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 Folium Pyrossiae - Leaf Pyrrosia lingua, Stone Reed, Japanese Felt Fern
- 別名:石蘭,肺心草,石葦,生扯攏,金星草,石劍,蛇舌風,會全草,小葉下紅,石皮,金湯匙,石耳朵,虹霓劍草
- 藥品來源:本品為水龍骨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廬山石葦和石葦或有柄石葦的葉片。各地普遍野生。四季均可採收,除去根莖,曬乾。切碎生用。
- 道地藥材:華北地區, 河北, 甘肅, 陝西, 雲南, 四川, 廣東, 廣西, 遼寧, 吉林, 山東, 河南, 安徽, 江蘇, 浙江, 江西, 湖南, 湖北, 福建, 台灣, 華東地區, 中南地區, 西南地區, 寧夏, 東北地區
- 生長環境:溪, 溪邊, 林中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石葦的傳統功效
1. 清熱利尿
石葦,在古代中醫典籍中被廣泛記載,其清熱利尿的功效尤為突出。多部古籍都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其作用機理。
《神農本草經》與《神農本草經贊》均記載石葦「主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利小便水道」,這是對其功效最簡潔的概括,指出石葦能治療因熱邪導致的小便不利。 《本草崇原》則進一步解釋了其作用機制:「石韋助肺腎之精氣,上下相交,水精上濡,則上竅外竅皆通,肺氣下化,則水道行而小便利矣。」此處認為石葦能滋補肺腎,促進水液代謝,從而達到利尿通便的效果。 這與《長沙藥解》中「清金洩熱,利水開癃」的說法相呼應,強調了石葦清熱洩火,進而利尿的作用。
《本經逢原》則指出石葦「其性寒利」,針對的是「勞力傷津,癃閉不通之熱邪」,而非虛寒性的小便不利。 這點說明瞭石葦的清熱利尿作用是針對實熱證,而非虛寒證。 其他典籍如《名醫別錄》也提及石葦能「通膀胱滿」,進一步佐證其利尿功效。 雖然部分典籍如《本草綱目》也記載其有其他功效,如清肺氣、止崩漏等,但本文重點在於分析其清熱利尿的功效,故此不作贅述。綜上所述,古代醫家普遍認為石葦具備清熱利尿之功效,其機理可能與滋補肺腎、促進水液代謝有關,但需辨證施治,針對實熱證的小便不利。
2. 清熱涼血
石葦,又名石韋,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清熱涼血」功效主要體現在其治療勞熱及相關症狀上。多部醫書都提及石葦的清熱作用。《神農本草經》、《本草崇原》皆記載其主治「勞熱邪氣」,《本草崇原》更進一步說明此「勞熱」指的是累及骨骼和皮膚的熱邪,與肺腎相關。《本經逢原》則指出,石葦性寒利,所治之「勞熱邪氣」指的是因勞損傷津,導致癃閉不通的熱邪,而非虛勞。
從多數古籍記載來看,石葦的清熱作用並非單純的降低體溫,而是針對因熱邪導致的諸多症狀,例如《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都提到它能治療「五癃閉不通」,「五癃」指五臟積液不通,而石葦能利小便,促進體內水液代謝,從而達到清熱的效果。《長沙藥解》則指出其「清金洩熱,利水開癃」,並以《金匱要略》中鱉甲煎丸的組方為例,說明石葦能洩水消瘀,治療久瘧導致的症瘕。
綜上所述,古籍中關於石葦的記載顯示,其清熱涼血功效並非直接作用於血液,而是通過利水、消瘀,以及調節肺腎功能,來達到清熱解毒、改善因熱邪導致的各種症狀的目的。其清熱作用更偏向於針對因熱邪引起的炎症反應及水液代謝障礙,而非單純的體溫調節。
3. 止血
石葦,又名石韋,其止血功效並非古代醫籍所著重論述的主題,但從諸多典籍片段中,我們可以推測其止血作用的可能性。
《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等古代本草著作記載石葦能治「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並能「利小便水道」。 這些記載主要強調其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本草綱目》明確記載石葦「主崩漏,金瘡」,「崩漏」指女性月經失調,出血不止,「金瘡」則指外傷出血。此處的記載,直接點明瞭石葦具有止血功效,尤其針對外傷出血及婦科出血。
其他典籍,例如《長沙藥解》提到石葦「洩水而消瘀」,「消瘀」暗示其可能具有止血、促進凝血的作用,因為瘀血的形成與出血密切相關。 雖然《本草崇原》和《本經逢原》更多著墨於石葦利水通淋的功效,但這些功效本身也與體內水液平衡相關,而體內水液失衡也可能導致出血。
綜上所述,雖然古代典籍對石葦止血功效的描述不如其利尿、清熱等功效詳盡,但《本草綱目》的明確記載以及其他典籍中關於消瘀、止崩漏的暗示,都支持石葦可能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需要強調的是,這僅是基於古代文獻的分析推測,石葦的止血功效及其機制仍需現代藥理學研究進一步驗證。
4. 通經絡
