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之十 (2)
卷之十 (2)
1. 太一銀硃丹
治小兒驚風壯熱,涎盛發癇,手足搐搦,目睛上視,及風壅痰實,心膈滿悶,嘔吐痰涎,大便秘澀。
黑鉛(煉十遍,稱三兩,與水銀結砂子,分為小塊,同甘草水煮半日,候冷,取出研,去草不用),水銀(結砂子),鐵粉(各三兩),甘草(同鉛煮,十兩),天南星(炮為末,三分),硃砂(飛研,半兩),膩粉(研,一兩)
上同研勻,以麵糊為丸,如麻子大。每一歲兒服一丸,用薄荷蜜湯下,微利為度,未利再服,乳食後。
白話文:
太一銀硃丹治療小兒驚風、高燒、流口水、抽搐、眼球上翻,以及風寒痰熱阻塞,胸悶、嘔吐痰液、便秘等症狀。
藥方組成:煉製十次的鉛(三兩,與水銀混合成砂粒狀,再與甘草水共煮半日,放涼後取出研磨,去除甘草),水銀(製成砂粒狀),鐵粉(各三兩),甘草(與鉛同煮,十兩),炮製的天南星粉(三分),飛磨的硃砂(半兩),研磨的滑石粉(一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均勻,用麵糊做成像麻子一樣大小的藥丸。一歲的孩子服用一丸,用薄荷蜜水送服,以輕微通便為度,若未通便可再次服用,建議在孩子吃完奶或食物後服用。
2. 軟金丹
治小兒驚風壯熱,多睡驚掣,精神昏憒,痰涎壅塞,手足搐搦,目睛上視,項背強硬,牙關緊急。
使君子(炒,為末),兗墨(燒,研),青黛(細研),麝香(細研),膩粉(研,各一分),胡黃連(為末,一分),寒食麵(七錢半),天漿子(七個,炒,為末)
上合研勻,以白麵糊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一丸,煎金銀薄荷湯化下。五歲以上可服二丸,更量大小、虛實加減,不計時候。
白話文:
這個藥方是治療小兒驚風發熱,症狀為嗜睡、驚厥抽搐、精神昏沉、痰液阻塞、手腳抽動、眼睛向上看、脖子和背部僵硬、牙關緊閉。
藥物組成:使君子(炒過,磨成粉)、兗墨(燒過,磨成粉)、青黛(細磨)、麝香(細磨)、膩粉(研磨)、胡黃連(磨成粉,各一分)、寒食麵(七錢半)、天漿子(七個,炒過,磨成粉)。
將以上藥物混合均勻,用白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如小豆。每次服用一丸,用金銀花薄荷湯煎煮後送服。五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服用兩丸,劑量可根據孩子年齡大小、體質虛實狀況酌情增減,服用時間不拘。
3. 鶴頂丹
治大人、小兒風壅痰實,咽膈不利,口乾煩渴,睡臥不安,及中暑頭痛,躁渴不解。
麝香(研,二兩半),硃砂(研飛,一百兩),牙硝(枯研,一百二十五兩),寒水石粉(一百一十兩),甘草(炒為末,三十五兩)
上合研勻,煉蜜搜和,每一兩二錢作十丸。大人溫生薑水化下一丸。如治中暑,入生龍腦少許,同研細,新水化下。小兒一丸分四服,更量大小加減。又治小兒臟腑積熱,心神不寧,夜臥狂叫,口舌生瘡,用薄荷自然汁化下,並食後服。
白話文:
鶴頂丹
此藥方適用於治療成人、小孩因風邪壅塞、痰液積聚,導致喉嚨不適、吞嚥困難、口乾舌燥、煩躁口渴、睡眠不安,以及中暑引起的頭痛、煩躁口渴難解等症狀。
藥材組成: 麝香(磨成粉末,二兩半)、硃砂(研磨成細粉,一百兩)、牙硝(以高溫處理後研磨成粉末,一百二十五兩)、寒水石粉(一百一十兩)、甘草(炒過後磨成粉末,三十五兩)。
