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骨丸

LONG G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6%
心經 19%
腎經 13%
肺經 9%
膽經 9%
脾經 9%
大腸經 6%
胃經 3%
心包經 3%
肝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膽經
脾經
大腸經
胃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龍骨丸中包含龍骨,主要原因如下:

  1. 鎮驚安神:龍骨性寒,味甘鹹,入心、肝經,具有鎮驚安神的作用。對於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症狀,龍骨能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與其他藥物配合,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症狀。
  2. 固澀止汗:龍骨還具有固澀止汗的功效。對於自汗盜汗、虛汗不止等症狀,龍骨能起到收斂固澀的作用,減少汗液分泌,改善患者的體質。

龍骨丸中加入海螵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固澀止瀉: 海螵蛸性收斂,味甘鹹,具有止瀉止汗、固精縮尿之效。與龍骨同用,可加強固澀止瀉之功,用於治療脾虛泄瀉、腎虛滑精等症。
  2. 鎮驚安神: 海螵蛸性平,味甘鹹,入心、肝經,具有鎮驚安神之效。與龍骨同用,可加強鎮驚安神之功,用於治療驚悸失眠、心神不寧等症。

龍骨丸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降火: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的功效。龍骨丸本身具有鎮驚安神、固精止遺的作用,而生地黃則可緩解龍骨的燥性,避免其過於燥烈傷陰,同時也起到滋陰降火,平衡藥性,使藥效更趨穩定的作用。
  2. 協同鎮驚安神:生地黃具有養血安神的作用,與龍骨共同作用,可以更好地起到鎮驚安神、寧心安神的功效,對於因陰虛火旺、心神不寧所導致的失眠、心悸、多夢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

龍骨丸中添加牡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鎮心安神,平肝潛陽:牡蠣性寒鹹,入心、肝經,具有鎮心安神、平肝潛陽的功效,可緩解心悸、失眠、頭暈目眩等症狀。龍骨丸主要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牡蠣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鎮心安神之效。
  2. 固澀收斂,止汗止瀉:牡蠣具有固澀收斂、止汗止瀉的功效,可改善因心脾虛損、氣血不足導致的汗出、腹瀉等症狀。龍骨丸中添加牡蠣,可增強方劑的固澀收斂作用,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

龍骨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一、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效。龍骨性寒,味甘鹹,入心、腎經,能安神定志、收斂固澀。當歸可緩解龍骨的寒性,並補益血氣,使藥力更平和,更易被人體吸收。

二、相輔相成:龍骨丸主要用於治療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當歸補血活血,能改善心血不足,促進心神安定,與龍骨的安神定志功效相輔相成,達到更好的療效。

龍骨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緩解龍骨的燥性: 龍骨性燥,長期服用容易引起口乾舌燥、便祕等不適。白芍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緩解燥熱的作用,可與龍骨相配,中和其燥性,避免副作用。

二、增強鎮靜安神效果: 白芍具有養血柔肝、鎮靜安神的作用,與龍骨的鎮驚安神功效相輔相成,加強了方劑的整體效果。

因此,白芍在龍骨丸中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不僅緩解龍骨的燥性,更增強了方劑的整體療效。

龍骨丸方劑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活血化瘀: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龍骨丸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川芎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進而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2. 通絡止痛:川芎除了活血化瘀外,還具有通絡止痛的作用。龍骨丸中包含龍骨、牡蠣等具有鎮靜安神的作用,川芎的通絡止痛可以緩解疼痛,並輔助龍骨、牡蠣等藥材達到鎮靜安神的作用。

龍骨丸方劑中加入黃芩,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芩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龍骨丸主治心悸失眠、虛煩不安等症,而心火亢盛、熱擾心神是造成這些症狀的常見病因,黃芩可以清心火、解熱毒,從根源上緩解症狀。

