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脂丸

BAI SHI ZH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四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心經 15%
脾經 14%
腎經 12%
肺經 11%
胃經 9%
大腸經 6%
膽經 5%
膀胱經 4%
心包經 2%
肝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白石脂丸中加入海螵蛸,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止瀉止血:海螵蛸性寒,味鹹,入腎、脾經,具有收斂固澀、止瀉止血之功效。其富含碳酸鈣,能中和胃酸,並能吸附腸道內的水分,減少腸蠕動,達到止瀉的效果。同時,海螵蛸還能收斂止血,對於因脾虛泄瀉、胃酸過多、腸道出血等引起的腹痛、便血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二、保護胃黏膜:海螵蛸的碳酸鈣成分,能中和胃酸,減少胃酸對胃黏膜的刺激,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而白石脂丸本身也具有滋陰、清熱、止痛的功效,與海螵蛸協同作用,能有效緩解胃痛、反酸、胃灼熱等症狀。

白石脂丸中加入禹餘糧,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瀉火,止血生肌: 禹餘糧性寒,味甘淡,具有清熱瀉火、止血生肌之效。方中白石脂性寒,清熱解毒,但偏於燥性,易耗傷陰津。加入禹餘糧可協同白石脂清熱瀉火,同時緩解其燥性,防止過度傷陰,並促進創口癒合。
  2. 滋陰潤燥,緩解便祕: 白石脂丸主治熱毒瘡瘍、口瘡、口乾舌燥等症,但藥性偏於燥性,易造成便祕。禹餘糧兼具滋陰潤燥之效,可緩解白石脂的燥性,防止便祕,維持腸道功能正常運作。

白石脂丸中加入牡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心安神:牡蠣性寒鹹,入肝、腎經,具有鎮心安神、平肝潛陽之效。白石脂丸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牡蠣可協同其他藥物,起到鎮定心神、改善睡眠的作用。
  2. 軟堅散結:牡蠣性滑,具有軟堅散結之效。白石脂丸亦可用於治療瘰癧、癭瘤等症,牡蠣可助於消散結塊,緩解病症。

白石脂丸方劑中加入赤石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 白石脂與赤石脂皆屬石類藥材,性涼、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止瀉、止血生肌等功效。二者搭配,可增強藥效,更能有效治療脾胃虛寒、久瀉不止等症狀。
  2. 相須相使,調和藥性: 白石脂偏於清熱止瀉,赤石脂則偏於止血生肌,二者搭配使用,既能清熱止瀉,又能止血生肌,相互配合,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白石脂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生津的功效。白石脂丸主要用於治療熱證,如陰虛火旺、血熱妄行等,生地黃可以起到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的作用,平衡藥性,使藥效更佳。
  2. 輔助白石脂: 白石脂性寒,味甘淡,入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的作用。生地黃與白石脂共同使用,可以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一方面滋陰降火,另一方面清熱解毒,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白石脂丸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燥濕止瀉: 白石脂丸主治脾胃虛寒所致的泄瀉,而乾薑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燥濕止瀉的功效,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並減少腸道水分積聚,進而改善泄瀉症狀。
  2. 配合白石脂,增強療效: 白石脂性寒,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但單獨使用可能寒性過重,容易損傷脾胃陽氣。加入乾薑可中和白石脂的寒性,溫補脾胃,使其更好地發揮止瀉效果,同時避免寒性過重引起其他不良反應。

白石脂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其中,龍骨的加入有其特定的藥理作用。龍骨,即化石化的動物骨骼,性質沉重,具有安神定志、收斂固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精神失常、焦慮等症。而在白石脂丸中,龍骨的成分能夠協同白石脂的功能,增強對腸胃的保護,從而改善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

