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 Halloysitum Rubrum,Halloysite Kaolin, Crimson Stone Resin, Halloysitum Rubrum, Halloysit, Red Halloysite
- 其他名稱:紅高嶺,赤石土,赤石脂,赤符,紅土,吃油脂
- 藥品來源:本品為矽酸鹽類礦物多水高嶺土的一種紅色塊狀體。挖出後,主含含水矽酸鋁 [Al4(Si4O10)(OH)8.4H2O]。選擇紅色滑膩如脂的塊狀體,揀去雜石、泥土。
- 道地藥材:山西,河北,甘肅,西藏,四川,廣東,遼寧,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湖北,福建,陜西,內蒙古,蒙古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19-10-26
赤石脂的主治功效
澀腸,止血,生肌斂瘡。用於久瀉久痢,大便出血,崩漏帶下;外治瘡瘍不斂,濕疹膿水浸淫。
赤石脂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4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調敷。
赤石脂的炮製
煅石脂:揀淨雜質,碾成細粉,用醋和勻,搓條切段,曬乾,置坩堝內,在無煙的爐火中煅紅透,取出,放涼;赤石脂,研如粉,新汲水飛過三度,曬乾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有濕熱積滯者忌服。孕婦慎服。《本草經集注》:惡大黃,畏芫花。《藥性論》:惡松脂。《日華子本草》:畏黃芩、大黃、官桂。《本草經疏》:火熱暴注者不宜用。滯下全是濕熱,於法當忌,自非的受寒邪,下痢白積者不宜用。崩中法當補陰清熱,不可全仗收澀;滯下本屬濕熱積滯,法當祛暑除積,止澀之藥,定非所宜,慎之慎之。不宜與肉桂同用。 有濕熱積滯者忌服。孕婦慎服。《本草經集註》:惡大黃,畏芫花。《藥性論》:惡松脂。《日華子本草》:畏黃芩、大黃、官桂。《本草經疏》:火熱暴註者不宜用。滯下全是濕熱,於法當忌,自非的受寒邪,下痢白積者不宜用。崩中法當補陰清熱,不可全仗收澀;滯下本屬濕熱積滯,法當祛暑除積,止澀之藥,定非所宜,慎之慎之。
赤石脂相關的方劑
赤石脂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白帶
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
脫肛
胃腸出血
子宮頸炎
月經期間過長
皮膚顏色發黃
月經淋漓不止
大便出血
子宮崩漏
腹痛
吐血
黃疸
遺精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顯示更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