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

沉香

CHEN XIANG

  • 英文名稱: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 Lignum Aquilariae Aloeswood, Sinking Fragrance
  • 別名:棧香,土沉香,六麻樹,芫香,沈水香,蜜香,白木香,女兒香,芽香樹
  • 藥品來源:本品為瑞香科植物白木香含有樹脂的木材。全年均可採收,割取含樹脂的木材,除去不含樹脂的部分,陰乾。
  • 道地藥材:海南, 廣東, 廣西, 福建, 台灣, 越南, 印度, 印尼, 馬來西亞, 中國大陸各地
  • 生長環境:丘陵, 疏林, 荒山, 平地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全國中草藥彙編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沉香的傳統功效


1. 健脾胃

沉香,其健脾胃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非單純的「溫補」,而是作用機制複雜且多樣。

《蘭室祕藏》李東垣言其「能養諸氣,用為使,最相宜」,點明瞭沉香對於整體氣機的調養作用,並指出其作為輔藥的適宜性。這與其他典籍所述的「降氣」功能相呼應,並非單純提升胃氣,而是調理紊亂的氣機。

《本草通玄》認為沉香「溫而不燥,行而不洩,扶脾而運行不倦」,說明其溫和的特性,既能溫煦脾胃,又不致耗傷陰液,其「扶脾」更指明瞭其對於脾胃運化的促進作用,而非單純的溫暖。

《本草述鉤元》則將沉香與其他香藥(木香、丁香、檀香)作比較,強調沉香在「養諸氣」、「保和衛氣」、「降真氣」方面的獨特性,說明其作用並非僅限於脾胃,而是對全身氣機的整體調理。 《藥品化義》更進一步指出沉香能「溫養臟腑,保和衛氣」,並在治療寒濕、跌撲損傷等方面,將其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佐證其健脾胃功效的全面性。

《神農本草經疏》從「脾惡濕而喜燥」的角度,解釋了沉香辛香之氣能燥濕健脾的機理。 值得注意的是,《雷公炮製藥性解》和《本經逢原》均提及沉香用量及體質的考量,強調其雖有益,但需辨證施治,不可濫用。總而言之,沉香健脾胃功效,並非單純的溫補,而是通過溫和調理氣機,促進脾胃運化,達到健脾和胃之效。

2. 補腎

沉香,歷代醫家皆視為珍貴藥材,其補腎功效,在諸多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卻因各家學說而異。

《雷公炮製藥性解》認為沉香「屬陽而性沈,多功於下部,命腎之所由入也」,指出其溫陽之性主要作用於下焦,也就是腎臟所在部位。但同時也告誡,沉香「香劑多燥,未免傷血」,使用需謹慎,需針對「下焦虛寒者」方可使用。若腎陰不足者誤用,則可能加重陰虛火旺。

與此不同,《本草通玄》則認為沉香「溫而不燥,行而不洩,扶脾而運行不倦,達腎而導火歸元」,強調其溫和特性,並認為其能溫補脾腎,引導相火歸元,達到陰陽平衡。此觀點與《本草述鉤元》中將沉香與其他香料區分開來的論述相呼應,指出沉香「養諸氣,保和衛氣,降真氣」,其功效更勝其他香料。

《本草新編》則更直接指出沉香「溫腎而又通心」,認為其能有效溝通心腎,達到補益心腎的目的,並建議將其加入心腎補益方劑中使用。 《藥品化義》則從整體角度出發,認為沉香能「溫養臟腑,保和衛氣」,並可根據不同病症佐以其他藥物,發揮其疏通經絡、驅除邪氣等功效,間接達到強腎健體的目的。

綜上所述,古代醫家對沉香補腎功效的理解,既有強調其溫陽作用於下焦的觀點,也有強調其溫和補益脾腎,調和陰陽的觀點。 其作用機理可能並非單純的溫腎壯陽,而是通過溫補脾腎,調節氣血,達到整體陰陽平衡,從而間接達到補腎功效。 但需注意的是,沉香的應用需根據個人體質和病症而定,不可一概而論。

