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

山楂

SHAN ZHA

  • 英文名稱: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 major N. E. Br. Crataegus fruit Hawthorn Fruit, Chinese Hawthorn, Nippon Hawthorn, Redhaw
  • 別名:山梨,紅果子,茅楂,棠棣子,朹子,棠梂子,柿楂子,猴楂,酸棗,映山紅果,酸梅子,山裡紅果,酸查,朹,羊梂,山裡果子,赤棗子,粱梅,鼻涕團,海紅,赤爪實,鼠查
  • 來源:薔薇科植物山裡紅或山楂的乾燥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切片,乾燥。
  • 道地藥材:華北地區, 山西, 河北, 陝西, 山東, 河南, 安徽, 江蘇, 浙江, 內蒙古, 東北地區, 蒙古
  • 生長環境:, 溪邊, 林緣, 山谷, 灌木叢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全國中草藥彙編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山楂的傳統功效


1. 消食化積

山楂,其消食化積之效,古籍多有記載,歷代醫家對其功效與用法亦多有闡述。

《神農本草經疏》認為山楂雖味酸氣冷,但其能消食積、行瘀血,說明其並非單純寒涼之品。其能入脾胃,消積滯,散宿血,故能治療水痢及產後腹痛等症。此書更指出山楂長於化飲食,健脾胃,行結氣,消瘀血,尤其適合小兒及產婦服用。

《日用本草》則更進一步闡述其功效,指出山楂能「化食積,行結氣,健胃寬膈,消血痞氣塊」。《滇南本草》也記載其能「消肉積滯,下氣」,並能治療吞酸、積塊。 《本草蒙筌》則強調其「行結氣,療症疝」。多部本草如《本草經集註》、《新修本草》、《本草圖經》、《履巉巖本草》、《食鑒本草》、《本草再新》等,也從不同角度記載其消食、化積、行氣、活血等功效,並提及其治療痢疾、瘡癢、腰痛等症狀。

《本草綱目》則詳細記述了山楂的兩種形態,並指出其消肉積、化飲食、消症瘕、痰飲痞滿、吞酸等功效。更有趣的是,書中提及煮老雞肉時加入山楂,能使其更容易爛熟,佐證了其消肉積之功。

《本草求真》則從脾胃角度解釋其健脾作用,認為其酸鹹之味能消磨食積,使飲食通暢,氣機運行,故謂之「健脾」。 《醫學衷中參西錄》則指出,若以甘藥佐之,則能更平和地化瘀血、開鬱氣,而不傷及新血和正氣。 《本草通玄》則強調其味中和,能消油垢積滯,幼兒尤其適用,但同時也指出其性緩,不適合重症。

綜上所述,古籍記載的山楂單方,其消食化積功效得到歷代醫家的肯定,並在不同病症的治療中發揮著作用。 其功效並非單純的「消食」,而是涵蓋了化積、行氣、活血等多方面的作用。

2. 安神

山楂,其安神功效並非其主要作用,古代典籍中也鮮少直接提及其安神之效。然而,從諸多古籍記載中,我們可以間接推論其安神作用的機理。

《神農本草經疏》記載山楂「消食積,行瘀血」,這與安神有著密切的聯繫。現代醫學認為,消化不良、瘀血阻滯等,都會導致氣機紊亂,影響睡眠,甚至產生煩躁、不安等情緒,進而影響睡眠品質。山楂能消食化積、活血化瘀,改善這些生理狀態,從而間接達到安神的作用。

《本草蒙筌》提及山楂「行結氣,療症疝」,《日用本草》記載其「化食積,行結氣,健胃寬膈,消血痞氣塊」,這些記載都說明山楂能調理氣機。中醫認為,氣血調和則神安,山楂的理氣作用,可以舒緩因氣機不暢導致的失眠、多夢等症狀。

《本草綱目》中記載山楂「化飲食,消肉積,症瘕,痰飲痞滿吞酸,滯血痛脹」,這些症狀的背後,往往伴隨着精神壓力和情緒困擾。山楂的消食化積、活血化瘀功能,改善這些症狀,從而間接舒緩精神壓力,有助於安神。

