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之三 (21)
卷之三 (21)
1. 感應丸
治證並方見一切氣類。
白話文:
感應丸:治療各種氣虛引起的疾病。
2. 大已寒丸
治證並方見傷寒類。
白話文:
大已寒丸治療的病症和處方,詳見傷寒類的相關章節。
3. [寶慶新增方]
4. 御米湯
治久患痢疾,或赤或白,臍腹㽲痛,裡急後墜,發歇無時,日夕無度,及下血不已,全不入食,並皆主之。
厚朴(去粗皮,炒,薑製,十兩),罌粟殼(蜜炙),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各五兩),人參(去蘆),乾薑(炮,各二兩半)
上㕮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大淮棗三枚,烏梅一個,煎至一盞,去渣,空心,食前通口服。如年老及七、八十歲,每服二大錢;小兒每服一錢半,依前法煎,更量兒歲加減。
白話文:
御米湯
治療久患痢疾,痢疾的顏色或紅或白,肚臍和腹部絞痛,裡急後重,發作時間不定,日夜無度,而且持續下血不止,完全吃不下東西,以上症狀皆可用此方治療。
配方:厚朴(去除粗皮,炒制,用薑汁炮製,十兩),罌粟殼(蜜炙),白茯苓(去皮),甘草(炙制,各五兩),人參(去除蘆頭),乾薑(炮制,各二兩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盞半水,加入生薑三片、大棗三枚、烏梅一個,煎煮至一盞的量,去渣服用。空腹,飯前服用。如果患者年老,例如七十、八十歲,每次服用二錢;小兒每次服用一錢半,煎煮方法相同,劑量可根據兒童年齡增減。
5. 地榆散
治腸胃氣虛,冷熱不調,泄瀉不止,或下鮮血,或如豆汁,或如豚肝,或膿血相雜,赤多白少,腹痛後重,遍數頻並,全不入食,並宜服之。(又方見後。)
石榴皮,蓮蓬(去莖),甘草(炒),罌粟殼(去瓤,蜜塗炙,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大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煎至一盞,通口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地榆散治療腸胃虛弱,寒熱失調,腹瀉不止,甚至排出鮮血(顏色像豆汁、豬肝,或膿血混合,紅色多白色少),伴隨腹痛、墜脹,排便次數頻繁,完全不想吃東西等症狀。
藥方組成:石榴皮、蓮蓬(去蒂)、炒甘草、蜜炙罌粟殼(去瓤),各等份研磨成細粉。
用法用量:每次服用二錢(約8克),用一杯半水(約300毫升),加三片生薑一起煎煮至一杯,溫服,隨時服用皆可。
6. 金粟湯
治丈夫、婦人、室女、小兒一切下痢,無問新久,冷熱不調,日夜無度,臍腹絞痛即痢,肢體困倦,小便閉澀,不思飲食,漸加羸瘦。又治傷生冷,脾胃怯弱,飲食不消,腹脹雷鳴,泄瀉不止,連月不瘥,並宜服之。
陳皮(去白,一兩一分),車前子(炒,四兩),乾薑(炮,二兩),甘草(炒),罌粟殼(去瓤、蒂,蜜炒,各半斤)
上為末。每服二大錢,水一盞,棗一個,生薑二片,煎至七分,空心食前稍熱服,或飯飲調下亦得。忌生冷、油膩、魚腥、鮓醬等。
白話文:
金粟湯
治療男女老少各種痢疾,無論病程長短,寒熱不調,日夜腹瀉不止,肚臍周圍和腹部絞痛伴隨腹瀉,四肢無力疲倦,小便不通暢,不想吃東西,日漸消瘦。也治療因吃生冷食物導致脾胃虛弱,食物消化不良,腹部脹滿發出響聲,腹瀉不止,連續數月都無法痊癒的症狀,都適合服用此方。
藥方:陳皮(去除白色部分,1.1兩),車前子(炒制,4兩),乾薑(炮製,2兩),甘草(炒制),罌粟殼(去除內瓤和蒂,蜜炒,各半斤)。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2錢(約7.5克),用水一盞(約200毫升),大棗一個,生薑兩片,煎煮至七分滿,飯前溫服,或用米湯調服。忌食生冷、油膩、魚腥、醃製食物等。
7. 育腸丸
治腸胃虛弱,內挾生冷,腹脹泄瀉,時時刺痛,裡急後重,下痢赤白,或變膿血,晝夜頻並,經久不瘥。
烏梅肉,黃連(去須,各一分),訶子皮,罌粟殼(去蓋、筋,蜜炙),肉豆蔻(包濕紙裹,煨,各半兩),當歸(去蘆,酒浸一宿,焙,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空心,食前飯飲下。如小兒,作小丸,煎甘草薑湯下。
白話文:
育腸丸
治療腸胃虛弱,內有寒涼之邪,導致腹部脹滿、腹瀉,時常刺痛,裡急後重(便意頻繁而不能盡情),下痢(腹瀉)糞便呈赤白或膿血狀,且腹瀉晝夜頻繁,久治不愈。
