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之十 (5)
卷之十 (5)
1. 比金丸
治小兒驚風體熱,喘粗涎嗽,心忪頰赤,大小便不利,夜臥不穩。
滑石,膩粉(研,各十五兩),青黛(研,二兩半),天南星(炮,一十二兩半),巴豆(七百個,去皮、去霜)
上為細末,以麵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一歲一丸,薄荷溫水下。如急驚風,頭熱足冷,口噤面青,筋脈抽掣,上膈頑涎,疾狀甚者,加一、二丸,煎桃符湯下,疏利下蘊毒熱涎,立便安愈。小兒瘡疹後餘毒不解,宜與服,食後。
白話文:
這個藥丸叫做「比金丸」,是用來治療小兒驚風,症狀包括身體發熱、呼吸急促、咳嗽有痰、心悸、臉頰發紅、大小便不順暢、晚上睡不安穩。
藥物成分包含:滑石粉、膩粉(都磨成粉,各十五兩)、青黛粉(磨成粉,二兩半)、炮製過的天南星(十二兩半)、去除外皮和霜的巴豆(七百個)。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像麻子一樣。每次服用,一歲的小孩吃一丸,用溫熱的薄荷水送服。如果是急驚風,出現頭部發熱腳冰冷、牙關緊閉、臉色發青、筋脈抽搐、胸膈有痰等嚴重症狀,可以增加一到兩丸的劑量,用桃符湯送服,這樣可以疏通腸胃,排出體內積聚的毒熱痰涎,馬上就能痊癒。小孩出過瘡疹後,如果還有餘毒未清,也適合服用此藥,在飯後服用。
2. 香連丸
治小兒冷熱不調,泄瀉煩渴,米穀不化,腹痛腸鳴;或下痢膿血,裡急後重,夜起頻並,不思乳食,肌肉消瘦,漸變成疳。
白石脂,龍骨,乾薑(炮),黃連(去須,微炒),白礬(煅,各半兩)
上件藥搗,羅為末,醋煮麵糊和丸,如麻子大。每一歲兒服十丸,米飲下,乳食前服。如煩渴,煎人參湯下,更量兒大小,以意加減,日三、四服。
白話文:
香連丸
這個藥方是治療小兒因寒熱失調引起的腹瀉、煩躁口渴、消化不良、肚子痛、腸鳴;或是拉膿血便、裡急後重、夜間頻繁起床排便、不喜歡吃奶和食物、肌肉消瘦,進而變成疳症的。
藥材成分:
白石脂、龍骨、乾薑(炮製過)、黃連(去除鬚根,稍微炒過)、白礬(煅燒過),每種各用半兩。
製作方法: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用醋煮過的麵糊調和成丸子,像麻子大小。
服用方法:
每一歲的小孩服用十丸,用米湯送服,在吃奶或吃飯前服用。如果煩躁口渴,可以用人參湯送服。可以根據小孩的體型大小,自行斟酌加減藥量,一天服用三到四次。
3. 紫霜丸
治乳哺失節,宿滯不化,胸腹痞滿,嘔吐噁心,便利不調,乳食減少。又治傷寒溫壯,內挾冷實,大便酸臭,乳食不消,或已得汗,身熱不除,及變蒸發熱,多日不解,因食成癇,先寒後熱。
代赭石(醋淬,細研,一兩),赤石脂(為末,一兩),杏仁(去皮、尖,麩炒,別研,五十枚),巴豆(去皮、心,出油,炒研,三十粒)
上合研勻,湯浸𩚫餅,丸如黃米大。兒生三十日外,可服一丸,一歲至三歲並服二丸至三丸,乳汁送下,米飲亦得,微利為度,亦不虛人,未利再服,更量虛實加減,乳食後服。
白話文:
紫霜丸
這個藥方用來治療嬰兒因為餵養不當,導致食物積滯消化不良,引起的胸腹脹悶、噁心嘔吐、排便不順暢、食慾降低等症狀。也可以治療傷寒或溫病,體內夾雜寒冷的實證,導致大便酸臭、食物無法消化、或者已經出汗卻持續發燒、以及變蒸發熱多日不退。更甚至因為飲食不當而引發癲癇,出現先發冷後發熱的症狀。
藥方組成:
- 代赭石(用醋淬過,磨成細粉,一兩)
- 赤石脂(磨成粉末,一兩)
- 杏仁(去除外皮和尖端,用麩皮炒過,另外磨成粉末,五十枚)
- 巴豆(去除外皮和內心,使其出油,炒過後磨成粉末,三十粒)
將以上藥材混合研磨均勻,用湯浸泡過的麵餅做成丸子,大小如黃米粒。嬰兒出生三十天後就可以服用,一次一丸。一歲到三歲的嬰兒,一次可以服用兩到三丸,用母乳或米湯送服,服用後以稍微腹瀉為度,不會使人虛弱。如果沒有腹瀉可以再次服用,並根據孩子的體質虛實調整用量,應在餵食後服用。
4. 開胃丸
治小兒臟腑怯弱,內受風冷,腹痛脹滿,腸鳴泄利,或青或白,乳食不化,又治臟冷夜啼,胎寒腹痛。
白芍藥,麝香(細研,各一分),人參,木香,蓬莪朮(煨),白朮,當歸〔去苗,微炒,各半兩(一本無白朮)〕
上件搗,羅為末,都研令勻,湯浸炊餅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溫米飲下,新生兒腹痛夜啼,可服五丸,並乳食前服。