總而言之,山楂的安神功效並非直接作用於神經系統,而是通過改善消化系統和氣血運行,間接達到調理身心,改善睡眠和情緒的作用。其安神作用更像是其消食、理氣、活血等功效的附帶效果,在整體調理方面發揮作用。 需注意的是,古籍記載多側重其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的功效,其安神作用需結合患者體質和病情綜合考量。

3. 清熱利尿

山楂,味酸,性微溫,歷代本草典籍多記載其消食化積之功效,而其清熱利尿作用,則較少被單獨強調,卻隱含在諸多記載之中。

《本草經集註》記載陶弘景以山楂汁洗漆瘡,顯示其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此作用也間接體現於其利尿功能。因為濕熱蘊結,往往會導致尿路感染或水腫,山楂清熱後,有助於水液代謝的通暢,從而達到利尿的效果。《新修本草》中提及山楂汁「主利」,「利」字在此指通利大小便,這也佐證了其利尿的可能性。

《本草再新》更明確指出山楂能「利大小便」,並指出其可治療「脾虛濕熱」。脾虛濕熱是中醫常見的病理狀態,常伴有小便不利、水腫等症狀,山楂在此情況下能通過消食化積、健脾利濕,間接達到清熱利尿的效果。其消食化積的功效,可以排除腸胃積滯,減少濕熱的產生,從而減輕對尿路的負擔。

綜觀各本草記載,山楂並非以清熱利尿為主要功效,但其消食化積、健脾利濕等作用,在某些濕熱蘊結、脾胃失調導致的尿液排泄不暢的情況下,可以發揮輔助的清熱利尿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山楂的清熱利尿作用並非強效,且多為間接作用,其主要功效仍然是消食化積。 古代醫家對山楂的運用,更著重於其消導和活血化瘀的功效,清熱利尿僅為其功效的側面體現。

4. 降氣

山楂,其「降氣」功效並非單指降低氣體壓力,而是指疏通氣機、消除氣滯的功效,這在許多古代醫籍中都有提及。

《神農本草經疏》認為山楂味酸氣冷,但能消食積、行瘀血,說明其「降氣」並非單純的寒涼之性,而是通過消食化積,疏通因食積、瘀血導致的氣滯,從而達到「降氣」的效果。書中提及山楂能治水痢及產婦腹中塊痛,正是因為它能消散積滯於脾胃的瘀血,從而使氣機得以暢通。

《日用本草》則更直接地指出山楂能「化食積,行結氣,健胃寬膈,消血痞氣塊」,清晰地說明其「降氣」作用是透過消散積滯,使氣機恢復正常運行。 《本草蒙筌》更進一步指出山楂「行結氣,療症疝」,此處的「結氣」指氣機阻滯不通,疝氣正是氣滯血瘀的表現,山楂的「降氣」作用在此得到了印證。

《本草綱目》則綜合了前人的觀點,指出山楂能「化飲食,消肉積,症瘕,痰飲痞滿吞酸,滯血痛脹」,這些症狀都與氣機阻滯有關,山楂的「降氣」作用,是通過消食化積、活血化瘀,從根本上解決氣滯的問題。

總而言之,古代醫籍中記載的山楂「降氣」功效,並非單指降低氣的壓力,而是指其通過消食化積、活血化瘀,疏通氣機,解決因氣滯所造成的各種病症。其作用機理是多方面的,並非單純的寒涼瀉氣,而是更為複雜而有效的調理氣機的方法。 不同的醫籍側重不同方面,但都印證了山楂在「降氣」方面的功效。

5. 活血化瘀

山楂活血化瘀功效考

山楂,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活血化瘀的功效,歷代醫家多有論述。綜觀諸多本草書籍,其作用機理與臨牀應用可歸納如下:

