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湯

WEI BI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胃經 21%
肺經 15%
腎經 10%
心經 9%
肝經 2%
大腸經 2%
小腸經 1%
膀胱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胃病湯中加入白朮,主要原因有二:

  1. 健脾益氣,和胃止嘔: 白朮味甘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和胃止嘔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運化失調引起的胃病,如胃脘脹滿、食慾不振、嘔吐等症狀,白朮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緩解不適。
  2. 補氣升陽,固護中焦: 白朮能補氣升陽,提升脾胃的陽氣,有助於胃氣上行,改善因脾胃虛寒引起的胃部冷痛、腹瀉等症狀。同時,白朮還能固護中焦,加強脾胃的運化能力,有助於抵抗外邪入侵,預防胃病復發。

胃病湯作為一個中藥方劑,其組成包含木通,原因可以從其藥理特性和合方效果來分析。

首先,木通具有通利心腎、利尿通淋的功能,能促進體內的流通,幫助排出水液,減輕因水腫或氣滯引起的不適感。對於某些由濕邪引起的胃病症狀,木通的利尿作用可以幫助消腫,改善病人整體狀況。

其次,木通也有助於疏通經絡,促進氣血循環,對於胃病導致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有輔助療效。其化濕化痰的特性,可改善脾胃的運化功能,從而輔助對抗胃部的不適。

綜上所述,木通的加入不僅能夠增強胃病湯對於胃部不適的療效,還能通利身體的其他系統,達到綜合調理的目的,因此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

胃病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之功。胃病常伴隨脾胃濕困,影響消化吸收,茯苓可利水滲濕,健脾胃,改善消化功能。
  2. 寧心安神: 茯苓亦有寧心安神之效,對於胃病伴隨的失眠、心悸等症狀,亦可起到緩解作用,有助於身心康復。

總之,茯苓在胃病湯中扮演著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改善胃病相關的脾胃功能失調、精神不寧等問題。

胃病湯中加入人參,是基於其補氣健脾、益胃生津的功效,適用於胃病患者氣虛、脾虛、胃陰不足等症狀。

人參味甘性溫,入脾、肺、心經,能補益元氣,增強脾胃運化能力,改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同時,人參還能滋養胃陰,緩解胃痛、口乾、舌燥等陰虛表現。

然而,人參性偏溫燥,對於胃熱、濕熱等患者,或體質偏燥熱者應慎用,以免加重病情。因此,使用胃病湯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由專業的中醫師辨證論治,方能取得最佳療效。

「胃病湯」中加入「神麴」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導滯:神麴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導滯、健脾和胃之功效。對於胃脘脹滿、食積不消、消化不良等症狀,神麴能有效促進消化,緩解胃部不適。
  2. 溫中散寒:神麴還具有溫中散寒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胃痛畏寒、食慾不振等症狀,神麴能溫暖脾胃,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胃部寒涼之症。

總而言之,神麴在「胃病湯」中起到了消食導滯、溫中散寒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胃病相關症狀,提高藥效。

胃病湯中加入陳皮,乃因其具有以下兩大作用:

一、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能理氣消積,健脾和胃。對於胃病所致的氣滯、食積、脘腹脹滿等症狀,陳皮能有效緩解。

二、燥濕化痰:陳皮性燥,能燥濕化痰。胃病患者常伴有濕邪困脾,或痰濕阻滯胃脘,導致消化不良。陳皮能化解痰濕,促進胃氣運行,改善消化功能。

因此,在胃病湯中加入陳皮,可起到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胃病。

胃病湯方劑中加入砂仁,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溫胃止嘔:砂仁性溫,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止嘔止瀉。對於寒邪犯胃引起的胃脘冷痛、嘔吐、腹瀉等症狀,砂仁可以起到溫胃止嘔,緩解不適的作用。
  2. 行氣消脹:砂仁具有行氣消脹的功效,能理氣解鬱,促進消化,對於胃氣不通、腹脹滿悶等症狀,砂仁可以起到行氣消脹,緩解脹滿的作用。

「胃病湯」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健脾益胃: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益胃、補氣養陰的功效。對於胃病患者常伴隨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山藥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有助於增強胃腸功能,促進消化吸收。
  2. 滋陰補虛:胃病常因脾胃失調、氣血不足而致,山藥能滋陰補虛,緩解胃痛、胃酸、胃脹等症狀。同時,山藥還能起到保護胃黏膜、修復受損組織的作用,對於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有一定療效。

