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卷之七 (7)
卷之七 (7)
1. 麝臍散
治牙齒動搖,風蚛疼痛,齦肉宣露,涎血臭氣。常服令牙齒堅牢,解骨槽毒氣。
牛膝(去蘆,十斤),木律(四十四兩),黃茄(細切,二十個),郁李仁(二十兩),麝香空皮子(細銼,一百個)
以上五味,搗碎入罐子內,上用瓦子蓋口,留一小竅,用鹽泥固濟,燒令通赤,候煙白色,即住火取出,以新土罨一伏時取出,後入下項藥:
升麻,細辛(去苗,各十斤)
上件為細末。每用少許揩患處,須臾溫水漱口,臨臥更貼少許,咽津亦無妨。
白話文:
麝臍散治療牙齒鬆動、牙齦疼痛、牙齦萎縮、流涎血並伴有臭味等症狀。經常服用可以使牙齒堅固,消除牙槽膿毒。
配方:牛膝(去根部鬚根,十斤)、木賊(四十四兩)、黃茄(切碎,二十個)、郁李仁(二十兩)、麝香空囊(切碎,一百個)。
將以上五味藥材搗碎,放入罐中,用瓦片蓋住罐口,留一個小孔,再用鹽泥封好,燒至通紅,待煙呈白色時,停止加熱取出,用新泥土包裹一小時後取出。然後加入升麻、細辛(去苗,各十斤),研磨成細粉。每次取少量藥粉塗抹患處,片刻後用溫水漱口,睡前再塗抹少量,即使不小心吞咽了藥粉也無妨。
2. 玉屑無憂散
治咽喉腫痛,舌頰生瘡,風毒壅塞,熱盛喉閉;或因誤吞硬物,諸骨鯁刺,涎滿氣急,或至悶亂不省人事。並皆療之。
玄參(去蘆),荊芥穗,滑石(研),黃連(去毛),縮砂(去殼),白茯苓(炒令黃),貫眾(去蘆),甘草(炙),山豆根(各一兩),寒水石(研飛,二兩),硼砂(二錢)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乾摻舌上,後以新水嚥下,不拘時候。
白話文:
玉屑無憂散
治療咽喉腫痛、舌頭和臉頰長瘡、風毒阻塞、熱盛導致喉嚨閉塞;或是因為誤吞硬物,骨頭或魚刺卡住,口水滿溢,呼吸急促,甚至昏迷不醒等症狀。 都能夠治療。
藥方組成:玄參(去蘆頭)、荊芥穗、滑石(研磨)、黃連(去毛)、縮砂仁(去殼)、白茯苓(炒至黃色)、貫眾(去蘆頭)、甘草(炙甘草)、山豆根(各一兩)、寒水石(研磨成粉,二兩)、硼砂(二錢)
將以上藥材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乾粉放在舌頭上,然後用乾淨的水送服,不限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