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之八 (3)
卷之八 (3)
1. 立效散
治下焦結熱,小便黃赤,淋閉疼痛,或有血出,及大小便俱出血者,亦宜服之。
山梔子(去皮,炒,半兩),瞿麥穗(一兩),甘草(炙,三分)
上為末。每服五錢至七錢,水一碗,入連須蔥根七個,燈心五十莖,生薑五、七片,同煎至七分,時時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立效散
此方主治下焦(指小腹、膀胱等處)濕熱瘀結,症狀表現為小便黃赤、排尿困難疼痛,甚至尿血或大小便同時出血。
藥方組成:山梔子(去皮,炒至半乾,用量為半兩)、瞿麥穗(用量為一兩)、炙甘草(用量為三分)。
用法: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到七錢,用一碗水煎煮,加入連根蔥七個、燈芯草五十根、生薑五到七片,一起煎至七分(約七成),溫熱服用,隨時皆可。
2. 必勝散
治男子、婦人血妄流溢,吐血、衄血、嘔血、咯血。
熟乾地黃,小薊(並根用),人參,蒲黃(微炒),當歸(去蘆),芎藭,烏梅(去核,各一兩)
上件藥搗,羅為粗散。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必勝散
此方治療男女因血虛或血熱而引起的各種出血症狀,例如:子宮出血、吐血、鼻出血、嘔血、咳血。
藥材包括:熟地黃、小薊(連根)、人參、蒲黃(微炒)、當歸(去根)、川芎、烏梅(去核),每種藥材各一兩。
將所有藥材搗碎,篩成粗粉。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半水煎煮,至藥汁剩下七分,過濾藥渣,溫服,不限服用時間。
3. 釣腸丸
治久新諸痔,肛邊腫痛,或生瘡癢,時有膿血。又治腸風下血,及肛門脫出,並宜服之。
栝蔞(二枚,燒存性),蝟皮(兩個,銼碎,罐內燒存性),雞冠花(銼,微炒,五兩),胡桃(取仁一十五個,不油者,入罐內燒存性),白礬(枯),綠礬(枯),白附子(生用),天南星(生用),枳殼(去瓤,麩炒),附子(去皮、臍,生用),訶子(煨,去皮),半夏(各二兩)
上為細末,以醋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臨臥溫酒下,遠年不瘥者,服十日見效,久服永除根本。小可腸風等疾,一、二年內者,只十服,瘥,永不發動。
白話文:
釣腸丸
治療久治不癒或新發生的各種痔瘡,肛門周圍腫痛,或長瘡發癢,時常有膿血流出。也治療腸風下血,以及肛門脫出,都適合服用。
藥材包括:栝樓(兩枚,燒成灰)、蝟皮(兩個,切碎,用罐子燒成灰)、雞冠花(切碎,微炒,五兩)、胡桃(取仁十五個,不油的,用罐子燒成灰)、白礬(煅枯)、綠礬(煅枯)、白附子(生用)、天南星(生用)、枳殼(去掉瓤,麩炒)、附子(去掉皮和臍,生用)、訶子(煨熟,去掉皮)、半夏(各二兩)。
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醋煮熟的麵糊做成丸藥,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服用,睡前用溫酒送服。多年未癒者,服用十天見效,長期服用可以根治。輕微的腸風等疾病,在一到兩年內的,服用十劑即可痊癒,永不再發。
4. 石葦散
治腎氣不足,膀胱有熱,水道不通,淋瀝不宣,出少起數,臍腹急痛,蓄作有時,勞倦即發,或尿如豆汁,或便出砂石,並皆治之。
芍藥,白朮,滑石,葵子,瞿麥(各三兩),石葦(去毛),木通(各二兩),王不留行,當歸(去蘆),甘草(炙,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小麥湯調下,食前,日二、三服。
白話文:
石葦散
治療腎氣不足,膀胱有熱,導致尿路不通暢,尿頻尿急,尿量少而次數多,肚臍和小腹疼痛,時而發作,勞累後加重,或尿液像豆漿一樣混濁,或排出砂石等症狀。
