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湯

白雪湯

BAI XUE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極熱 (5.1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6%
心經 16%
肺經 16%
腎經 16%
脾經 16%
肝經 16%
胃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白雪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白雪湯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凝氣滯引起的症狀,如腹痛、腹瀉、嘔吐等。乾薑可溫暖脾胃,驅散寒氣,有助於緩解這些症狀。
  2. 助藥力:乾薑可促進藥物的吸收和利用,提高藥效。白雪湯中其他藥物如白朮、茯苓等,也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乾薑的加入可以增強這些藥物的功效,使療效更顯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白雪湯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白雪湯見於古代醫籍,主治以下病症:

  1. 痘證虛弱不漿不靥
    • 「不漿」指痘瘡(如天花、水痘)病程中,膿液生成不足,難以充實痘疹;「不靥」指痘瘡結痂遲緩或無法順利脫落,多因氣血虛弱、陽氣不振,無力托毒外透所致。
    • 此方針對虛寒性痘證,尤其陽氣不足、氣血兩虧者,透過溫陽補虛以助痘毒外發。
  2. 痨瘵(虛勞癆疾)
    • 痨瘵多屬陰陽俱虛、精血虧損之證,常見形體羸弱、咳嗽咯血等。此方以溫補為核心,可能用於虛寒型勞證,藉乾薑溫陽、人乳滋陰,調和氣血。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藥物組成

  1. 乾薑末(三分)

    • 性味:大辛大熱,歸脾、胃、心、肺經。
    • 功效:溫中散寒、回陽通脈,能振奮脾陽、促進氣血生化,兼有溫肺化痰、助陽托毒之力。
    • 在痘證中,乾薑可助陽氣外達,推動毒邪透發;於勞證中,則能溫補中焦,改善虛寒體質。
  2. 人乳(一鐘)

    • 性味:甘、平,歸心、肺、胃經。
    • 功效:補血潤燥、益氣充液,為「氣血所化」,能滋養五臟、潤澤肌膚。
    • 在痘證中,人乳提供陰血基礎,助痘毒化膿結痂;於勞證中,則可補虛潤燥,緩解陰血枯耗。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 溫陽與滋陰並行
    乾薑辛熱助陽,人乳甘平養陰,二者相配,形成「陽生陰長」之勢。乾薑振奮陽氣以推動代謝(如痘毒外透),人乳則提供物質基礎(如生成膿漿、修復組織),符合中醫「陰陽互根」理論。

  • 針對「不漿不靥」的機制
    痘瘡欲愈,需「毒隨膿泄」。若氣血虛弱,則無力化膿托毒。乾薑溫通陽氣,促進氣血運行;人乳補益精血,助膿液生成。二者協力,改善「虛弱不漿」之態。

  • 對痨瘵的調理思路
    虛勞晚期常見陰陽兩虛,乾薑溫補脾肺陽氣,人乳滋養陰血,共奏「培補後天」之功,緩解氣血衰少之癆疾。


三、總結

白雪湯以簡潔配伍體現「溫補並用」之法:

  • 乾薑為「陽藥」,專攻氣虛陽弱,推動病理產物(痘毒、痰瘀)代謝;
  • 人乳為「陰藥」,提供營養與修復物質,支持組織再生與免疫機能。
    二者相輔,共治虛寒性痘證與勞證,屬古代「補托並舉」之典型小方。

傳統服藥法


乾薑末3分。
人乳1鐘和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白雪湯, 出處:《痘疹仁端錄》卷十四。 組成:乾薑末3分。 主治:痘虛弱不漿不靨,及癆瘵。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