2. 抑制亢奮: 黃芩能抑制中樞神經系統,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龍骨丸中以龍骨、牡蠣等安神鎮驚藥為主,黃芩的加入可以加強安神鎮靜的效果,使藥效更為全面。

龍骨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寧心安神:茯苓性平味甘,入脾、心、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功效。龍骨丸常用於治療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茯苓可健脾利濕,促進水液代謝,減少痰濕蘊積,進而達到安神定志的效果。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龍骨丸中以龍骨、牡蠣等重鎮安神藥為主,茯苓可起到協調藥性的作用,避免藥物過於峻猛,避免對脾胃造成負擔,同時又能更好地發揮龍骨、牡蠣的安神定志功效。

總而言之,茯苓的加入,既能改善脾胃功能,又能增強安神定志的療效,是龍骨丸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主治功效


龍骨丸,中藥方劑,主治月經來時,氣味像腐肉。

**組成:**龍骨、海螵蛸、生地黃、牡蠣、當歸、白芍、川芎、黃芩、茯苓。

**龍骨:**味甘鹹,性微寒,具有安神止驚、止瀉、止血、健脾胃、澀精止遺、強筋骨等功效。

**海螵蛸:**味鹹,性微寒,具有固澀止帶、清熱解毒、疏風散寒、活血化瘀等功效。

**生地黃:**味甘苦,性微寒,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牡蠣:**味鹹,性微寒,具有補腎固精、益氣養血、益氣養血、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清熱利濕、滋陰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當歸:**味甘辛,性溫,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白芍:**味酸甘,性涼,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川芎:**味辛溫,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黃芩:**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功效:**調經止血,益氣養血,清熱涼血。

**主治:**月經來時,氣味像腐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克,一日3次。

**注意事項:**孕婦忌服。

**總結:**龍骨丸,中藥方劑,具有調經止血,益氣養血,清熱涼血的功效,主治月經來時,氣味像腐肉。

傳統服藥法


糯米飯(曬乾)4兩,赤石脂(炒令焦黃)2兩,龍骨(煅,別研)2兩,白茯苓(去皮)2兩。
上為細末,醋煮面糊為丸,焙乾。
每服50丸,空心、食前鹽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血熱者慎用。

相關疾病


陰道炎肺結核前列腺炎胰臟炎瘧疾白帶神經性厭食症遺精子宮崩漏心肌梗塞低血壓慢性腎衰竭嗜眠症(嗜睡症)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妄想狀態腦動脈阻塞

相同名稱方劑


龍骨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十三引《衛生家寶》。 組成:龍骨半兩,牡蠣半兩。 主治:腎虛白濁,赤濁。

龍骨丸, 出處:《普濟方》卷四十。 組成:龍骨1兩,艾葉(炒)1兩,鱉頭骨2枚(塗酥炙令焦黃,研)。 主治:諸痢疾脫肛,久不止。

龍骨丸, 出處:《女科秘要》卷三。 組成:龍骨1錢,海螵蛸1錢,生地1錢,牡蠣8分,川歸8分,白芍8分,川芎8分,黃芩8分,白茯苓8分。 主治:經來臭如腐肉。

龍骨丸, 出處:《千金》卷三。 組成:龍骨4兩,乾薑2兩,甘草2兩,桂心2兩(一方用人參3兩,地黃3兩)。 主治:産後虛冷下血,及谷下晝夜無數;兼治産後惡露不斷。

龍骨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二一。 組成:黃連(慢火炒)半兩,乾薑(炮)半兩,當歸半兩(酒浸,焙乾),赤石脂(醋煅7次),阿膠2錢半(炮,蛤粉炒)。 主治:下痢不止。

龍骨丸, 出處:《千金》卷十五。 組成:龍骨30铢,當歸30铢,龍膽30铢,附子30铢,乾薑30铢,黃連30铢,羚羊角30铢,赤石脂1兩半,礬石1兩半,犀角18铢,甘草18铢,熟艾18铢。 主治:血痢腹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