藥方:芍藥、白朮、滑石、葵子、瞿麥(各三兩),石葦(去毛)、木通(各二兩),王不留行、當歸(去蘆頭)、甘草(炙,各一兩)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二錢,用小麥湯送服,飯前服用,一天服用二到三次。
5. 牡蠣散
治諸虛不足,及新病暴虛,津液不固,體常自汗,夜臥即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心忪驚惕,短氣煩倦。
黃耆(去苗、土),麻黃根(洗),牡蠣(米泔浸,刷去土,火燒通赤,各一兩)
上三味為粗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小麥百餘粒,同煎至八分,去渣,熱服,日二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牡蠣散治療各種虛弱不足,以及新發疾病導致的暴虛,津液不足,經常自汗,尤其夜臥時更甚,久治不愈,形體消瘦枯萎,心神不安驚悸,呼吸短促疲倦等症狀。
藥方:黃耆(去除苗和泥土)、麻黃根(洗淨)、牡蠣(用米泔水浸泡,刷去泥土,用火燒至通紅,各一兩)。
將以上三味藥材研成粗粉。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盞半水,加一百多粒小麥一起煎煮至八分,去渣,趁熱服用,每日服用兩次,時間不限。
6. 法制熟艾
主灸百病。
陳久黃艾(不以多少,擇取葉入臼內,用木杵輕搗令熟,以細篩隔去青渣,再搗再篩,如此三次,別以馬尾羅子隔之,更再搗,羅,候柔細黃熟為度)
上主灸百病。世人著灸,多無法度,徒忍痛楚,罕能愈疾,今於《聖惠》、《千金》、《外臺》等方內,摭取點穴分寸、作炷大小、壯數多少等法於後。
定分寸法:取病人男左、女右中指第二節內,度兩橫紋相去為一寸,應取穴及作炷分寸,並依此法。
點灸穴法:凡點穴時,須得身體平直,四肢毋令拳縮,坐點毋令俯仰,立點毋令傾側,灸時孔穴不正,無益於事,徒燒肌肉,虛忍痛楚。若坐點,則坐灸之;臥點,則臥灸之;立點,則立灸之。反此亦不得其穴。
作艾炷法:凡下火點灸,須令艾柱根下,廣三分,長亦三分。若減此,不復孔穴,不中經脈,火氣不行,亦不能除病。強壯人亦可稍增令大。周歲以里小兒,可如小麥大。
點火法:古來用火灸病,忌八般木火。今即不用木火灸人,不犯諸患,兼去久疴。以清油點燈,燈上燒艾莖點灸,兼滋潤灸瘡,至愈以來,且無疼痛,用蠟燭更佳。又火珠耀日,以艾承之,遂得火出,此火灸病為良。次有火照耀日,以艾引之,便得火出,此火亦佳。
下火灸時法:皆以日正午以後,乃可下火灸之,時謂陰氣未至,灸無不著。午前平旦,穀氣虛,令人顛眩,不可臥灸,慎之,慎之。其大法如此,卒急者不可用此例。若遇陰霧,天起風雪,忽降猛雨,炎暑、雷電、虹霓暫時且停。候待清明,即再下火灸。灸時不得傷飽、太飢、飲酒、食生硬物,兼忌思慮愁憂,怒呼罵叫,吁嗟嘆息,一切不祥,忌之大吉。
治灸瘡不發法:凡著灸療病,歷春、夏、秋、冬不較者,灸炷雖然數足,得瘡發膿出,所患即瘥。如不得瘡發膿出,其疾不愈。《甲乙經》云:灸瘡不發者,用故履底灸令熱熨之,三日即發,膿出自然愈疾。今用赤皮蔥三、五莖,去其蔥青,於煻灰火中煨熟拍破,熱熨灸瘡十餘遍,其瘡三日自發,立壞,膿出疾愈。
淋洗灸瘡法:凡著灸治病,才住火,便用赤皮蔥、薄荷二味煎湯,溫溫淋洗灸瘡周迴約一、二寸已來,令驅逐風氣於瘡口內出。兼令經脈往來,不滯於瘡下,自然瘡壞疾愈。若灸瘡退火痂後,用桃樹東南枝、稍青嫩桃皮二味等分煎湯,溫溫淋洗灸瘡,此二味偏能護灸瘡中諸風。若瘡內黑爛潰者,加胡荽,三味等分煎湯,溫溫淋洗,灸瘡自然生好肉也。
若灸瘡疼痛不可忍,多時不較者,加黃連,四味等分煎湯淋洗,立有神效。
壯數多少法:《千金方》云:「凡言壯數者,若丁壯遇疾,病根深篤者,可倍多於方數。其人老小羸瘦者,可復減半。依扁鵲灸法,有至五百壯、千壯者,皆臨時消息之。」
推人神所在法:一日足大指,二日外踝,三日股內,四日腰,五日口、舌、咽、懸雍,六日足小指,七日內踝,八日足腕,九日尻,十日背、腰,十一日鼻柱,十二日髮際,十三日牙齒,十四日胃脘,十五日遍身,十六日胸、乳,十七日氣衝,十八日腹內,十九日足趺,二十日膝下,二十一日手小指,二十二日伏兔,二十三日肝俞,二十四日手陽明、兩脅,二十五日足陽明,二十六日手、足,二十七日膝,二十八日陰,二十九日膝、脛、顳、顬,三十日關元下至足心。以上上神所在之日,禁忌著灸。
