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

山茱萸

SHAN ZHU YU

  • 英文名稱: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Fructus Corni Officinalis Cornelian Cherry Fruit, Cornus, Fructuscorni, Common Macrocarpium Fruit, Fruit of Japanese Cornel Dogwood
  • 別名:實棗兒,棗皮,紅棗皮,藥棗,蜀棗,鬾實,山萸肉,雞足,肉棗,萸肉,鼠矢
  • 藥品來源: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幹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變紅時采收果實,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燙後,及時除去果核,幹燥。
  • 道地藥材:山西, 甘肅, 陝西, 四川, 山東, 河南, 安徽, 浙江, 江西, 湖南, 陜西
  • 生長環境:山坡, 灌輸, 林緣, 林中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中國藥典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全國中草藥彙編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山茱萸的傳統功效


1. 補益肝腎

山茱萸,其補益肝腎的功效歷來受到中醫典籍的重視與肯定。其作用機理,從古籍記載中可窺見一斑。

《神農本草經》提及山茱萸能「止小便利」,並以其酸味特性說明其作用。《藥品化義》則更進一步闡述,山茱萸能「滋陰益血」,並說明其補肝助膽,甚至藉由「補母」與「子令母實」的觀點,說明其補肝益腎的關聯性。肝腎同源,肝陰不足,腎精虧損,均可透過山茱萸的滋補而得到改善。《本經逢原》則指出山茱萸能使「腎氣受益,則封藏有度,肝陰得養,則疏洩無虞」,強調其在調節肝腎陰陽平衡方面的作用,並點明肝腎之間的相互關係。

《雷公炮炙論》更深入地剖析山茱萸的特性,認為其「大能收斂元氣,振作精神,固澀滑脫」,並強調其收斂作用中兼具條暢之性,能通利九竅,流通血脈,尤其對肝虛自汗、脅疼腰疼等症狀有效。該書還指出,山茱萸的核與肉性味相反,使用時應去除核。《本草新編》則以「五更洩瀉」為例,說明山茱萸補腎水、澀精止瀉的作用,並辯證地指出,即使其性溫,但對於陰虛火動者,並非禁忌,反能「益陰生水,止其龍雷之虛火」。《醫學入門》則從另一角度解釋山茱萸的功效,認為其能「補養肝腎,以益其源」,從根本上調理臟腑功能。

綜上所述,古籍中對山茱萸補益肝腎功效的論述,從不同角度闡釋了其藥性及作用機理,並強調其在治療肝腎陰虛、精血不足等症狀上的顯著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古籍對其功效的描述略有側重,應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辨證施治。

古代典籍

2. 澀精止遺

山茱萸,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具有澀精止遺的功效,其作用機理與補益肝腎,收斂固澀密切相關。

《本草經》中記載山茱萸能「止小便利」,《神農本草經疏》則進一步解釋,認為此功效源於其酸味,並指出其應用於治療心下邪氣寒熱、腸胃風邪等症,皆因肝腎虛弱所致。 《藥品化義》更明確指出山茱萸「滋陰益血」,能治療遺精、白濁等症,並闡述其通過「收其渙散」、「斂水生津」來達到收澀的目的,認為其能補腎,使腎藏精氣的功能得到加強,從而達到止遺的目的。此處也點明瞭肝腎互為表裡的關係,補腎同時亦能間接益肝。

《雷公炮炙論》提到山茱萸「大能收斂元氣,振作精神,固澀滑脫」,說明其具有強大的收斂作用,能固攝元氣,防止精液滑脫。此外,該書也強調山茱萸的核與肉功效相反,使用時需去除核。 《本草新編》則以「五更洩瀉」為例,說明山茱萸能補腎水,並兼具澀性,達到一物二用的效果。文中更進一步辯證,認為山茱萸雖性溫,但能益陰生水,對於陰虛火動者,並非禁忌,反而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本草逢原》則認為山茱萸入八味丸,能使「腎氣受益,則封藏有度;肝陰得養,則疏洩無虞」,說明其補益肝腎的功效是其澀精止遺的基礎。 《澠水燕談錄》更指出山茱萸補骨髓的功效來自於其核的溫澀性,能祕精氣,精氣不洩,進而補骨髓,強調古人用藥的完整性,不可捨本逐末。

綜上所述,古籍中關於山茱萸澀精止遺功效的論述,皆圍繞其補益肝腎,收斂固澀的藥性展開,並從不同角度闡明其作用機理及臨牀應用。 其澀精止遺的功效,並非單純的收斂,而是建立在整體的肝腎陰精充盈的基礎之上。

3. 固澀收斂

山茱萸,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固澀收斂之效,體現在多個方面。

《神農本草經》及《神農本草經疏》皆提及山茱萸能「止小便利」,其酸味正是收斂作用的體現。這與《本經逢原》中所言「以其酸收,無發越之理」相符,說明山茱萸的收斂作用並非透過發汗等方式達成,而是藉由酸味直接收斂,主要作用於腎氣,使封藏有度,從而達到止瀉、止遺精、白濁等作用,正如《本草新編》所論述的「補腎水,而性又兼澀」。《藥品化義》更進一步指出,山茱萸能「斂水生津」,並以此解釋其治療遺精、白濁、小便失禁等症的機理,其收斂作用不僅止於尿液,還涉及精氣的固攝。