首先,山楂味酸,性微溫,並非如《神農本草經》所言“氣非冷矣”,其消食積、行瘀血的功效,與其溫和的特性相符。《本草經疏》指出山楂能「入脾胃消積滯,散宿血」,因此能治療水痢及產後腹中塊痛等症,這與其活血化瘀的功效密切相關。《日用本草》更明確指出其能「化食積,行結氣,消血痞氣塊」,說明山楂能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

《本草綱目》中提到山楂“化飲食,消肉積,症瘕,痰飲痞滿吞酸,滯血痛脹”,詳細闡述了其化瘀功效,並指出山楂能消散瘀滯的血塊,緩解因瘀血引起的疼痛和脹滿。朱丹溪更推崇山楂之功,使其成為重要的活血藥物。 《食鑒本草》則直接指出山楂“化血塊,氣塊,活血”,簡潔明瞭地概括了其活血化瘀的功效。

《醫學衷中參西錄》更進一步指出,山楂若佐以甘藥,則能「化瘀血而不傷新血,開鬱氣而不傷正氣」,說明其活血化瘀的作用溫和,不會損傷正常組織。

綜上所述,古籍中關於山楂活血化瘀的記載,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其功效和作用機理,從消食積、行結氣到化血塊、散瘀血,都指向其活血化瘀的特性。 這些記載也為現代藥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說明山楂單方確實具備一定的活血化瘀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古籍中提及的山楂大小種類略有差異,其藥用價值也可能存在細微差別。

6. 理氣行氣

山楂,其「理氣行氣」功效,歷代醫家多有論述。

從古代典籍中,我們可以看出山楂理氣的機理,並非單純的溫熱之性驅散氣滯,而是透過消食積、化瘀血等途徑間接達成。 《神農本草經疏》便指出山楂雖味酸氣冷,但其消食積、行瘀血的功效,說明其作用並非單純的寒涼。積滯不通,往往導致氣機阻滯,例如《神農本草經疏》提到的「產後惡露不盡,蓄於太陰部分則為兒枕痛」,山楂能入脾胃消積滯、散宿血,從而解決氣機阻滯的問題。 《日用本草》更直接說明山楂能「行結氣」,《本草蒙筌》則指出其能「行結氣,療症疝」。 這些記述都顯示山楂理氣的功效,是建立在它化解氣機阻滯根源——食積、瘀血的基礎之上。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醫家對山楂理氣的理解略有差異。《本草求真》認為山楂健脾是因其能消磨食積,使氣機得以暢通;《醫學衷中參西錄》則強調,若以甘藥佐之,山楂化瘀開鬱,且不傷正氣,性情平和。 《本草通玄》則提出,山楂性緩,不適宜用於急症重症,其理氣之功,更適合於慢性、輕症的氣機阻滯。

綜上所述,山楂的理氣功效,並非直接作用於氣機,而是通過其消食積、化瘀血的特性,間接達到疏通氣機、調和臟腑的目的,其應用需根據病症輕重及體質寒熱,謹慎考慮。

山楂的現代功效


1. 促進消化

中藥山楂的促進消化功效,從現代藥理角度分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 促進脂肪消化: 山楂含有脂肪酶,這種酶可以直接作用於食物中的脂肪,將其分解成更容易吸收的物質,從而促進脂肪的消化。
  • 增加胃消化酶分泌: 山楂能夠刺激胃部,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量。胃消化酶在胃內分解食物,為後續的消化吸收奠定基礎。因此,山楂能有效增強胃的消化功能。

2. 其他功效

阻斷亞硝胺合成:

山楂提取液在胃液的酸性(pH)環境下,能夠有效清除合成亞硝胺的前體物質。亞硝胺是一類強致癌物質,而山楂提取液的這種清除作用,意味著它能阻斷亞硝胺的合成途徑。研究顯示,山楂提取液對於大鼠和小鼠體內因甲基苄基亞硝胺誘導產生的癌症,具有顯著的阻斷效果。

抑制黃曲霉素B1的致突變作用:

