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之八 (5)
卷之八 (5)
1. 奪命丹
治遠年日近小腸疝氣,偏墜搐疼,臍下撮痛,以致悶亂,及外腎腫硬,日漸滋長,陰間濕癢,抓成瘡。
吳茱萸(去枝、梗,一斤,四兩用酒浸,四兩用醋浸,四兩用湯浸,四兩用童子小便浸,各浸一宿,同焙乾),澤瀉(去灰土,二兩)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鹽湯或酒吞下。
白話文:
奪命丹
治療多年以來的小腸疝氣,症狀包括疼痛劇烈、墜脹、肚臍下方絞痛,甚至引起胸悶氣短,以及外生殖器腫脹硬塊,日漸增大,陰部潮濕瘙癢,抓撓成潰瘍。
藥方使用吳茱萸(去除枝梗,總共一斤,其中四兩用酒浸泡,四兩用醋浸泡,四兩用水浸泡,四兩用童子尿浸泡,每種浸泡一夜,之後一起烘乾),澤瀉(去除雜質,二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酒煮成的麵糊做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飯前,用鹽湯或酒送服。
2.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3. 茱萸內消丸
治腎經虛弱,膀胱為邪氣所搏,結成寒疝陰㿗,偏火上攻,臍腹疼痛,膚囊腫脹,或生瘡瘍,時出黃水,腰腳沉重,足脛腫滿,行步艱辛,服之內消,不動臟腑。(一方無枳實、陳皮、桃仁、玄胡索、川楝子、木香)
山茱萸(搗,去核,取肉微炒),桔梗(水浸一伏時濾出,慢火炒乾為度),白蒺藜(炒,去刺),川烏(炮,去皮、臍),肉桂(去粗皮),茴香(舶上者,淘去沙石,焙乾),食茱萸,吳茱萸(微炒),青皮(去白,各二兩),海藻(洗,焙),五味子(淨揀),大腹皮(酒洗,焙),玄胡索(各二兩半),桃仁(去皮、尖及雙仁,麩炒,別研),枳實(去瓤,麩炒),陳皮(去白,各一兩),川楝子(銼,炒,三兩),木香(一兩半)
上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溫酒下三十丸,食前服。
白話文:
茱萸內消丸治療腎虛、膀胱受邪氣侵襲導致寒疝、陰囊疼痛等症狀。症狀包括:下腹部疼痛、陰囊腫脹、可能出現瘡瘍並流出黃水、腰腿沉重、腳踝腫脹,行走困難。服用此藥能內在消腫,不傷及臟腑。(此方與其他方劑不同之處在於不含枳實、陳皮、桃仁、玄胡索、川楝子、木香)
藥材包括:山茱萸(搗碎,去核,取肉微炒)、桔梗(水浸泡一會兒後濾出,小火慢炒至乾燥)、白蒺藜(炒,去刺)、川烏(炮製,去皮、臍)、肉桂(去粗皮)、茴香(舶來的,淘洗乾淨沙石,焙乾)、食茱萸、吳茱萸(微炒)、青皮(去白)、海藻(洗淨,焙乾)、五味子(挑選乾淨)、大腹皮(酒洗,焙乾)、玄胡索、桃仁(去皮、尖端及雙仁,麩炒,另研磨)、枳實(去瓤,麩炒)、陳皮(去白)、川楝子(切碎,炒)、木香,以上各藥材用量如下:青皮、海藻、五味子、大腹皮、玄胡索各二兩半;桃仁、枳實、陳皮各一兩;川楝子三兩;木香一兩半。
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糊做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溫酒送服,每次三十丸,飯前服用。
4. 麝香大戟丸
治陰㿗腫脹,或小腸氣痛。
葫蘆巴(炒,四兩),大戟(去皮,炒黃,半兩),麝香(別研,一錢),茴香(舶上者),川楝子(各六兩),檳榔(刮去底,細切,不見火),訶子(炮,去核,酒浸,蒸,焙乾用),附子(炮,去皮、臍),木香(各一兩)
上為末,獨留川楝子,以好酒一、二升,蔥白七枚,長三、四寸,煮川楝子軟,去核取肉,和藥搗杵,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溫酒下五、七丸至十丸,薑湯亦得。潮發疼痛,炒姜熱酒下十五丸。
白話文:
麝香大戟丸主治陰部腫脹或小腸氣痛。
