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之六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9)

1. 狗頭骨丸

治久患下痢,臍腹㽲痛,所下雜色,晝夜不止;或其人久虛,頻下腸垢,謂之惡痢,並能治之。

赤石脂,敗龜(燒存性),乾薑(各半兩),肉豆蔻(麵裹,煨),附子(炮,去皮,各一兩)狗頭骨(一具,火燒存性,取末,一兩)

上為末,醋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米飲空心下。

白話文:

狗頭骨丸

治療久患下痢,肚臍和腹部絞痛,排出物顏色混雜,日夜不止;或者病人久病虛弱,經常排出腸垢,稱為惡痢,此方都能治療。

藥材:赤石脂、敗龜殼(燒成灰)、乾薑(各半兩)、肉豆蔻(用麵粉裹好,煨烤)、附子(炮製,去皮,各一兩)、狗頭骨(一個,燒成灰,研成粉末,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醋糊做成丸藥,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到七十丸,空腹用米湯送服。

2.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3. 水煮木香丸

治證與前水煮木香丸同。

陳皮(去白),甘草(炒),青皮(去白),木香(各一兩一分),白芍藥,當歸(去蘆,各二兩),乾薑(炮,一兩半),訶子皮(去核,二兩半),罌粟殼(去蒂、蓋,蜜炒黃色,八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每一兩作六丸。每服一丸,水一盞,煮至七分,和渣空心溫服,不拘時亦可。

白話文:

水煮木香丸

功效與之前的水煮木香丸相同。

藥材:陳皮(去除白色部分)、甘草(炒制)、青皮(去除白色部分)、木香(各一兩一分),白芍藥、當歸(去除根莖)、各二兩,乾薑(炮制,一兩半),訶子皮(去除核,二兩半),罌粟殼(去除蒂頭和蓋子,用蜂蜜炒至黃色,八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煉蜜製成丸劑,每兩藥粉做成六丸。每次服用一丸,用一杯水煮至七分滿,連渣一起溫服,空腹服用,不限時間。

4. 大香連丸

治丈夫、婦人腸胃虛弱,冷熱不調,泄瀉煩渴,米穀不化,腹脹腸鳴,胸膈痞悶,脅肋脹滿,或下痢膿血,裡急後重,夜起頻並,不思飲食,或小便不利,肢體怠惰,漸即瘦弱,並宜服之。

黃連(去蘆、須,二十兩,用茱萸十兩同炒令赤,去茱萸不用),木香(不見火,四兩八錢八分)

上件為細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飯飲吞下。

白話文:

大香連丸治癒男女腸胃虛弱、寒熱失調、腹瀉口渴、消化不良、腹脹腸鳴、胸悶、肋脹,或下痢帶膿血、裡急後重、夜尿頻多、食慾不振、小便不利、肢體乏力、日漸消瘦等症狀。

藥方:黃連(去根莖上的鬚毛,20兩,與10兩茱萸同炒至赤色,再將茱萸去除不用),木香(不經火炒,4兩8錢8分)。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醋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20丸,飯後服用,溫水送服。

5. 戊己丸

治脾受濕氣,泄利不止,米穀遲化,臍腹刺痛。小兒有疳氣下痢,亦能治之。

黃連(去須),吳茱萸(去梗,炒),白芍藥(各五兩)

上為細末,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濃煎米飲下,空心日三服。

白話文:

戊己丸

治療脾臟受濕邪侵犯,導致腹瀉不止,飯食消化緩慢,肚臍和腹部刺痛。小兒患有疳氣(營養不良)引起的腹瀉,也能治療。

藥方:黃連(去除鬚根)、吳茱萸(去除梗,炒制)、白芍藥(各五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濃煎米湯送服,空腹服用,每日三次。

6. 痢聖散子

治丈夫、婦人遠年日近,赤白休息等痢。(又方見後)

當歸(去蘆),乾薑(炮,各二兩),黃柏皮(去粗皮),甘草(爁),枳殼(去瓤),御米(即罌粟子,性與殼同),罌粟殼(去蒂、蓋,各四兩)

