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前子性味甘、淡、微寒。主治清熱利尿、滲濕通淋、明目、祛痰。用於水腫脹滿、熱淋澀痛、暑濕泄瀉、目赤腫痛、痰熱咳嗽。
澤瀉性味甘、淡、寒。主治利水、滲濕、洩熱。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嘔吐、瀉痢、痰飲、腳氣、淋病、尿血。
石韋性苦、甘、寒。主治利水通淋、清肺化痰、涼血止血。主淋病、水腫、小便不利、痰熱咳喘、咯血、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
滑石性甘淡、寒、無毒。主治利水通淋、清解暑熱、祛濕斂瘡。用於熱淋、石淋、尿熱澀痛、暑濕煩渴、濕熱水瀉、外治濕疹、濕瘡、痱子。
冬葵子性甘、寒。主治利水、滑腸、下乳。治二便不通、淋病、水腫、婦女乳汁不行、乳房腫痛。
川牛膝性甘、微苦、平。主治祛風、利濕、通經、活血。生用散瘀血、消癰腫。治淋病、尿血、經閉、症瘕、難產、胞衣不下、產後瘀血腹痛、喉痹、癰腫、跌打損傷。熟用補肝腎、強筋骨。治腰膝骨痛、四肢拘攣、痿痹。
枳殼性苦、酸、微寒。主治理氣寬中、行滯消脹。 用於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胃下垂、脫肛、子官脫垂。
王不留行性苦、平。主治活血通經、下乳消腫。 用於乳汁不下、經閉、痛經、乳癰腫痛。
性甘、微苦、涼。主治清熱、利尿、鎮咳、消腫、解毒。治黃疸、水腫、膀胱結石、瘧疾、肺癰、咳嗽、吐血、淋濁、帶下、風濕痺痛、小兒疳積、驚癇、癰腫、瘡癬、濕疹。
萊菔子性味辛、甘、平。主治消食除脹、降氣化痰。用於飲食停滯、脘腹脹痛、大便秘結、積滯瀉痢、痰壅喘咳。
大黃性苦寒、主治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常用於治療實熱便秘、積滯腹痛、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
輕劑排石湯, 出處:《古今名方》引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方。 組成:車前子15g,澤瀉15g,石韋15g,滑石15g,冬葵子15g,牛膝15g,枳殼15g,王不留行15g,金錢草30g,萊菔子15-30g,大黃3-9g。 主治:行氣通淋。主治:尿路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