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之三 (17)
卷之三 (17)
1. 人參煮散
治脾胃不和,中脘氣滯,心腹脹痛,不思飲食,宿寒留飲,停積不消;或因飲冷過度,內傷脾氣,嘔吐痰逆,寒熱往來,或時汗出。又治腸胃冷濕,泄瀉注下,水穀不分,腹中雷鳴,脅肋虛滿。兼療傷寒陰盛,四肢逆冷。
人參(四兩),青皮(去白,十二兩),甘草(炙,十兩),乾薑(炮,六兩),三稜(煨,搗碎,十二兩),芍藥(一斤),丁皮(六兩),茯苓(去皮),蒼朮(去皮,各半斤)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五片,棗三個,同煎至七分,食前,空心溫服。
白話文:
人參煮散治療脾胃不和、胃部氣滯、心窩部脹痛、食慾不振、體內寒邪停滯、積食不消化等症狀;也適用於因過度飲用冷飲損傷脾胃,出現嘔吐、痰多、寒熱交替、時有盜汗的情況。此外,還能治療腸胃寒濕導致的腹瀉、水瀉、消化不良、腹鳴、脅肋脹滿等症狀,以及傷寒導致的陰盛、四肢冰冷等症狀。
配方:人參四兩,青皮(去白)十二兩,甘草(炙)十兩,乾薑(炮)六兩,三稜(煨,搗碎)十二兩,白芍藥一斤,丁香皮六兩,茯苓(去皮)半斤,蒼朮(去皮)半斤。
用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一杯水,加生薑五片、大棗三個,一起煎煮至七分滿,飯前空腹溫服。
2. 棗肉平胃散
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短氣,嘔噦噁心,噫氣吞酸,面色萎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痛,常多自利,或發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反胃,並宜服之。
陳橘皮(去皮),厚朴(去粗皮,薑製,炒香,各三斤二兩),甘草(銼,炒),生薑,紅棗(各二斤),蒼朮(去粗皮,米泔浸二日,炒,五斤)
上件銼碎,拌勻,以水浸過面上半寸許,煮令水乾,取出焙燥,碾為細末。每服二錢,用鹽湯點,空心,食前。常服調氣暖胃,化宿食,消痰飲,闢風、寒、冷、濕四時非節之氣。
白話文:
棗肉平胃散
本方用於治療脾胃失調引起的各種症狀,例如:食慾不振、胸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悶氣短、嘔吐噁心、呃逆反酸、面色萎黃、身體消瘦、倦怠嗜睡、身體關節疼痛、經常腹瀉、霍亂、以及各種食積、胃氣上逆等症狀。
藥物組成:陳皮(去除外層粗皮)、厚朴(去除粗皮,用薑汁處理後炒香)、甘草(切碎,炒)、生薑、紅棗,以及蒼朮(去除粗皮,用米泔水浸泡兩天後炒)。 各藥材的用量分別為:陳皮和厚朴各三斤二兩,甘草和生薑各二斤,蒼朮五斤。
製備方法:將所有藥材切碎,混合均勻,加水浸泡至水面高出藥材半寸左右,煮至水分完全蒸乾,取出烘乾,研磨成細粉。
用法用量:每次服用二錢(約為現代藥量的一點二克),用鹽湯送服,空腹,飯前服用。長期服用可以調理氣機,溫暖胃部,消化宿食,消除痰飲,抵禦風寒濕邪。
3. 盧氏異方感應丸
與和劑方大不同,但用,修制須如法,分兩最要勻停,只是暖化,不可偏勝。此藥積滯不動臟腑,其功用妙處在用蠟之多,切不可減。常服健脾進食,永無寒熱瀉痢之疾。蓋消磨積滯以漸,自然無疾,遇酒食醉飽,尤宜多服,神效不可述。
黃蠟(真者十兩),巴豆(百粒,去皮,研為粉,用紙數重裹捶,油透再易紙,至油盡成白霜為妙),乳香(銼,研,三錢),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研細,依巴豆法去油),丁香(懷干),木香(濕紙裹,煨),乾薑(炮),肉豆蔻(麵裹,煨),蓽澄茄,檳榔,青皮(湯洗,去瓤,炒),百草霜(篩細),片子薑黃(各一兩)
