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氣丹
JIE QI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五(淳祐新添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接氣丹中加入沉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補氣血,行氣止痛: 沉香性溫,入脾、腎經,具有溫腎納氣、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氣虛、陽虛、寒凝氣滯等所致的胸悶氣短、脘腹冷痛、虛寒腹瀉等症狀,沉香能溫補氣血,促進氣血運行,起到緩解疼痛、改善體虛等作用。
- 化濕降逆,開胃消食: 沉香還能化解濕氣,降逆止嘔,並能開胃消食,對於脾胃虛弱、濕氣困脾所致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噁心嘔吐等症狀,沉香能幫助脾胃運化,改善消化功能。
因此,接氣丹中加入沉香,既能溫補氣血,又能化濕降逆,對於氣虛、脾胃虛弱等症狀,能起到較好的療效。
接氣丹方劑中加入硫磺,主要基於其燥濕殺蟲及溫陽散寒的功效。
硫磺性溫,味辛,入肺、肝經,具有燥濕殺蟲之功,可驅除體內濕邪,並殺滅寄生蟲。而接氣丹主治風寒濕邪所致的咳嗽、氣喘、痰多等症,故以硫磺燥濕殺蟲,以祛除病邪。
此外,硫磺亦能溫陽散寒,有助於溫暖脾胃,促進氣血運行,緩解因風寒所致的畏寒、肢冷等症狀,達到溫補陽氣、改善氣虛的效果。因此,硫磺在接氣丹方劑中扮演着驅除濕邪、溫補陽氣的重要角色。
接氣丹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其活血通絡、引血下行的功效。
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祛風濕、通經絡、利尿消腫等作用。對於氣血運行不暢,瘀血阻滯所致的症狀,川牛膝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引導氣血下行,達到接氣活血、消腫止痛的效果。
此外,川牛膝還可引藥下行,將其他藥材的藥力引導至下焦,加強治療效果。因此,川牛膝的加入,對於接氣丹整體功效的發揮起到重要作用。
接氣丹中包含白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益氣,固本培元: 白朮性溫味甘,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固表之功效。接氣丹主要用於治療氣虛症,而白朮能補脾氣、益元氣,為君藥,起到固本培元的功效,使氣機得以恢復正常,達到接氣之目的。
- 佐助君藥,加強療效: 白朮與其他藥物配伍,能發揮協同作用,提高藥效。例如與黨參、黃芪等補氣藥物同用,可增強補氣作用;與茯苓、澤瀉等利水藥物同用,可加強利水消腫的作用。因此,白朮在接氣丹方劑中起到佐助君藥,加強療效的作用。
接氣丹方劑中包含肉蓯蓉,主要原因如下:
- 補腎固精: 肉蓯蓉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益精填髓之效。接氣丹主治腎虛氣虛之症,肉蓯蓉可補腎固精,增強腎氣,提升整體療效。
- 潤腸通便: 肉蓯蓉亦有潤腸通便之功,可緩解因氣虛導致的便祕,有助於氣機通暢,提高藥效。
因此,肉蓯蓉在接氣丹方劑中,起到補腎益氣、潤腸通便的雙重作用,協同其他藥材,發揮最佳療效。
接氣丹方劑中含有丁香,其主要原因如下:
- 溫陽散寒,行氣止痛: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接氣丹常用於治療寒邪客肺、氣滯血瘀所致的胸悶氣短、咳嗽痰多、脘腹疼痛等症。丁香的溫陽散寒作用可溫肺散寒,緩解胸悶氣短;行氣止痛作用可疏通氣機,緩解脘腹疼痛。
- 增強藥效:丁香與方劑中其他藥材如附子、乾薑等配伍,可增強溫陽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達到協同作用,提高藥效。
接氣丹方劑中含有川楝子,主要原因有二:
一、疏肝理氣: 川楝子味苦性寒,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止痛消積之效。接氣丹方劑主要針對氣滯血瘀、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氣短、腹痛脹滿等症狀,川楝子可疏解肝氣鬱結,使氣機通暢,有助於改善胸悶氣短、腹痛脹滿等症狀。
二、消積止痛: 川楝子還能消積止痛,對於食積不化、脘腹脹痛等症狀也具有一定療效。接氣丹方劑中往往還會配合其他消食導滯藥物,與川楝子共同作用,更有效地緩解胃腸不適。
接氣丹中包含木香,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藥效:
- 理氣止痛: 木香味辛性溫,入脾胃經,能行氣止痛,且善於治療脾胃氣滯所致的脘腹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接氣丹主治氣虛血弱、脾胃不和,而木香的理氣止痛功效,有助於緩解氣滯所致的症狀。
- 健脾益氣: 木香還具有健脾益氣的功效,可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機體正氣。這與接氣丹補氣養血、調和脾胃的功效相契合,共同提升藥效。
因此,木香在接氣丹中起到理氣止痛、健脾益氣的作用,助力整體方劑達到補氣養血、調和脾胃的功效。
接氣丹方劑中包含茴香,主要原因如下:
-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茴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寒氣凝滯、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脘腹冷痛、消化不良等症狀,茴香可起到溫暖脾胃、促進氣血運行的作用。
