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證治準繩方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胃經 20%
肺經 16%
心經 9%
肝經 7%
腎經 6%
大腸經 5%
膽經 3%
三焦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本方證因脾虛胃弱,運化失常,食積停滯,鬱而生熱所致。脾胃納運無力,故見食少難消,大便溏薄;氣血生化不足,則倦怠乏力、脈象虛弱。

食積阻滯氣機,生濕化熱,故脘腹痞悶、苔膩微黃。治當健脾與消食並舉。

本方配方與功能

  • 君藥:白朮、茯苓
    • 功能:健脾祛濕以止瀉
  • 臣藥:山楂、神曲、麥芽、人參、山藥
    • 功能:消食和胃,助苓、朮健脾之力
  • 佐藥:木香、砂仁、陳皮、黃連
  • 使藥:甘草
    • 功能:補中和藥

特點 本方重點在於融合補氣健脾藥與消食行氣藥,實現消補兼施之劑,既能補而不滯,又不會消傷正氣

由於方中主要含有如四君子湯及山藥等益氣健脾之品,故更偏向補而不是消。並且,由於食物能夠被消化並且脾能夠得到恢復,因此該方案名為“健脾”。

主治 脾虛食積證,其表現為:

  • 食少難消
  • 脘腹痞悶
  • 大便溏薄
  • 倦怠乏力
  • 苔膩微黃
  • 脈虛弱

現代應用

  • 慢性胃炎
  • 消化不良屬脾虛食滯者

傳統服藥法

上為細末,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服,一日二次,陳米湯下 (現代用法:共為細末,糊丸或水泛小丸,每服6~9g,溫開水送下,每日2次)。

相關疾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胃病湯

相似度 83%

健脾粉

相似度 80%

補嬰丸

相似度 78%

固本健脾丸

相似度 76%

養脾肥兒丸

相似度 74%

香砂健脾丸

相似度 72%

定吐湯

相似度 72%

化滯調中湯

相似度 69%

化食養脾湯

相似度 69%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