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肌追膿散

平肌追膿散

PING JI ZHUI NO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極熱 (5.1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6%
心經 16%
肺經 16%
腎經 16%
脾經 16%
肝經 16%
胃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平肌追膿散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散寒,助藥力達病所:乾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之效。該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凝滯、氣血瘀阻導致的肌膚腫痛、膿液難出等症,加入乾薑可溫經散寒,促進氣血流通,助藥力深入病所,加速膿液排出。
  2. 溫脾胃,增強抗病力:乾薑能溫脾胃,促進消化吸收,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對於因寒邪侵襲導致的免疫力下降、抵抗力減弱者,加入乾薑可改善脾胃功能,提高抗病能力,有助於疾病的康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平肌追膿散]主治「發背,瘡頭冷者」。發背乃癰疽之重症,多因氣血虧虛、陽氣不足,或寒邪凝滯,導致瘡瘍久不潰膿,或潰後膿水清稀、瘡口冷滯不紅活。此類瘡瘍特徵為「瘡頭冷」,即局部溫度偏低,提示陽虛寒盛、氣血運行不力,需溫通散寒以助排膿生肌。

方劑組成與邏輯推理

  1. 主藥:乾薑

    • 性味:辛熱,歸脾、胃、肺經。
    • 功效:溫中散寒、回陽通脈,兼能化瘀生新。
    • 外用機理:
      • 溫通追膿:辛熱之性可破陰寒凝滯,促進局部氣血運行,驅寒化膿,使瘡頭由冷轉溫,膿毒得以外泄。
      • 平肌生新:乾薑刺激瘡口,產生「覺熱如烘」之感,此為陽氣振奮之象,有助於加速腐脫新生,促進瘡口癒合。
  2. 調劑與用法

    • 雞子清調搽
      • 雞子清性微寒,能清熱解毒、斂瘡,與乾薑配伍可制約其過於辛燥,避免溫熱傷陰,同時形成保護膜。
    • 潰爛時用豬蹄湯洗淨
      • 豬蹄湯具滋潤養血之效,可清潔瘡口並濡養潰爛組織,為後續乾薑溫補生肌創造條件。
    • 摻藥後「覺熱如烘」
      • 此反應為乾薑溫陽之力透達腠理,促使氣血復甦,寒凝得解,從而改善局部代謝,助膿毒排出。

治療原理綜述

此方以「溫通散寒」為核心:

  • 寒者熱之:針對瘡頭冷滯,乾薑辛熱外用直達病所,破除陰寒之邪,恢復氣血溫煦功能。
  • 托毒平肌:通過溫熱刺激活化局部經絡,促進膿液液化排出(追膿),同時激發組織再生(平肌)。
  • 內外相協:外用溫藥配伍滋潤洗劑(豬蹄湯),既祛腐又不傷正,契合「煨膿長肉」之傳統瘍科理念。

全方簡而專效,體現中醫「寒證用熱」與「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的辨證思路,尤其適用於陽虛寒凝型瘡瘍。

傳統服藥法


乾薑。
上為末。
雞子清調搽4兩。如潰爛,用豬蹄湯洗淨瘡口,拭乾,摻之覺熱如烘,平肌易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背部膿瘡頭部發冷

相同名稱方劑


平肌追膿散, 出處:《瘡瘍經驗全書》卷四。 組成:乾薑。 主治:發背,瘡頭冷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