山楂的丙酮提取物經過實驗驗證,對致癌劑黃曲霉素B1誘導的TA98移碼型和TA100鹼基置換突變株的回復突變具有抑制作用。黃曲霉素B1是一種常見的肝癌誘發因素,而山楂對其致突變作用的抑制效果,表明山楂可能在預防肝癌方面具有潛在的意義。

總而言之,研究表明山楂在抗癌方面可能通過以下機制發揮作用:一,通過清除亞硝胺前體物質,阻斷亞硝胺的合成;二,抑制黃曲霉素B1的致突變作用。這些發現提示山楂可能具有一定的預防肝癌及其他相關癌症的潛力。

3. 抗菌

山楂在中藥裡展現出廣泛的抗菌活性,尤其針對多種常見的致病菌。其抗菌作用經過驗證,對包括志賀氏菌、福氏痢疾桿菌和宋內氏痢疾桿菌等多種痢疾桿菌具有較強的抑制效果。這表明山楂可能透過干擾這些細菌的生長或繁殖機制,有效控制痢疾的發生和發展。

此外,山楂也表現出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乙型鏈球菌、大腸桿菌、變形桿菌、炭疽桿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等細菌的抗菌活性。這些細菌涵蓋了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說明山楂的抗菌譜較廣泛,可能作用於細菌細胞壁、蛋白質合成、DNA複製等多個靶點。

值得注意的是,資料顯示山楂對革蘭氏陽性細菌的抗菌作用通常強於革蘭氏陰性細菌。這可能與兩類細菌的細胞壁結構差異有關。革蘭氏陽性菌具有較厚的肽聚糖層,而革蘭氏陰性菌則具有外膜結構。山楂中的抗菌成分可能更容易穿透革蘭氏陽性菌的細胞壁,從而發揮更強的抗菌作用。

4. 降壓

山楂在中藥理學上,具備降壓功效,其作用機制涉及多種活性成分。研究顯示,山楂的乙醇浸出物透過靜脈給藥,能使麻醉兔的血壓呈現緩慢下降的趨勢,且此效果可持續長達3小時。進一步分析發現,山楂總黃酮以10mg/kg的劑量靜脈注射至貓體內,可導致血壓下降約40%,並維持約5至10分鐘。山楂總提取物對小鼠、兔子和貓等實驗動物也表現出較為明顯的中樞降壓作用。

針對山楂中的具體成分,北山楂黃酮、三萜酸及其水解物,皆顯示出降壓效應,無論是透過靜脈注射、腹腔注射或十二指腸給藥,均能在麻醉貓身上觀察到不同程度的血壓降低。在山楂三萜酸的降壓作用方面,研究表明,在20~40mg/kg的劑量範圍內,以25mg/kg的劑量進行靜脈注射,其降壓效果最為顯著;若進一步提高劑量,降壓效果並不會隨之顯著增強。

比較山楂黃酮、三萜酸水解物以相同劑量(25mg/kg)靜脈注射的效果,發現三萜酸的降壓效應最為明顯。然而,若以產生顯著降壓作用所需的最低劑量而言,則山楂黃酮所需的劑量較低。

此外,從山楂葉中提取的總黃酮山楂聚烷-1,以2.5mg/kg、5.0mg/kg、10.0mg/kg的劑量靜脈注射至急性實驗性心肌缺血犬體內,也顯示出降壓作用。

5. 降血壓

山楂對血壓的藥理調控功效,主要源於其豐富的生物活性成分。此漿果富含有機酸、多種黃酮類化合物以及維生素C。在眾多作用機制中,山楂促進體內鈉元素排出的能力,是其輔助降血壓的關鍵。鈉離子在體內的過度積聚是導致血壓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山楂透過溫和的利尿作用,有助於清除多餘的鈉和水分,從而減輕血管容量與壁壓力,達到輔助降低血壓的效果。

此外,山楂對於心血管健康的全面益處,也間接支持了血壓的穩定。其活性成分能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與甘油三酯水平,改善血脂狀況,減少血管內斑塊的形成。這有助於維持血管的彈性與暢通,進而利於血壓的正常維持與穩定。山楂同時具有增強胃腸蠕動、促進消化的特性,雖非直接作用於血壓,卻能改善整體新陳代謝與營養吸收,為心血管系統提供良好的生理環境,共同構成了其調節血壓的藥理基礎。

