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之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

1. [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2. 備急丸

治心腹諸卒暴百病,中惡客忤,心腹脹滿,卒痛如刀所刺,氣急口噤。

乾薑(炮,一兩),巴豆(去皮、油,研),大黃(各二兩)

上件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丸,溫水下,不拘時。

白話文:

備急丸

此方可治療心腹部各種突然發作的疾病,例如中惡、中暑、心腹脹滿、突然劇痛如刀刺般,以及氣急、口不能言等症狀。

藥材:炮製過的乾薑一兩,去皮去油並研磨成粉的巴豆二兩,大黃二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用蜂蜜煉製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丸,溫水送服,不限時間。

3. 青解毒丸

治大人、小兒五臟積熱,毒氣上攻,胸膈煩悶,咽喉腫痛,赤眼癰腫,頭面發熱,唇口乾燥,兩頰生瘡,精神恍惚,心忪悶亂,坐臥不寧,及傷暑毒,面赤身熱,心躁煩渴,飲食不下。

寒水石(研),石膏(研,各十六兩),青黛(八兩)

上件細研如粉,入青黛和勻,蒸餅七個,水調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食後新汲水化下,或細嚼,用生薑水下亦得。如中諸毒,並宜服之,及小兒驚風潮熱,痰涎壅塞,心胸煩躁,頰赤多渴,睡臥不隱,每三歲兒可服半粒,更量歲數加減與之。

白話文:

青解毒丸治療大人小孩五臟積熱、毒氣入侵,導致胸悶煩躁、咽喉腫痛、眼睛紅腫發炎、頭面發熱、口唇乾燥、兩頰長瘡、精神恍惚、心慌意亂、坐臥不安等症狀;也適用於中暑引起的臉紅身熱、心煩躁渴、食慾不振。此外,也能治療小兒驚風引起的發熱、痰多、心煩、臉紅口渴、睡不安穩等症狀。

藥方:寒水石(研磨)、石膏(研磨,各十六兩)、青黛(八兩)。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青黛拌勻,用七個蒸熟的麵餅加水調成丸藥,製成雞頭大小的丸子。

用法:每次服用一丸,飯後用新鮮的井水送服,也可以細嚼後用生薑水送服。各種中毒及小兒驚風發熱等症狀,均可服用此藥。三歲小孩每次服用半丸,其他年齡可根據年齡增減藥量。

4. 寸金丸

治元陽虛弱,寒氣攻衝,膀胱、小腸發腫作痛,或在心脅,牽連小腹,連屬陰間,致身體憎寒撮痛。

楮實子,川楝子(炒,各一兩半),巴豆(炒,七個),全蠍(炒,四十個),當歸(去蘆,酒浸一宿,一兩半)

上為細末,用浸當歸酒打麵糊和丸,如雞頭實大。空心,溫酒鹽湯吞下二丸至三丸,並進二服。

白話文:

寸金丸

此方治療元陽不足,寒邪入侵,導致膀胱、小腸腫脹疼痛,疼痛可能延伸至心胸脅肋,牽連小腹,甚至蔓延至下腹部,全身畏寒、疼痛抽搐等症狀。

藥物組成:楮實子、炒川楝子(各一兩半)、炒巴豆(七個)、炒全蠍(四十個)、酒浸一夜的當歸(去蘆,一兩半)。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浸泡當歸的酒調成麵糊,製成如雞頭大小的丸劑。空腹時,用溫熱的鹽水送服二至三丸,並服用兩次藥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