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之三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7)

1. 神保丸

治心膈痛,柿蒂燈心湯下。腹痛,柿蒂、煨姜煎湯下。血痛,炒姜醋湯下。肺氣甚者,白礬、蛤粉各三分,黃丹一分,同研為散,煎桑根白皮糯米飲調下三錢。氣小喘,止用桑白皮、糯米飲下。腎氣脅下痛,炒茴香酒下。大便不通,蜜湯調檳榔末一錢下。氣噎,木香湯下。

白話文:

治療心腹疼痛

  • 胸口悶痛:柿蒂研粉,與燈芯草煎湯服用。
  • 腹痛:柿蒂、薑片烤至微焦,煎湯服用。
  • 腹痛伴有血便:薑片烤焦,加入醋煎湯服用。

治療肺氣導致的疼痛

  • 肺氣嚴重:白礬、蛤蜊粉各 0.15 克,黃丹 0.05 克,研磨成粉,煎製桑白皮、糯米湯,調服粉末 1.8 克。
  • 肺氣氣喘:只服用桑白皮、糯米湯。

治療腎氣導致的肋下疼痛

  • 烤茴香,加入酒服用。

治療便祕

  • 蜜水調檳榔末 0.6 克服用。

治療氣噎

  • 木香湯服用。

宿食不消,茶、酒、漿、飲任下。諸氣,惟膀胱氣、脅下痛最難治,獨此藥輒能去之。有人病項筋痛,諸醫皆以為風,治之數月不瘥,乃流入背膂,久之又注右脅,攣痛甚苦,乃合服之,一投而瘥,後嘗再發,又一投,瘥。

白話文:

飲食過量導致食物無法消化,雖然喝了茶、酒、果汁等飲料,但都無法緩解。各種氣滯病症中,膀胱氣滯和肋下疼痛最難治療,而這個方劑卻能有效消除這些症狀。有人患有頸部筋膜疼痛,所有醫生都認為是風寒引起,治療了幾個月都沒有好轉,後來疼痛蔓延到背部和脊椎,最後又集中在右側肋部,疼痛痙攣,非常痛苦。於是服用此方,一劑即愈。後來又多次復發,再次服用此方,均能痊癒。

木香胡椒(各一分),乾蠍(七個全者),巴豆(去心、皮,別研,十個)

白話文:

木香,胡椒(各 5 克),乾蠍子( 7 隻完整的),巴豆(去心、去皮,單獨研磨,10 顆)。

上為細末,入巴豆霜令勻,湯釋蒸餅,丸如麻子大,硃砂為衣。每服三粒,湯使如前。

白話文:

把細末中藥研磨成粉末,加入巴豆霜混合均勻。再用湯將蒸餅化開,搓成像芝麻粒大小的藥丸,用硃砂粉包裹。每次服用三粒,服用時的藥引如前文所述。

2. 撞氣阿魏丸

治五種噎疾,九般心痛,痃癖氣塊,冷氣攻刺,及脾胃停寒,胸滿膨脹,腹痛腸鳴,嘔吐酸水,丈夫小腸氣,婦人血氣、血刺等疾。

白話文:

治療五種噎食症、九種心臟疼痛、痃癖氣塊、寒氣侵襲、脾胃積寒、胸悶腹脹、腹痛腸鳴、嘔吐酸水、男性小腸氣、女性血氣障礙和血刺等疾病。

茴香(炒),青皮(去白),甘草(炒),蓬莪朮(炮),川芎陳皮(去白,各一兩),白芷(半兩),丁香皮(炮,一兩),縮砂仁肉桂(去皮,各半兩),生薑(四兩,切作片子,用鹽半兩醃一宿,炒黑色),胡椒阿魏(醋浸一宿,以面同為糊,各二錢半)

白話文:

茴香(炒熟) 青皮(去除白色的部分) 甘草(炒熟) 蓬莪朮(炮製過) 川芎 陳皮(去除白色的部分,各一兩) 白芷(半兩) 丁香皮(炮製過,一兩) 縮砂仁 肉桂(去除樹皮,各半兩) 生薑(四兩,切片,用半兩鹽醃一夜,炒至變黑) 胡椒 阿魏(浸泡在醋中,用麵粉製成糊狀,各二錢半)

上搗為末,用阿魏糊和丸,如雞頭大,每藥丸一斤,用硃砂七錢為衣。丈夫氣痛,炒姜鹽湯下一粒至二粒。婦人血氣,醋湯下。常服一粒,爛嚼,茶、酒任下。

白話文:

把藥材搗成粉末,用阿魏糊和成丸子,大小像雞蛋黃。每斤藥丸用七錢硃砂作為外衣。男性腹痛,用炒薑鹽湯送服一到兩粒藥丸。女性血氣不足,用醋湯送服。平時保養調理身體,每天服用一粒藥丸,嚼碎後用茶或酒送服。

3. 沉香降氣湯

治陰陽壅滯,氣不升降,胸膈痞塞,心腹脹滿,喘促短氣,乾噦煩滿,咳嗽痰涎,口中無味,嗜臥減食。又治胃痹留飲,噫醋聞酸,脅下支結,常覺妨悶,及中寒咳逆,脾濕洞泄,兩脅虛鳴,臍下撮痛,皆能治之。患腳氣人,毒氣上升,心腹堅滿,肢體浮腫者,尤宜服之。常服開胃消痰,散壅思食。

白話文:

本藥方用於治療陰陽氣機壅滯,氣息不能正常升降,導致胸悶脹痛,腹中脹滿,呼吸短促,乾嘔煩悶,咳嗽多痰,口無味覺,嗜睡不想吃飯。

此外,還可以用於治療胃部不適,積飲停留,打嗝有酸味,肋骨下疼痛,常感胸悶,以及中寒引起的咳嗽嘔吐,脾濕導致的腹瀉,兩肋有虛鳴感,臍下疼痛。

對於患有腳氣病的人,本藥方也能有效治療,因為它可以祛除毒氣,減輕腹脹,消除肢體浮腫。

長期服用本藥方可以開胃消痰,疏通氣機,增進食慾。

香附(炒,去毛,四百兩),沉香(十八兩半),縮砂仁(四十八兩),甘草(爁,一百二十兩)

白話文:

香附(炒熟後去毛,400 兩) 沉香(18 兩半) 縮砂仁(48 兩) 甘草(炙烤後,120 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入鹽少許,沸湯點服。凌旦霧露,空心服食,去邪惡氣,使無瘴疫。

4. 小烏沉湯

調中快氣,治心腹刺痛。

烏藥(去心,十兩),甘草(炒,一兩),香附子(沙盆內煅去皮、毛,焙乾,二十兩)

白話文:

烏藥(去掉果實,10兩),甘草(炒過的,1兩),香附子(在沙罐中煅燒去除外皮和絨毛,烘乾,20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入鹽少許,或不著鹽,沸湯點服,不拘時。

5. 丁沉煎丸

闢霧露寒邪,散膈脘凝滯,調順三焦,和養榮衛。治心胸痞悶,噎醋吞酸,嘔逆痰水,津液不收,兩脅刺痛,腹中堅滿,口苦無味,不思飲食。

白話文:

消除寒氣、濕氣的侵襲,疏散胸膈的鬱結,調和三焦功能,平衡氣血陰陽。治療胸悶氣促、嘔吐酸水、嘔吐痰水、津液虧損、兩脅脹痛、腹部堅硬脹滿、口苦無味、不想吃東西。

丁香(十二兩),沉香(二兩),木香(一錢半),丁香皮(一兩),白豆蔻仁(九兩半)

白話文:

丁香:12 兩 沉香:2 兩 木香:1.5 錢 丁香皮:1 兩 白豆蔻仁:9.5 兩

上為細末,別用甘草熬膏子為丸,每一兩分作二百五十丸。每服一粒,含化,空心食。

6. 感應丸

治虛中積冷,氣弱有傷,停積胃脘,不能轉化;或因氣傷冷,因飢飽食,醉酒過多,心下堅滿,兩脅脹痛,心腹大疼,霍亂吐瀉,大便頻並,後重遲澀,久痢赤白,膿血相雜,米穀不消,愈而復發。又治中酒嘔吐,痰逆噁心,喜睡頭旋,胸膈痞悶,四肢倦怠,不欲飲食。又治妊娠傷冷,新產有傷,若久有積寒吃熱藥不效者。

白話文:

適用症狀:

  1. 虛寒體質,氣血虛弱受損,導致胃部停滯,無法消化。
  2. 寒氣傷及氣血,導致飢飽不調、醉酒過量,造成心腹部脹滿疼痛、胸脅脹痛、腹瀉嘔吐、大便頻急、便祕排便困難、久痢便中帶血膿、消化不良、反覆發作。
  3. 飲酒後嘔吐,痰液逆上噁心、嗜睡頭暈、胸悶痞塞、四肢乏力、食慾不振。
  4. 妊娠受寒、產後受傷,或長期寒積,服用熱性藥物無效。

