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文名稱: Fructus Corni Officinalis Cornelian Cherry Fruit, Cornus, Fructuscorni, Common Macrocarpium Fruit, Fruit Of Japanese Cornel Dogwood
- 其他名稱:實棗兒,棗皮,紅棗皮,藥棗,蜀棗,鬾實,山萸肉,雞足,肉棗,萸肉,鼠矢
- 藥品來源: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Sieb.etZucc.的幹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變紅時采收果實,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燙後,及時除去果核,幹燥。
- 道地藥材:山西,甘肅,陝西,四川,山東,河南,安徽,浙江,江西,湖南,陜西
- 生長環境:山坡,灌輸,林緣,林中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最後更新日:2023-04-17
山茱萸的傳統功效

1. 補益肝腎
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用於眩暈耳鳴,腰膝酸痛,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崩漏帶下,大汗虛脫。內熱消渴。
- 《藥性論》:「治腦骨痛,止月水不定,補腎氣,興陽道,添精髓,療耳鳴,除面上瘡,主能發汗,止老人尿不節。 」
2. 澀精止遺
山茱萸具有一定的澀精止遺作用,山茱萸能夠補充腎精,激活生殖系統,提高性功能,達到輕度壯陽的作用,從而有助於改善遺精早泄等症狀。
山茱萸能補腎填精,使腎氣充盈,從而達到固精的作用,有助於治療精關不固所致的遺精早泄。
山茱萸具有收斂的作用,能夠收斂精液,固精閉氣,從而達到遏精止遺的療效。
山茱萸能夠鎮定神經,緩解情緒,達到輕度鎮靜安神的作用。這種鎮定作用有助於精神集中,發揮補腎固精和止遺的作用。
3. 固澀收斂
山茱萸具有一定的固澀收斂作用,山茱萸能夠補充腎精,提高性功能,達到輕度壯陽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精陽虛弱所致的遺精現象。
山茱萸能固精閉氣,收斂精液,達到遏精止泄的作用,從而改善因精關不固引起的頻繁遺精。
山茱萸本身就具有收斂的性能,能收斂組織細胞,特別是生殖系統的細胞和組織,產生輕度收斂作用,有助於控制精液減少遺精量。
山茱萸能夠鎮定神經,緩解情緒,達到輕輕鎮靜的作用。這種鎮定作用有助於神經精神的集中,發揮其固精收斂的作用,達到控制遺精的目的。
- 《本草求原》:「《本草求原》:止久瀉,心虛發熱汗出。」
- 《本草新編》:「《本草新編》:人有五更洩瀉,用山茱萸二兩為末,米飯為丸,臨睡之時,一刻服盡,即用飯壓之,戒飲酒行房,三日而洩瀉自愈。蓋五更洩瀉,乃腎氣之虛,山茱萸補腎水,而性又兼澀,一物二用而成功也。推之而精滑可止也,小便可縮也,三蟲可殺也。或疑山茱萸性溫,陰虛火動者,不宜多服。夫陰虛火動,非山茱萸又何以益陰生水,止其龍雷之虛火哉。凡火動起於水虛,補其水則火自降,溫其水則火自安,倘不用山茱萸之益精溫腎,而改用黃柏、知母瀉水寒腎,吾恐水愈乾而火愈燥,腎愈寒而火愈多,勢必至下敗其脾而上絕其肺,脾肺兩壞,人有生氣乎。故山茱萸正治陰虛火動之藥,不可疑其性溫而反助火也。 」
- 《雷公炮炙論》:「山茱萸,大能收斂元氣,振作精神,固澀滑脫。收澀之中兼具條暢之性,故又通利九竅,流通血脈,治肝虛自汗,肝虛脅疼腰疼,肝虛內風萌動,且斂正氣而不斂邪氣,與其他酸斂之藥不同,是以《本經》謂其逐寒濕痹也。其核與肉之性相反,用時務須將核去淨。近閱醫報有言核味澀,性亦主收斂,服之恆使小便不利,椎破嘗之,果有有澀味者,其說或可信。凡人元氣之脫,皆脫在肝。故人虛極者,其肝風必先動,肝風動,即元氣欲脫之兆也。又肝與膽,臟腑相依,膽為少陽,有病主寒熱往來;肝為厥陰。虛極亦為寒熱往來,為有寒熱,故多出汗。萸肉既能斂汗。又善補肝,是以肝虛極而元氣將脫者,服之最效。」
4. 益精
山茱萸具有很好的益精作用,山茱萸能夠補益腎精,提高腎臟功能,增強性功能,達到輕度壯陽補腎的作用,對精虛型性功能障礙有輔助治療作用。
山茱萸能補充腦髓精髓,提高大腦發育和記憶能力,對精神萎靡有補益作用。
益元陽,補元氣,固元精,壯元神:山茱萸(酒浸)取肉一斤,破故紙(酒浸一日,焙乾)半斤,當歸四兩,麝香一錢。上為細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一丸,臨卧酒鹽湯下。(《扶壽精方》草還丹)
- 《藥品化義》:「山茱萸,滋陰益血,主治目昏耳鳴,口苦舌乾,面青色脫,汗出振寒,為補肝助膽良品。夫心乃肝之子,心苦散亂而喜收斂,斂則寧靜,靜則清和,以此收其渙散,治心虛氣弱,驚悸怔忡,即虛則補母之義也。腎乃肝之母,腎喜潤惡燥,司藏精氣,借此酸能收脫,斂水生津,治遺精,白濁,陽道不興,小水無節,腰膝軟弱,足酸疼,即子令母實之義也。 」
5. 補血養肝
山茱萸具有很好的補血養肝作用,山茱萸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系列和鐵元素,具有生成血紅蛋白和補充血液的作用,能改善血虛引起的消瘦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
山茱萸能促進肝細胞再生,增加肝組織的血流量,改善肝功能,對不同程度的肝損傷和肝纖維化具有較好的療效。同時還具有抗肝炎、抗肝纖維化的作用。
改善微循環:山茱萸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的作用,能增加肝臟及全身各器官的血液灌流量,改善血液循環障礙引起的相關症狀。