石葦,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通經絡」功效雖非單獨明確提出,卻可從其治療諸多病症的記載中推演出來。
多部醫籍記載石葦能治療「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本草崇原》更指出其能「助肺腎之精氣,上下相交」,此「上下相交」即暗指經絡的貫通。 肺腎為臟腑之本,精氣通暢則全身氣血運行順利,經絡自然得以疏通。 《本經逢原》解釋「勞熱邪氣」為勞力傷津,熱邪導致的經絡阻塞,石葦寒利之性,正好可以清除這些阻礙,恢復經絡的通暢。 《名醫別錄》更直接提到石葦能「通膀胱滿」,膀胱經絡通則小便自利,這也間接說明其具備疏通經絡的功能。
《長沙藥解》提及石葦「洩水而消瘀」,瘀血阻滯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石葦能消除瘀血,則經絡自然得以暢通。 雖然部分典籍側重石葦利尿、清熱等功效,例如《日華子本草》的「治淋瀝遺溺」,但這些功效的達成,都與其疏通相關經絡,促進體內氣血運行密切相關。 綜觀以上古代醫籍記載,石葦的功效涵蓋了利水、清熱、消瘀等多方面,這些功效的綜合作用,最終都體現於其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恢復正常的功效上。 因此,從古代醫籍的記載中,我們可以推論出石葦具備一定的通經絡功效。
5. 祛風除濕
石葦,其祛風除濕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但並非其主要功效,而是其整體功效的表現之一。 從上述諸多典籍來看,石葦的藥性偏寒涼,具有利水、清熱的功效。其祛風除濕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其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上。
《神農本草經》、《本經逢原》等書提及石葦能治療「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這裏的「勞熱」並非單純指風濕,而是指因勞損導致的體內熱邪。而「五癃」指五臟腑的排泄功能障礙,這與濕邪阻滯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有一定的關聯。 《本草崇原》則更進一步說明石葦能「助肺腎之精氣」,促進體內水液代謝,從而達到通利水道、改善排泄的目的。 這說明石葦的利水作用能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濕,間接達到祛濕的效果。
《長沙藥解》指出石葦「清金洩熱,利水開癃」,這也印證了其清熱利水的特性。濕邪往往與熱邪相伴,石葦能清熱,自然也能間接地祛除部分濕邪。 《名醫別錄》中提到石葦「去惡風」,這可能是指其能通過疏通經絡,改善氣血運行,從而達到祛除風邪的作用。
綜上所述,石葦的祛風除濕功效並非其直接作用,而是其清熱利水功效的延伸和表現。 其主要作用在於利水通淋,而通過改善體內水液代謝平衡,間接達到祛除部分濕熱之邪的目的。 需要強調的是,石葦的藥性偏寒,使用時需注意辨證施治,並非所有風濕病症都適用。
6. 清肺熱利咽
石葦,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清肺熱利咽之效,雖非其主要功效,卻亦可從多方佐證窺見端倪。
《神農本草經》、《本經逢原》等多部典籍都記載石葦能治療「勞熱邪氣」。《本草崇原》更進一步說明,此「勞熱」指的是累及肺腎的熱邪,而肺熱往往伴隨咽喉腫痛等症狀。石葦能「助肺腎之精氣」,使其氣機通暢,從而達到清肺熱的效果。 《本草綱目》更直接指出石葦具有「清肺氣」的功能。
雖然諸多古籍著重於石葦利尿通淋的功效,但其清熱作用與利咽的關聯性,可以從其疏通經絡、利水消腫的機理推導。肺熱壅盛時,往往會導致氣機阻滯,咽喉腫痛。石葦利水通淋,能幫助排除體內淤積的熱邪和濕濁,間接達到清肺熱、利咽喉的作用。 《長沙藥解》提到石葦「清金洩熱」,「金」在中醫理論中與肺相應,此處也間接說明石葦具有清肺熱的作用。
綜上所述,儘管古代醫籍對石葦清肺熱利咽的描述並非重點,但從其治療「勞熱邪氣」、利水消腫、清肺氣等功效的描述中,可以推論出石葦具備一定程度的清肺熱利咽作用。 需注意的是,這僅是古代醫籍記載的分析,實際臨牀應用仍需參考現代醫學知識及專業醫師意見。
7. 止咳化痰
石葦,其止咳化痰功效雖非其主要記載,卻可在部分古籍中窺見其端倪。歷代本草典籍對石葦的藥性與功效多有記載,主要集中在其利水通淋、清熱解毒方面。然而,從這些記載中,我們可以間接推論出其止咳化痰的作用機理。
《神農本草經》、《本經逢原》等典籍記載石葦主治「勞熱邪氣」,這「勞熱」若理解為因外感風邪導致的肺熱咳嗽,則石葦的清熱作用便能間接起到止咳的作用。 《本草崇原》提及石葦「助肺腎之精氣」,肺主氣,腎主水,肺腎功能良好,則有助於化解痰液,從而達到化痰的功效。 值得注意的是,《植物名實圖考》中明確記載石葦能「治痰火」,這直接指出了其在治療痰熱咳嗽方面的應用。此處的「痰火」指肺經積熱,導致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石葦能清熱洩火,進一步促進痰液排出。
