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景岳全書

熱性指數

34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2%
心經 22%
肝經 16%
肺經 16%
腎經 6%
胃經 6%
脾經
心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六味回陽飲

整體功效: 回陽救逆,溫中助陽。

主治: 小兒氣血本虛,痘瘡自塌,或誤服涼藥,嘔吐泄瀉,將成慢驚者。

六味回陽飲由附子、乾薑、黨參、當歸、肉桂、甘草組成,具有回陽救逆、溫中助陽的功效。本方適用於小兒氣血本虛,痘瘡自塌,或誤服涼藥,嘔吐泄瀉,將成慢驚者。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三:「六味回陽飲,治小兒痘疹自塌,或誤服涼藥,嘔吐泄瀉,將成慢驚者。此方以附子、乾薑、肉桂溫補命門之火,以黨參、當歸、甘草補益脾胃之氣,共奏回陽救逆之功。」
  • 《中醫臨床治療學》:「六味回陽飲具有回陽救逆、溫中助陽的功效。本方適用於小兒氣血本虛,痘瘡自塌,或誤服涼藥,嘔吐泄瀉,將成慢驚者。」

傳統服藥法

人參1-2兩或數錢,制附子2-3錢,炮乾薑2-3錢,炙甘草1錢,熟地5錢或1兩,當歸身3錢。
肉振汗多者,加炙黃耆4-5錢或1兩,或冬白朮3-5錢;如泄瀉者,加烏梅2枚,或北五味20粒亦可;如虛陽上浮者,加茯苓2錢;如肝經鬱滯者,加肉桂2-3錢;如血動者,去當歸,加冬朮。
水2鐘,武火煎7-8分,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 附子:辛溫,有回陽救逆、溫經散寒、止痛的作用。本方中附子用量較大,主要用於溫補命門之火,回陽救逆。
  • 乾薑:辛熱,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止嘔的作用。本方中乾薑用量較大,主要用於溫補脾胃之陽,助附子回陽救逆。
  • 黨參:甘平,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肺、養血的作用。本方中黨參用量較大,主要用於補益脾胃之氣,助附子、乾薑回陽救逆。
  • 當歸:甘辛,有補血和血、活血調經、止痛的作用。本方中當歸用量較大,主要用於補益心肝之血,助附子、乾薑回陽救逆。
  • 肉桂:辛甘,有溫經散寒、補火助陽、止痛的作用。本方中肉桂用量較大,主要用於溫補命門之火,回陽救逆。
  • 甘草:甘平,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作用。本方中甘草用量較大,主要用於調和諸藥,緩和附子、乾薑的辛熱之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較強的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
  • 本方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嘔吐
慢性腎衰竭
細菌性食物中毒
四肢抽搐
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六味回陽飲,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人參1-2兩或數錢,制附子2-3錢,炮乾薑2-3錢,炙甘草1錢,熟地5錢或1兩,當歸身3錢。 主治:陰陽將脫證。

六味回陽飲, 出處:《活幼心法》卷末。 組成:附子1錢,炮薑1錢,黨參3錢,當歸3錢,肉桂3錢,炙甘草1錢。 主治:大補元陽。主治:小兒氣血本虛,痘瘡自塌,或誤服涼藥,嘔吐泄瀉,將成慢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附薑歸桂湯

相似度 80%

四物當歸湯

相似度 80%

加味桂附湯

相似度 72%

集聖湯

相似度 72%

附子四逆湯

相似度 72%

桂附理中湯

相似度 72%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