上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乳香外,余併為細末,卻同前四味拌和研勻。先將上項黃蠟十兩,於銀、石器內熔化作汁,用重綿濾去滓,以無灰好酒一升,於銀、石器內煮蠟熔,數滾取起,候冷,其蠟自浮於酒上,去酒不用。春夏修,合用清麻油一兩,秋冬用油一兩半,於大銀器內熬,令香熟;次下酒煮蠟,同化作汁,乘熱拌和前項藥末十分均勻了,候稍凝,分作劑子,用罐子盛之,半月後方可服。如服,旋丸如蘿蔔子大,任意服之,二、三十丸加至五十丸無礙。
此藥以蠟多,雖難丸,然丸子愈細,其功愈博,臨睡須常服之。若欲治病,不拘時候。
白話文:
盧氏異方感應丸的製作方法與其他藥方大相逕庭,但只要按照方法精準操作,就能發揮奇效。藥丸的重量必須均勻,溫和調理,不可過於偏激。此藥能有效解決臟腑積滯的問題,其神奇之處在於使用了大量的黃蠟,絕對不可減少用量。經常服用可以健脾益胃,增進食慾,永久避免寒熱瀉痢等疾病。它能慢慢消磨積滯,自然無病;尤其在飲酒食飽後服用,效果更佳,其神效難以言喻。
藥材包括:上等黃蠟十兩、巴豆一百粒(去皮研成粉末,用多層紙包裹反覆捶打,直到油分完全滲透紙張,變成白色粉末)、乳香三錢(銼碎研磨)、杏仁七十枚(去皮尖,研細,用與巴豆相同方法去除油分)、丁香(懷干)、木香(用濕紙包裹煨)、乾薑(炮製)、肉豆蔻(用麵粉包裹煨)、蓽澄茄、檳榔、青皮(湯洗去瓤炒)、百草霜(過篩)、片子薑黃各一兩。
除了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乳香之外,其餘藥材研磨成細末,再與前四味藥粉拌和研磨均勻。先將十兩黃蠟放入銀器或石器中熔化成汁,用乾淨的棉布過濾去除雜質。然後用一升無灰好酒,在銀器或石器中與黃蠟一起煮沸數次,然後取出放涼,黃蠟會自然浮在酒面上,將酒倒掉不用。春夏季製作時,加入一兩清麻油;秋冬季則加入一兩半清麻油,在大的銀器中熬製至香氣四溢。然後加入之前用酒煮過的黃蠟,一起熔化成汁,趁熱與藥末充分拌勻。待藥膏稍凝固後,製成藥丸,放入罐中保存,至少半個月後才能服用。服用時,將藥丸搓成蘿蔔子大小,每次服用數量不限,二三十丸到五十丸皆可。
此藥因為黃蠟用量多,雖然較難製成藥丸,但藥丸越小,療效越好。建議睡前服用。若要治療疾病,則不拘時間。
4. 木香流氣飲
調順榮衛,通流血脈,快利三焦,安和五臟。治諸氣痞滯不通,胸膈膨脹,口苦咽乾,嘔吐少食,肩背腹脅走注刺痛,及喘急痰嗽,面目虛浮,四肢腫滿,大便秘結,水道赤澀。又治憂思太過,怔忪鬱積,腳氣風熱,聚結腫痛,喘滿脹急。
半夏(湯洗七次,二兩),陳皮(去白,二斤),厚朴(去粗皮,薑製,炒),青皮(去白),甘草(爁),香附(炒,去毛),紫蘇葉(去枝、梗,各一斤),人參,赤茯苓(去黑皮),乾木瓜石菖蒲,白朮,白芷,麥門冬(各四兩),草果仁,肉桂(去粗皮,不見火),蓬莪朮(煨,切),大腹皮,丁香皮,檳榔,木香(不見火),藿香葉(各六兩),木通(去節,八兩)
上粗末。每四錢,水盞半,姜三片,棗二枚,煎七分,去滓熱服。如傷寒頭痛,才覺得疾,入連根蔥白三寸煎,升降陰陽,汗出立愈。臟腑自利,入粳米煎。婦人血氣癥瘕,入艾,醋煎,並不拘時。
白話文:
木香流氣飲
此方能調理人體衛氣,疏通血脈,暢利三焦,使五臟平和。主治各種氣機阻滯不通,胸膈脹滿,口苦咽乾,嘔吐少食,肩背腹脅疼痛,以及喘息咳嗽、面部浮腫、四肢腫脹、大便秘結、小便赤澀等症。此外,還能治療因憂思過度導致的驚悸、鬱結,以及腳氣引起的風熱腫痛、胸悶脹滿等症。
藥物組成:半夏(洗七次,2兩)、陳皮(去白,2斤)、厚朴(去粗皮,薑製,炒)、青皮(去白)、炙甘草、炒香附(去毛)、紫蘇葉(去枝梗,各1斤)、人參、赤茯苓(去黑皮)、乾木瓜、石菖蒲、白朮、白芷、麥門冬(各4兩)、草果仁、肉桂(去粗皮,不炒)、蓬莪朮(煨,切)、大腹皮、丁香皮、檳榔、木香(不炒)、藿香葉(各6兩)、木通(去節,8兩)。
用法用量:將以上藥材粗粉碎。每次取4錢,用半杯水,加薑三片,大棗兩枚,煎至七分,去渣,趁熱服用。若因傷寒引起頭痛,初期即感不適,可加入三寸長的連根蔥白同煎,以達到升降陰陽之效,服用後可迅速出汗而痊癒。若臟腑自行通利,可加入粳米同煎。婦女血氣凝滯,可加入艾葉,用醋煎服,服用時間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