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1. [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2. 地榆散
治大人、小兒脾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膿血,赤多白少;或因腸胃乘虛為熱毒所滲,下痢純血,臍、腹㽲痛,裡急後重,口燥煩渴,小便不利,純下鮮血;或先經下痢,不應服熱藥而誤服熱藥,蘊毒不散,積於腸間,滲而成血者,並宜服之。
地榆(炒),乾葛(各半斤),茯苓(去皮),赤芍藥(各六兩),乾薑(炮,二兩),當歸(去苗,三兩),甘草(炙,四兩),罌粟殼(蜜炒,十二兩)
上搗,羅為細末。每服二錢,用溫熱水調下,不拘時候,小兒三歲,可服半錢,更量歲數加減與之。若下痢純白,或下紫黑血,腸滑不禁者,皆可服之。
白話文:
地榆散
此方治療大人小孩脾胃虛弱,體內寒熱失調,腹瀉帶膿血,以紅色血液居多,白色血液較少;或是因腸胃虛弱,被熱毒侵犯,腹瀉純粹是鮮血,肚臍和腹部絞痛,裡急後重(便意頻繁而解不乾淨),口乾舌燥,小便不利,大便全是鮮血;或者先前腹瀉,不該服用溫熱藥卻誤服,導致毒邪鬱積不散,滲入腸道形成出血者,都適合服用此方。
藥材包括:炒製的地榆、乾葛(各半斤)、去皮的茯苓、赤芍藥(各六兩)、炮製過的乾薑(二兩)、去苗的當歸(三兩)、炙甘草(四兩)、蜜炒的罌粟殼(十二兩)。
將以上藥材搗碎,過篩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溫熱水送服,不限時間,三歲小孩服用半錢,依年齡增減藥量。即使是腹瀉純粹是白色,或是排出紫黑色血液,腸道滑利不禁者,也都可以服用此方。
3. 秘傳斗門散
治八種毒痢,臟腑撮痛,膿血赤白,或下瘀血,或成片子,或有五色相雜,日夜頻並。兼治噤口惡痢,裡急後重,久渴不止,全不進食,他藥不能治者,立見神效。
黑豆(炒,去皮,十二兩),乾薑(炮,四兩),罌粟殼(蜜炒,半斤),地榆(炒),甘草(炙,各六兩),白芍藥(三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同煎至七分,溫服。
白話文:
秘傳斗門散治療八種毒痢,症狀包括臟腑絞痛,膿血便(膿血顏色或赤或白,或混雜),或排出瘀血塊,或排出成片狀的糞便,或糞便顏色雜亂。也適用於噤口痢(因疼痛而不敢開口)、裡急後重(裡急是指腸子絞痛,後重是指便意頻繁)、口渴不止、完全不進食,以及其他藥物無法治療的痢疾,服用後立即見效。
藥方組成:炒黑豆(去皮)十二兩,炮乾薑四兩,蜜炒罌粟殼半斤,炒地榆六兩,炙甘草六兩,白芍藥三兩。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水一盞煎煮至七分,溫服。
4. 丁香豆蔻散
治脾胃虛弱,宿寒停積,或飲食生冷,內傷脾胃,泄瀉注下,水穀不化,胸滿短氣,嘔逆噁心,臍腹㽲痛,脅肋脹滿,腹內虛鳴,飲食減少,及積寒久痢,純白或白多赤少,日夜無度,或脾胃虛寒,泄瀉日久,愈而復發者,並宜服之。
京三稜(炮),木香(不見火),厚朴(去粗皮,薑汁製),芍藥,肉豆蔻(炮),人參,乾薑(炮),茯苓(白者,去皮,各五兩),吳茱萸(湯洗七次,焙),甘草(炙),丁香(各三兩半),蒼朮(去皮,七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一個,擘破,同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溫服。如不及煎,入鹽少許,湯點服亦得。
白話文:
丁香豆蔻散
此方治療脾胃虛弱、體內寒邪積聚,或因飲食生冷、損傷脾胃,導致腹瀉、消化不良、水穀不化等症狀。症狀包括胸悶氣短、嘔吐噁心、肚臍周圍及腹部疼痛、脅肋脹滿、腸鳴、食慾減退,以及久痢(慢性腹瀉),大便顏色為白色或白色帶少量紅色,腹瀉日夜不止,或脾胃虛寒導致的久瀉反覆發作等,都適用此方。
藥材包括:炮製過的三稜、未經炮製的木香、去粗皮並用薑汁炮製過的厚朴、芍藥、炮製過的肉豆蔻、人參、炮製過的乾薑、去皮的白茯苓(以上各五兩)、湯洗七次後焙乾的吳茱萸、炙甘草、丁香(以上各三兩半)、去皮的蒼朮(七兩)。
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三片生薑、一個掰開的紅棗一起煎煮至八分滿,空腹溫服,飯前服用。如果沒有時間煎煮,也可以加少許鹽,用溫開水沖服。
5. 萬金飲