3. 止咳平喘

沉香,自古以來即被視為名貴的中藥材,其止咳平喘的功效,在多部古代醫籍中均有記載,並被賦予不同的詮釋。

《雷公炮製藥性解》認為沉香「屬陽而性沈」,作用多在下焦,能溫補腎陽。但同時也指出,其「香劑多燥」,若使用者下焦虛寒則宜,但水臟衰微、相火盛炎者則不宜使用。此說明沉香雖有溫陽作用,但使用需謹慎,需考慮體質差異。

《本草通玄》則讚譽沉香「溫而不燥,行而不洩」,能「扶脾而運行不倦,達腎而導火歸元」,具有「降氣之功,無破氣之害」。此處強調沉香的溫和性及雙向調節作用,不僅能溫補下焦,更能調和脾腎之氣,使其平順運行,從而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咳嗽喘息,很多時候與氣機不暢有關,沉香能理氣化痰,自然有助於緩解症狀。

《本草述鉤元》將沉香與其他芳香類藥物相比,指出沉香的「養諸氣,保和衛氣,降真氣」之效,更勝一籌。 它能調理因氣鬱氣結導致的咳嗽喘息,其作用機理並非單純的溫陽,而是更為複雜的氣機調節。

《本經逢原》更進一步說明沉香「專於化氣」,能治療因氣逆、氣鬱所致的喘急咳嗽。文中還列舉了許多沉香的配伍應用,說明其在治療不同病症中的多樣化應用,間接說明其對於咳喘症狀的改善,是通過整體調和氣機來達成的。

總體而言,古代醫籍對沉香止咳平喘功效的描述,著重於其溫陽、理氣、化痰的功效,並強調其溫和性及對不同體質的適用性。沉香並非單純的止咳平喘藥,而是通過調節氣機,達到整體調理的目的,從而緩解咳喘症狀。

4. 止嘔

沉香,歷代醫家皆稱其為良藥,其止嘔功效亦多見於古籍記載。綜觀《蘭室祕藏》、《雷公炮製藥性解》、《本草通玄》、《藥品化義》、《本草述鉤元》、《本草新編》、《本經逢原》、《神農本草經疏》、《日華子諸家本草》等典籍,可見其止嘔作用與其特殊的藥性密切相關。

李東垣在《蘭室祕藏》中提到沉香「能養諸氣」,說明其能調節人體氣機,而氣機調暢則有助於止嘔。 《本草通玄》則更進一步指出沉香「溫而不燥,行而不洩,扶脾而運行不倦」,脾胃為後天之本,脾胃功能失調易導致嘔吐,沉香溫和調理脾胃,可緩解嘔吐症狀。

《雷公炮製藥性解》雖指出沉香「多功於下部」,並警告其可能加重水臟衰微者的病情,但同時也說明其可用於下焦虛寒導致的嘔吐。 《藥品化義》則強調沉香「香能溫養臟腑,保和衛氣」,溫養臟腑氣血,有助於恢復臟腑功能,從而止嘔。

《本經逢原》則明確指出沉香可治療「胃冷嘔吐」,並列舉多個方劑,例如與紫蘇、白豆蔻配伍,用以治療胃寒引起的嘔吐。 《日華子諸家本草》也記載沉香能「止吐瀉,冷氣」。這些記載都佐證了沉香在治療寒邪客胃、脾胃虛寒導致的嘔吐方面具有良好的療效。

總而言之,沉香止嘔的功效,與其溫中、和胃、降氣、調和氣機等作用相關。不同醫家對其藥性的理解和應用略有差異,但都肯定了其在治療某些類型嘔吐方面的價值。 需注意的是,沉香雖有止嘔功效,但其應用需根據病症辨證施治,方能發揮最佳療效。

5. 理氣行氣

沉香,自古以來即被視為名貴的中藥材,其理氣行氣的功效在眾多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作用機理與現代醫學的理解也有共通之處。

《蘭室祕藏》李東垣稱沉香「能養諸氣」,認為其作為藥引子,效果最佳。此處的「養諸氣」,指沉香能調和人體各部位之氣,使之運行順暢,而非單純增強氣之量。

《本草通玄》則認為沉香「溫而不燥,行而不洩」,此特點體現了其理氣行氣的精妙之處。它溫和地推動氣機運行,不會導致氣虛或氣耗,而是溫和地扶助脾胃運化,並將腎經之火引導至原位,達到平衡狀態。