6. 改善消化系統

山楂在改善消化系統方面展現出顯著的藥理功效。其核心作用機制主要歸因於所含的有機酸及豐富的膳食纖維。山楂中的有機酸,如檸檬酸、蘋果酸等,能夠有效刺激胃黏膜,促進胃液及胃酸的分泌。這不僅提升了食物的分解效率,加速了消化過程,更直接有助於緩解因消化不良引起的飽滯感和腹脹。同時,這些有機酸還能刺激腸胃平滑肌,顯著增進腸胃蠕動,縮短食物在消化道的停留時間,對於積食或食慾不振具有積極的改善作用。

此外,山楂所富含的膳食纖維更是其促進消化的另一大關鍵。膳食纖維能夠增加糞便體積,軟化糞便,並藉由其膨脹和摩擦作用,進一步強化腸道蠕動,有助於規律排便,有效預防和緩解便秘。通過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腸胃蠕動以及改善排便,山楂能夠多角度、全面地優化消化機能。它對於解除食物積滯、促進腸道通暢,以及維護整體消化道健康,具有良好的輔助效果。

7. 減肥減重

山楂在中醫理論中,歸脾胃肝經,其味酸甘,性微溫。在針對減肥減重方面,山楂展現出多重藥理功效。首先,其富含的果酸、山楂酸等活性成分,能顯著促進胃腸蠕動。此作用有助於加速食物在消化道內的傳輸速度,縮短食物殘渣的停留時間,進而有效減少身體對所攝取熱量的吸收。這對於控制總體熱量攝取,避免熱量過剩轉化為脂肪儲存至關重要。

其次,山楂內含豐富的膳食纖維。這些膳食纖維進入消化系統後,能吸收水分並膨脹,顯著增加胃內容物的體積,從而提供強烈的飽足感。飽足感的提升,自然能有效抑制食慾,減少進食量,避免因過度飢餓而導致的暴飲暴食,從根本上降低了總熱量攝入。

綜合來看,山楂透過改善消化效率,直接減少熱量吸收,並藉由纖維素提供的飽足感來抑制食慾和控制食量,雙管齊下地為體重管理與減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其藥理作用主要集中在促進消化、減少吸收及增加飽足感三大方面,有助於實現科學健康的體重下降。

8. 抗菌抗病毒

山楂在藥理研究中,顯現出其獨特的抗菌與抗病毒潛能。此效用主要歸因於其豐富的活性化合物,包括黃酮類化合物、維生素C、多種有機酸以及膳食纖維。這些成分協同作用,構成了山楂強大的生物防禦能力。

黃酮類化合物作為山楂體內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能有效抑制病毒在宿主細胞中的增殖,並透過破壞細菌結構或干擾其代謝路徑,直接產生殺菌作用。維生素C則作為關鍵的免疫調節劑,能增強人體免疫細胞的活性與功能,從而提升機體對抗感染的整體抵抗力。有機酸在抗菌方面亦有貢獻,可能通過改變微生物的生存環境或直接影響其生理活動。此外,山楂中的膳食纖維也被認為在抗病原體作用中佔有一席之地。這些多元成分的綜合效應,使得山楂不僅能直接抵禦病毒與細菌的侵襲,更能從根本上增強人體自身的免疫防線,維護健康穩態。

9. 防癌抗腫瘤

山楂在防癌抗腫瘤領域展現潛力,主要歸因於其豐富的活性成分。其中,黃酮類化合物與維生素C是核心,它們皆為強效抗氧化劑,能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細胞損傷與基因突變的風險,從源頭上抑制癌細胞的形成與發展。同時,這些成分能顯著增強人體免疫系統功能,提升機體對異常細胞的識別與清除能力,構築一道抵抗腫瘤的天然防線。