《雷公炮炙論》則強調山茱萸「大能收斂元氣,振作精神,固澀滑脫」,並指出其收斂作用並非單純的收斂,而是「收澀之中兼具條暢之性」,能通利九竅,流通血脈。此說法說明山茱萸的固澀並非死板的收縮,而是具有調節平衡的作用。 《本草新編》更以五更瀉例證其療效,認為其能補腎水,收斂因腎虛導致的滑脫症狀。

《澠水燕談錄》則特別指出山茱萸的核具有溫澀祕精氣的功效,認為古人完整使用山茱萸(包括核)更符合其藥性。 總而言之,山茱萸的固澀收斂作用,並非單純的收縮,而是通過補益肝腎,調節臟腑陰陽,最終達到固澀精氣,收斂滑脫的效果,在古代醫家眼中,是一味兼具補益和收斂功效的良藥。

古代典籍

4. 益精

山茱萸,其益精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得到不同角度的闡釋。

《本草經》及《神農本草經疏》皆提及山茱萸能止小便頻數,並以其酸味來解釋此功效。其酸味收斂,能固澀精氣,防止精液滑脫。《雷公炮炙論》進一步指出,山茱萸「大能收斂元氣,振作精神,固澀滑脫」,認為其能補益肝腎,從而達到益精的目的。肝腎虧虛,則元氣易耗,精血不足,山茱萸能溫補肝腎,使精氣充盈。 《藥品化義》則從五行相生相剋的角度解釋,認為山茱萸能滋陰益血,補肝助膽,進而通過「子令母實」的原理,滋養腎精,治療遺精、白濁等腎虛證狀。

《本草新編》則詳細論述了山茱萸治療五更泄瀉(腎虛之證)的功效,認為其能補腎水,又兼具澀性,從而達到止瀉的目的。並指出,同樣的機理也適用於治療精滑、小便頻數等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本草新編》也提及陰虛火旺者不宜多服,但同時強調其能益陰生水,反佐其能治陰虛火動,而非單純助火。

《澠水燕談錄》則強調山茱萸的核的重要性,認為其溫澀的特性更利於祕精氣,補骨髓。現代人多隻取肉棄核,實則違背古法。

綜上所述,歷代醫家對山茱萸益精功效的理解,既體現了其收斂固澀的藥性,又聯繫到肝腎精血的滋養,並結合臨牀經驗,從不同角度闡明其作用機理。 其益精作用,並非單純的收斂,更重要的是通過補益肝腎,調節臟腑功能,從根本上提升機體精氣,達到強身健體之效。

古代典籍

5. 補血養肝

山茱萸,在古代醫籍中被廣泛記載,其補血養肝功效,從多個角度得到論證。

《神農本草經》記載其「止小便利」,《藥品化義》則更進一步指出山茱萸「滋陰益血」,主治目昏耳鳴、口苦舌乾等肝腎陰虛的症狀。該書更精闢地闡述了山茱萸補肝的機理:「心乃肝之子……腎乃肝之母……即子令母實之義也」,說明山茱萸通過滋養腎陰來間接補益肝血,實現整體的陰陽平衡。

《本經逢原》認為山茱萸入腎經,能益腎氣,使封藏有度,從而使肝陰得到滋養,疏洩無虞,「乙癸同源」,說明山茱萸補肝是通過滋腎間接實現的,與腎陰的滋養息息相關。 《雷公炮炙論》更深入地指出山茱萸「大能收斂元氣,振作精神,固澀滑脫」,並強調其能「治肝虛自汗,肝虛脅疼腰疼,肝虛內風萌動」,直接點明山茱萸在治療肝虛症狀上的效用。 此書更指出肝虛往往導致元氣外洩,而山茱萸能收斂元氣,從而達到補益肝腎的效果。

《本草新編》則從臨牀經驗出發,闡述山茱萸治療五更泄瀉(腎虛)的功效,並提出其「益陰生水,止其龍雷之虛火」的觀點,說明山茱萸的溫性並非助長陰虛火旺,而是通過溫補腎水來制約虛火,從而達到陰陽平衡,間接達到補血養肝的功效。

綜上所述,古代醫籍對山茱萸補血養肝功效的記載,並非單純的經驗總結,而是基於對臟腑之間相互關係以及陰陽平衡理論的理解。山茱萸通過補腎益精,間接滋養肝陰,從而達到補血養肝,以及治療一系列肝腎陰虛相關症狀的功效。 不同的典籍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其作用機理,互相印證,更顯其臨牀價值。

山茱萸的現代功效


1. 預防心血管疾病

山茱萸,古籍載「強心、鎮靜、益氣補血、活血化瘀」。其有效成分能擴張血管、調節心臟功能,降低血脂和血壓,改善心臟病症狀。同時,山茱萸還具有抗氧化、抗炎功效,有助於減少自由基損傷和炎症反應。故而,山茱萸廣泛應用於保健、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2. 保肝利膽

