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之十 (1)
卷之十 (1)
1. 厚朴散
治小兒外感風冷,壯熱憎寒,頭痛體重,中寒氣逆,嘔吐噁心,或手足厥冷,及脾胃不和,並皆治之。
蒼朮(米泔浸一宿,去黑皮,焙),厚朴(去皮,薑汁炙),陳皮(去白,各一兩),乾薑(炮,三分),甘草(炙,半兩)
上件為細末。三歲小兒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生薑錢二片,棗子一枚,同煎至五分,濾去滓,熱服。
白話文:
此方劑主治小兒因感受風寒引起的疾病,症狀有高燒怕冷、頭痛身體沉重、因寒氣上逆導致的嘔吐噁心,或者手腳冰冷,以及脾胃不和等情況,都可以用此方治療。
藥材組成包含:蒼朮(用米湯浸泡一夜,去除黑皮後烘乾)、厚朴(去除外皮,用薑汁炙烤)、陳皮(去除白色內膜,以上三味藥各一兩),乾薑(炮製過,三分),甘草(炙烤過,半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三歲左右的小孩,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加入兩片生薑及一顆紅棗,一同煎煮至剩下一半的量,濾掉藥渣,趁熱服用。
2. 柴胡散
治小兒傷寒壯熱,頭痛體疼,口乾煩渴。
石膏,黃芩,甘草,赤芍藥,葛根(各一兩),麻黃(去根、節),柴胡(去苗,各半兩)
上搗,羅為散。三歲小兒每服一錢,水一小盞,入生薑少許,蔥白三寸,豉二十粒,同煎至五分,濾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汗出為效,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治療小兒傷寒發高燒,頭痛身體痠痛,口渴煩躁。
石膏、黃芩、甘草、赤芍藥、葛根(各一兩),麻黃(去除根部和節),柴胡(去除莖苗,各半兩)。
以上藥材搗碎,研磨成散劑。三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一錢,用一小杯水,加入少許生薑、三寸蔥白、二十粒豆豉,一起煎煮至剩下一半,過濾掉藥渣,溫服,不拘時間,以出汗為療效,根據小孩的體型大小增減藥量。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