此外,山楂所含的果酸對預防腸道相關癌症亦有助益。果酸能促進腸胃蠕動,縮短食物殘渣在腸道的停留時間,加速體內廢物與潛在致癌物質的排出,從而降低腸道黏膜接觸致癌物的機率及其吸收量,減少其對腸道的刺激與損害。

更值得一提的是,山楂中還含有鋅、硒等珍貴微量元素。這些元素雖微量,卻是維持身體正常生理機能不可或缺的因子,它們有助於穩定細胞膜結構、參與酶活性調控,進一步增強人體整體健康水平,間接提升細胞抵抗病變的能力,為預防腫瘤提供多重支持。其綜合機制體現了山楂在預防醫學中的潛在價值。

10. 提升免疫力

山楂作為一種廣為人知的食材與藥用植物,其在提升人體免疫力方面展現出多重藥理功效。首先,其豐富的維生素C及黃酮類化合物,皆為強效的抗氧化劑,能有效清除體內自由基,減少氧化壓力對細胞的損害,從而保護免疫細胞的完整性與功能,這是維持機體正常免疫反應的基礎。

山楂對於增強機體固有免疫功能有所助益。此外,山楂所含酸性成分,有助於刺激胃酸分泌,促進食物的消化與吸收,改善整體腸胃功能。健康的消化系統是建構強健免疫屏障的重要環節,良好的營養吸收能確保免疫細胞的正常生成與運作,間接提升人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良好的消化吸收,亦能增進食慾,確保身體獲得充足的能量與營養素,為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更值得注意的是,山楂酸(Crataegic acid)具備顯著的抗菌及消炎作用。它能有效抑制多種有害細菌的生長與繁殖,降低感染發生的風險。透過減少體內炎症反應,山楂有助於減輕免疫系統的負擔,使其能更有效地應對真正的威脅,進一步鞏固機體的防禦能力,增強身體對外界病原侵襲的抵抗力。

11. 降膽固醇

山楂,作為《神農百草經》記載之傳統中藥,味酸甘,性微溫。其降膽固醇之藥理功效,源於其內含多種活性成分的協同作用。

其中,豐富的膳食纖維能有效吸附消化道內膽固醇,阻礙其吸收,並促進隨糞便排出體外,直接減少體內膽固醇總量。山楂所含生物鹼能刺激肝臟分泌更多膽汁,加速膽固醇的代謝與轉化,促使其排出,從而降低血液中膽固醇水平。

此外,山楂特有的果酸與菊花酸,能抑制腸道對膳食膽固醇的吸收,並擴張血管,改善血液循環,減少膽固醇沉積風險。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維生素C及果酸等抗氧化物質,能清除自由基,減少血管氧化損傷,保護血管內皮,間接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維護心血管健康。

12. 預防心血管疾病

山楂自古便被譽為「消食化積,活血化瘀」之佳品,其性味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從現代藥理學角度分析,山楂在預防心血管疾病方面展現出多重功效,主要歸因於其所含的山楂酸、齊墩果酸及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等活性成分。

首先,山楂對於調控血脂具有顯著作用。其有效成分能抑制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生物合成,同時促進這些脂質的代謝與排出體外。這機制有效降低血液中的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對於改善高血脂症,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有重要意義。

其次,山楂在改善血液循環方面亦表現卓越。其所含的黃酮類物質能夠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心肌的血液供應,有助於緩解心絞痛。此外,山楂還具備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減少血栓的形成,降低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塞、腦中風)的風險,保持血管暢通。綜合而言,山楂透過其降血脂、擴血管、抗血栓等協同作用,為維護心血管健康,預防相關疾病提供了天然的藥理基礎。

13. 抗氧化

山楂的現代藥理研究顯示,其抗氧化功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清除自由基: 山楂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與黃酮類化合物。這些成分具有清除體內自由基的能力,能夠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損害。
  2. 抑制脂質過氧化: 山楂的水提取液能夠抑制小鼠肝臟中的脂質過氧化反應。脂質過氧化是細胞膜受損的重要機制,山楂的此項功能有助於維護細胞膜的完整性。
  3. 減低透明質酸解聚: 山楂水提取液能降低經氧自由基誘導的透明質酸解聚作用。透明質酸是細胞外基質的重要成分,對於組織的結構和功能至關重要。抑制其解聚作用有助於維持組織的完整性。

