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之十 (1)
卷之十 (1)
1. 柏墨散
治小兒斷臍後,為水濕所傷,或䙀袍濕氣,傷於臍中,或解脫,風冷乘攻,令小兒四肢不和,臍腫啼哭,不能乳哺,宜速治之。
亂髮(淨洗,燒為灰),釜下黑煤,黃柏末(各等分)
上件藥同研令細。每用少許敷之。
白話文:
治療小兒斷臍後,因為受到水濕侵襲,或是因為穿的衣服潮濕,濕氣侵入肚臍,又或是臍帶鬆脫後,風寒侵入,導致小兒四肢不協調、肚臍腫脹啼哭、無法喝奶,應該要趕快治療。
將乾淨的頭髮洗淨後燒成灰,鍋底的黑煤,加上黃柏粉(三種藥材等量)。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每次取少許敷在患處。
2. 半夏散
治小兒咳逆上氣,心胸痰壅,不欲乳食。
紫菀(去苗,淨洗),五味子(揀淨),半夏(湯泡七次),甘草(炙,各五兩),肉桂(去粗皮),細辛(去苗,各二兩半)
上件為細末。三歲兒每服一錢,水一盞,入生薑一片,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服。
白話文:
治療小兒咳嗽氣喘、呼吸急促,胸口痰多阻塞,不想喝奶吃東西。
藥材使用:
紫菀(去除莖苗,洗淨),五味子(挑選乾淨),半夏(用熱水浸泡七次),炙甘草(各用五兩),肉桂(去除粗糙外皮),細辛(去除莖苗,各用二兩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三歲孩童每次服用一錢的藥粉,用一杯水,加入一片生薑,煎煮至剩下一半的量,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不拘時間,可以根據孩童年齡大小調整用藥劑量。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