《藥品化義》更進一步闡述沉香「通天徹地之功」,說明其理氣行氣的範圍廣泛,能疏通全身經絡,並指出其在治療寒濕、跌撲損傷等症狀中的輔助作用。沉香的運用,可使氣血運行順暢,痰濁得以轉化。

《本草述鉤元》將沉香與其他理氣藥材進行比較,強調其獨特的「養諸氣」、「保和衛氣」、「降真氣」功效,勝於單純疏導滯氣的藥物。

《本經逢原》則詳述沉香的各種應用,從治療大腸虛祕、小便氣淋,到心腹卒痛、霍亂中惡等,皆可見其化氣、理氣、行氣的廣泛作用。但亦指出,長期過量服用可能導致氣虛等不良反應。

綜合諸多古籍記載,沉香的理氣行氣功效並非單純地「疏通」,而是涵蓋了溫養、調和、升降等多層面作用,針對不同病證,可發揮不同的治療效果。其「溫而不燥,行而不洩」的特性,更是使其成為理氣行氣的優良藥材。 現代藥理研究也初步證實沉香具有鎮痛、抗炎等作用,或能從一定程度上解釋其理氣功效的機理。

6. 溫裡溫中

沉香,歷代醫家皆認為其具有溫裡溫中的功效,此功效並非單純的溫熱,而是作用於臟腑氣機的溫煦調暢。

《雷公炮製藥性解》指出沉香「屬陽而性沈,多功於下部」,說明其溫陽之性主要作用於下焦,能溫暖腎陽,改善下焦虛寒。但同時也警示,其性燥,若下焦虛寒者適用,但水臟衰微,相火旺盛者則不宜使用,否則會加重病情。此處點出了沉香溫裡溫中的使用禁忌,需謹慎運用。

《本草通玄》則認為沉香「溫而不燥,行而不洩,扶脾而運行不倦,達腎而導火歸元」,此處強調了沉香溫和的特點,它溫而不燥,能溫暖脾腎,調和氣血,不會過度耗傷津液。其能「導火歸元」,更精準地說明其溫中之效,乃通過溫煦腎陽,使真火歸於元氣,提升人體的陽氣。

《本草述鉤元》將沉香與其他芳香類藥物比較,說明沉香溫裡溫中的功效更為全面且獨特,它不僅能溫暖脾胃,還能調和全身氣機,尤其對氣鬱氣結者尤為有效。 《藥品化義》則更進一步指出沉香能溫養臟腑,保和衛氣,並能根據不同病症配合其他藥物使用,展現其溫裡溫中功效在不同病症中的應用。例如,寒濕下注時,沉香能驅逐邪氣;跌撲損傷時,沉香能散瘀定痛;氣滯血瘀時,沉香能疏通經絡。

綜上所述,沉香的溫裡溫中功效並非單純的升高體溫,而是通過溫煦腎陽,調和脾胃,疏通經絡,來改善臟腑氣機,達到溫裡溫中的效果。其溫和的特性使其能廣泛應用於多種寒邪內侵、氣血運行不暢的病症,但正如《雷公炮製藥性解》所提示,需根據患者體質謹慎使用。

古代典籍

沉香的現代功效


1. 提升免疫力

沉香可調節人體免疫功能,以增進免疫力。現代研究表明,沉香中的物質能影響免疫細胞功能,使其活性增強,並增加白細胞數量,以提高免疫力。此外,沉香能減輕炎症反應,促進組織修復,進一步增強免疫功能。因此,沉香常被用於治療免疫系統相關疾病和輔助治療,以增強人體免疫力,預防疾病發生。

2. 抗菌抗病毒

沉香含抗菌,抗病毒之功。其香豆素、單萜類化合物等能禦多種細菌、病毒感染。研究表明,沉香能抑製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多種細菌;具有抗真菌、抗病毒作用。沉香常治感染之疾,如上呼吸道感、喉炎、支氣管炎、肺炎;亦治皮膚感染、口腔炎症、腹瀉症狀。