這些藥理作用主要歸功於山楂中的活性成分,特別是維生素C與黃酮類化合物。它們通過直接清除自由基,抑制氧化反應等方式,發揮抗氧化保護作用。

山楂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 內服:煎湯,3-10g;或入丸、散。
  •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搗敷。

山楂的炮製


山楂處理方法

  1. 揀淨雜質,篩去核。
  2. 炒山楂:
    • 取揀淨的山楂,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外面呈淡黃色,取出,放涼。
  3. 焦山楂:
    • 取揀淨的山楂,置鍋內用武火炒至外面焦褐色,內部黃褐色為度,噴淋清水,取出,曬乾。
  4. 山楂炭:
    • 取揀淨的山楂,置鍋內用武火炒至外面焦黑色,但須存性,噴淋清水,取出,曬乾。
  5. 其他方法:
    • 《綱目》:九月霜後取山楂實帶熟者,去核,曝乾。或蒸熟去皮核,搗作餅子,日乾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生食過多會令人嘈煩易飢,損害牙齒,特別是蛀牙的人。
  2. 脾胃虛弱且伴有積滯的人應與補藥同用,且不宜過度使用。
  3. 氣虛腹脹、脾虛不食的人禁用。服用人參的人忌用。
  4. 食用過多會耗氣、損齒、易飢。空腹、體弱或病後的人忌食。脾胃虛弱者應慎用。
  5. 腹瀉者慎用。
  6. 腸胃功能不良者慎用。
  7. 低血糖患者慎用。
  8. 肝腎功能不良者慎用。
  9. 孕婦慎用。

山楂相關的方劑


山楂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子宮肌瘤前列腺炎心內膜炎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二尖瓣狹窄胃下垂胃腸出血腎絲球腎炎噯氣多痰消化不良腹痛痢疾腰痛心絞痛冠狀動脈疾病心律不整高血脂原發性高血壓動脈疼痛積滯低血壓嘔吐下腹脹氣月經顏色紫黯心臟病面色灰暗臍下偏左或偏右處疼痛噁心反胃嘴中感到黏膩感嘴中感到甜甜的肚臍周圍腹痛胃腸脹氣乳房脹痛下腹部痛胸悶胸痛心肌梗塞心肌炎腕部關節痛顳顎關節痛全身酸痛心臟痛胸悶脹月經期間過長胃脘不舒服脂肪肝唾液過多腹中有鳴叫聲月經腹痛腦中風太衝穴附近痛身體沉重大腿疼痛乳房硬結月經不調月經夾有血塊味覺減退前胸上部位疼痛肥胖食慾不振嘴裡發苦肚子餓卻吃不下右下腹側部痛左下腹側部痛腹瀉伴隨不消化食物經常放屁

山楂含有的化學成分


左旋表兒茶精(Epicatechin), 槲皮素(Quercetin), 金絲桃甙(Hyperin), 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 枸櫞酸(citric acid), 枸櫞酸單甲酯(citric acid symmetrical monomethyl ester), 枸櫞酸二甲酯(citric acid symmetrical dimethyl ester), 枸櫞酸三甲酯(citric acid trimethyl ester), 蔗糖(Sucrose), 黃烷聚合物(flavan polymers), 熊果酸(ursolic acid), 花色素類(anthocyanin), 酸類(acids), 可溶性糖類(soluble sugars), 黃酮(flavonoids), 草酸(oxalic acid), 蘋果酸(Malic acid), 琥珀酸(succinic acid), 乙酸(acetic acid), 維生素C(Vitamin C), 亞油酸(Linoleic acid), 棕櫚酸(Palmitic acid), 硬脂酸(Stearic acid), 油酸(Oleic acid), 亞麻酸(Linolenic acid)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