山茱萸入藥,性味酸澀微溫,歸肝腎經,具有保肝利膽之功。其含山茱萸苷、山茱萸甙等有效成分,能調節肝臟生理、促進肝細胞再生修復、減輕肝損、增強解毒能力。又有抗氧化、抗炎之效,可緩解自由基傷害,減少肝臟發炎反應。故山茱萸廣用於治療慢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等肝病,助肝臟康復。

3. 降血脂

山茱萸藥理研究表明,其具有降血脂作用,相關機制包括:

  1. 上調LDL受體生成和表達,增加LDL在肝臟細胞表面的吸收,加速LDL的清除代謝。
  2. 促進肝細胞中膽固醇轉化為膽酸,加速膽固醇的分解和代謝,降低肝臟和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
  3. 抑制HMG-CoA還原酶活性,阻斷膽固醇生物合成的速率限制酶,減少膽固醇生成。
  4. 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環,提高各組織尤其是肝臟的代謝功能,加速膽固醇的分解和利用。

4. 抗發炎

山茱萸味酸澀,性微溫,入肝、腎經,具有收斂固澀、補肝益腎的功效。現代研究表明,山茱萸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和抗炎成分,可以幫助減輕炎症反應時的疼痛、紅腫和發熱等症狀。山茱萸可以單獨使用或與其他中藥一起使用,例如與桑白皮、紅花、蒲公英等中藥一起使用,對於緩解風濕性關節炎、慢性肝炎等疾病症狀有一定的效果。

5. 抗氧化

研究發現山茱萸具有增強免疫系統功能,可以抗休克、降血糖、抗癌、抗炎殺菌、 利尿降壓、抗氧化等作用。

山茱萸能夠抗氧化的主要成分是,就是山茱萸多糖,可以參考另一篇關於多醣體的文章,有更多相關的抗氧化中藥與食物。

6. 降血糖

山茱萸具有斂陰止汗,固精縮尿,補肝益腎之功。山茱萸通過促進胰島素生成、提高胰島素敏感性、緩解氧化應激、增強微循環和改善血流供應,間接幫助控制血糖。

山茱萸有助於降血糖的成分有沒食子酸、鞣花酸、鞣質、山茱萸皁苷、山茱萸多酚等。

山茱萸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

山茱萸的炮製


山萸肉:洗淨,除去果核及雜質,曬乾。酒山萸:取淨山萸肉,用黃酒拌勻,密封容器內,置水鍋中,隔水加熱,燉至酒吸盡,取出,晾乾(山萸肉每100斤,用黃酒20-25斤)。蒸山萸:取淨山萸肉,置籠屜內加熱蒸黑為度,取出,曬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山茱萸的注意事項重點

  1. 命門火熾、強陽不痿、素有濕熱、小便淋澀者忌服
  2. 水腫體質者應適當控制劑量,以免加劇水腫。
  3. 出血性疾病者應禁止或慎用,以免加重出血。
  4. 脾胃虛冷者應適當減量或選擇溫性補藥同用。
  5. 與含茴香精或血栓溶解藥物的西藥同用應在醫師指導下慎用。
  6. 對山茱萸或相關植物過敏者禁止使用。
  7. 孕婦禁用

山茱萸相關的方劑


山茱萸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痤瘡鼻塞心內膜炎原發性高血壓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慢性腎衰竭鼻咽腫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男性勃起障礙梅尼爾氏病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鼻息肉暈眩頻尿頭痛嘴裡發苦大量汗出(病危時)耳聾遺精耳鳴腎炎休克損傷性功能障礙心臟病尿急慢性肝炎疼痛脂肪肝月經過多肝纖維化ch

山茱萸含有的化學成分


莫羅忍冬甙(morroniside), 馬錢子甙(loganin), 當藥甙(sweroside), 葡萄糖(glucose), 果糖(fructose), 熊果酸(Ursolicacid), 沒食子酸(Gallicacid), 蘋果酸(malicacid), 酒石酸(Tartaricacid), 維生素A(vitaminA), 丁醇(Butylalcohol), 糠醛(furfural), 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 欖香脂素(elemicin), 棕櫚酸(palmiticacid), 硬脂酸(stearicacid), 王巴(王巴), 茴香腦(anethole), 細辛醚(asaricin), 胡薄荷酮(Pulegone), 黃樟醚(safrole), 亞油酸(linoleicacid), 油酸(oleicacid), 亞麻酸(Linolenicacid), 月桂酸(lauricacid), 蘇氨酸(threonine), 纈氨酸(valine), 亮氨酸(leucine), 異亮氨酸(isoleucine),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 組氨酸(Histidine), 賴氨酸(lysine), 絲氨酸(serine), 甘氨酸(glycine), 丙氨酸(alanine), 酪氨酸(Tyrosine), 精氨酸(Arginine), 天冬氨酸(asparticacid), 蛋氨酸(methionine), 脯氨酸(proline), 胱氨酸(Cystine)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