此外,龍骨的鎮靜作用可以減輕因脾胃虛弱引起的心理壓力,幫助患者獲得更好的休息與睡眠。此外,龍骨中的微量元素和鉀鈣鎂等礦物質,有助於修復和改善身體的整體機能,促進康復。因此,在白石脂丸的組成中,龍骨的選用不僅提升了方劑的療效,也從多方面促進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白石脂丸方劑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溫陽散寒: 桂枝性溫,味辛,入肺、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脈止痛的功效。白石脂丸主治寒溼凝滯、脾腎陽虛所致的腰膝冷痛、小便不利等症狀,桂枝可溫陽散寒,助脾腎陽氣,緩解寒溼凝滯,改善腰膝冷痛及小便不利等症狀。
  2. 調和營衛: 桂枝具有調和營衛的作用,可以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寒溼凝滯所致的氣血瘀滯,從而緩解腰膝冷痛等症狀。

綜上所述,桂枝的加入不僅可以溫陽散寒,還可以調和營衛,協同白石脂丸其他藥物,發揮更佳的療效。

白石脂丸中加入石葦,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止咳化痰: 石葦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白石脂丸主要用於治療熱病煩渴、咽喉腫痛、咳嗽痰多等症,石葦的加入可增強方劑清熱解毒、止咳化痰之效。
  2. 涼血止血,消腫生肌: 石葦還具有涼血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對於熱病所致的出血症狀,石葦能起到涼血止血的作用,同時對於咽喉腫痛、潰瘍等,石葦亦可促進消腫生肌。

白石脂丸中加入白蘞,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白蘞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白石脂丸本身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帶之功效,而白蘞的加入可以加強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效果,進一步緩解因熱毒所致的出血症狀。
  2. 配伍增效,相輔相成:白蘞與白石脂、牡蠣等藥物配伍,可形成清熱解毒、利濕止帶、滋陰養血的整體功效。白蘞的加入,可以協調藥性,增強藥效,使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

白石脂丸是中醫用於治療一些內科疾病的方劑,其組成中包含細辛,有其特定的原因。細辛(Asarum sieboldii),是一種具有辛散之效的草藥,主要用於驅散風寒,通經活絡。其辛香的性質能夠開透肌表,促進氣血循環,並增強對外邪的抵抗力。

在白石脂丸的配方中,細辛的加入能夠提升方劑的整體作用,尤其是在改善胸悶、咳嗽等症狀方面。細辛所含的成分還可以幫助祛痰,增加氣道的通暢性,從而減少因痰多引起的不適。此外,細辛也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有助於緩解因炎症引起的相關症狀。這樣的組合使得白石脂丸在臨牀使用中能更有效地達到療效,符合中藥配伍的原則,充分發揮合方的協同作用。

白石脂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緩解疼痛,養血柔肝: 白芍具有鎮痛、止痛、養血柔肝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肝氣鬱結、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腹痛、脅痛、乳房脹痛等症狀,與方中其他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止痛、消腫、緩解疼痛的目的。
  2. 調和藥性,護肝養胃: 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柔肝止痛、養血斂陰的功效,能調和方中其他藥物的燥性,避免燥傷脾胃,保護肝胃,使藥物更安全有效。

白石脂丸中加入黃連,主要考量其清熱解毒、瀉火燥濕的功效。

  1. 清熱解毒: 黃連性寒,苦味,入心、胃、大腸經,能清心火、瀉胃火,對於因濕熱蘊結而導致的瘡瘍腫毒、口舌生瘡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 瀉火燥濕: 白石脂丸主治濕熱下注所致的帶下病,而黃連能清熱燥濕,配合其他藥物,能有效地清除濕熱,改善帶下過多、顏色異常等症狀。

白石脂丸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白石脂丸主要用於治療寒溼凝滯所致的關節疼痛、屈伸不利等症。附子性溫,入心、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陽散寒的功效,可溫煦脾腎,驅散寒溼,緩解關節疼痛。
  2. 助藥力,增強療效: 附子辛溫,能夠起到引藥入經的作用,將其他藥物有效成分導入關節部位,增強藥物的療效,更有效地治療寒溼凝滯所致的關節疼痛。