上銼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薤白二條,擘碎,同煎至八分,去渣,食前稍溫服。老人、小兒加減服食。忌生冷、油膩之物。

白話文:

痢聖散子治癒久患赤白痢疾的男女。

藥方:當歸(去根部粗莖)、乾薑(炮製)、黃柏皮(去粗皮)、炙甘草、枳殼(去瓤)、罌粟子、罌粟殼(去蒂頭和蓋子),以上各藥材,當歸和乾薑各二兩,黃柏皮、甘草、枳殼、罌粟子、罌粟殼各四兩。

將藥材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再加兩根切碎的白薤,一起煎煮至八分滿,濾渣,溫服,飯前服用。老年人和小孩需酌量增減藥量。忌食生冷、油膩食物。

7. 豆附丸

治丈夫、婦人腸胃虛弱,內受風冷,水穀不化,泄瀉注下,腹痛腸鳴,手足逆冷,服諸藥不效者,此藥主之。

肉豆蔻(炮),白茯苓(焙),附子(炮,去臍,各四兩),木香(不見火),乾薑(炮),肉桂(去粗皮,各二兩),丁香(不見火,一兩)

上為細末,薑汁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一百丸,用生薑湯吞下,粥飲亦得,空心,食前進。

白話文:

豆附丸主治男性女性腸胃虛弱,內受風寒,食物消化不良,腹瀉不止,腹痛腸鳴,手腳冰冷,服用其他藥物無效者。

藥方組成:炮製過的肉豆蔻、焙過的茯苓、炮製後去臍的附子(各四兩)、未經炮製的木香、炮製過的乾薑、去粗皮的肉桂(各二兩)、未經炮製的丁香(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薑汁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至一百丸,用生薑湯送服,稀飯也可,空腹服用,飯前服用。

8. 溫中丸

治脾臟傷冷,宿食不消,霍亂吐瀉,心腹膨脹,攻刺疼痛。

良薑(去蘆),乾薑(炮),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各五兩)

上為細末,用醋打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吞下,不拘時候。又療丈夫小腸疝氣塊㽲痛,炒茴香少許,細嚼,用鹽湯、鹽酒任下,日進二服。

白話文:

溫中丸

此方主治脾胃受寒、食物積滯不消化、霍亂引起的嘔吐腹瀉、心腹部脹滿疼痛等症狀。

藥材包括良薑(去蘆)、乾薑(炮製)、青皮(去白)、陳皮(去白),各五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醋調和麵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湯送服,不限時間。此外,此方還可治療男性小腸疝氣引起的腫塊疼痛,可在藥丸中加入少許炒茴香,細嚼後用鹽湯或鹽酒送服,每日服用兩次。

9. 肉豆蔻散

治脾胃氣虛,腹脅脹滿,水穀不消,臟腑滑瀉,腹內虛鳴,困倦少力,口苦舌乾,不思飲食,日漸瘦弱,並宜服之。

蒼朮(米泔浸一宿,去皮,焙,八兩),茴香(炒),肉桂(去粗皮),川烏(炮,去皮、臍)訶子皮(各二兩),乾薑(炮),厚朴(去粗皮,姜炒),陳皮(去白),肉豆蔻(麵裹,煨),甘草(爁,各四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二片,棗子一個,煎七分,溫服。

白話文:

肉豆蔻散

此方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腹部兩側脹滿,飲食消化不良,腸胃滑瀉,肚子空虛作響,疲倦乏力,口苦舌乾,不想吃東西,身體日漸消瘦等症狀。

藥物組成:蒼朮(用米泔水浸泡一夜,去皮,烘乾,八兩),茴香(炒香),肉桂(去粗皮),川烏(炮製,去皮、臍),訶子皮(各二兩),乾薑(炮製),厚朴(去粗皮,用薑汁炒),陳皮(去白),肉豆蔻(用麵粉包裹,煨熟),甘草(炙烤,各四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約6克),加水一盞(約200毫升),生薑二片,紅棗一個,煎煮至七分(約140毫升),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