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之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2)

1. 龍腦飲子

治大人、小兒蘊積邪熱,咽喉腫痛,赤眼口瘡,心煩鼻衄,咽乾多渴,睡臥不寧,及除痰熱咳嗽,中暑煩躁,一切風壅,並宜服之。

縮砂仁,栝蔞根(各三兩),藿香葉(二兩四錢),石膏(四兩),甘草(蜜炒,十六兩),大梔子仁(微炒,十二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至二錢,用新水入蜜調下。又治傷寒餘毒,潮熱虛汗,用藥二錢,水一盞,入竹葉五、六片,煎至七分,溫服,並食後服。

白話文:

龍腦飲子

此方治療大人小孩積聚的邪熱,症狀包括咽喉腫痛、眼睛紅腫、口瘡、心煩意亂、鼻出血、咽喉乾燥口渴、睡不安穩,以及痰熱引起的咳嗽、中暑煩躁、各種風邪阻滯等症狀,皆可服用。

配方:縮砂仁、栝樓根(各三兩),藿香葉(二兩四錢),石膏(四兩),甘草(蜜炒,十六兩),大梔子仁(微炒,十二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到二錢,用乾淨水加蜂蜜調服。 另外,治療傷寒病後的餘毒,伴隨潮熱盜汗等症狀,可每次服用二錢藥粉,用一杯水,加入五到六片竹葉,煎至七分,溫服,飯後服用。

2. 妙香丸

治丈夫、婦人時疾傷寒,解五毒,治潮熱、積熱,及小兒驚癇,百病等疾,並皆治之。

巴豆(三百一十五粒,去皮、心,膜,炒熟,研如面油),牛黃(研),龍腦(研),膩粉(研),麝香(研,各三兩),辰砂(飛研,九兩),金箔(研,九十箔)

上合研勻,煉黃蠟六兩,入白沙蜜三分,同煉令勻,為丸,每兩作三十丸。如治潮熱、積熱,傷寒結胸發黃,狂走躁熱,口乾面赤,大小便不通,煎大黃炙甘草湯下一丸。毒利下血,煎黃連湯調膩粉少許。如患酒毒、食毒、茶毒、氣毒、風痰伏痞、吐逆等,並用膩粉、龍腦、米飲下。

中毒吐血,悶亂煩躁欲死者,用生人血下立愈。小兒百病,驚癇,急、慢驚風,涎潮搐搦,用龍腦、膩粉、蜜湯下綠豆大二丸。諸積食積熱,頰赤煩躁,睡臥不寧,驚哭瀉利,並用金銀薄荷湯下,更量歲數加減。

如大人及婦人因病傷寒時疾,陰陽氣交結,伏毒氣胃中,喘躁眼赤,潮發不定,再經日數七、八日已下至半月日未安,醫所不明,證候脈息交亂者,可服一丸,或分作三丸亦可,並用龍腦、膩粉、米飲調半盞已來下。此一服,取轉下一切惡毒涎,並藥丸瀉下。如要卻收,水洗淨,以油單子裹,埋入地中,五日取出,可再與。

大人、小兒依法服一丸,救三人即不堪使。如要藥速行,即用針刺一眼子,冷水浸少時服之,即效更速。

白話文:

妙香丸

此方可治男女傷寒、時疾,以及五毒、潮熱、積熱、小兒驚癇等百病。

藥材:巴豆(三百一十五粒,去皮、心、膜,炒熟,研磨成膏狀),牛黃、龍腦、膩粉、麝香(各三兩,研磨),朱砂(研磨成極細粉末,九兩),金箔(研磨,九十片)。

製法: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加入煉製好的黃蠟六兩、白沙蜜三分,充分混合煉製成丸劑,每兩製成三十丸。

用法:

  • 治潮熱、積熱、傷寒結胸、黃疸、狂躁、口乾面赤、大小便不通:服用一丸,並服用煎煮的大黃炙甘草湯送服。

  • 毒邪入侵,導致下血:服用煎煮的黃連湯,並加少許膩粉調服。

  • 酒毒、食毒、茶毒、氣毒、風痰伏痞、嘔吐:服用膩粉、龍腦,並用米湯送服。

  • 中毒吐血,煩躁欲死:服用生人血,可立即見效。

  • 小兒百病、驚癇、急慢驚風、流涎、抽搐:服用龍腦、膩粉,用蜜湯送服,每次兩丸,每丸如綠豆大小。

  • 積食積熱、面頰紅赤、煩躁不安、睡臥不寧、驚哭腹瀉:服用金銀薄荷湯送服,劑量需根據年齡調整。

  • 成人及婦女因病患傷寒時疾,陰陽氣交結,毒邪伏於胃中,出現喘息、眼赤、潮熱不定等症狀,持續七到十五天未癒,且脈象紊亂,可服用一丸或分三次服用,並用龍腦、膩粉、米湯送服。服用後,藥物會將毒邪及涎液排出體外。若要保留藥丸,需用水洗淨,用油紙包裹,埋入土中五天後再取用。

  • 成人及小兒按劑量服用一丸,最多救治三人便不再有效。若需藥效快速顯現,可用針刺破指尖,將藥丸用冷水浸泡片刻後服用,效果更佳。

3. 龍腦雞蘇丸

除煩解勞,消穀下氣,散胸中鬱熱,主肺熱咳嗽,治鼻衄吐血,血崩下血,血淋、熱淋、勞淋、氣淋,止消渴,除驚悸,涼上膈,解酒毒。又治胃熱口臭,肺熱喉腥,脾疸口甜,膽疸口苦。常服聰耳明目,開心益智。