將以上藥材混合均勻研磨成細末,再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成丸。每份一兩二錢的藥粉製成十顆藥丸。成人每次用溫熱的生薑水化開服用一丸。如果要治療中暑,可以加入少量冰片,一起研磨成細末,用涼開水化開服用。小孩服用一丸藥丸分成四次服用,並根據小孩的年齡和體型大小酌量增減。此外,此藥也適用於治療小孩因內臟積熱、心神不寧、夜間哭鬧、口舌生瘡等症狀,可以用薄荷的自然汁化開服用,並且在飯後服用。
4. 至聖丹
治一切驚風天吊,目睛上視,手足搐搦,狀候多端。用藥一丸,用溫水化,滴鼻中令噴嚏三、五次,更用薄荷湯下二丸即愈。如久患五疳,腹脹頭大,四肢瘦小,好吃泥土,不思奶食,愛咬指甲,時撏眉毛,頭髮稀疏,肚上青筋,及久患瀉痢,並用米飲下二丸。如久患疳蛔咬心,發歇疼痛,並用苦楝子煎湯下二丸。
如鼻下赤爛,口齒疳蟲,並口瘡等,用兒所吃奶汁研二丸,塗在患處。疳眼雀目,用白羊子肝一枚,以竹刀子批開,入藥二丸在內,以麻縷纏定,用淘米泔煮熟,空心食之,仍令乳母常忌毒魚、大蒜、雞、鴨、豬肉等。
熊膽(用溫水化入藥),蘆薈(研),膩粉(同水銀研),硃砂(研飛,各一分),麝香(研,半分),蟾酥(乾者,酒浸一宿),龍腦(研),鉛霜(研,各一字),雄黃(研飛),青黛(研),胡黃連(末,各半兩),白附子(炮,二錢),水銀(一錢,與膩粉同研,不見米星)
上為末,入研藥勻,用熬過獖豬膽汁浸,蒸餅為丸,如黃米大,湯使如前。此藥退驚治風,化蟲殺疳,除百病,進乳食。若隔三、兩日進一服,永無百病,不染橫夭之疾,凡有患與服,必見功效。
白話文:
這個藥丸叫做「至聖丹」,可以用來治療各種嬰幼兒的驚風,像是眼睛向上翻、手腳抽搐等各種不同的症狀。
使用方法是,取出一顆藥丸,用溫水化開,滴入鼻孔中,讓孩子打三到五個噴嚏,然後再用薄荷湯送服兩顆藥丸,病就會好。如果孩子長期患有五疳(營養不良),出現肚子脹、頭大、四肢瘦小、喜歡吃泥土、不愛喝奶、愛咬指甲、時常拔眉毛、頭髮稀疏、肚子上有青筋,或是長期腹瀉,可以用米湯送服兩顆藥丸。如果孩子長期患有疳蛔(寄生蟲)咬心,導致反覆疼痛,可以用苦楝子煎湯送服兩顆藥丸。
如果孩子鼻子下方潰爛、牙齒有疳蟲、或是有口瘡等問題,可以用孩子喝的奶汁磨開兩顆藥丸,塗在患處。如果孩子有疳眼(眼睛疾病)或是夜盲症,可以取一塊白羊肝,用竹刀切開,塞入兩顆藥丸在裡面,用麻線纏好,用淘米水煮熟,空腹吃下。此外,也應該提醒乳母,要避免吃有毒的魚、大蒜、雞、鴨、豬肉等食物。
這藥丸的成分包含:熊膽(用溫水化開)、蘆薈(磨成粉)、膩粉(和水銀一起研磨)、硃砂(研磨成細粉)、麝香(磨成粉)、蟾酥(乾燥的,用酒浸泡一晚)、龍腦(磨成粉)、鉛霜(磨成粉)、雄黃(研磨成細粉)、青黛(磨成粉)、胡黃連(磨成粉)、白附子(炮製過)、水銀(與膩粉一起研磨,直到看不見水銀顆粒)。
以上藥材全部磨成粉,再加入已經研磨好的藥粉混合均勻。然後用熬煮過的公豬膽汁浸泡,再用蒸過的餅作成藥丸,大小像黃米粒一樣。使用時,按照前面說的方法服用。這個藥丸可以退驚風、殺蟲、治療疳病,消除各種疾病,並增進食慾。如果每隔兩三天服用一次,就能永遠不受疾病侵擾,不發生意外死亡。只要有病就服用,必定能看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