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附:指南總論 (7)
附:指南總論 (7)
1. 論炮炙三品藥石類例
乾薑,凡使:先須炮令裂,方可入藥用。
苦參,凡使:不拘多少,先須用濃糯米泔浸一宿,漉出,蒸一伏時,卻細切,焙乾用之為妙。
當歸,凡使:先須去塵並蘆頭、尖、硬處一分以來,用酒浸一宿,漉出,焙乾方用,或微炒用,各依本方。若要補血,即使頭一節。若要止痛破血,即用尾。若一時用,不如不使,服食無效也。
麻黃,凡使:先去根、節,寸銼令理通,別煮十數沸,掠去其沫,卻取出碎銼過,焙乾用。不盡去之,令人煩悶。如用急,只去根、節亦得。
木通,凡使:先須銼去節,方入藥用。
芍藥,凡使:須銼碎,焙乾,方可入藥用。
蘧麥,凡使:只用蕊殼,不用莖葉。若一時使,即令人氣咽及小便不禁。
仙靈脾,凡使:用羊脂拌炒過,候羊脂盡為度。每修事一斤,用羊脂四兩。
黃芩,凡使:先須銼碎,微炒過,方入藥用。
狗脊,凡使:先以猛火燎去毛令淨,以酒浸一宿,蒸過,焙乾用。如緩急,不酒浸亦得。
紫菀,凡使:先須淨洗去土,微炒過,方入藥用。
石葦,凡使:先以粗布拭去黃毛,用羊脂炒乾,方入藥。如緩急,微炙過使亦得。
萆薢,凡使:先須淨洗,以酒浸一日夜,焙乾使為妙。如緩急,不在此限。
白薇,凡使:先去苗,用糯米泔浸一宿,漉出,蒸過用。
艾葉,凡使:先去枝、梗,杵成茸,以稀糯米粥拌勻,焙乾用。或慢火炒使,恐難搗。
牛蒡子,凡使:要淨揀,勿令有雜子,然後用酒拌,蒸一伏時,取出焙乾,別搗如粉,方入藥用。
天麻,凡使:先以紙包浸濕,於熱灰中煨熟,取出以酒浸一宿,卻焙乾,入藥用。
阿魏,凡使:先於淨缽中研如粉了,卻於熱酒器上滾過,任入藥用。
高良薑,凡使:先銼碎,以麻油少許拌勻,炒過用。
百部根,凡使:用竹刀劈開,去心,酒浸一宿,漉出,細銼,焙乾用。
茴香,凡使:用舶上者,淘洗令淨,卻以酒浸一宿,漉出,曝乾,炒過用。如緩急,只炒過用亦得。
牡丹皮,凡使:須淨揀,酒拌,蒸,細銼,曬乾,方入藥用。
京三稜、蓬莪朮,凡使:先以醋煮,銼碎,焙乾用,或火煻灰中炮熟用亦得。
補骨脂,性本大燥毒熱。凡使:用酒浸一宿,漉出,卻用東流水浸三日夜,再蒸過,曝乾,入藥用。如緩急,只以鹽同炒令香,去鹽用亦得。
縮砂,凡使:先和皮慢火炒令熱透,去皮,取仁入藥用。
附子、天雄等,凡使:先炮裂令熟,去皮、臍,焙乾,方入藥。
烏頭,凡使:先炮裂令熟,去皮、臍、尖,切片,焙乾用亦得。
肉豆蔻,凡使:先以麵裹,於煻灰中炮,以面熟為度,去面,銼,焙乾用。
半夏,凡使:先以沸湯浸,候溫,洗去滑,如此七遍方用。如入湯劑,切片完用。或尚戟人咽喉,可杵為末,以生薑等分搗,研和為劑,淹一宿,捏作餅子,焙乾使。如更杵為末,再以姜和劑淹之,焙乾尤佳,此用合湯妙。
白話文:
論炮炙三品藥石類例
乾薑:使用前必須炮製至裂開才能入藥。
苦參:無論用量多少,都需先用濃稠的糯米水浸泡一夜,撈出後蒸一伏時(約兩個小時),再切碎,焙乾後使用最佳。
