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烏頭赤石脂丸中加入赤石脂,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固澀止瀉: 赤石脂性澀,能收斂腸道,固澀止瀉。烏頭毒性較強,容易引起嘔吐、腹瀉等症狀,赤石脂可以起到緩解這些副作用的作用。
- 止咳化痰: 赤石脂具有燥濕化痰的作用,可以治療因寒濕引起的咳嗽、痰多等症狀。烏頭也能治療寒咳,與赤石脂配合使用,可增強療效。
總之,赤石脂的加入,不僅能減輕烏頭的毒性,更能增強其止咳、止瀉等功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烏頭赤石脂丸中加入乾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溫中散寒: 烏頭性寒,赤石脂性涼,藥性偏寒,容易損傷脾胃陽氣。乾薑性溫,可溫中散寒,緩解烏頭赤石脂丸的寒性,避免其對脾胃造成過大的負擔。
- 助藥力: 乾薑具備辛溫發散之性,可助烏頭、赤石脂等藥物深入經絡,發揮更好的療效。同時,乾薑還能增強藥物對病竈的穿透力,促進藥效的發揮。
烏頭赤石脂丸中加入花椒,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止痛止瀉:花椒性溫,具有溫陽散寒、止痛止瀉的功效。烏頭赤石脂丸主要用於治療寒濕凝滯、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瀉、肢冷等症,花椒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濕,緩解疼痛,有助於藥效發揮。
- 助藥力,引藥入脾胃:花椒味辛,可以促進藥物吸收,並引導藥力直達脾胃,提高藥效。與烏頭、赤石脂等藥材搭配,能更有效地治療寒濕凝滯、脾胃虛寒等病症。
烏頭赤石脂丸中含有烏頭,主要源於其溫陽散寒之效。烏頭味辛、熱,性劇毒,入心、肺、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祛風濕、解毒的功效。
方劑中若有寒邪凝滯,氣血運行不暢之症,則烏頭可溫通經絡,驅散寒邪,達到止痛的效果。然而,烏頭毒性極強,需謹慎使用,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
烏頭赤石脂丸方中包含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 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脾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補火助陽之功效。方中赤石脂寒涼,與烏頭相配,易致寒邪內侵,故需附子溫陽散寒,平衡藥性,防止寒凝血脈,藥效更佳。
- 調和藥性: 附子可解烏頭毒性。烏頭性寒毒烈,易傷陽氣,而附子性溫,可溫陽解毒,協調藥性,使藥物溫和,減少毒副作用。同時,附子亦可增強烏頭驅寒止痛之效,使藥效更顯著。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烏頭赤石脂丸」的主要成分包括赤石脂、乾薑、花椒、烏頭、附子,主要用於治療長期胸痛和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的症狀。這些症狀通常是由於心脈、背脈的陽氣虧虛,寒邪內侵所致。
功效: 驅逐寒氣,止痛。心痛能夠延伸至背部,背痛也能夠延伸至心臟。這種疼痛是持續不斷的,表現出寒邪(寒氣)非常嚴重,陽氣(體內的溫暖能量)幾乎被熄滅。
方劑原理(來自《醫宗金鑑》): 當心痛延伸至背部,或背痛延伸至心臟時,這種疼痛不會停歇,顯示出陰寒邪氣極為嚴重,陽氣幾乎要被消滅。因此,使用烏頭赤石脂丸來治療。這個方劑中的烏頭、胡椒、生薑都是性質非常熱烈的藥材,它們的作用是強力驅逐寒邪。這些藥材被用來回復體內的陽氣,並且驅散寒氣,以赤石脂來直接作用於血液,從而達到溫經活血,逐瘀止痛的效果。
臨床應用: 常用於治療因陰寒導致的腹痛和胃脘(胃部上方中央區域)痛。用來治療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心背痛,效果明顯。此外,這個方劑也適用於心絞痛,寒冷引起的腹瀉,以及腹部和髖部的疼痛。
加減變化:
- 修改此方劑,去掉烏頭、附子、赤石脂,加入人參、膠餌,則稱為「大建中湯」。這種變化適用於寒凝與體虛相結合的情況,或是虛寒型的胃痛。
- 另一個變化是去掉蜀椒、烏頭、赤石脂,加入人參、狼牙、巴豆、吳萸,稱為「九痛丸」,用來治療各種以寒痛為主的心痛和胃痛。
傳統服藥法
右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注意事項 烏頭、附子等藥物有毒,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孕婦、小兒、心陽偏盛者慎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烏頭赤石脂丸, 出處:《外台》卷七引《範汪方》。 組成:赤石脂、乾薑、桂心、椒(汗)、烏頭(炮)各等分。 主治:久心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