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煎

FU ZI JI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一

熱性指數

34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脾經 20%
腎經 14%
肝經 14%
胃經 11%
肺經 5%
大腸經 5%
膀胱經 2%
心包經 2%
心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附子煎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烏頭:**辛、溫,有毒。歸肺、腎經。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

**赤石脂:**味甘、澀,性平,具有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排膿、除煩、生肌斂瘡等功效。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花椒:**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主治功效:

患有寒氣造成的疼痛,還伴有瘀血和心臟疼痛。

總結:

附子煎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附子、烏頭、乾薑、當歸、檳榔、赤石脂、肉桂、花椒。該方劑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主治患有寒氣造成的疼痛,還伴有瘀血和心臟疼痛。

傳統服藥法


附子(炮裂,去皮臍)5兩,黑豆(洗)1升,天雄(炮裂,去皮臍)5兩,防風(去叉)3兩。
以上四味,將三味銼細,並黑豆酒一斗5升,煮候豆爛,去滓取計,更用天麻、芎藭各五兩為散,與前豆藥汁同煎如稀餳。
每服1匙,空心熱湯或溫酒調下。

方劑組成解釋


附子、烏頭、乾薑具有溫經散寒、化瘀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冷氣及瘀血心痛兼癥塊。當歸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瘀血心痛。檳榔具有行氣止痛、消積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心痛。赤石脂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瘀血心痛。肉桂具有溫經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冷氣及瘀血心痛兼癥塊。花椒具有溫中散寒、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冷氣及瘀血心痛兼癥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熱、燥烈的性質,陰虛火旺、心陽偏亢者慎用。

相關疾病


心臟病心臟痛心絞痛坐骨神經痛麻痺胃及十二指腸炎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慢性腎衰竭四肢麻痺癱瘓風濕性心臟病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身體消瘦膝部腫大疼痛

相同名稱方劑


附子煎, 出處:《雞峰》卷十一。 組成:附子6兩,烏頭6兩,乾薑5兩,當歸5兩,檳榔10兩,赤石脂8兩,桂5兩,蜀椒4兩。 主治:冷氣及瘀血心痛兼癥塊。

附子煎,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5兩,黑豆(洗)1升,天雄(炮裂,去皮臍)5兩,防風(去叉)3兩。 主治:柔風四肢不收,腹中拘急。

附子煎,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二。 組成: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訶黎勒皮1兩,甘草(銼)1兩,牛膝(切)1兩,硫黃(舶上者,碎)半兩,茴香子(炒)半兩,乾薑半兩。 主治:脾腎虛冷,臍腹冷痛,大便時泄,腹脹羸瘦。

附子煎, 出處:《朱氏集驗方》卷一。 組成:大附子1枚(重8錢,慢火炮裂,去皮,切作10片,同生薑、米泔淹1宿,去薑,薄片切,焙乾),防風1兩,骨碎補半兩(去毛,炒),漢防己半兩,白朮半兩,乳香2錢(别研)。 主治:手臂無力,麻痹不仁,手足不隨,風濕相搏,筋骨諸疾,痛不能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