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之十 (9)
卷之十 (9)
1. 生犀散
治小兒骨蒸肌瘦,頰赤口乾,日晚潮熱,夜有盜汗,五心煩躁,四肢困倦,飲食雖多,不生肌肉,及大病瘥後,餘毒不解,或傷寒病後,因食羊肉,體熱不除,並宜服之。
大黃(蒸,切,焙),鱉甲(湯煮,去裙襴,醋塗,炙黃),麥門冬(去心),黃耆,秦艽(去苗並土),羚羊角(鎊),桑白皮(銼),人參,茯苓(去皮),地骨皮(去土),赤芍藥,柴胡(去苗),枳殼(去瓤,麩炒)
上各等分,搗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青蒿少許,煎至六分,去滓,溫服,食後,兒小即分為二服。
白話文:
這個藥方「生犀散」,是用來治療小兒骨蒸導致的身體消瘦,臉頰發紅、口乾舌燥,傍晚會出現潮熱,晚上睡覺會盜汗,手心、腳心、胸口感覺煩躁,四肢感到疲倦無力,雖然吃很多東西,但身體卻長不出肌肉。也適用於大病痊癒後,體內餘毒未清,或是傷寒病後因為吃了羊肉,導致身體發熱不退的情況。
藥方成分有:大黃(蒸過、切片、烘乾),鱉甲(用湯煮過,去除邊緣的軟骨,用醋塗抹後,烤黃),麥門冬(去除內心),黃耆,秦艽(去除莖部和泥土),羚羊角(磨成粉),桑白皮(切碎),人參,茯苓(去除外皮),地骨皮(去除泥土),赤芍藥,柴胡(去除莖部),枳殼(去除內瓤,用麩皮炒過)。
以上藥材都取等份,搗成粗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水,加入少許青蒿,煎到剩六分,去渣,溫服。飯後服用,如果小孩年紀小,可分成兩次服用。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