山茱萸的現代功效
1. 減少心血管疾病
山茱萸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其中的有效成分能夠擴張血管、調節心臟功能,降低血脂和血壓,改善心臟病症狀,對於預防和治療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此外,山茱萸還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功效,有助於減少身體發生自由基損傷和炎症反應時對心血管系統造成的傷害。因此,山茱萸被廣泛應用於保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2. 保肝利膽
山茱萸有保護肝臟的作用,它含有多種有益成分,如山茱萸苷、山茱萸甙等,能夠調節肝臟的生理功能,促進肝臟細胞的再生和修復,減少肝臟受損的程度,提高肝臟的解毒能力,降低對身體的傷害。
此外,山茱萸還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功效,有助於減少身體發生自由基損傷和炎症反應時對肝臟造成的傷害。因此,山茱萸被廣泛應用於治療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肝臟疾病,對肝臟保護和修復有一定的作用。
3. 降血脂
山茱萸具有較好的降血脂作用,山茱萸能夠上調LDL受體的生成和表達,增加LDL在肝臟細胞表面的吸收,加速LDL的清除代謝,從而降低血液中LDL膽固醇的含量,達到降血脂的目的。
山茱萸能夠促進肝細胞中膽固醇的轉化為膽酸,加速膽固醇的分解和代謝,降低肝臟和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發揮降脂作用。
山茱萸能夠抑制HMG-CoA還原酶的活性,阻斷膽固醇生物合成的速率限制酶,從而減少膽固醇的生成,達到降低膽固醇的目的。
山茱萸能夠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環,提高各組織尤其是肝臟的代謝功能,加速膽固醇的分解和利用,發揮降脂作用。
4. 抗發炎
山茱萸具有抗發炎作用,其中的活性成分有助於減輕身體發生炎症反應時的疼痛、紅腫和發熱等症狀。山茱萸可以單獨使用或與其他中藥一起使用,例如與桑白皮、紅花、蒲公英等中藥一起使用,對於緩解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肝炎等疾病症狀有一定的效果。
5. 抗氧化
研究發現山茱萸具有增強免疫系統功能,可以抗休克、降血糖、抗癌、抗炎殺菌、 利尿降壓、抗氧化等作用。
山茱萸能夠抗氧化的主要成分是,就是山茱萸多糖,可以參考另一篇關於多醣體的文章,有更多相關的抗氧化中藥與食物。
6. 降血糖
山茱萸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山茱萸能夠促進胰島素的生成和釋放,提高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強其促進糖原合成和糖酵解的作用,從而達到降血糖的目的。
山茱萸能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環,增強各組織尤其是肝、肌肉等的糖原儲存能力和糖酵解能力,有助於代謝和利用血糖,達到降血糖的作用。
山茱萸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夠緩解氧化應激反應對胰島素生成和作用的影響,間接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發揮輔助降血糖的作用。
山茱萸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能改善全身血循環,增強各臟器的血液供應,改善微循環障礙,提高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能力,達到活血降糖的目的。
山茱萸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
山茱萸的炮製
山萸肉:洗淨,除去果核及雜質,曬乾。酒山萸:取淨山萸肉,用黃酒拌勻,密封容器內,置水鍋中,隔水加熱,燉至酒吸盡,取出,晾乾(山萸肉每100斤,用黃酒20-25斤)。蒸山萸:取淨山萸肉,置籠屜內加熱蒸黑為度,取出,曬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凡命門火熾,強陽不痿,素有濕熱,小便淋澀者忌服。
- 《本草經集注》:蓼實為之使。惡桔梗、防風、防己。凡命門火熾,強陽不痿,素有濕熱,小便淋澀者忌服。
- 水腫傾向:山茱萸具有輕度利尿作用,對水腫體質的人使用需適當控制劑量,以免加劇水腫症狀。
- 出血傾向:山茱萸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對出血性疾病如消化道出血等使用需禁止或慎用,以防止加重出血。
- 脾胃虛冷:山茱萸性味甘溫,對脾胃功能虛弱且有虛冷現象的人使用需適當減量或選擇溫性補藥同用,防止加重脾胃虛寒。
- 藥物相互作用:含茴香精或血栓溶解藥物的西藥,與山茱萸同用可能產生相互作用,如加強出血傾向,需在醫師指導下慎用。
- 過敏體質:對山茱萸或相關植物過敏的人禁止使用,以防過敏反應的發生。
- 孕婦禁用:山茱萸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促進子宮收縮,對孕婦禁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