配方:葫蘆巴(炒熟,20克),大戟(去皮,炒至黃色,2.5克),麝香(研磨,1克),舶來茴香,川楝子(各30克),檳榔(刮去底部,切碎,不炒),訶子(炮製,去核,用酒浸泡,蒸熟,烘乾),附子(炮製,去皮、臍),木香(各5克)。
製法:將藥材磨成粉末,川楝子例外。用一到二升好酒,以及七枚約三到四寸長的蔥白,煮川楝子至軟爛,去核取肉,再與其他藥粉混合搗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
用法:空腹服用,溫酒送服五到十丸,薑湯亦可。若潮濕天氣發病疼痛,則用炒熱的薑片加溫酒送服十五丸。
5. 三白散
治膀胱蘊熱,風濕相乘,陰囊腫脹,大小便不利。
白牽牛(二兩),桑白皮(微炒),白朮,木通(去節),陳皮(去白,各半兩)
上搗為細末。每服二錢,薑湯調下,空心服,未覺再進。常服導利留滯,不損臟氣。
白話文:
三白散
治療膀胱濕熱、風濕夾雜引起的陰囊腫脹,以及大小便不暢。
藥方:白牽牛子二兩,桑白皮(微炒)、白朮、木通(去節)、陳皮(去白)各半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薑湯送服,空腹服用,若症狀未改善可再服用一次。經常服用可以通利水道,排除體內滯留之物,且不會傷及臟腑元氣。
6. 葫蘆巴丸
治大人、小兒小腸氣、蟠腸氣、奔豚氣、疝氣,偏墜陰腫,小腹有形如卵,上下來去,痛不可忍,或絞結繞臍攻刺,嘔惡悶亂,並皆治之。
葫蘆巴(炒,一斤),吳茱萸(湯洗十次,炒,十兩),川楝子(炒,一斤二兩),大巴戟(去心,炒),川烏(炮,去皮、臍,各六兩),茴香(淘去土,炒,十二兩)
上為細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空心,溫酒吞下,小兒五丸,茴香湯下。
白話文:
葫蘆巴丸
此方可治療大人和小孩的小腸疝氣、蟠腸疝氣、奔豚氣、疝氣等症狀,以及陰部腫痛下墜,小腹出現如雞蛋大小的腫塊,腫塊上下移動,疼痛難忍;或腹痛絞結繞臍,脹痛刺痛,伴隨嘔吐、噁心、胸悶等症狀。
藥方組成:炒過的葫蘆巴一斤,湯洗十次後再炒過的吳茱萸十兩,炒過的川楝子一斤二兩,去心後炒過的大巴戟,炮製後去皮去臍的川烏各六兩,淘洗去泥土後再炒過的茴香十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酒煮的麵糊做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十五丸,空腹溫酒送服;小孩每次服用五丸,用茴香水送服。
7. 治瘡腫傷折
8. 雲母膏
治一切瘡腫傷折等病。
蜀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出汗甘),白芷,沒藥(研),赤芍藥,肉桂(去粗皮),當歸(各半兩),鹽花(研,一十四兩),麒麟竭(研),菖蒲,白芨,芎藭,草龍膽,木香,白蘞,防風(去蘆、叉),厚朴(去粗皮,薑汁製),麝香(研),桔梗,柴胡(去蘆頭),松脂,人參,蒼朮(泔浸一宿),黃芩,夜合(用皮),乳香,附子(去皮、臍),茯苓(去皮),高良薑(各半兩),硝石(研如粉),甘草,雲母(光明白薄者,研粉,各四兩),桑白皮,水銀(候膏凝如人體熱,以生絹袋盛水銀,以手彈如針頭大,鋪在膏上,謂之養藥母),柏葉(不用近道者),槐葉,柳枝(各二兩),陳皮(一兩),清油(四十兩),黃丹(細研,一十四兩),黃耆(去蘆,半兩)
上除雲母、硝石、麒麟竭、沒藥、麝香、乳香、黃丹、鹽花八味別研外,並銼如豆大,用上件清油,於瓷器中浸所銼藥七日,以物封閉後,用文火煎,不住手攪,三上火,三下火。每上,候匝匝沸,乃下火,候沸定再上,如此三次,候白芷、附子之類黃色為度,勿令焦黑,以綿或新布絞去滓,卻入鐺中,再上火熬。
後下黃丹與別研藥八味,以柳篦不住手攪,直至膏凝,良久色變,再上熬,仍滴少許水中,凝結不黏手為度。先炙一瓷器,熱即傾藥在內,候如人體溫熱,彈水銀在上,每用膏藥,即先刮去水銀。治發背,先以敗蒲一斤,用水三升,煎五十沸。如人體溫,將蒲水洗瘡,拭乾貼藥,一兩分為三服,溫酒下,未成膿者立瘥。
