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脂丸

BAI SHI ZH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四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心經 15%
脾經 14%
腎經 12%
肺經 12%
胃經 9%
大腸經 6%
膽經 5%
膀胱經 4%
心包經 2%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白石脂丸」及其中藥成分介紹


白石脂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具有婦科方面的多種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婦女三十六種疾病,包括子宮疼痛、陰道分泌物呈紅色或白色等症狀。本方劑由以下中藥組成:


1. 桂枝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2. 白芍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3. 白芷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白芷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4. 赤石脂

傳統代功效是指中藥在長期的臨牀應用中積累而來的經驗結論。赤石脂味甘、澀,性平,具有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排膿、除煩、生肌斂瘡等功效。赤石脂常被用於治療瘡瘍金瘡、燒燙傷、大便出血、遺精滑精、小便頻數等症。


5. 花椒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6. 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7. 當歸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8. 附子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9. 乾薑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10. 海螵蛸

海螵蛸具有固澀止帶、清熱解毒、疏風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可治療崩漏、帶下、月經過多、白帶過多、子宮濕熱、血瘀等症。海螵蛸還具有固澀收斂之功,可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此外,海螵蛸的清熱、止血、收斂之功,可治療肺虛久咳不止、咯血、吐血、便血、崩漏等血癥;泄瀉、久痢;肝風內動引起之眩暈、耳鳴、耳聾等症。海螵蛸的辛寒涼性質,可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中風偏癱,口眼歪斜,瘡瘍腫毒,小便不利等症。


11. 黃柏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此外,黃柏還有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疾病。


12.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黃連亦可清熱瀉火,清胃火、清肝火,用於治療胃火熾盛的嘔吐,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脇肋脹痛、嘔吐吞酸等症狀。黃連止嘔之功用本草皆載。黃連具有解毒功能,乃其寒涼苦燥之性使然。故黃連可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尤擅清解濕熱毒邪。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腸溜腹痛下痢。黃連止血、斂瘡、止瀉,功能更強。


13.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

傳統服藥法


白石脂1兩,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 當歸(銼,炒)1兩, 乾薑(炮)3分, 赤石脂3分, 訶黎勒皮3分, 陳橘皮(去白,焙) 半兩。
上為末,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丸,空腹米飲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 海螵蛸、禹餘糧、牡蠣、赤石脂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婦人胞中痛,漏下赤白。
  • 生地黃、乾薑具有養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婦人胞中痛,漏下赤白。
  • 龍骨、桂枝具有鎮痛、安神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婦人胞中痛,漏下赤白。
  • 石葦、白蘞、細辛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婦人胞中痛,漏下赤白。
  • 白芍、黃連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婦人胞中痛,漏下赤白。
  • 附子、當歸具有溫經散寒、補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婦人胞中痛,漏下赤白。
  • 黃芩、花椒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婦人胞中痛,漏下赤白。
  • 鐘乳石、白芷、川芎、黃柏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婦人胞中痛,漏下赤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溫經散寒、補血止血的功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子宮崩漏月經期間過長月經淋漓不止

相同名稱方劑


白石脂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四。 組成:白石脂1兩(煅赤,于地上出火毒,細研如粉),肉豆蔻(面裹煨,令焦,去殼)半兩。 主治:和胃氣,固大腸。主治:脾臟虛冷泄痢。

白石脂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二。 組成:白石脂6兩,芎藭6兩,大薊6兩,伏龍肝6兩,熟乾地黃12兩(焙),阿膠(炒令燥)3兩。 主治:婦人經血五色雜下,或獨赤獨白,日久不止。

白石脂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九。 組成:白石脂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當歸(銼,炒)1兩,乾薑(炮)3分,赤石脂3分,訶黎勒皮3分,陳橘皮(去白,焙)半兩。 主治:小兒洞泄。

白石脂丸, 出處:《千金》卷四。 組成:白石脂18铢,烏賊骨18铢,禹餘糧18铢,牡蠣18铢,赤石脂半兩,乾地黃半兩,乾薑半兩,龍骨半兩,桂心半兩,石韋半兩,白蘞半兩,細辛半兩,芍藥半兩,黃連半兩,附子半兩,當歸半兩,黃芩半兩,蜀椒半兩,鍾乳半兩,白芷半兩,芎藭半兩,甘草半兩(1方有黃柏半兩)。 主治:婦人36疾,胞中痛,漏下赤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