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痹者,風邪偏勝,其痛游走不定,惡風寒
- 痛痹者,寒邪偏勝,痛劇,遇寒甚,得熱緩
- 著痹者,濕邪偏勝,重著而痛,活動不靈,肌膚麻木
- 熱痹者,熱邪偏勝,肢體關節灼痛紅腫。以上常指現代醫學的風濕性關節炎。
- 尪痹,是以小關節疼痛腫大,僵硬變形,屈伸不利為特點,常指類風濕性關節炎。
- 骨痹者是由於年老骨失滋養,表現骨關節退行性變而致關節疼痛、活動受限,常指骨性關節病(退行性骨關節病)。
最後更新日:2022-09-18
艾葉性味辛、苦、溫。主治溫經止血、散寒調經、安胎、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用於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吐血、衄血、崩漏經多、妊娠下血、外治皮膚瘙癢。醋艾炭溫經止血。用於虛寒性出血。
治濕疹:艾葉炭、枯礬、黃柏等分。共研細末,用香油調膏,外敷。(內蒙古《中草藥新醫療法資料選編》)
防風性味辛、甘、性微溫。主治袪風解表、除濕、解痙、止癢、止瀉、止血。用於感冒頭痛、風疹瘙癢、外感風寒、頭痛身痛、風濕痹痛、骨節酸痛、腹痛泄瀉、腸風下血、風疹瘙癢等症。
用於風濕痹痛。本品祛風散寒,勝濕止痛,適用於風寒濕痹,肢節疼痛、筋脈攣急者,可配伍羌活、桂枝、薑黃等祛風濕藥,如蠲痹湯。 用於破傷風證。
狗脊性苦、甘、溫。主治風濕痹痛、腰膝酸軟、下肢無力、尿頻、遺尿、白帶過多。外敷金瘡止血、補肝腎、補肝腎利關節。
風濕痹痛,腰膝酸軟,下肢無力,尿頻,遺尿,白帶過多。外敷金瘡止血,補肝腎、補肝腎利關節。
用於風寒濕痹、足膝關節疼痛,可與川烏、萆薢等祛風除濕之品配用。
《玉楸藥解》:泄濕去寒,起痿止痛,泄腎肝濕氣,通關利竅,強筋壯骨,治腰痛膝疼,足腫腿弱,遺精帶濁。
治風濕骨痛、腰膝無力:金毛狗脊根莖六錢,香樟根、馬鞭草各四錢,杜仲、續斷各五錢,鐵腳威靈仙三錢,紅牛膝二錢。泡酒服。(《貴州草藥》)
蒼耳子性味苦、甘、辛、溫、小毒。主治散風、通竅。有很好的收縮鼻黏膜的作用。通竅止痛散風除濕用於鼻淵頭痛、風寒頭痛。
用於風濕痹痛。本品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用治風濕痹證,四肢拘攣,可單用,或與秦艽、蠶砂、萆區等同用,泡酒服,如史國公藥酒。
此外,本品與地膚子,白鮮皮、白蒺藜等藥同用,治風疹瘙癢。又本品研末,用大風子油為丸,還治疥癬麻風,皆取散風除濕的作用。
《日華子本草》:治一切風氣,填髓,暖腰腳。治瘰癧、疥癬及瘙癢。
藿香性味辛、性微溫。主治芳香化濁、開胃止嘔、發表解暑。 用於濕濁中阻、脘痞嘔吐、暑濕倦怠、胸悶不舒、寒濕閉暑、腹痛吐瀉、鼻淵頭痛。
用於暑濕證及濕溫證初起。既能化濕,又可解表。治暑月外感風寒,內傷生冷而致惡寒發熱,頭痛脘悶,嘔惡吐瀉者,配紫蘇、厚朴、半夏等,如藿香正氣散。若濕溫病初起,濕熱并重者,多與黃芩、滑石、茵陳等同用,如甘露消毒丹。
請點選以下中藥按鈕,取得更多詳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