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作者:太平惠民和劑局

朝代:南宋

基本介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一部中醫方劑學著作,全書共10卷,附指南總論3卷。分傷風、傷寒、一切氣、痰飲、諸虛等14門,載方788首。所收方劑均是中醫中藥方劑,記述了其主治、配伍及具體修制法,是一部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臨床方書。

內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內容豐富,涵蓋了內、外、婦、兒、五官等各科疾病的治療,其中尤以治療傷寒、溫病、雜病見長。該書在方劑的組方上,重視整體觀念,強調君臣佐使的配伍,並注意配伍的平衡性,使方劑具有較好的整體調節作用。在用藥上,注重藥物的配伍,講究寒熱溫涼、升降浮沉、陰陽的調和,並注意藥物的炮製,使藥物發揮最佳的治療作用。

影響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自問世以來,一直受到廣大醫生的重視,並被廣泛應用於臨床。該書對後世中醫方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評價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一部具有重要臨床價值的方書,其學術思想和臨床應用價值至今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附錄

以下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部分方劑的內容:

  • 傷寒方:

    • 葛根湯:葛根、麻黃、桂枝、生薑、大棗。主治外感風寒,身體疼痛,發熱惡寒,無汗。
    • 桂枝湯:桂枝、芍藥、甘草、生薑、大棗。主治外感風寒,身體疼痛,發熱惡寒,有汗。
    • 白虎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主治外感熱病,高熱煩渴,口乾舌燥,大汗淋漓。
  • 溫病方:

    • 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附子、細辛、乾薑、桂枝、白芍、甘草。主治外感風寒,兼有裡寒,身體疼痛,發熱惡寒,無汗。
    • 大青龍湯:麻黃、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知母、生薑、大棗。主治外感風寒,兼有裡熱,身體疼痛,發熱惡寒,有汗。
    • 小青龍湯:麻黃、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知母、生薑、大棗。主治外感風寒,兼有裡寒,身體疼痛,發熱惡寒,無汗。
  • 雜病方:

    • 四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主治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
    • 六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半夏。主治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胸悶腹脹。
    • 八珍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熟地黃、當歸、川芎、白芍。主治氣血兩虛,面色萎黃,倦怠乏力,食欲不振。

結語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一部具有重要臨床價值的方書,其學術思想和臨床應用價值至今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


進表

卷之一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卷之五

卷之六

卷之七

卷之八

卷之九

卷之十

附:指南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