若遇病急切,不拘此例。
白話文:
法制熟艾
艾草主治百病。
將陳久變黃的艾葉(數量不限,擇取葉片)放入臼中,用木杵輕輕搗碎至熟軟,用細篩過濾去除青色雜質,再搗碎再過篩,如此反覆三次。然後用馬尾篩子過濾,再搗碎,再過篩,直到艾絨細膩、顏色呈黃熟為止。
上藥主治百病。世人施灸,多數沒有方法可循,徒然忍受痛苦,很少能治癒疾病。現今從《聖惠方》、《千金方》、《外台秘要》等醫書中,擷取穴位定位、艾炷大小、灸治次數等方法於下。
測量寸法:取病人男左女右的中指第二節內側,量取兩橫紋之間的距離為一寸,以此為基準確定穴位和艾炷的大小。
施灸方法:施灸時,病人身體必須平直,四肢不可彎曲,坐著施灸不可俯仰,站著施灸不可傾斜。灸穴位置不正,就沒有效果,只會燒傷肌肉,徒增痛苦。如果坐著施灸,就坐著灸;躺著施灸,就躺著灸;站著施灸,就站著灸。反之,則找不到正確的穴位。
製作艾炷方法:凡是下火點灸,艾炷底部直徑應為三分,高度也為三分。如果減小尺寸,則無法到達穴位,不能刺激經脈,灸火無法運行,也就不能去除疾病。體格強壯的人可以稍微加大艾炷尺寸。周歲以內的嬰兒,艾炷大小可如小麥粒般大小。
點火方法:古來用火灸治病,忌用八種木柴燃燒的火。現在不用木柴火灸治,就能避免各種禍患,並能去除久病。可以用清油點燈,用燈火點燃艾莖施灸,這樣可以滋潤灸瘡,直至痊癒,而且沒有疼痛感,用蠟燭更好。此外,可以利用太陽光聚焦,用艾草承接陽光,引燃艾草施灸,此法最佳。也可以用太陽光照射艾草,引燃艾草施灸,此法也很好。
下火灸的時間:都要在中午日正當中以後施灸,因為此時陰氣未至,灸火才能有效著穴。上午平旦時分,人體陽氣虛弱,會令人頭暈目眩,不可臥床施灸,務必謹慎。上述方法為一般規律,緊急情況則不必拘泥。如果遇到陰天、霧天、下雪、下雨、酷暑、雷電、彩虹等天氣,則暫時停止施灸,待天氣晴朗後再施灸。施灸時,不可過飽、過飢、飲酒、食用生冷硬物,同時要避免思慮、憂愁、憤怒、呼喊、哭泣、嘆息等一切不良情緒,忌諱這些才能平安無事。
處理灸瘡不發的方法:凡是施灸治療疾病,經過春夏秋冬四季仍未痊癒的,即使艾炷數量足夠,灸瘡也不會化膿,疾病也不會痊癒。《甲乙經》說:灸瘡不發者,可用舊鞋底灸熱後熨燙灸瘡,三日即可化膿,膿出則自然痊癒。現在可以用赤皮蔥三五莖,去掉蔥葉,在草木灰火中煨熟拍爛,熱敷灸瘡十餘次,三日後灸瘡就會自動化膿,潰爛,膿液排出,疾病痊癒。
清洗灸瘡的方法:凡是施灸治療疾病,一停止施灸,就用赤皮蔥、薄荷兩種藥材煎湯,溫溫地清洗灸瘡周圍約一、二寸範圍,驅除風邪進入瘡口。並使經脈暢通,不致阻塞於瘡下,自然能使瘡口潰爛,疾病痊癒。如果灸瘡退火結痂後,可用桃樹東南枝、稍微青嫩的桃皮等量煎湯,溫溫地清洗灸瘡,這兩種藥材特別能保護灸瘡不受風邪侵襲。如果瘡口出現黑色潰爛,可加入芫荽,三種藥材等量煎湯,溫溫地清洗,灸瘡自然會長出新肉。
如果灸瘡疼痛難忍,久治不愈的,可以加入黃連,四種藥材等量煎湯清洗,效果非常顯著。
灸治次數多少的方法:《千金方》說:「所謂灸治次數,如果體格強壯,疾病病根深重者,可以加倍於方劑中規定的次數。如果是年老體弱者,可以減半。根據扁鵲的灸法,有的灸至五百壯、一千壯,都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推算人體神氣所在部位的方法:一日大腳趾,二日外踝,三日大腿內側,四日腰部,五日口、舌、咽喉、懸雍,六日小腳趾,七日內踝,八日足腕,九日臀部,十日背部、腰部,十一日鼻樑,十二日髮際,十三日牙齒,十四日胃脘,十五日全身,十六日胸部、乳房,十七日氣衝穴,十八日腹部,十九日足背,二十日膝下,二十一日小手指,二十二日伏兔穴,二十三日肝俞穴,二十四日手陽明經、兩脅,二十五日足陽明經,二十六日手足,二十七日膝蓋,二十八日陰部,二十九日膝蓋、脛骨、顳顬,三十日關元穴至腳心。以上是神氣所在的日子,禁忌施灸。
如果遇到病情緊急,則不必遵循此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