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氣丹

LI QI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寒 (0.5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8%
肺經 17%
脾經 16%
胃經 15%
膀胱經 9%
心經 6%
腎經 5%
大腸經 4%
小腸經 4%
膽經 2%
肝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理氣丹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調和氣血: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等功效。理氣丹多用於氣滯血瘀所致的胸悶、腹脹、胃痛等症,當歸能補血活血,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調和氣血,使氣機通暢,達到理氣止痛的效果。

二、 促進藥效: 當歸可作為引經藥,將其他藥材的藥力引導至病所,促進藥效發揮。理氣丹中常配伍其他理氣藥,當歸能協助這些藥材更好的發揮作用,達到更好的理氣功效。

理氣丹中包含沉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止痛: 沉香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其氣味芳香,能行氣止痛,且入脾胃,有助於理氣化積,緩解腹部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2. 溫腎納氣: 沉香能溫腎納氣,對於腎陽虛所致的氣虛、腰膝酸軟、陽痿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理氣丹中加入沉香,能發揮其理氣止痛、溫腎納氣的功效,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達到治療目的。

理氣丹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滲濕:滑石性滑潤,能利水滲濕,協助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有助於改善因濕氣阻滯而引起的氣滯、腹脹等症狀。
  2. 清熱解毒:滑石具清熱解毒之效,能清解因濕熱或燥熱引起的內熱,有助於緩解因氣機不暢而引發的發熱、口渴等症狀。

綜上所述,滑石在理氣丹中扮演著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輔助角色,有助於促進氣機運行,改善因氣滯、濕熱引起的各種症狀。

理氣丹中含有石葦,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行氣止痛:石葦性寒,味苦,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其行氣止痛的作用可與其他理氣藥材相輔相成,緩解氣滯所致的胸腹脹痛、脅肋脹滿等症狀。

2. 清熱解毒:石葦亦能清熱解毒,可輔助其他清熱藥材,治療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

綜上所述,石葦在理氣丹中既能行氣止痛,又能清熱解毒,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劑「理氣丹」的組成中,包含王不留行,是因為王不留行具有理氣行滯的作用。王不留行能夠促進氣血循環,幫助消除由氣滯引起的胸悶、脹痛等症狀。其主要作用是理氣行滯,改善方劑的效果。王不留行的加入能夠提升方劑對氣滯症狀的療效。

理氣丹中加入白芍,主要考量其緩解氣滯所致的疼痛調和藥性兩方面:

  1. 緩解氣滯所致的疼痛: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的功效,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腹痛等症狀。而理氣丹多用於治療氣滯引起的疼痛,白芍的加入能協同其他理氣藥物,起到舒肝解鬱、緩解疼痛的作用。
  2. 調和藥性:白芍性質偏涼,可緩和理氣藥物燥烈之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引起口乾舌燥、便祕等副作用,使其更適合長期服用。

理氣丹中加入冬葵子,主要基於其潤燥滑腸之效。

冬葵子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其潤滑作用可緩解因氣滯所致的胸悶、腹脹、便祕等症狀,同時也能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理氣止痛的作用。

此外,冬葵子還有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理氣丹清除因氣滯所致的熱毒,進一步促進氣機通暢。

理氣丹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其芳香揮發油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吸收,同時也能疏肝解鬱,緩解胸悶氣脹。
  2. 調和藥性:陳皮性溫,能緩和某些藥材的寒涼之性,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度刺激。同時,陳皮還能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使藥效發揮得更全面。

理氣丹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性甘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理氣丹中可能包含一些性味偏寒或燥烈的藥材,甘草可以中和其偏性,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藥物對身體造成過大的刺激。

2. 補脾益氣: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的功效,可以增強脾胃功能,有助於藥物更好地吸收和利用。理氣丹常用於治療脾胃氣滯、胸悶腹脹等症,加入甘草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提高藥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理氣丹」主治功效分析

理氣丹,出自《醫學集成》,其組成包含當歸、沉香、滑石、石葦、王不留行、白芍、冬葵子、陳皮及甘草等藥材。古籍記載其主治「氣淋,丹田脹滿,氣滯難通」。

方劑組成與藥理分析:

  •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之功,能改善血虛所致的氣血運行不暢。
  • 沉香: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能溫中暖胃、行氣止痛,對於氣機阻滯,氣滯不通所致的疼痛脹滿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 滑石:性寒,味甘、淡,歸膀胱、肺、胃經,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暑之效,能排除體內濕熱,改善小便不利。
  • 石葦:性微寒,味苦,歸肺、膀胱經,能利尿通淋、清肺止咳,對於小便淋漓不暢及肺熱咳嗽具有療效。
  • 王不留行:性平,味苦,歸肝、胃經,具活血散結、通經下乳之功,可改善血瘀氣滯所致的阻塞。
  •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歸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之效,能緩解因肝氣不舒所致的腹痛。
  • 冬葵子:性寒,味甘,歸大腸、小腸經,能利尿消腫、潤腸通便,可改善小便不利及腸道阻塞。
  • 陳皮:性溫,味辛、苦,歸脾、肺經,具理氣健脾、化痰止咳之效,能疏理脾胃之氣,消除脹滿。
  • 甘草:性平,味甘,歸心、肺、脾、胃經,具和中調藥、益氣解毒之功,能調和諸藥,並緩解藥性之峻。

主治功效分析:

理氣丹所主治的「氣淋」,根據《醫學集成》所述,屬於淋證中的一種,其病機為「丹田脹滿,氣滯難通」。淋證,是指小便淋漓澀痛,排尿不暢的病症。氣淋,則是指由於氣機阻滯,導致膀胱氣化不利,小便不暢所致的淋證。

此方劑以「理氣」為核心,針對「氣滯」的病機進行治療。方中沉香、陳皮理氣健脾,疏通氣機,使氣滯得以疏散。當歸、白芍養血柔肝,能改善因氣滯所致的血瘀現象。滑石、石葦、冬葵子利水通淋,可促進膀胱氣化功能,使小便通暢。王不留行活血散結,可改善氣滯所導致的阻塞。甘草調和諸藥,並緩解藥性之峻。

綜合而言,理氣丹通過理氣、活血、利水等藥物的配伍,達到疏通氣機,通利小便,緩解氣淋所導致的丹田脹滿、小便淋漓澀痛等症狀。

治療原理:

理氣丹的治療原理主要在於:

  1. 疏理氣機:透過沉香、陳皮等理氣藥,使滯塞的氣機得以疏通,恢復氣的正常運行,是治療「氣淋」的核心。
  2. 活血化瘀:運用當歸、白芍、王不留行等藥物,改善因氣滯所致的血瘀現象,使氣血運行順暢。
  3. 利水通淋:透過滑石、石葦、冬葵子等利水藥,促進膀胱氣化功能,使小便通暢,排除體內濕熱。
  4. 調和諸藥:甘草調和方中諸藥,使藥性更加溫和,減少副作用。

總結: 理氣丹針對「氣淋」的病機,以疏理氣機為核心,兼顧活血化瘀、利水通淋,使氣血通暢,濕熱得以排出,小便得以順暢,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前列腺炎膀胱炎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腎盂腎炎尿道膿傷小便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理氣丹, 出處:《醫學集成》卷三。 組成:當歸5錢,沉香1錢,滑石1錢,石韋(去毛)1錢,王不留行1錢,白芍7錢半,冬葵子7錢半,陳皮1錢半,甘草1錢半。 主治:氣淋。丹田脹滿,氣滯難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