雖然古籍中並無直接說明石葦單方專治咳嗽痰多,但透過其清熱利水、清肺化痰的功效,以及部分典籍中關於治療痰火的記載,我們可以推測石葦單方在某些特定咳嗽類型,尤其痰熱咳嗽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止咳化痰作用。 需注意的是,此推論基於古籍記載的分析,實際臨牀應用需參考更多現代研究及專業醫生的建議。
石葦的現代功效
1. 保肝利膽
石葦對保護肝臟有一定作用。彼中之黃酮、皁苷、甾醇成分,可清除自由基,減弱氧化損傷,緩解肝細胞損傷及肝臟疾病發生的風險。石葦亦具解毒功效,能夠促進肝臟解毒酶系統的活性,減輕肝臟發炎反應,並協助調節脂質代謝,降低脂肪肝的風險。
2. 防癌抗腫瘤
石葦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皁苷、甾醇、黃酮等,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腫瘤等多種生物學效應。實驗研究表明,石葦提取物對多種癌細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以誘導細胞凋亡、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同時對正常細胞沒有明顯的毒性作用。石葦可做為抗癌藥物之輔助藥。
3. 降血脂
《本草拾遺》:「石葦,味甘,性微寒,無毒。」
石葦中含有皁苷、甾醇等成分,具有調節脂質代謝的作用,能夠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進而降低血脂。研究表明,石葦提取物可以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血脂水平,減少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同時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4. 抗發炎
石葦,中藥之一,具有抗發炎作用。石葦中之皁苷、甾醇等成分,能抑制炎症反應及細胞損傷,降低炎症指標水平,減輕組織損傷程度。石葦亦可減少自由基產生,緩解氧化損傷和細胞損傷,有助於身體健康。綜上,石葦之抗發炎作用可能有助於預防及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腸炎等與炎症相關之疾。
石葦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 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
- 外用:適量,研末塗敷。
石葦的炮製
- 揀淨雜質,洗去泥沙,刷淨茸毛,切段曬乾。
- 《別錄》:用之須去黃毛。
- 《日華子本草》:入藥去梗,須微炙用。一法以羊脂炒乾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中藥[石葦]注意事項
- 陰虛及無濕熱者忌服:石葦具有利尿消腫的作用,陰虛及無濕熱者服用後易導致體內津液耗損,加劇陰虛症狀。
- 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孩和老人應避免使用:石葦藥性較強,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孩和老人等體質較弱者服用後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
- 脾胃虛寒、體質虛弱者應慎用或避免使用:石葦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脾胃虛寒、體質虛弱者服用後易損傷脾胃,加重虛寒症狀。
- 慢性腎功能衰竭、急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等腎臟疾病患者不宜使用:石葦利尿作用較強,腎臟疾病患者服用後會加重腎臟負擔,不利於病情恢復。
- 使用石葦時應注意劑量,不宜長期大量使用:石葦藥性較強,服用過量或長期使用可能會引起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甚至損傷腎臟。
石葦相關的方劑
石葦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石葦含有的化學成分
杧果甙(mangiferin), 異杧果甙(isomangiferin), 綠原酸(Chlorogenicacid), 槲皮素(quercetin), 異槲皮素(isoquercitrinisoquercitrin), 三葉豆甙(trifolin), 原兒茶酸(protocatechuicacid), 延胡索酸(fumaricacid), 咖啡酸(Caffeicacid),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