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之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9)

1. 滲濕湯

治寒濕所傷,身重腰冷,如坐水中,小便或澀或出,大便溏泄。皆因坐臥濕處,或因雨露所襲,或因汗出衣衾冷濕,久久得之。腰下重疼,兩腳疼痛,腿膝或腫或不腫,小便利,反不渴,悉能主之。

蒼朮,白朮,甘草(炙,各一兩),茯苓(去皮),乾薑(爁,各二兩),橘紅,丁香(各一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棗一枚,姜三片,煎七分,食前溫服。

白話文:

滲濕湯

治療寒濕入侵導致身體沉重、腰部冰冷,感覺像坐在水中一樣,小便可能澀滯或排尿困難,大便稀溏的症狀。這些症狀通常是因久坐潮濕處、淋雨受露,或汗出後衣被潮濕寒冷而引起。症狀包括腰部以下疼痛沉重,雙腳疼痛,腿膝可能腫脹也可能不腫,小便通暢,反而不口渴,此方都能有效治療。

藥方組成:蒼朮、白朮、甘草(炙甘草,各一兩)、茯苓(去皮)、乾薑(炮製過的乾薑,各二兩)、橘紅、丁香(各一分)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錢(約12克),加水約300毫升,大棗一枚,生薑三片,煎煮至七分(約210毫升),溫熱後飯前服用。

2. 冰黃散

治冒暑伏熱,頭目昏暈,嘔吐瀉痢,口乾煩渴,背寒面垢。

赤茯苓(去皮),甘草(生,各四兩),寒食麵,生薑(切碎,搜面勻,日乾,各一斤)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新汲水或冷熟水調下,不拘時候。

白話文:

冰黃散

治療中暑、伏暑引起的頭昏眼花、嘔吐腹瀉、口乾舌燥、背部發冷、臉部出汗等症狀。

配方:赤茯苓(去皮)、生甘草(各四兩)、寒食麵、生薑(切碎拌入麵粉中,曬乾,各一斤)。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新汲取的冷開水送服,不限時間。

3.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4. 神仙百解散

(一名神仙截傷寒四季加減百解散),治傷寒遍身疼痛,百節拘急,頭目昏痛,肢體勞倦,壯熱憎寒,神志不爽;感冒瘟疫瘴氣。常服闢瘟疫,治勞倦。

山茵陳,柴胡(去蘆),前胡(生薑制,炒),人參,羌活,獨活,甘草,蒼朮(米泔浸,銼,炒),乾葛,白芍藥,升麻,防風(去苗),藁本(去蘆),藿香(去梗),白朮,半夏(薑汁炙,各一兩)

立春以後不加減,立夏以後一料加:

柴胡(一分),赤茯苓,當歸(各半兩)

立秋以後減柴胡一分,不用當歸、茯苓,只加:

乾薑(炮),肉桂(去粗皮,各一分),麻黃(去節,半兩)

立冬以後並無加減。〔一方無當歸,有黃芩(去蘆,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姜三片,棗二個,煎至一盞,熱服,不計時候,並進二服。如要表散,加蔥白三寸,淡豆豉三十粒,同煎服,以衣被蓋覆,汗出而愈。

白話文:

神仙百解散(又名神仙截傷寒四季加減百解散)能治療傷寒導致全身疼痛、關節僵硬、頭昏腦脹、四肢疲倦、發熱畏寒、神志不清等症狀,也能預防和治療感冒、瘟疫和瘴氣。經常服用可以預防瘟疫,治療疲勞。

藥材包括:茵陳蒿、柴胡(去蘆頭)、前胡(用生薑炮製後炒)、人參、羌活、獨活、甘草、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後切片炒)、葛根、白芍藥、升麻、防風(去苗)、藁本(去蘆頭)、藿香(去梗)、白朮、半夏(用薑汁炮製),每味藥各一兩。

立春後藥方不作增減。立夏後每劑增加:柴胡一分、赤茯苓半兩、當歸半兩。

立秋後減少柴胡一分,去除當歸、赤茯苓,並增加:炮薑一分、去粗皮肉桂一分、去節麻黃半兩。

立冬後藥方不再增減。 (另有一方不含當歸,但加半兩去蘆黃芩)。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盞半水(約三百毫升),加薑三片、大棗兩個,煎煮至一盞水(約一百五十毫升),熱服,不限時間,一次服用兩劑。如果需要發汗,可以增加蔥白三寸、淡豆豉三十粒同煎服用,服用後蓋好被子,待汗出即可痊癒。

