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之九 (7)
卷之九 (7)
1. 安胎飲
治妊娠三月、四月至九個月惡阻病者,心中憒悶,頭重目眩,四肢沉重,懈怠不欲執作,惡聞食氣,欲啖鹹酸,多睡少起,嘔逆不食;或胎動不安,非時轉動,腰腹疼痛,或時下血,及妊娠一切疾病,並皆治之。(又方見後。)
地榆,甘草(微炙赤),茯苓(去皮),熟乾地黃(洗,酒灑,蒸,焙),當歸(去蘆,洗,酒浸),川芎,白朮,半夏(湯洗七次),阿膠(搗碎,麩炒),黃耆(去苗),白芍藥(各等分)
上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如或惡食,但以所思之物任意與之,必愈。按妊娠禁忌:勿食雞、鴨子、鯉魚膾、兔、犬、驢、騾、山羊肉、魚子、鱉卵、雉雀、桑椹。又按:《胎教論》云:「令母常居靜室,多聽美言,聽人講論詩書,陳說禮樂。
耳不聽非言,目不視惡事,心不起邪念,能令生子龐厚福壽,忠孝仁義,聰明無疾」。斯乃聖人所留教論,故隨方狀以書。
白話文:
安胎飲
此方治療懷孕三月到九個月期間,因妊娠反應(惡阻)導致心煩氣悶、頭昏眼花、四肢沉重、倦怠懶散、不想做事、聞到食物的味道就噁心、想吃鹹酸的食物、嗜睡、嘔吐、不想吃東西等症狀;或是胎動不安、胎兒在非預期時間頻繁翻動、腰腹疼痛、偶爾出血,以及其他各種妊娠疾病,都能治療。(其他配方見後)
藥材包含:地榆、甘草(微炙至赤色)、茯苓(去皮)、熟地黃(洗淨、灑酒、蒸、烘乾)、當歸(去蘆頭、洗淨、浸酒)、川芎、白朮、半夏(以水煮洗七次)、阿膠(搗碎、麩炒)、黃耆(去苗)、白芍藥(所有藥材份量相等)。
以上藥材混合研磨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半水煎煮至八分滿,去渣後溫服,不拘時間。如果孕婦不想吃東西,就讓她吃想吃的食物即可,必定痊癒。
注意事項:懷孕期間應避免食用雞肉、鴨肉、鯉魚生魚片、兔肉、狗肉、驢肉、騾肉、羊肉、魚卵、鱉蛋、野雞、雀肉、桑葚。
此外,《胎教論》中提到:「孕婦應常居於安靜的房間,多聽美好的言語,聽人講述詩書,闡述禮樂。耳朵不聽邪惡的言語,眼睛不看邪惡的事物,心中不起邪念,這樣才能生下健康長壽、忠孝仁義、聰明沒有疾病的孩子。」這是聖人留下來的教誨,所以一併記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