- 助藥力: 接氣丹方劑中常配伍一些寒涼藥物,例如薄荷、石膏等,而茴香的溫性可緩解寒涼藥物的寒性,避免其過於寒涼而傷及脾胃,同時也能增強其他藥物的功效,使其發揮更好的療效。
接氣丹中含有肉荳蔻,主要原因在於其溫中行氣、降逆止嘔之效。
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其辛溫之性,可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用於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呃逆等症;其降逆止嘔之效,則可緩解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反胃等症。
故接氣丹中加入肉荳蔻,可協同其他藥物,溫中行氣,降逆止嘔,以達到治療脾胃虛寒、氣逆上衝等症的效果。
接氣丹方劑中包含補骨脂,主要由於補骨脂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溫腎壯陽: 補骨脂性溫,入腎經,能溫腎陽,助陽氣之升發,對於腎陽虛所致的陽痿、早泄、腰膝酸軟等症狀有改善作用。
- 溫脾止瀉: 補骨脂亦可溫脾陽,有助於脾胃運化,對於脾虛寒所致的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因此,在接氣丹方劑中加入補骨脂,可以溫補腎陽、溫脾止瀉,達到整體調理氣血、增強體質的效果。
接氣丹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助陽氣升發: 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通經活絡的功效。接氣丹常用於治療寒邪侵襲,陽氣不足所致的氣虛乏力、四肢不溫、呼吸急促等症狀,桂枝溫陽散寒,可助陽氣升發,改善氣虛乏力,增強機體抵抗力。
- 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 桂枝能調和營衛,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血液循環。接氣丹中加入桂枝,可促進氣血流通,改善寒邪凝滯所致的四肢麻木、疼痛等症狀,有助於氣血暢通,恢復機體正常功能。
接氣丹方中包含附子,主要原因如下:
- 回陽救逆: 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補心腎之功效。接氣丹主治虛寒證,患者常伴有氣虛陽微、四肢厥冷等症狀,附子可溫陽補氣,回陽救逆,改善寒性症狀。
- 助陽化氣: 附子溫陽化氣,可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氣血生成,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接氣丹中加入附子,可增強補氣效果,促進氣血生化,改善患者氣虛乏力等症狀。
接氣丹方劑中包含葫蘆巴,主要原因有二:
一、益氣補虛:葫蘆巴性溫,味甘,入脾、腎經,具有補益脾腎、益氣生血的功效。接氣丹作為補益氣血、扶正祛邪的方劑,加入葫蘆巴可增強其補益氣血之效,改善患者虛弱乏力、氣短心悸等症狀。
二、理氣止痛:葫蘆巴還具有一定的理氣止痛作用,可緩解氣機阻滯引起的胸悶腹脹、疼痛等症狀。接氣丹常用於治療氣滯血瘀、胸脅疼痛等疾病,加入葫蘆巴可加強其理氣止痛之效,使療效更佳。
接氣丹方劑中,加入陽起石的用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肺益腎,固本培元:陽起石性甘、溫,入肺、腎經。其具有補肺益氣、固腎培元之效,有助於提升人體正氣,增強抗病能力,對於肺虛氣短、腎虛乏力等症狀,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 行氣止痛,活血化瘀:陽起石亦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之效,可改善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疼痛,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
因此,接氣丹方劑中加入陽起石,旨在通過補益肺腎,行氣活血等功效,達到治療疾病、增強體質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接氣丹」主要由桂枝、白朮、補骨脂、川楝子、牛膝、沉香、丁香、附子、硫磺、木香、肉蓯蓉、肉荳蔻、茴香、陽起石等14味中藥組成,具有溫裡、補氣、散寒、止痛、活絡、解毒等多種功效。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白朮可以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具有多種藥用價值,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補骨脂:具有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可以刺激腎上腺皮質分泌激素,增加陽氣能量,起到補陽作用。此外,其富含營養成分,能促進能量合成,增強免疫,補充營養,從而補氣。補骨脂還含有生物鹼類物質,可以刺激腸道運動,促進蠕動,止瀉。另外,它性溫,味苦、辛,入脾、腎經,具有健脾益氣、溫腎壯陽的功效。
川楝子:性辛溫,歸肝、膽、小腸經,具有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的功效。可治療胸脅、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等。川楝子含有川楝素、香豆精、乙酸香豆精等成分,具有舒緩肌肉痙攣、改善膽汁分泌和促進腸胃蠕動之效。川楝子性苦、寒,入肝、脾、大腸經,能驅蟲、殺蟲、止痛,常與檳榔、使君子等同用。川楝子性苦寒,功能清肝火、泄鬱熱、行氣止痛,適用於肝鬱化火引起的各種疼痛。
