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氣散

TUI Q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脾經 20%
胃經 20%
肝經 15%
膀胱經 6%
心經 6%
心包經 4%
大腸經 3%
肺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心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推氣散方中包含枳殼,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項作用:

  1. 理氣消脹: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消脹、散結止痛之效。對於胸悶、腹脹、氣機阻滯等症狀,枳殼能有效疏通氣機,解除脹滿,使氣血運行通暢。
  2. 降逆止嘔:枳殼能降逆氣,止嘔吐,對於因氣逆上衝所致的噁心、嘔吐等症狀,枳殼能有效抑制嘔吐,緩解不適。

因此,推氣散方中加入枳殼,能有效理氣消脹,降逆止嘔,達到整體調理氣機,緩解病症的效果。

推氣散中包含前胡,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點功效:

一、疏散風寒,宣肺止咳:前胡味辛性微溫,入肺經,善於疏散風寒,宣肺止咳。對於風寒犯肺所致的咳嗽、氣喘、鼻塞等症狀,能起到較好的治療作用。

二、行氣止痛:前胡亦具行氣止痛之效,可緩解胸悶、肋間疼痛等症狀。推氣散中的其他藥材如紫蘇葉、杏仁等也具有宣肺止咳、行氣止痛的功效,與前胡配伍使用,可增強藥效,使整體方劑更能有效地治療肺氣不宣、痰濁壅肺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疾病。

推氣散方中加入山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行氣止痛: 山楂性微溫,味酸甘,具有消食化積、行氣止痛的功效。推氣散主治胸脘脹滿,氣滯食積,而山楂可助消化,分解積滯,緩解胸悶氣滯症狀。
  2. 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 山楂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緩解胸痛、胸悶等症狀。

總而言之,推氣散中加入山楂,旨在通過消食化積、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協同其他藥材,達到疏通氣機、改善血流通暢,最終緩解胸脘脹滿、氣滯食積等症。

推氣散中包含鉤藤,主要因其具有平肝熄風、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治療肝陽上亢所致的頭風頭痛、眩暈、煩躁不安等症狀。

鉤藤味苦性涼,入肝經,能平抑肝陽,熄滅風火,並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對於肝風內動、肝火上炎引起的頭痛、眩暈、驚癇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此外,鉤藤還具有降壓作用,對於高血壓引起的頭昏腦脹、頭疼等症狀也有輔助治療作用。因此,在推氣散中加入鉤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頭部症狀,並起到平肝熄風、清熱解毒的作用。

推氣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推氣散多用辛溫燥烈之品,易傷陰耗氣,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經,能緩和藥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防止藥物對人體造成傷害。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調和藥性,使藥物有效成分更好地發揮作用,並能提高藥物對人體的吸收利用率,從而增強療效。 此外,甘草亦有益氣補虛之功效,有助於增強體質,促進疾病康復。

推氣散方中加入陳皮,乃取其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陳皮性溫,味辛苦,歸脾、肺經。其辛散之性,可行氣解鬱,疏肝理氣,有助於氣機運行,解除氣滯之困;其苦燥之性,則能燥濕化痰,止咳平喘,對於痰濕阻滯所致的呼吸道疾病,亦有輔助療效。此外,陳皮亦能健脾開胃,增進食慾,對於脾胃虛弱者亦有益處。因此,推氣散中加入陳皮,可謂取其多方面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之目的。

推氣散中加入葛根,主要原因有二:

  1. 解肌發表,疏風散寒: 葛根性涼,具有解肌發表、疏風散寒的功效,可以緩解風寒所致的肌表不舒、發熱惡寒等症狀,與推氣散中其他疏風解表藥物相輔相成,增強整體療效。
  2. 升陽舉陷,通絡止痛: 葛根具有升陽舉陷的作用,可以改善氣血運行不暢,通絡止痛,緩解胸悶氣短、肢體麻木等症狀,與推氣散中其他理氣活血藥物配合使用,協同作用,達到改善氣機升降,疏通經絡的目的。

推氣散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咽:桔梗味辛甘,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之效。其能疏通肺氣,利咽喉,化痰止咳,與推氣散中其他藥材協同作用,增強止咳化痰、宣肺利咽之效。
  2. 升提肺氣:桔梗具有升提肺氣的作用,能將滯留在肺部的痰液向上引出,配合其他藥材,有利於清除痰液,改善肺氣鬱滯的症狀。

主治功效


推氣散

功效:右脅部疼痛、氣滯血瘀

組成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葛根: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
  • 鈎藤:平肝息風、清熱瀉火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前胡:清化熱痰、止咳化痰、散風熱、降氣
  • 山楂: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

方義

本方為理氣行氣之劑。甘草甘平,入脾、肺、心三經,有清熱解毒、益氣調和、緩急止痛等功效;陳皮辛苦,入脾、肺二經,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等功效;葛根甘辛涼,入脾、胃經,有和胃生津、解肌發表、降氣止痛等功效;鈎藤甘微寒,入肝、腎二經,有平肝息風、清熱瀉火等功效;桔梗辛甘,入肺、胃經,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等功效;前胡辛甘,入肺經,有清肺化痰、散風熱、降氣止痛等功效;山楂酸甘,入脾、胃二經,有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壓降脂等功效;枳殼苦辛涼,入脾、胃二經,有理氣行氣、消食化積、降氣止痛等功效。諸藥合用,共奏理氣止痛之功。

用法用量

口服,水煎服,一次1劑,一日1-2次。

禁忌

孕婦及脾胃虛寒者慎用。

總結

推氣散由甘草、陳皮、葛根、鈎藤、桔梗、前胡、山楂、枳殼八味藥組成。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清熱利尿、安神等多種功效。常被用於治療右脅部疼痛、氣滯血瘀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枳實5錢,川芎5錢,甘草(炙)2錢。
上為細末。
每服3錢,薑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久服。

相關疾病


氣喘神經性厭食症膽結石肋間神經疼痛胸悶胸痛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推氣散, 出處:《醫宗必讀》卷八。 組成:枳實5錢,川芎5錢,甘草(炙)2錢。 主治:左脅刺痛。

推氣散, 出處:《醫學心悟》卷三。 組成:枳殼1錢,鬱金1錢,桂心5分,甘草(炙)5分,桔梗8分,陳皮8分。 主治:右脅痛。

推氣散, 出處:《嵩崖尊生》卷七。 組成:薑黃1錢,枳殼2錢,桂心1錢,甘草4分,陳皮2錢,木香1錢,青皮8分,穿山甲4片。 主治:痰積氣滯,右肋痛。

推氣散, 出處:《古今醫徹》卷三。 組成:枳殼1錢半(麸炒),前胡1錢半,山楂1錢半,鉤藤2錢,甘草3分,廣皮1錢,葛根1錢,桔梗1錢。 主治:右脅痛。

推氣散, 出處:《醫學正傳》卷四引《局方》。 組成:片薑黃5錢,枳殼5錢(麸炒),桂心5錢,甘草(炙)3錢。 主治:右脅痛甚,脹滿不食。右脅下大如杯,久不已,令人灑淅寒熱,喘嗽、發肺癰。

推氣散, 出處:《嵩崖尊生》卷七。 組成:砂仁2分5厘,桂心2分5厘,木香2分5厘,炙草3分,茴香3分,丁香3分,陳皮3分,青皮3分,乾薑3分,莪朮5分,胡椒1分,沉香1分。 主治:右肋下病滿,氣逆息難,有形,但不妨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