於外貼之,奶癰外貼。瘰癧骨疽,毒穿至骨,用藥一兩,分作三服,溫酒下,甚者即瀉出惡物,兼外貼,瘥。腸癰,以藥半兩分為五服,甘草湯下,未成膿者當時消,已有膿者,隨藥下膿出,後每日酒下五丸,如梧桐子大,待膿止即住服。風眼,貼兩太陽穴。壁鏡咬、蜘蛛咬,外貼,留瘡口。
發腦、發髭鬢、發眉、發耳、臍癰、牙癰、牙疼,並外貼包裹,即當時痛止。箭頭所傷,箭頭在內,外貼,每日吃少許爛綠豆,箭頭自出。虎、豹所傷,先以甘草湯洗,然後貼膏,每日換,不過三次貼。狗、蛇咬,生油下十丸,如梧桐子大,仍須貼外。難產三日不分娩,溫酒下一分便生。
血運欲死,以薑汁和小便半升溫酒下十丸,死者即返。死胎在腹,以榆白皮湯下半兩便生。丈夫本臟氣,茴香溫酒下一分,每日一服,不過二服瘥。中毒藥酒洗襪(一本作中暑毒,取地水),溫下一分,每日一服,不過四度,瀉出惡物瘥。瘤贅,外貼消之。一切腫癤,外貼立瘥。
但有所苦,並皆治之,藥到即瘥。以上主療,只忌羊血,余無所忌。如人收此藥防身,以蠟紙裹,不令風乾,可三十年不損藥力。
白話文:
雲母膏
此膏藥可治療各種瘡腫、傷折等疾病。配方如下:蜀椒(去除蟲蛀、閉口者,微炒至出汗變甘)、白芷、沒藥(研磨)、赤芍藥、肉桂(去除粗皮)、當歸(以上各半兩)、鹽花(研磨,十四兩)、麒麟竭(研磨)、菖蒲、白芨、芎藭、草龍膽、木香、白蘞、防風(去除蘆頭、枝叉)、厚朴(去除粗皮,用薑汁炮製)、麝香(研磨)、桔梗、柴胡(去除蘆頭)、松脂、人參、蒼朮(浸泡於淘米水中一夜)、黃芩、夜合(使用樹皮)、乳香、附子(去除皮、臍)、茯苓(去除皮)、高良薑(以上各半兩)、硝石(研磨成粉末)、甘草、雲母(選擇光滑潔白薄片,研磨成粉,以上各四兩)、桑白皮、水銀(熬製成膏狀,溫度如同人體體溫,用生絹布袋盛裝水銀,用手彈成針頭大小,鋪在膏藥上,稱為養藥母)、柏葉(不用路邊的)、槐葉、柳枝(以上各二兩)、陳皮(一兩)、清油(四十兩)、黃丹(研磨細緻,十四兩)、黃耆(去除蘆頭,半兩)。
除了雲母、硝石、麒麟竭、沒藥、麝香、乳香、黃丹、鹽花這八味藥材需單獨研磨外,其餘藥材都切成豆粒大小。將切好的藥材用清油浸泡在瓷器中七天,密封後用文火慢煎,不斷攪拌,先大火煮沸,再小火慢熬,如此三次。熬製過程中,注意觀察白芷、附子等藥材顏色,至呈現黃色即可,避免焦糊。用棉布或新布過濾掉藥渣,再放入鍋中熬製。
然後加入黃丹和另外八味研磨好的藥材,用柳條不斷攪拌,直到膏體凝固,顏色變深後再繼續熬製。滴入少量清水,若凝結不粘手即可。先炙熱瓷器,然後倒入膏藥,待溫度與人體體溫相近時,將水銀撒在上面。每次使用膏藥前,先刮去水銀。治療發背時,先用敗蒲一斤,加水三升,煎煮至沸騰五十次。待溫度與人體體溫相近,用蒲水清洗患處,擦乾後貼上藥膏。每次服用一兩藥膏,分三次服用,溫酒送服。膿未形成者,很快就會痊癒。
此膏藥可外敷治療各種疾病,例如奶癰、瘰癧、骨疽(毒深入骨髓)、腸癰等,嚴重者可排出毒物。風眼可貼在太陽穴;壁鏡咬傷、蜘蛛咬傷可外敷,保留傷口。
發腦、發髭鬢、發眉、發耳、臍癰、牙癰、牙痛等,均可外敷,疼痛會立即止住。箭頭傷,箭頭留在體內者,可外敷,每日食用少量煮爛的綠豆,箭頭會自行排出。虎豹咬傷,先用甘草湯清洗,然後貼膏藥,每日換藥,最多三次。狗、蛇咬傷,服用十丸藥膏(如梧桐子大小),生油送服,同時外敷。難產三日未分娩者,溫酒送服一分藥膏即可生產。
血崩將死之人,用薑汁和少量小便,加溫酒送服十丸藥膏,可救活。死胎在腹者,用榆白皮湯送服半兩藥膏即可排出死胎。男子臟腑氣虛者,用茴香溫酒送服一分藥膏,每日一服,最多兩次即可痊癒。中毒者,用藥酒洗襪子(或用地上的水),溫酒送服一分藥膏,每日一服,最多四次,即可排出毒物痊癒。瘤贅可外敷消除,一切腫癤外敷即可痊癒。
此膏藥可治療各種疼痛,藥到病除。主治疾病如上所述,唯忌食羊血,其餘無忌。若想長期保存此藥,用蠟紙包裹,避免風乾,可保存三十年而不損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