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腎餛飩

YANG SHEN HUN TU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3.43)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1%
肺經 17%
心經 17%
肝經 17%
膀胱經 8%
胃經 8%
脾經 8%
心包經 3%
腎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胃經
脾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方劑「羊腎餛飩」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腎固精: 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具有收斂固澀、補腎益精的作用。羊腎本身為補腎壯陽之品,與五味子合用,可加強補腎固精的功效,適合腎虛精虧、腰膝酸軟、遺精滑精等症。
  2. 益氣生津: 五味子有益氣生津之效,可緩解腎虛導致的口乾舌燥、氣短乏力等症狀。羊腎也具滋補氣血之效,與五味子搭配,可增強益氣生津的效果,使補腎作用更加全面。

羊腎餛飩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山茱萸,主要原因在於山茱萸具有特定的藥理性質和療效。山茱萸,別名山茱萸果,常被用於醫療和食療中,具有補腎、固精、益氣等功效。羊腎餛飩則主要用於補益腎氣,增強人體免疫力,改善健康狀況。

在中醫理論中,腎被視為"先天之本",主宰著生長發育與生殖功能。使用山茱萸作為方劑中的一個成分,可以幫助強化腎臟功能,提升補腎的效果。此外,山茱萸中的有效成分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進一步增強腎臟的營養供應。

因此,羊腎餛飩中加入山茱萸,不僅能提高方劑的療效,還能促進整體健康,達到補腎強身的目的。這種組合在中醫的實踐中,為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療癒效果。

羊腎餛飩方劑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腎壯陽: 羊腎性溫,具有補腎壯陽之效。乾薑性溫,亦可溫腎陽,兩者相輔相成,能更有效地溫補腎陽,適合腎陽虛弱、腰膝痠軟、畏寒肢冷者食用。
  2. 驅寒除濕: 羊腎性偏寒,食用後易寒涼。乾薑具有溫中散寒、燥濕化痰的功效,加入方劑中可以中和羊腎的寒性,避免食用後出現腹瀉、胃寒等不適症狀。

羊腎餛飩方劑中加入花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腎壯陽:花椒性溫,入腎經,具有溫腎壯陽、散寒止痛之效。羊腎本身性溫,與花椒搭配,可增強溫腎壯陽之力,對於腎陽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陽痿早洩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2. 去除腥臊:羊腎味腥臊,花椒亦可起到去除腥臊、增香提鮮的作用,使藥膳更為美味可口。

「羊腎餛飩」方劑中添加桂枝,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補腎: 羊腎性溫,具有溫補腎陽之效,而桂枝亦性溫,可助羊腎溫補腎陽之力,對於陽虛腎寒所致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陽痿早洩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2. 散寒通絡: 桂枝具有溫經通絡、散寒止痛之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腎臟周圍的血液供應,緩解腎虛所致的腰腿疼痛等症狀。

主治功效


針對「羊腎餛飩」一方的分析如下:

主治功效分析

羊腎餛飩主治腎氣虛損,腰腳疼痛

治療原理

古文片段中列舉了數個治療腰腳疼痛的方劑,雖然沒有直接說明羊腎餛飩的具體組成和製作方法,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推測其治療原理:

  1. 溫補腎陽:

    • 多個方劑中都使用了溫熱性的藥物,例如桂心、牛膝等,這些藥物具有溫補腎陽、驅寒除濕的功效。
    • "羊腎餛飩"顧名思義,主要成分包含羊腎,羊腎性溫,入腎經,能補腎益精,因此推測此方也是通過溫補腎陽來達到治療目的。
  2. 活血通絡:

    • 桂心酒粥方中的桂心,牛膝葉粥方中的牛膝,以及婆羅粥方中以酒浸泡的牛膝,都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作用。
    • 腰腳疼痛也可能與氣血不通、經絡阻滯有關,因此推測羊腎餛飩可能也具有活血通絡的功效。
  3. 食療作用:

    • 古文中所列方劑多以粥的形式服用,粥本身具有易於消化吸收、調和脾胃的功效。
    • 將藥物與粥結合,既能發揮藥物的藥效,又能減輕藥物對脾胃的刺激,起到食療的作用。
  4. 綜合調理:

    • 羊腎餛飩中包含了五味子、山茱萸、乾薑、花椒、桂枝等多種藥材,這些藥材各司其職,共同發揮作用。五味子和山茱萸滋補肝腎,增強免疫力;乾薑和花椒溫中散寒,促進消化,清潔環境;桂枝發汗解表,活血化瘀。
    • 因此,羊腎餛飩的治療原理可能是通過多種藥物的協同作用,綜合調理身體機能,達到補腎益氣、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的效果,從而改善腰腳疼痛的症狀。
    • 另外羊腎餛飩中並未提及[白麵],所以[婆羅粥方]中加入白麵可能是誤植。

綜上所述,羊腎餛飩可能是一個通過溫補腎陽、活血通絡、食療以及藥物綜合調理等方式來治療腎氣虛損、腰腳疼痛的方劑。但由於缺乏更詳細的古文記載,以上分析僅為推測,其具體治療原理和效果還需進一步研究和驗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羊腎餛飩性溫熱,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羊腎餛飩, 出處:《聖惠》卷九十七。 組成:五味子1兩,山茱萸1兩,乾薑(炮裂)1兩,川椒(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1兩,桂心1兩。 主治:腎氣虛損,腰腳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