治脾胃虛弱,內受風寒,或飲食生冷,傷於脾胃,嘔吐泄瀉,臍腹㽲痛,脅肋脹滿,腸內虛鳴,及腸胃受濕,膿血相雜,下如豆汁,或下瘀血,裡急後重,日夜無度,飲食減少,漸至瘦弱,並能治之。
陳皮(去白),甘草(半生、半炙),罌粟殼(去蒂、蓋,半生、半蜜炙,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四錢,先用沸湯泡盅熱,又於碗內盛重湯,坐盞在內,卻抄藥末在盅內,用沸湯泡至七分,盞上用盞蓋之,良久,紗綿濾去渣,空心,食前溫服。
白話文:
萬金飲能治療脾胃虛弱,因受風寒或吃生冷食物損傷脾胃而引起的嘔吐、腹瀉、肚臍和腹部絞痛、脅肋脹滿、腸鳴、腸胃濕熱導致膿血便(像豆汁一樣)或排出瘀血、裡急後重(裡急是指便意頻繁,後重是指肛門墜脹)、日夜腹瀉不止、食慾不振、日漸消瘦等症狀。
藥方組成:陳皮(去除白色內層)、甘草(一半生用,一半炙烤)、罌粟殼(去除蒂和蓋,一半生用,一半蜜炙),三者份量相等。
使用方法:將藥材研磨成粗末。每次服用四錢(約12克),先用沸水沖泡溫熱,然後將藥末放入碗中,再用沸水沖泡至七分滿,加蓋悶泡一段時間,最後用紗布過濾掉藥渣,空腹溫服,飯前服用。
6. 如神止瀉丸
治臟腑虛寒,脾胃受濕,泄瀉無度,腸鳴腹痛,不進飲食,漸致羸瘦,並宜服之。
半夏(湯泡七次,去滑),蒼朮(米泔浸,去黑皮,焙乾,各半斤),川烏(米泔浸軟,去皮,切作片,焙乾,用鹽四兩同炒,黃色為度,去鹽不用,淨稱四兩)
上為細末,薑汁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飯飲吞下。
白話文:
如神止瀉丸
治療臟腑虛寒、脾胃受濕導致的腹瀉不止、腸鳴腹痛、不思飲食,日漸消瘦等症狀,都可以服用此藥。
藥方:半夏(用熱水泡七次,去除黏滑的物質)、蒼朮(用淘米水浸泡,去除黑色外皮,烘乾)、川烏(用淘米水泡軟,去除外皮,切成片,烘乾後再用四兩鹽一起炒,炒到黃色為止,去除鹽不用,淨重四兩),半夏和蒼朮用量相等,各半斤。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用薑汁調成糊狀,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十丸,空腹,飯前用溫水送服。
7. 神效參香散
治大人、小兒臟氣虛怯,冷熱不調,積在臟腑,作成痢疾,或下鮮血,或如豆汁,或如魚腦,或下瘀血,或下紫黑血,或赤白相雜,或成五色,裡急後重,日夜頻並,臍腹絞痛,甚不可忍,及噤口、疳蠱、時瘟諸痢,無問新舊,並能治之。
白扁豆(炒)人參,木香(各二兩),茯苓(去皮),肉豆蔻(去皮,各四兩),陳皮(去白)罌粟殼(去蒂,各十二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大錢,用溫米飲調下,不拘時候,立見神效。
白話文:
神效參香散
此方能治療大人小孩臟腑氣虛、畏寒怕熱、氣滯血瘀,導致各種痢疾。症狀包括:下痢鮮血、豆汁狀、魚腦狀、瘀血、紫黑色血、赤白混雜、五色便等,伴隨裡急後重、腹痛劇烈、日夜腹瀉不止、肚臍及腹部絞痛難忍,以及因痢疾引起的噤口、疳疾、時行瘟疫等,無論病程長短,都能有效治療。
藥材包括:炒白扁豆、人參、木香(各二兩)、茯苓(去皮)、肉豆蔻(去皮,各四兩)、陳皮(去白)、罌粟殼(去蒂,各十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大錢(約9克),用溫米湯送服,隨時服用,療效迅速。
8. 黃耆湯
治年高老人大便秘澀。
綿黃耆,陳皮(去白,各半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用大麻仁一合,爛研,以水投取漿一盞,濾去滓,於銀、石器內煎,候有乳起,即入白蜜一大匙,再煎令沸,調藥末,空心,食前服。秘甚者不過兩服愈,常服即無秘澀之患。此藥不冷不燥,其效如神。
白話文:
黃耆湯
此方治療年老體弱者的大便秘結。
將綿黃耆和陳皮(去除白色部分)等量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藥粉,加入一合大麻仁,搗爛後加水研磨取汁一盞,過濾掉渣滓。然後用銀器或石器煎煮藥汁,待藥汁表面出現乳狀泡沫後,加入一大匙白蜜,再煮沸,調入藥粉服用。空腹,飯前服用。便秘嚴重者,通常服用兩次就能痊癒;經常服用,就能預防便秘。此藥性溫和,療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