白話文:
開胃丸
這個藥方是治療小孩因為臟腑虛弱,體內受到風寒侵襲,引起的肚子疼痛、脹氣、腸鳴、腹瀉,大便呈現青色或白色,以及消化不良等問題。也可以治療因為臟腑虛冷引起的夜間啼哭和胎寒造成的腹痛。
藥方成分包含:白芍藥、麝香(研磨成細粉,各取一分)、人參、木香、蓬莪朮(煨烤過)、白朮、當歸(去除根莖部分,稍微炒過,各取半兩;有一種版本沒有白朮)。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粉末,混合均勻,用湯浸泡過的蒸餅混合製成藥丸,大小如黍米。每次服用十五顆,用溫熱的米湯送服。如果是新生兒因為腹痛而夜啼,可以服用五顆,都在餵奶或吃飯前服用。
5. 沒食子丸
治小兒腸虛受熱,下痢鮮血,或便赤汁,腹痛後重,晝夜不止,遍數頻多。
沒食子,地榆(各半兩),黃柏(銼,蜜炒,二兩),黃連(銼,炒,一兩半),酸石榴皮(一兩)
上件搗,羅為細末,以醋煮麵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溫米飲下。食前服。
白話文:
這個方子是治療小孩因為腸胃虛弱受到熱邪影響,導致腹瀉,排出新鮮的血便,或者大便像紅色汁液,肚子疼痛,有便意卻又排不乾淨,整天不停腹瀉,次數非常頻繁。
藥材組成包含:沒食子、地榆(各半兩)、黃柏(切碎後用蜂蜜炒過,二兩)、黃連(切碎後炒過,一兩半)、酸石榴皮(一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磨成細粉,用醋煮成的麵糊做成藥丸,大小像麻子一樣。每次服用十到二十顆,用溫熱的米湯送服,飯前服用。
6. 水銀扁丸子
治小兒驚風壯熱,涎盛喘粗,或發搐搦,目睛上視,及因乳哺不節,胸滿嘔逆,精神迷悶,發癇瘛瘲,並宜服之。
黃明膠(炒令黃燥,一錢三字),膩粉,乾蠍(全者),百草霜(研),牛黃(研),鉛霜(研)青黛(研,各一分),巴豆(去皮、膜、脂,煮黃),黑鉛(同水銀結砂子),水銀(各一兩),香墨(燒,淬,三錢)
上為細末,入研藥勻,以陳粟米飯為丸,如綠豆大,捏扁。每一歲兒服一丸,二歲服二丸,三歲服三丸,四歲以上服四丸,用乾柿湯下,薄荷湯亦得,更量虛實加減服,利下青黏滑涎為度,乳食後服。此藥不得化破。
白話文:
這個藥方「水銀扁丸子」是用來治療小孩驚風發熱、口水多、呼吸急促,或出現抽搐、眼睛上翻,以及因為餵奶不當引起的胸悶嘔吐、精神迷糊、癲癇抽搐等症狀。
藥方組成包含:炒黃的黃明膠(一錢三分)、膩粉、全蠍乾、百草霜(磨成粉)、牛黃(磨成粉)、鉛霜(磨成粉)、青黛(磨成粉,各一分)、去皮去膜去油脂煮黃的巴豆、與水銀結合成砂狀的黑鉛、水銀(各一兩),以及燒過後淬水的香墨(三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混合均勻後,用陳年的小米飯做成丸子,大小如綠豆,捏扁。一歲的小孩吃一丸,兩歲吃兩丸,三歲吃三丸,四歲以上吃四丸。用乾柿子湯送服,也可以用薄荷湯。可以根據小孩的虛實情況調整用量,以排出青色黏滑的痰涎為度。應在餵奶或吃飯後服用,此藥丸不可咬破。
7. 牛黃膏
治驚化涎,涼膈鎮心,祛邪熱,止痰嗽。
蛤粉(研飛,二百兩),牙硝(枯研),硃砂(研飛,各十兩),人參(二十五兩),雄黃(研飛,七十五兩),龍腦(研,四兩),甘草(爁,五十兩)金箔、銀箔(各二百片,為衣),牛黃(二兩,別研)
上為細末,煉蜜搜和,每一兩八錢作二十丸,以金箔、銀箔為衣。一歲兒每服如綠豆大,薄荷溫水化下,量歲數臨時加減服之,食後。
白話文:
牛黃膏
這個藥膏主要用來治療驚嚇引起的抽搐、化解痰涎、清涼胸膈、安定心神、去除體內邪熱、止咳化痰。
主要成分包含:蛤粉(研磨成極細粉末,二百兩)、牙硝(煅燒後研磨),硃砂(研磨成極細粉末,各十兩)、人參(二十五兩)、雄黃(研磨成極細粉末,七十五兩)、冰片(研磨,四兩)、甘草(炒過,五十兩)、金箔、銀箔(各二百片,用來包覆藥丸)、牛黃(二兩,另外研磨)。
將以上藥材全部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煉製過的蜂蜜調和均勻,每份一兩八錢做成二十顆藥丸,再用金箔和銀箔包覆。一歲的幼兒每次服用像綠豆般大小的藥丸,用溫熱的薄荷水化開服用,依照年齡大小適量增減用量,在飯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