藥材:烏梅肉、黃連(去鬚)、訶子皮、罌粟殼(去蓋、筋,蜜炙)、肉豆蔻(包濕紙煨)、當歸(去蘆,酒浸一宿後焙)各取等份,當歸用量加倍。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空腹,飯前用溫開水送服。如果是小孩,可製成較小的丸藥,用煎好的甘草薑湯送服。
8. 腸風黑散
治榮衛氣虛,風邪冷氣進襲臟腑之內,或食生冷,或啖炙爆,或飲酒過度,積熱腸間,致使腸胃虛弱,糟粕不聚,大便鮮血,臍腹疼痛,裡急後重,或肛門脫出,或久患酒痢,大便頻並,並皆療之。
敗棕(燒),木饅頭(燒),烏頭(去核),甘草(炙,各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空心溫服。
白話文:
腸風黑散治療因氣虛、風邪寒邪入侵臟腑,或飲食不節(吃生冷食物、辛辣燒烤、飲酒過量)導致腸胃積熱虛弱,食物殘渣無法正常吸收,出現便血、腹痛、裡急後重(便意頻繁而解不乾淨)、肛門脫出、慢性酒痢(因飲酒導致的痢疾)、大便次數頻繁等症狀。
藥方組成:燒焦的棕櫚皮、燒焦的木槿花、去核的烏頭、炙甘草(各兩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用一杯水煎至七分,空腹溫服。
9. 斗門散
治八種毒痢,臟腑撮痛,膿血赤白,或有五色相雜,日夜頻並,兼治噤口惡痢,裡急後重,大渴不止,酒痢臟毒,全不進食。
乾葛(去皮,半兩),地榆(去蘆),甘草(炙,各二兩),乾薑(炮),當歸(去蘆,各一兩)黑豆(炒,去殼),罌粟殼(去瓤,蜜炙,各四兩)
又方見後。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斗門散
治療八種毒痢,內臟絞痛,膿血便,顏色赤白或混雜多種顏色,日夜腹瀉不止,也治療因痢疾導致的禁食、裡急後重、口渴不止、酒後腹瀉等症狀,以及完全不進食的情況。
藥方成分:葛根(去皮,2.5克),地榆(去根須),甘草(炙炒,各10克),乾薑(炮製),當歸(去根須,各5克),黑豆(炒製,去殼),罌粟殼(去內瓤,蜜炙,各20克)
另有其他處方(後續記載)。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2克,用一杯水煎至七分,溫服,不限時間。
10. 水煮木香丸
治一切赤白,膿血相雜,裡急後重,或臟腑滑泄,日夜無度,或積寒久冷,臍腹疼痛,不思飲食。(又方見後)
當歸(洗,去蘆),訶子(炮,去核),木香(不見火,各六兩),青皮(去白),甘草(爁赤,各二兩四錢),罌粟殼(去瓤,二兩八錢)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水八分盞,煎至六分,空心,食前溫服。
白話文:
水煮木香丸
此方治療各種赤白帶下(赤白帶下指帶下量多且顏色不一,膿血混雜),裡急後重(裡急後重指大便急迫,肛門灼熱疼痛),或臟腑滑泄(頻繁腹瀉),日夜便次無度,或因積寒久冷導致臍腹疼痛,食慾不振等症狀。(另有其他配方,後續說明)
藥材包括:當歸(洗淨,去除根莖上的鬚根)、訶子(炮製,去核)、木香(不用火炮製,各六兩)、青皮(去除白色外層)、甘草(炙烤至赤褐色,各二兩四錢)、罌粟殼(去除內瓤,二兩八錢)。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蜜製成丸劑,如彈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用八分盞水煎至六分,空腹,飯前溫服。
11. [淳祐新添方]
12. 大斷下丸
治臟腑停寒,腸胃虛弱,腹痛泄瀉,全不思食。
高良薑(去蘆),赤石脂(研),乾薑(炮),龍骨(研,各一兩半),肉豆蔻(麵裹,煨),牡蠣(火煅),附子(炮,去皮、臍),白礬(枯),訶子(煨,去核,各一兩),細辛(去土、葉,七錢半),酸石榴皮(去瓤,米醋浸一宿,取出,炙令焦黃色,一兩)
上為末,醋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五十丸,空心溫米飲下。
白話文:
治療臟腑寒冷停滯,腸胃虛弱,腹痛腹瀉,完全不想吃東西的症狀。
配方包含:高良薑(去除鬚根)、赤石脂(研磨)、乾薑(炮製)、龍骨(研磨)、肉豆蔻(裹麵粉後煨)、牡蠣(火煅)、附子(炮製,去除皮和臍)、白礬(煅枯)、訶子(煨,去除核)、細辛(去除泥土和葉)、酸石榴皮(去除瓤,用米醋浸泡一夜後取出,烘烤至焦黃色)。 以上藥材各取一兩半(除了細辛為七錢半)。
將所有藥材磨成粉末,用醋煮的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用溫米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