5. 八解散

治四時傷寒,頭疼壯熱,感風多汗,及療勞傷過度,骨節痠疼,飲食無味,四肢疼倦,行步喘乏,面色痿黃,怠惰少力,咳嗽寒熱,羸弱自汗,胸膈不快,嘔逆噁心。

人參,茯苓,甘草(炙),陳皮(去白),白朮,藿香(去土,各一兩),厚朴(去粗皮,銼,生薑自然汁浸一宿,炒紫色,二兩),半夏(湯洗七次,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子一枚,蔥白三寸,同煎至七分,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八解散

此方治療一年四季感冒引起的頭痛、高燒、風寒感冒伴隨多汗,以及勞累過度引起的骨節酸痛、食慾不振、四肢疼痛倦怠、行走氣喘乏力、面色萎黃、無力怠惰、咳嗽寒熱、體弱多汗、胸悶不適、嘔吐噁心等症狀。

藥方組成:人參、茯苓、炙甘草、陳皮(去白)、白朮、藿香(去土,各一兩)、厚朴(去粗皮,切碎,用生薑汁浸泡一夜,炒至紫黑色,二兩)、法半夏(用水洗七次,一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水,加三片生薑、一枚棗子、三寸蔥白一起煎煮至七分,溫服,隨時可服用。

6. 白朮散

治傷寒氣脈不和,憎寒壯熱,鼻塞腦悶,涕唾稠黏,痰嗽壅滯;或冒涉風濕,憎寒發熱,骨節疼痛;或中暑嘔吐眩暈;及大病後將理失宜,食復、勞復,病證如初。又治五勞七傷,氣虛頭眩,精神恍惚,睡臥不寧,肢體倦怠,潮熱盜汗,脾胃虛損,面色痿黃,飲食不美,口吐酸水,臟腑滑泄,腹內虛鳴,反胃吐逆,心腹絞痛,久瘧久痢;及膈氣咽塞,上氣喘促,坐臥不安;或飲食所傷,胸膈痞悶,腹脅膨脹;婦人胎前產後,血氣不和;霍亂吐瀉,氣厥不省人事。常服闢四時不正之氣,及山嵐瘴疫,神效不可具述。

山藥,桔梗,茯苓(去皮),甘草,白芷,陳皮(去白),青皮(去白),香附子(各三兩),白朮(四兩),乾薑(炮,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一枚,木瓜幹一片,紫蘇三葉,煎七分,食前服。若吐瀉,入白梅煎;喘,入桑白皮、杏仁煎。傷寒勞復,入薄荷。膈氣,入木通三寸、麝香少許。中暑嘔逆,入香薷。產前、產後血氣不和,入荊芥煎。霍亂,入藿香煎。氣厥,入鹽湯調下。

白話文:

白朮散

本方治療傷寒導致氣血不調,症狀包括畏寒高熱、鼻塞頭昏、鼻涕唾液黏稠、痰多咳嗽;或因風寒濕邪侵襲,出現畏寒發熱、關節疼痛;或中暑引起嘔吐頭暈;以及大病痊癒後調理不當,飲食或勞累後病情復發。也治療因過度勞累導致的各種疾病,例如氣虛頭暈、精神恍惚、睡眠不安、四肢乏力、潮熱盜汗、脾胃虛弱、面色萎黃、食慾不振、反胃吐酸水、腸胃功能紊亂、腹鳴、嘔吐、心腹絞痛、久瘧久痢;以及膈氣導致咽喉堵塞、呼吸急促、坐卧不安;或飲食不節導致胸悶腹脹;婦女孕期或產後氣血失調;霍亂導致嘔吐腹瀉、昏厥。經常服用可預防四季不正之氣以及山嵐瘴疫的侵襲,療效神奇,難以盡述。

藥方組成:山藥、桔梗、茯苓(去皮)、甘草、白芷、陳皮(去白)、青皮(去白)、香附子(各三兩),白朮(四兩),乾薑(炮製,二兩)

用法: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水,加三片薑、一枚大棗、一片木瓜乾、三片紫蘇葉,煎煮至七分,飯前服用。如果出現嘔吐腹瀉,加入白梅煎;如果呼吸困難,加入桑白皮、杏仁煎;傷寒復發,加入薄荷;膈氣,加入三寸長的木通和少量麝香;中暑嘔吐,加入香薷;產前產後氣血不調,加入荊芥煎;霍亂,加入藿香煎;昏厥,用鹽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