白石脂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補血活血,調和藥性: 當歸為血藥,具有補血活血、養血潤燥的功效,可改善因血虛所致的症狀,如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同時,當歸能調和藥性,使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作用,避免藥性過於偏寒或偏燥。
  2. 與方劑整體功效相呼應: 白石脂丸主治寒濕帶下、白帶過多等症,而當歸的補血活血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寒濕凝滯的狀態,並能滋養血脈,提高機體抵抗力,從而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白石脂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主要功能在於健脾和胃、化痰止咳。方中包含黃芩,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黃芩具清熱燥濕的功效,能有效清理體內的熱毒,特別是在白石脂丸中,黃芩的清熱作用能平衡白石脂的性質,避免因其藥性過重而引起的上火情況。

其次,黃芩含有黃酮類化合物,能增強免疫系統,對於因脾胃不和導致的各種不適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這有助於促進整體療效,增強患者的體力和抵抗力。

最後,黃芩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可以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提升方劑的整體功效,使白石脂丸的療效更加完整,對於治療呼吸道疾病尤為重要。因此,黃芩的加入不僅增強了方劑的清熱解毒能力,還能調和其他藥材的作用,使得白石脂丸在臨牀應用中更加有效。

白石脂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中包含花椒。花椒(Zanthoxylum piperitum)在中醫中被廣泛用作調味劑和藥材,具有獨特的香味和刺激性。其主要成分如胡椒鹼和香豆素,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機體的免疫力。

在白石脂丸中添加花椒,有助於增強方劑的整體效果。首先,花椒具有溫中散寒的功效,能夠促進胃腸的消化吸收,對於改善白石脂的重性與性質起到平衡作用。其次,花椒的刺激性可以增強腸胃的運動,有助於促進藥效的吸收,強化治療效果。此外,花椒的芳香也可增強患者的食慾,減少用藥過程中的不適感,進一步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因此,花椒在白石脂丸中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方劑的功效,還改善了患者的使用體驗,充分體現了中藥方劑組成中的配伍智慧。

白石脂丸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濕熱病症,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的功效。在其組成中,鐘乳石的使用具有其獨特的藥用價值。鐘乳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因其具備燥濕、祛痰、凝聚等特性,能有效地幫助調理體內的濕氣,緩解由濕熱引起的各種症狀。

此外,鐘乳石在中醫理論中屬於「重石」,具有沉降與凝聚的作用,可以促進氣血的循環,改善消化系統的運作,並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它的礦物性質也使其容易與其他中藥成分協同作用,增強整體療效。因此,將鐘乳石納入白石脂丸的組成,不僅能發揮其自身藥效,還能提升方劑的整體協同效能,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白石脂丸方中包含白芷,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散寒止痛: 白芷性溫,具有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因寒邪入侵而引起的頭痛、鼻塞、牙痛等症狀。白石脂丸主要用於治療風寒頭痛、鼻淵、齒痛等症,白芷的加入有助於散寒止痛,改善患者的病症。
  2. 通竅止涕: 白芷還具有通竅止涕的功效,可治療鼻塞不通、鼻涕清稀等症狀。白石脂丸中,白芷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能有效改善鼻淵患者的鼻塞、流涕等症狀,提高治療效果。

白石脂丸中加入川芎,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川芎味辛、性溫,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白石脂丸主治血瘀所致的各種病症,川芎有助於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通絡止痛: 川芎能通經絡,解除痺痛。白石脂丸中加入川芎,有助於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解除經絡瘀阻,緩解疼痛症狀,提高療效。

白石脂丸是中醫方劑之一,其組成中包含黃柏,主要是基於黃柏的藥理特性及其在治療中的作用。黃柏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因濕熱所引起的病症。

在白石脂丸中,黃柏的添加主要是為了協調其他藥材的作用,使其在療效上更加突出。白石脂本身具有收斂止瀉的特性,而黃柏則可以幫助清除濕熱,減少腸道的不適,達到雙重療效。此外,黃柏還能增強整體方劑的解毒能力,有助於改善腸道環境,降低炎症反應。

因此,黃柏的加入使得白石脂丸在應對消化系統疾病時,更加全面有效。這種配方設計充分體現了中醫藥在組方上的辯證施治原則,以期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白石脂丸」及其中藥成分介紹