3. 鎮靜

沉香具有鎮心安神、理氣止痛、化痰開竅之功效。主治心腹脹痛、胸膈痞悶、嘔吐噦呃、氣短喘促、失眠多夢、心悸怔忡等症。

研究表明,沉香香氣可以通過大腦邊緣系統、神經遞質等途徑,發揮鎮定、放鬆和促進睡眠作用。在中醫理論中,沉香性溫,歸脾、腎、胃經,具有燥濕溫腎、補中益氣、納氣平喘、鎮心安神等功效,可治療嘔吐、腹瀉、胃寒疼痛、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等症狀。現代研究也表明,沉香提取物具有抗抑鬱和抗焦慮作用,可改善情緒和睡眠

4. 止痛功效

沉香有活血化瘀、消炎止痛、舒筋通絡的作用,可入心、脾、肺、腎經。在中醫上,沉香常用於治療風濕病、關節炎、頭痛、腰痛等症狀,尤其適用於因風寒濕等原因引起的疼痛。此外,沉香還能緩解經痛、胃痛等症狀,對改善女性生理期不適也有所幫助。

沉香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2-5g,後下;研末,0.5-1g;或磨汁服。

沉香的炮製


刷淨,劈成小塊,用時搗碎或研成細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沉香注意事項重點:

  1. 氣虛氣不歸元者忌之:沉香具有升浮之性,氣虛氣不歸元者使用會加重氣虛症狀。
  2. 心經有實邪者忌之:沉香會助熱生風,心經有實邪者使用會加重實邪症狀。
  3. 非命門真火衰者,不宜入下焦藥用:沉香入下焦會耗傷真陽,非命門真火衰者不宜使用。
  4. 陰虛氣逆上者切忌:沉香會助陽升浮,陰虛氣逆上者使用會加重陰虛症狀。
  5.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沉香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孕婦及哺乳期婦女使用過量可能會影響胎兒或嬰兒。
  6. 脾胃虛弱、氣滯消化不良者慎用:沉香具有溫燥作用,脾胃虛弱、氣滯消化不良者過量使用可能會傷害脾胃。
  7. 出現不適反應要立即停用:使用沉香過程中出現過敏反應、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應立即停用並就醫。

沉香相關的方劑


沉香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腹痛嘔吐失眠風濕病腹瀉肺炎心悸頭痛疼痛腰痛食慾不振虛弱消化不良支氣管炎病毒感染咳嗽

沉香含有的化學成分


沉香螺醇(agarospirol), 沉香醇(agarol), 4-羥基二氧沉香呋喃(4-hydroxydihydroagarofuran), 3,4-二羥基二氧沉香呋喃(3,4-dihydroxydihydroagarofuran), a-愈創木烯(a-guaiene), a-布藜烯(a-bulnesene), 枯樹醇(kusunol), 卡拉酮(karanone), 二氫卡拉酮(dihydrokaranone), 沉香螺醇醛(oxoagarospirol), 沉香雅檻藍醇(jinkoheremol), 苄基丙酮(benzylacetone), 氫化桂皮酸(hydrocinnamicacid), 沉香木質素(aquillochin), 鵝掌揪鹼(liriodenine), 白木香酸(baimuxinicacid), 白木香醛(baimuxinal), 去氫白木香醇(dehydrobaimuxinol), 白木香呋喃醛(sinenofuranal), 白木香呋喃醇(ainenofuranol), β-沉香呋喃(β-agarofuran), 異白木香醇(isobaimuxinol), 茴香酸(anisicacid), 6-羥基-2-(2-苯乙基)色酮(6-hydroxy-2-(2-phenylethyl)chromone), 6-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6-methoxy-2-(2-phenylethyl)chromone), 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6,7-dimethoxy-2-(2-phenylethyl)chromone), 2-(2-苯乙基)色酮(2-(2-phenylethyl)chromone), 5,8-二羥基-2-(2-苯乙基)色酮(5,8-dihydroxy-2-(2-phenylethyl)chromon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