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味地黃丸

Mai Wei Di Huang Wan (Ba Xian Zhang Shou Wan ) | 更多圖表

其他名稱:八仙長壽丸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7%
心經 22%
肺經 18%
肝經 13%
胃經 8%
脾經 6%
膀胱經 2%
腎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5

方劑組成解釋

麥味地黃丸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燥,養肺生津: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肺、心經,具有滋陰潤肺、生津止渴之效。地黃丸以滋陰補腎為主,加入麥門冬可協同滋陰效果,並針對肺陰不足、燥熱咳嗽等症狀,起到潤肺止咳的作用。
  2. 緩解滋陰藥性偏寒: 地黃丸以滋陰補腎為目的,但其藥性偏寒,容易造成脾胃虛寒、腹瀉等不良反應。麥門冬性微寒,但能緩解地黃丸的寒性,避免其過於寒涼,使藥效更加溫和,更利於人體吸收。

麥味地黃丸中加入五味子,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五味子味酸甘,入肺腎經,具有斂肺止咳、益氣生津、固精縮尿之效。此與麥味地黃丸滋陰補腎、益精填髓的功效相輔相成,可以更好地收斂腎氣,防止腎陰虛脫。

其二,五味子可以增強腎臟對精氣的固攝作用,進一步提升麥味地黃丸滋補腎陰的效果,避免滋陰過度導致脾虛泄瀉,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

麥味地黃丸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滋陰補腎: 山茱萸味酸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固澀止汗的功效,能與生地黃、熟地黃等滋陰藥物相輔相成,共同增強補腎滋陰的效果。
  2. 收斂固澀: 山茱萸能收斂固澀,有助於改善腎虛所致的遺精、滑精、帶下、尿頻等症狀。同時,也能緩解肝腎陰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等問題。

麥味地黃丸中加入山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補腎: 山藥性平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脾養胃、滋腎益精、健脾益肺的功效。與地黃、山茱萸、澤瀉等藥材共同作用,能更有效地滋陰補腎,改善腎陰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失眠多夢等症狀。
  2. 固腎止瀉: 山藥的收斂作用有助於固腎止瀉,配合生地黃、丹皮等藥材,能改善腎氣不固引起的遺精滑泄、小便頻數等症狀。

因此,山藥在麥味地黃丸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僅能增強滋陰補腎的功效,還能起到固腎止瀉的作用,提高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麥味地黃丸中加入澤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 澤瀉性寒,味甘淡,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效。麥味地黃丸用於滋陰補腎,但若腎陰不足,水液代謝失衡,容易出現水腫、痰濕等症狀。澤瀉的利水作用,可協助消除水濕,促進腎陰的吸收和利用,使滋陰效果更佳。
  2. 清熱瀉火: 澤瀉亦有清熱瀉火之功。麥味地黃丸滋陰補腎,若體內有熱,容易導致陰虛火旺,出現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澤瀉的清熱作用,可以抑制火氣,避免滋陰過度,使補腎效果更平衡。

麥味地黃丸中加入牡丹皮,是因其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功效。

牡丹皮味苦寒,入心、肝、脾經,能清熱涼血,化瘀止痛。其清熱涼血之功,可降肝火,涼血止血,適用於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而活血化瘀之效,則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瘀血阻滯,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

在麥味地黃丸中,牡丹皮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熱滋陰、養血潤燥的功效,對於陰虛火旺、血虛生熱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麥味地黃丸中加入茯苓,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助藥力達腎: 茯苓性平味甘,能健脾利濕,化痰止咳,對於脾虛濕盛所致的頭暈乏力、肢體沉重等症狀有改善作用。由於脾主運化水濕,脾虛則濕氣難以代謝,影響藥物吸收和運化,加入茯苓可改善脾虛,促進藥物有效地到達腎臟,發揮滋陰補腎的功效。
  2. 滋陰補腎,防燥澀: 麥味地黃丸主要滋陰補腎,但過於滋陰則易出現濕氣重、脾虛等問題。茯苓利水滲濕,可防止藥物過於滋陰而導致脾虛濕盛,進一步促進藥效的發揮。

麥味地黃丸中包含熟地黃,主要原因如下:

  1. 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熟地黃性溫,味甘,歸腎、肝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之效。麥味地黃丸旨在滋補腎陰,而熟地黃正是此方劑中滋陰補血的關鍵藥材,有助於改善腎陰虛所致的頭暈目眩、腰膝酸軟、耳鳴等症狀。
  2. 配伍增效:熟地黃與方中其他藥材如山藥、山茱萸、澤瀉、茯苓等配伍,相互協同,增強滋陰補腎、健脾利濕的效果。熟地黃的滋陰作用可與山藥、山茱萸等藥材相輔相成,而澤瀉、茯苓等藥材則有助於利水滲濕,避免滋陰過度造成濕困脾胃。

主治功效


麥味地黃丸是一款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健脾益氣、清熱燥火等功效的中藥方劑,適用於因陰虛或氣虛引起的失眠、盜汗、遺精、早洩、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等症狀。

「麥味地黃丸」來自一本古老的醫書叫做《瘍科心得集·方匯》的補遺部分。這個藥方由多種草藥組成,包括麥冬、生地、茯苓、五味子、鬱金、白芍、烏藥、丹皮、澤瀉、萸肉、山藥和歸身。這些藥材被磨成粉末後,再用煉製過的蜂蜜揉成藥丸。

服用方法是每次吃相當於5錢的藥丸量(古時的「錢」是重量單位,約當今的3.125克)。

這款藥丸主要是為了治療因為腎臟陰氣不足導致的一系列問題。比如說,當腎陰不夠時,會產生過多的內火,影響到肺部功能,造成呼吸困難、咳嗽、體力衰弱的症狀,甚至可能引發鼻子出血或慢性鼻炎的情況。

換句現代的話來說,這藥方主要針對的是那些有呼吸道問題,像是喘息、咳嗽、或是容易流鼻血的人,特別是這些症狀是由於身體內部失調,像是腎臟功能不佳所引起的。

傳統服藥法


麥冬、生地、茯苓、五味子、鬱金、白芍、烏藥、丹皮、澤瀉、萸肉、山藥、歸身。上為末,煉蜜為丸。每服5錢。

相關疾病


耳鳴咳嗽皮膚搔癢白帶心臟痛夜間頻尿多尿氣喘咳血肺結核心內膜炎心包炎心肌炎鼻竇炎鼻咽腫瘤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流鼻血手腳容易出汗呼吸氣短言語無力系統性紅斑性狼瘡

相同名稱方劑


麥味地黃丸, 出處:《瘍科心得集·方匯》補遺。 組成:麥冬、生地、茯苓、五味子、鬱金、白芍、烏藥、丹皮、澤瀉、萸肉、山藥、歸身。 主治:腎陰不足,火爍肺金,喘咳勞熱,或有鼻衄,鼻淵。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