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陽生肌散

回陽生肌散

HUI YANG SHENG J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仙拈集》卷四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6

熱/寒比例

極熱 (5.1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6%
心經 16%
肺經 16%
腎經 16%
脾經 16%
肝經 16%
胃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回陽生肌散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回陽救逆: 乾薑性溫熱,味辛,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之功效。對於陽氣虛衰、寒邪內侵導致的陽氣不足、四肢厥冷、面色蒼白等症狀,乾薑能溫陽補氣,驅散寒邪,振奮陽氣,起到回陽救逆的作用。
  2. 溫陽化瘀: 乾薑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傷寒、外感、跌打損傷等導致的瘀血阻滯,乾薑能溫陽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傷口癒合,起到生肌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回陽生肌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冷瘡久不收口」,意指瘡瘍潰後,因陽氣虛衰、氣血凝滯或寒邪內伏,導致瘡面冰冷、色黯、膿水清稀,且長期難以癒合。此類瘡瘍多屬陰證,與陽熱火毒所致之紅腫熱痛截然不同,故需以「回陽生肌」為核心,溫補氣血、祛腐生新,促進瘡口收斂。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人參(五錢)
    大補元氣,益氣生血,助陽氣溫通經脈。氣足則能推動血行,濡養瘡面,促進肌肉生長。

  2. 鹿茸(五錢)
    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其溫煦之力能逐陰寒,助瘡面氣血化生,配合人參共奏「回陽」之效。

  3. 雄黃(五分)
    辛溫有毒,善祛腐解毒、殺蟲燥濕。少量用之可化解瘡面久潰之腐穢,開通氣血壅滯,為生肌掃清障礙。

  4. 乳香(一兩)
    活血止痛、消腫生肌。其辛香走竄之性,能行氣血之瘀滯,改善瘡周血運,促進新肉生長,兼緩潰瘍疼痛。

  5. 琥珀(二錢五分)
    活血散瘀、鎮驚安神。其質重下行,可助乳香疏通瘡底滯血,兼能斂瘡生肌,防血瘀阻礙癒合。

  6. 京紅粉(一錢,即升藥煉製品)
    為外科要藥,具提膿祛腐、拔毒生肌之效。少量配伍可引藥直達瘡面,刺激局部氣血循環,加速壞脫膿腐與新肌生長。

整體配伍邏輯
全方以「溫補托毒」為綱,人參、鹿茸溫補氣血以治本,雄黃、京紅粉祛腐解毒以治標,乳香、琥珀活血通絡以暢局部氣血。其特色在於:

  • 標本兼顧:補益與祛腐並行,避免純補留邪或純攻傷正。
  • 動靜結合:鹿茸之溫守配伍乳香之走竄,使藥力持久且穿透瘡底。
  • 層次分明:先祛殘腐(雄黃、京紅粉),次通血絡(乳香、琥珀),終以氣血充養(人參、鹿茸)促肌生。

此方針對陰寒瘡瘍,通過回陽、活血、生肌三階段作用,扭轉久潰不癒之病勢,體現中醫外科「腐去則新生,陽回則瘡斂」的辨治思維。

傳統服藥法


人參5錢,鹿茸5錢,雄黃5分,乳香1兩,琥珀2錢5分,京紅粉1錢。
回陽生肌,止痛收斂。
薄撒於瘡面上或制藥捻用。
火毒瘡癤屬陽症膿毒未淨者及汞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陰道炎白帶子宮頸炎

相同名稱方劑


回陽生肌散, 出處:《仙拈集》卷四。 組成:乾薑(炒黑)。 主治:生肌。主治:冷瘡久不收口。

回陽生肌散, 出處:《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組成:人參5錢,鹿茸5錢,雄黃5分,乳香1兩,琥珀2錢5分,京紅粉1錢。 主治:回陽生肌,止痛收斂。主治:鼠瘡,慢性頑固性潰瘍及屬於陰瘡久不收口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