鱉甲煎丸

BIE JIA JIA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金匱》卷上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心經 12%
腎經 11%
肺經 11%
脾經 10%
胃經 8%
大腸經 5%
三焦經 4%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膽經 3%
小腸經 3%
肝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鱉甲煎丸

  • 鱉甲: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 葶藶子: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
  • 石葦:止血、止咳化痰、清肺熱利咽、清熱涼血、祛風除濕、清熱利尿、通經絡。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牡丹皮:清熱瀉火、活血化瘀、清熱涼血、破血消癥、排膿、滋陰。
  • 瞿麥:清熱利尿、活血通經、利水滲濕、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清熱利濕、通經絡。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
  • 蟅蟲:殺蟲、止痙、活血化瘀、清熱解毒、利尿通淋、消腫止痛。
  • 阿膠:補血、補氣、滋陰、止血、止咳化痰、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安胎、潤燥、補血養肝。
  • 露蜂房:祛風除濕、消腫、殺蟲、止癢、活絡止痛、清熱解毒、治眼疾、治毒蟲蜇咬。
  • 芒硝: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
  • 桃仁: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

總結

中藥方劑「鱉甲煎丸」由鱉甲、黃芩、柴胡、乾薑、大黃、白芍、桂枝、葶藶子、石葦、厚朴、牡丹皮、瞿麥、半夏、人參、蟅蟲、阿膠、露蜂房、芒硝、桃仁等多種藥材組成,具有瘧疾,一切積聚成塊的腫塊。

傳統服藥法


鱉甲2兩(別搗為末),乾漆(搗碎,炒令煙出)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京三稜1兩(炮裂,銼),川大黃1兩(銼碎,炒過),木香半兩。
上為末。先將鱉甲末以頭醋3升煎令稠,然後入諸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
忌莧菜、生冷。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鱉甲、黃芩、柴胡、乾薑、大黃、白芍、桂枝、葶藶子、石葦、厚朴、牡丹皮、瞿麥、半夏、人參、蟅蟲、阿膠、露蜂房、芒硝、桃仁等組成。鱉甲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的作用;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作用;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和胃降逆的作用;乾薑具有溫中散寒、燥濕化痰的作用;大黃具有瀉下通便、清熱解毒的作用;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作用;桂枝具有發汗解肌、溫經通脈的作用;葶藶子具有利水消腫、化痰散結的作用;石葦具有清熱利尿、化痰散結的作用;厚朴具有行氣寬中、燥濕化痰的作用;牡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作用;瞿麥具有利水消腫、通淋排石的作用;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作用;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的作用;蟅蟲具有攻堅破積、逐痰散結的作用;阿膠具有滋陰補血、潤肺止血的作用;露蜂房具有散結消腫、止痛解毒的作用;芒硝具有瀉下通便、清熱解毒的作用;桃仁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弱者慎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腹內有腫塊貧血子宮肌瘤肺結核胰臟炎瘧疾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嘔吐腎盂腎炎尿道膿傷骨質疏鬆症下腹部痛夜間盜汗

相同名稱方劑


鱉甲煎丸, 出處:《痢瘧纂要》卷十二。 組成:鱉甲2兩,香附5錢,三棱5錢,莪朮5錢,海粉5錢,青皮5錢,紅花5錢,桃仁5錢,神曲5錢,麥芽5錢。 主治:瘧母血虛者。

鱉甲煎丸, 出處:《聖惠》卷二十八。 組成:鱉甲2兩(别搗爲末),乾漆(搗碎,炒令煙出)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京三棱1兩(炮裂,銼),川大黃1兩(銼碎,炒過),木香半兩。 主治:虛勞,癥瘕不消。

鱉甲煎丸, 出處:《聖惠》卷四十八。 組成:鱉甲2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襕),防葵1兩(銼,炒令黃),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上3味爲細末,以醋2升,煎令如膏),乾漆1兩(搗碎,炒令煙出),桂心3分,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川椒紅1兩(微炒),桃仁2兩半(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銼,研入),木香1兩,枳實1兩(麸炒微黃)。 主治:積聚氣久不消,心腹虛脹,不欲飲食。

鱉甲煎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三六引《博濟》。 組成:鱉甲(去裙襕,醋炙)2兩,柴胡(去苗)2兩,甘草(炙,銼)1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1兩,桔梗1兩,當歸(切,焙)1兩,地骨皮1兩,人參1兩,赤芍藥1兩,木香半兩,桂(去粗皮)半兩,黃連1分,胡黃連1分,麝香(另研)2錢,酥3兩,蜜3兩。 主治:補虛勞。主治:虛勞骨蒸,早晚煩熱,寢食不安,五心熱悶,百節痠疼,肌瘦盜汗。

鱉甲煎丸, 出處:《普濟方》卷二四九引《衛生家寶》。 組成:鱉甲3兩(水浸3日3夜,去裙,米醋蘸炙令脆,爲末),桃仁100個(湯浸,去皮尖,炒黃,細研),硇砂(湯化,去石,煎成霜)3分,上藥用酽醋4升,砂盆中慢火熬成膏,更入後藥:厚朴(去皮,生薑汁炙)1兩,陳皮(去白)1兩,神曲(炒)1兩,肉桂(去皮)1兩,肉豆蔻4個,檳榔2兩,柴胡(去苗)半兩。 主治:小腸氣發不可忍,並治淋。

鱉甲煎丸, 出處:《金匱》卷上。 組成:鱉甲12分(炙),烏扇3分(燒),黃芩3分,柴胡6分,鼠婦3分(熬),乾薑3分,大黃3分,芍藥5分,桂枝3分,葶藶1分(熬),石葦3分(去毛),厚朴3分,牡丹5分(去心),瞿麥2分,紫葳3分,半夏1分,人參1分,(庶蟲)蟲5分(熬),阿膠3分(炙),蜂窠4分(炙),赤消12分,蜣螂6分(熬),桃仁2分。 主治:行氣逐血,活血化瘀,軟堅散結。主治:瘧母,一切痞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