胃病湯中加入麥芽,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消食健胃: 麥芽性味甘平,入脾胃經,具消食化積之效。對於胃病患者常伴隨的食積不化、胃脘脹滿等症狀,麥芽能有效改善。
  2. 和胃止痛: 麥芽能和胃止痛,緩解胃部不適。同時,麥芽還能促進胃液分泌,增進食慾,有助於胃病的恢復。

總而言之,麥芽在胃病湯中起到消食健胃、和胃止痛的作用,有利於改善胃病患者的症狀,促進其恢復。

「胃病湯」中加入山楂,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1. 消食化積: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入脾胃經,有消食化積、行氣散瘀之效。對於胃脘脹滿、消化不良、食積不化等胃病症狀,山楂能有效促進消化,緩解胃部不適。
  2. 活血化瘀: 山楂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改善胃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胃黏膜的修復,對於胃痛、胃潰瘍等病症也有一定的療效。

總而言之,山楂在「胃病湯」中發揮著消食化積和活血化瘀的功效,有助於緩解胃部各種不適,改善胃病症狀。

胃病湯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溫胃止嘔: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止嘔止瀉。對於寒性胃痛、胃寒嘔吐,肉荳蔻可有效改善。
  2. 調和脾胃:肉荳蔻能行氣止痛,有助於改善胃氣不和、胃脘脹痛等症狀。此外,其還有健脾和胃的功效,有助於增進食慾,改善消化不良。

因此,胃病湯中加入肉荳蔻,可有效改善胃寒、胃痛、嘔吐等症狀,同時也能促進脾胃功能,有助於恢復胃部健康。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胃病湯」

組成:白朮(15克)、木通(10克)、茯苓(15克)、人參(10克)、神麴(10克)、陳皮(10克)、砂仁(10克)、山藥(15克)、麥芽(10克)、山楂(10克)、肉荳蔻(10克)。

主治:脾胃不和、脾虛、胃火、胃寒、胃陰虛、胃陽虛、肝脾不和、肝胃不和、腎脾不和、心脾不和等。

功效:健脾益氣、理氣化痰、止瀉止嘔、消食化積、補氣養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等。

用法:將上述藥材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煎煮 30 ~ 60 分鐘,去渣取汁,分 2 ~ 3 次服用。

注意事項

  1. 服用胃病湯時,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黏滯的食物。

  2. 胃病湯中有人參,故服用期間應忌食蘿蔔、茶葉、咖啡等。

  3. 胃病湯中的白朮、茯苓、木通均有利水作用,故服用期間應注意多喝水,避免脫水。

  4. 胃病湯中的肉荳蔻性辛溫,故服用期間應忌食辛辣、燥熱的食物,以免加重症狀。

  5. 胃病湯中的山楂性酸,故服用期間應忌食酸性食物,以免加重胃酸。

  6. 胃病湯中的神麴性溫,故服用期間應忌食寒涼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虛寒。

中醫介紹

胃病湯是由白朮、木通、茯苓、人參、神麴、陳皮、砂仁、山藥、麥芽、山楂、肉荳蔻等中藥材組成。具有健脾益氣、理氣化痰、止瀉止嘔、消食化積、補氣養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等功效。

白朮: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麥芽: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

肉荳蔻: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

砂仁: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

山楂: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安神。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總結

胃病湯是一種中醫方劑,具有健脾益氣、理氣化痰、止瀉止嘔、消食化積、補氣養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等功效。適用於脾胃不和、脾虛、胃火、胃寒、胃陰虛、胃陽虛、肝脾不和、肝胃不和、腎脾不和、心脾不和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白朮2錢5分,木通7分5釐,酒連7分5釐,炙草7分5釐,茯苓1錢,人參1錢5分,神曲1錢,陳皮1錢,砂仁1錢,山藥1錢,麥芽1錢,山楂1錢,肉果1錢。
餅丸,日2服。
本方方名,據劑型,當作「胃病丸」。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溫燥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胃病湯, 出處:《嵩崖尊生》卷九。 組成:白朮2錢5分,木通7分5厘,酒連7分5厘,炙草7分5厘,茯苓1錢,人參1錢5分,神曲1錢,陳皮1錢,砂仁1錢,山藥1錢,麥芽1錢,山楂1錢,肉果1錢。 主治:脾胃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