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止瀉片

小兒止瀉片

XIAO ER ZHI XIE P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醫方劑臨床手冊》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3.5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20%
胃經 20%
肺經 20%
心經 10%
腎經 10%
肝經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小兒止瀉片中加入山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消食導滯: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具有消食導滯、行氣散瘀的功效。小兒腹瀉常因飲食不當、積食停滯而引起,山楂能幫助消化積滯,促進腸胃蠕動,有助於止瀉。
  2. 活血化瘀: 山楂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小兒腹瀉時,腸道功能紊亂,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容易導致瘀血阻滯,影響腸胃正常運作。山楂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腸道微環境,有助於止瀉。

小兒止瀉片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溫中散寒,止瀉止嘔: 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瀉止嘔的功效。對於寒邪客胃引起的腹痛、腹瀉、嘔吐,乾薑能有效驅寒止瀉,緩解症狀。
  2. 調和脾胃,增強抵抗力: 乾薑還能促進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增強機體的抵抗力,有助於緩解小兒腹瀉引起的營養不良和體質下降。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要針對脾胃虛寒所引起的水瀉、腹中冷痛及嘔吐。其病機為寒邪內侵或中陽不足,導致運化失職,水濕下趨大腸而成瀉。

  1. 胃寒嘔吐:炮薑炭性溫,能溫中止嘔,散寒邪而和胃氣。
  2. 腹中冷痛:炮薑炭善溫中散寒,緩解寒凝氣滯之腹痛;山楂炭兼有輕微活血之效,可助氣血通暢。
  3. 水瀉:二藥均炒炭存性,炭藥長於澀腸止瀉,且炮薑炭溫脾陽以助水濕運化,山楂炭消積導滯,防宿食留滯加重腹瀉。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山楂炭

    • 由生山楂炒炭製成,性味微溫兼澀。
    • 消食化積:小兒腹瀉多夾食滯,炒炭後減其酸斂之性,轉為止瀉而非助泄。
    • 活血止血:炭藥能收澀腸道,輕微改善腹瀉引起的腸絡損傷。
  2. 炮薑炭

    • 乾薑炮製後辛散力減,溫守之力增,專入中焦。
    • 溫中止瀉:直接溫煦脾陽,散寒邪而恢復運化功能,從根本改善寒瀉。
    • 固澀腸道:炭質吸附水濕,減少腸道分泌物,協同山楂炭增強止瀉之效。

用藥思維
此方體現「寒者熱之」「滑者澀之」的治法,針對虛寒性水瀉:

  • 標本兼顧:炮薑炭治本(溫陽散寒),山楂炭治標(澀腸消積)。
  • 剛柔並濟:炮薑炭辛熱剛燥,山楂炭微澀柔和,共奏溫中不傷陰、止瀉不滯邪之效。

延伸推論
若兼外感風寒,可加藿香;若瀉久氣虛,可加白朮、黨參。但本方簡潔,重在溫澀並行,符合小兒用藥「輕靈為上」的原則。

傳統服藥法


山楂炭、炮薑炭。
溫中止瀉。
上為片劑。
每服4片,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嘔吐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腹瀉噁心反胃

相同名稱方劑


小兒止瀉片, 出處:《中醫方劑臨床手冊》。 組成:山楂炭、炮薑炭。 主治:溫中止瀉。主治:胃寒嘔吐,腹中冷痛,水瀉之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