牛膝:具有多種功效。包括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牛膝最突出的功效是強筋骨,尤其以懷牛膝為良品。牛膝活血化瘀,適用於瘀血閉阻引起的婦科疾病,如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後腹痛等。牛膝利水滲濕,利尿消腫,可治淋證、小便不利等症。牛膝活血止痛,能緩解頭痛、肌肉痛、經痛、關節痛等疼痛。牛膝通經,舒筋活絡,能緩解經痛。牛膝清熱利尿,能治肝陽上亢,眩暈,胃火上炎,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滋陰,有引火(血)下行之效,故可治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及胃火上炎之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活血止痛,適用於腰膝酸軟、筋骨疼痛、腎虛、肝血不足、月經不調、產後血虛等症。
沉香:性溫、味苦,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用於治療脾胃虛寒之脘腹冷痛、寒邪犯胃、嘔吐清水、胃寒久呃、虛喘證、寒凝氣滯之胸腹脹痛、以溫中止嘔、治寒凝氣滯之大腸閉不通、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咳嗽、哮喘、胸悶、上熱下寒、氣逆喘息、大腸虛閉、小便氣淋、男子精冷以及脾腎久虛、水飲停積、上乘肺經之咳嗽短氣、腹脅脹滿、小便不利等症狀。
丁香:具有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的功效。它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胃寒引起的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丁香能抑制胃酸分泌,緩解胃酸過多引起的胃痛、胃脹等症狀。它還能增進胃液分泌,促進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止嘔效果顯著。丁香能溫暖肺部,化痰止咳,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丁香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瘡瘍腫毒等症狀。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硫磺:為傳統中藥,性溫、味辛,歸肝、腎、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之功。中醫常用硫磺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如癰疽、疔瘡、瘡瘍、痢疾等,以及某些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等。此外,硫磺還能治療蟯蟲病,並有補陽散寒之效,可治療陰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脾虛下白、脾胃虛冷等症。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肉蓯蓉:是一種傳統中藥,具有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道之效。可治療腎陽虛衰,精血不足所引起的陽痿、遺精、白濁、尿頻餘瀝、腰痛腳弱、耳鳴目花,以及月經衍期、宮寒不孕、腸燥便祕等症狀。肉蓯蓉還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改善貧血、促進血液循環、強壯筋骨等功效。另外,肉蓯蓉還能益精,助陽、補腎,治男子五勞七傷、陰痿不舉、積有十年、癢濕、小便淋瀝,溺時赤黃,肝虛、腎虛引起的精力不足和陰莖勃起困難。然而,肉蓯蓉性溫,服用過多可能會導致上火,因此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其中,「溫中散寒」是肉荳蔻的重要功能之一,可溫暖脾胃,緩解嘔吐、泄瀉、胃痛等症狀;「行氣止痛」也是肉荳蔻的顯著功效,可緩解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脹等症狀。此外,肉荳蔻還能止瀉、止嘔、下氣消食,適用於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食積不消等症狀。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
傳統服藥法
沈香1兩,硫黃2兩(如黑錫丹砂子結,放冷,研為細末),黑錫(去滓秤)2兩,牛膝半兩(酒浸),白朮半兩(焙),蓯蓉(酒浸)半兩,丁香3錢,川楝子1兩(去核用肉),木香1兩,茴香1兩(炒),肉豆蔻1兩(煨),破故紙1兩(炒),桂心1兩(去粗皮),附子1兩(炮,去皮臍),葫蘆巴1兩(炒),陽起石(煅)1兩。
上藥並砂子4兩為細末,用糯米粉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溫酒、鹽湯空心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陽補氣,固脫回陽的功效,適用於真元虛憊,陰邪獨盛,陽氣暴絕,或大吐大瀉,久痢虛脫等症。但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接氣丹, 出處:《局方》卷五(淳祐新添方)。 組成:沉香1兩,硫黃2兩(如黑錫丹砂子結,放冷,研爲細末),黑錫(去滓秤)2兩,牛膝半兩(酒浸),白朮半兩(焙),蓯蓉(酒浸)半兩,丁香3錢,川楝子1兩(去核用肉),木香1兩,茴香1兩(炒),肉豆蔻1兩(煨),破故紙1兩(炒),桂心1兩(去粗皮),附子1兩(炮,去皮臍),葫蘆巴1兩(炒),陽起石(煅)1兩。 主治:真元虛憊,陰邪獨盛,陽氣暴絕,或大吐大瀉,久痢虛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