白石脂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具有婦科方面的多種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婦女三十六種疾病,包括子宮疼痛、陰道分泌物呈紅色或白色等症狀。本方劑由以下中藥組成:


1. 桂枝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2. 白芍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3. 白芷

白芷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白芷可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所致的頭痛、鼻淵、齒痛及風濕痹痛,適用於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疼痛等症狀,可溫暖陽氣,散寒除濕,利水消腫,改善經血過多或經期不調,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等。可治療感冒、咳嗽,使呼吸暢通,並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能力,可幫助排膿。


4. 赤石脂

傳統代功效是指中藥在長期的臨牀應用中積累而來的經驗結論。赤石脂味甘、澀,性平,具有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排膿、除煩、生肌斂瘡等功效。赤石脂常被用於治療瘡瘍金瘡、燒燙傷、大便出血、遺精滑精、小便頻數等症。


5. 花椒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6. 川芎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7. 當歸

中藥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8. 附子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9. 乾薑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感冒、腹痛、腰痛、脾胃寒證、消化不良、腹瀉、吐血、便血、崩漏、經血不調、痛經、月經過多、咳嗽氣喘痰多清稀等病症。乾薑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可以作為日常食品添加,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慾、消炎止痛、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10. 海螵蛸

海螵蛸具有固澀止帶、清熱解毒、疏風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可治療崩漏、帶下、月經過多、白帶過多、子宮濕熱、血瘀等症。海螵蛸還具有固澀收斂之功,可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此外,海螵蛸的清熱、止血、收斂之功,可治療肺虛久咳不止、咯血、吐血、便血、崩漏等血癥;泄瀉、久痢;肝風內動引起之眩暈、耳鳴、耳聾等症。海螵蛸的辛寒涼性質,可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中風偏癱,口眼歪斜,瘡瘍腫毒,小便不利等症。


11. 黃柏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此外,黃柏還有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疾病。


12.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黃連亦可清熱瀉火,清胃火、清肝火,用於治療胃火熾盛的嘔吐,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脇肋脹痛、嘔吐吞酸等症狀。黃連止嘔之功用本草皆載。黃連具有解毒功能,乃其寒涼苦燥之性使然。故黃連可清熱解毒,瀉火除煩,尤擅清解濕熱毒邪。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腸溜腹痛下痢。黃連止血、斂瘡、止瀉,功能更強。


13. 黃芩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

傳統服藥法


白石脂1兩,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 當歸(銼,炒)1兩, 乾薑(炮)3分, 赤石脂3分, 訶黎勒皮3分, 陳橘皮(去白,焙) 半兩。
上為末,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丸,空腹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溫經散寒、補血止血的功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子宮崩漏月經期間過長月經淋漓不止

相同名稱方劑


白石脂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四。 組成:白石脂1兩(煅赤,于地上出火毒,細研如粉),肉豆蔻(面裹煨,令焦,去殼)半兩。 主治:和胃氣,固大腸。主治:脾臟虛冷泄痢。

白石脂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二。 組成:白石脂6兩,芎藭6兩,大薊6兩,伏龍肝6兩,熟乾地黃12兩(焙),阿膠(炒令燥)3兩。 主治:婦人經血五色雜下,或獨赤獨白,日久不止。

白石脂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九。 組成:白石脂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當歸(銼,炒)1兩,乾薑(炮)3分,赤石脂3分,訶黎勒皮3分,陳橘皮(去白,焙)半兩。 主治:小兒洞泄。

白石脂丸, 出處:《千金》卷四。 組成:白石脂18铢,烏賊骨18铢,禹餘糧18铢,牡蠣18铢,赤石脂半兩,乾地黃半兩,乾薑半兩,龍骨半兩,桂心半兩,石韋半兩,白蘞半兩,細辛半兩,芍藥半兩,黃連半兩,附子半兩,當歸半兩,黃芩半兩,蜀椒半兩,鍾乳半兩,白芷半兩,芎藭半兩,甘草半兩(1方有黃柏半兩)。 主治:婦人36疾,胞中痛,漏下赤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