓、當歸、沙參、丹皮、黃耆、陳皮、甘草、白扁豆(炒)。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補血健脾的功效,適合脾虛血弱、食欲不振的人群服用。但脾胃虛寒、濕氣重的人群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神經性厭食症癤和癰嗜眠症(嗜睡症)暈眩食慾不振

相同名稱方劑


養血健脾湯, 出處:《幼科直言》卷五。 組成:白朮(炒)、白茯苓、當歸、沙參、丹皮、黃耆、陳皮、甘草、白扁豆(炒)。 主治:頭暈,唇白,氣虛而作暈者。

養血健脾湯, 出處:《醫學傳燈》卷下。 組成:當歸、白芍、麥冬、枳殼、厚朴、山楂、赤茯、杏仁、桔梗、陳皮。 主治:谷疽,火熱鬱結,遏生苔衣,乾澀難下。

養血健脾湯, 出處:《醫學傳燈》卷上。 組成:當歸、白芍、麥冬、山楂、神曲、陳皮、澤瀉、白茯、苡仁、桔梗。 主治:養血健脾。主治:脾虛血弱,食欲不振。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