當歸:使用前需清除雜質、蘆頭、尖端及硬的部分,再用酒浸泡一夜,撈出後焙乾使用,或微炒後使用,需依據不同藥方而定。若要補血,則使用根莖上端的一節;若要止痛破血,則使用根莖末端。如果要臨時使用,不如不用,因為服用無效。
麻黃:使用前需去除根和節,切成寸段,煮沸十幾次,撇去浮沫,取出後再切碎,焙乾使用。若未完全去除根節,會令人煩悶。如果急需使用,只去除根和節即可。
木通:使用前必須切除節部才能入藥。
芍藥:使用前需切碎,焙乾才能入藥。
蘧麥:只使用花蕊的殼,不用莖葉。如果同時使用莖葉,會讓人咽喉堵塞,小便失禁。
仙靈脾:需用羊脂拌炒,直至羊脂完全融化為止。每斤仙靈脾需用四兩羊脂。
黃芩:使用前需切碎,微炒後才能入藥。
狗脊:使用前需用猛火燒去毛髮使其乾淨,再用酒浸泡一夜,蒸後焙乾使用。如果時間緊迫,則可不浸泡酒。
紫菀:使用前需清洗乾淨去除泥土,微炒後才能入藥。
石葦:使用前需用粗布擦拭掉黃色的絨毛,再用羊脂炒乾後才能入藥。如果時間緊迫,微炙後使用也可以。
萆薢:使用前需清洗乾淨,用酒浸泡一晝夜,焙乾使用最佳。如果時間緊迫,則可不浸泡。
白薇:使用前需去除苗莖,用糯米水浸泡一夜,撈出後蒸熟使用。
艾葉:使用前需去除枝梗,搗成絨狀,再用稀糯米粥拌勻,焙乾使用。或者也可以用小火慢炒,但較難搗碎。
牛蒡子:需先挑選乾淨,去除雜物,然後用酒拌勻,蒸一伏時,取出焙乾,再搗成粉末後才能入藥。
天麻:先用紙包好浸濕,放入熱灰中煨熟,取出後再用酒浸泡一夜,焙乾後才能入藥。
阿魏:先在乾淨的缽中研磨成粉末,再在熱酒器上滾過,然後才能入藥。
高良薑:使用前需切碎,加少許麻油拌勻,炒過後使用。
百部根:用竹刀劈開,去除內芯,用酒浸泡一夜,撈出後切碎,焙乾使用。
茴香:使用舶來的茴香,淘洗乾淨,再用酒浸泡一夜,撈出後曬乾,炒過後使用。如果時間緊迫,只炒過即可使用。
牡丹皮:需挑選乾淨,用酒拌勻,蒸後切碎,曬乾後才能入藥。
京三稜、蓬莪朮:使用前需用醋煮,切碎,焙乾使用,或者也可以在火灰中炮製至熟透後使用。
補骨脂:性味燥熱,使用前需用酒浸泡一夜,撈出後再用東流水浸泡三日三夜,再蒸熟,曬乾後才能入藥。如果時間緊迫,則可以用鹽一起炒香,去除鹽分後使用。
縮砂:使用前需連皮用小火慢炒至熱透,再去除外皮,取其仁入藥。
附子、天雄:使用前需炮製至裂開並熟透,去除外皮和臍部,焙乾後才能入藥。
烏頭:使用前需炮製至裂開並熟透,去除外皮、臍部和尖端,切片,焙乾後使用。
肉豆蔻:使用前需用麵粉包裹,在火灰中炮製,至麵粉熟透為止,去除麵粉後切碎,焙乾使用。
半夏:使用前需用沸水浸泡,待溫後洗去黏液,如此重複七次才能使用。如果用於湯劑,則可切片直接使用。如果容易引起咽喉不適,可以搗成粉末,再與生薑等量混合搗碎,研磨成藥劑,浸泡一夜,捏成餅狀,焙乾使用。如果再搗成粉末,再與薑混合浸泡,焙乾效果更好,此法尤其適用於湯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