柴胡(要真銀州者,二兩,銼,同木通以沸湯大半升浸一、二宿,絞汁後入膏),木通(銼,同柴胡浸),阿膠(炒微燥),蒲黃(真者,微炒),人參(各二兩),麥門冬(湯洗,去心,焙乾,四兩),黃耆(去蘆,一兩),雞蘇(淨葉,一斤,即龍腦薄荷也),甘草(炙,一兩半),生乾地黃末(六兩,後入膏)

上除別研藥後入外,並搗,羅為細末,將好蜜二斤先煉一、二沸,然後下生乾地黃末,不住手攪,時時入絞下前木通、柴胡汁,慢慢熬成膏,勿令焦,然後將其餘藥末同和為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嚼破熱水下,不嚼亦得。虛勞煩熱,消渴驚悸,煎人參湯下。咳嗽唾血,鼻衄吐血,將麥門冬湯浸去心,煎湯下,並食後、臨臥服之。

惟血崩下血,諸淋疾,皆空心食前服。治淋用車前子湯下。

白話文:

龍腦雞蘇丸能消除煩惱疲勞,促進消化,降低胃氣,散去胸中鬱熱。主治肺熱咳嗽、鼻出血、吐血、子宮出血、血尿、熱淋、勞淋、氣淋,能止渴,消除驚悸,清熱解暑,解酒毒。還能治療胃熱口臭、肺熱喉嚨腥臭、脾臟濕熱導致的口甜、膽熱導致的口苦。經常服用能使耳朵聰明、眼睛明亮,令人心情舒暢、增強智力。

藥材包括:銀州產的柴胡(二兩,切碎,與木通用沸水大半升浸泡一到兩夜,絞汁後加入藥膏)、木通(切碎,與柴胡一同浸泡)、阿膠(炒至微乾)、上等蒲黃(微炒)、人參(各二兩)、麥門冬(水洗,去心,烘乾,四兩)、黃耆(去蘆頭,一兩)、雞蘇(淨葉,一斤,即龍腦薄荷)、甘草(炙烤,一兩半)、生乾地黃粉(六兩,最後加入藥膏)。

除了個別需要研磨的藥材外,其餘藥材都要搗碎,過篩成細粉。將二斤好蜂蜜先煮沸一到兩次,然後加入生乾地黃粉,不停攪拌,不時加入之前絞出的木通和柴胡汁,慢慢熬成藥膏,注意不要熬焦。然後將其餘藥粉混合,製成豌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嚼碎後用熱水送服,不嚼碎也可以。虛勞煩熱、消渴、驚悸等症狀,可用人參湯送服。咳嗽吐血、鼻出血,可用去心的麥門冬湯送服,飯後或睡前服用。

如果是子宮出血或各種淋症,則需空腹飯前服用。治療淋症可用車前子湯送服。

4. 牛黃涼膈丸

治風壅痰實,蘊積不散,頭痛面赤,心煩潮躁,痰涎壅塞,咽膈不利,精神恍惚,睡臥不安,口乾多渴,唇焦咽痛,頷頰赤腫,口舌生瘡。

牛黃(研,一兩一分),南星(牛膽制,七兩半),甘草(爁,十兩),柴石英(研飛),麝香(研),龍腦(研,各五兩),牙硝(枯過,研細),寒水石粉(煅),石膏(細研,各二十兩)

上為末,煉蜜為丸,每兩作三十丸。每服一丸,溫薄荷人參湯嚼下,食後服。小兒常服半丸,治急驚一丸,並用薄荷水化下。

白話文:

牛黃涼膈丸主治因風邪壅塞、痰濕積聚不散所致的諸症,症狀包括頭痛、面紅、心煩意亂、痰多、咽喉不利、神志恍惚、睡眠不安、口乾舌燥、嘴唇幹裂、咽喉疼痛、頷下及面頰紅腫、口舌生瘡等。

藥方組成:研磨好的牛黃一兩一分,用牛膽汁炮製的南星七兩半,炙甘草十兩,研磨成細粉並飛煉的柴石英,研磨好的麝香,研磨好的龍腦各五兩,枯燥後研磨成細粉的芒硝二十兩,煅燒後的寒水石粉二十兩,細研的生石膏二十兩。

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成細粉,用煉蜜製成丸劑,每兩藥粉製成三十丸。每次服用一丸,用溫熱的薄荷人參湯送服,飯後服用。兒童每次服用半丸,治療急驚風則服用一丸,並用薄荷水送服。

5. 抱龍丸

治風壅痰實,頭目昏眩,胸膈煩悶,心神不寧,恍惚驚悸,痰涎壅塞,及治中暑煩渴,陽毒狂躁。

雄黃(研飛,四兩),白石英(研飛),生犀角,麝香(研),硃砂(研飛,各一兩),藿香葉(二兩),天南星(牛膽制,十六兩),牛黃(研,半兩),阿膠(碎炒如珠,三兩),金箔(研),銀箔(研,各五十片)

上件為細末,入研者藥令勻,用溫湯搜和為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用新汲水化破,入鹽少許服,食後。

白話文:

抱龍丸治療因風邪、痰濕壅盛導致的頭暈目眩、胸悶煩躁、心神不安、恍惚驚悸、痰液阻塞等症狀,以及中暑引起的煩渴、陽毒引起的狂躁。

藥方組成:雄黃(研磨成粉末,四兩)、白石英(研磨成粉末)、生犀角、麝香(研磨)、硃砂(研磨成粉末,各一兩)、藿香葉(二兩)、天南星(用牛膽汁炮製,十六兩)、牛黃(研磨,半兩)、阿膠(炒至如珠子大小,三兩)、金箔(研磨)、銀箔(研磨,各五十片)。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粉,將研磨過的藥材混合均勻,用溫水和成丸藥,大小如雞頭。每次服用一丸,用新汲取的清水溶解,加入少許鹽後服用,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