又治久病形羸,荏苒歲月,漸致虛弱,面黃肌瘦,飲食或進或退,大便或秘或泄,不拘久新積冷,並悉治之。大病不過三服,便見痊愈。此藥溫無毒,並不燥熱,不損胃氣,亦不吐瀉,止是磨化積聚,消逐溫冷,療飲食所傷,快三焦滯氣。旋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粒,量虛實加減,溫水吞下,不拘時候。

白話文:

治療久病體弱、日漸虛弱、面色蠟黃、肌肉消瘦,食量時多時少,大便時便祕時腹瀉,不論是新近或久積的風寒濕熱,都可以用此方治療。大病患者服三劑藥即可見效。此藥溫和無毒,不燥熱,不傷胃氣,也不引起嘔吐或腹瀉。它能化消積聚,驅除寒氣,治療飲食不當造成的疾病,化解三焦氣滯。將藥丸搓成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三至五粒,根據個人體質調整劑量,用溫水送服,不限時間。

常服進飲食,消酒毒,令人不中酒。又治小兒脾胃虛弱,累有傷滯,糞白鮓臭,下痢水穀,每服五粒黍米大,乾薑湯下,不拘時候。前項疾證,連綿月日,用熱藥及取轉並不成效者。

白話文:

經常服用這種藥物進食,可以解除酒毒,使人不容易醉酒。另外,還可治療小兒脾胃虛弱,屢次受傷停滯,排洩的糞便呈白色且臭味濃厚,下痢水穀等症狀。每次服用五粒黍米大的藥量,用乾薑湯送服,無須拘泥於時間。上述疾病症狀,拖延了很長一段時間,使用熱性藥物以及採取轉化之法都無成效者,可用此藥。

百草霜(用村莊家鍋底上颳得者,細研,稱二兩),杏仁(揀淨者,去雙仁者,百四十個,去尖,湯浸一宿,去皮,別研極爛如膏),南木香(去蘆頭,二兩半),丁香(新揀者,一兩半),川乾薑(炮製,一兩),肉豆蔻(去粗皮,用滑皮仁子,二十個),巴豆(七十個,去皮、心、膜,研細,出盡油如粉)

白話文:

  • 百草霜(從村莊中的鍋底刮下,磨細,稱取二兩)
  • 杏仁(挑選乾淨,去雙仁,取一百四十顆,去尖,在熱水裡浸泡一晚,去掉皮,另外研磨至極其細緻,呈膏狀)
  • 南木香(去掉蘆頭,二兩半)
  • 丁香(新鮮挑選,一兩半)
  • 川乾薑(炮製,一兩)
  • 肉豆蔻(去掉粗皮,使用滑皮仁子,二十顆)
  • 巴豆(七十顆,去掉皮、心、膜,研磨細緻,榨出所有油脂,呈粉狀)

上除巴豆粉、百草霜、杏仁三味外,餘四味搗為細末,與前三味同拌,研令細,用好蠟匱和,先將蠟六兩熔化作汁,以重綿濾去滓,以好酒一升,於銀石器內煮蠟熔,數沸傾出,候酒冷,其蠟自浮,取蠟稱用。

白話文:

除了大黃、百草霜、杏仁這三味藥之外,剩下的四味藥搗成細末,和前三味混合均勻,研磨成更細的粉末。用上好的蠟器來和藥,先將六兩蠟燭熔化成汁,用厚棉布過濾掉雜質。取一昇好酒,在銀器或石器中煮沸溶解蠟,煮到沸騰幾次後倒出,等酒冷卻後,蠟會浮在上面。取下蠟並稱重使用。

凡春夏修合,用清油一兩,於銚內熬,令末散香熟,次下酒煮蠟四兩,同化作汁,就鍋內乘熱拌和前項藥末;秋冬修和,用清油一兩半,同煎煮熱作汁,和匱藥末成劑,分作小鋌子,以油單紙裹,旋丸服餌。此高殿前家方也。

白話文:

在春夏時節煉製,使用清油一兩,在瓷器中熬煮,熬製到藥末散發香氣且熟透。然後加入酒煮沸的蠟四兩,使其化為汁液,趁熱與鍋中的藥末混合。在秋冬時節煉製,使用清油一兩半,與藥物同煎煮至沸騰成汁,與藥末混合成為藥劑,分成小條狀,用油紙包起來,製作成丸狀服用。這是高殿前的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