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1-2兩或數錢,制附子2-3錢,炮乾薑2-3錢,炙甘草1錢,熟地5錢或1兩,當歸身3錢。
肉振汗多者,加炙黃耆4-5錢或1兩,或冬白朮3-5錢;如泄瀉者,加烏梅2枚,或北五味20粒亦可;如虛陽上浮者,加茯苓2錢;如肝經鬱滯者,加肉桂2-3錢;如血動者,去當歸,加冬朮。
水2鐘,武火煎7-8分,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 附子:辛溫,有回陽救逆、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本方中附子用量較大,主要用於溫補命門之火,回陽救逆。
- 乾薑:辛熱,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止嘔的作用。本方中乾薑用量較大,主要用於溫補脾胃之陽,助附子回陽救逆。
- 黨參:甘平,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養血的作用。本方中黨參用量較大,主要用於補益脾胃之氣,助附子、乾薑回陽救逆。
- 當歸:甘辛,有補血和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本方中當歸用量較大,主要用於補益心肝之血,助附子、乾薑回陽救逆。
- 肉桂:辛甘,有溫經散寒、補火助陽、止痛的作用。本方中肉桂用量較大,主要用於溫補命門之火,回陽救逆。
- 甘草:甘平,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作用。本方中甘草用量較大,主要用於調和諸藥,緩和附子、乾薑的辛熱之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
- 本方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六味回陽飲,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人參1-2兩或數錢,制附子2-3錢,炮乾薑2-3錢,炙甘草1錢,熟地5錢或1兩,當歸身3錢。 主治:陰陽將脫證。
六味回陽飲, 出處:《活幼心法》卷末。 組成:附子1錢,炮薑1錢,黨參3錢,當歸3錢,肉桂3錢,炙甘草1錢。 主治:大補元陽。主治:小兒氣血本虛,痘瘡自塌,或誤服涼藥,嘔吐泄瀉,將成慢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