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治功效(症狀或疾病)
方劑組成解釋
知柏地黃丸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的作用。知柏地黃丸用於滋陰補腎,但腎陰不足往往伴隨脾虛濕困,茯苓可健脾利濕,使補腎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2. 協調藥性: 知柏地黃丸以滋陰為主,但其中生地黃、澤瀉等藥性偏寒,容易損傷脾陽。茯苓性平,能中和藥性,避免滋陰過度,造成脾陽虛弱。
知柏地黃丸中包含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瀉火: 知柏地黃丸主要用於治療陰虛火旺的症狀,如五心煩熱、盜汗、口乾舌燥等。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帶的作用,可有效抑制體內虛火上炎,改善陰虛火旺的症狀。
- 滋陰降火: 知柏地黃丸中的熟地黃等滋陰藥材,具有滋補腎陰的作用,而黃柏則起到清熱降火的作用,兩者相輔相成,既能滋陰養腎,又能清熱瀉火,達到陰陽調和、標本兼治的效果。
知柏地黃丸中包含牡丹皮,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涼血,化瘀止痛:牡丹皮性寒,味苦,入心、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化瘀止痛之效。知柏地黃丸主治陰虛火旺、內熱上炎所致的症狀,如潮熱盜汗、口乾咽燥、心煩不寐等。牡丹皮的清熱涼血作用可有效緩解陰虛內熱,化瘀止痛作用可改善因熱毒瘀阻所致的疼痛。
- 配伍增效:知柏地黃丸中包含知母、黃柏等寒涼藥物,容易寒涼傷胃。牡丹皮性寒,但又能活血化瘀,與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可緩解寒涼之弊,並增強清熱涼血之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知柏地黃丸是一種經典的中藥方劑,其主要組成包含熟地黃、山藥、澤瀉、牡丹皮、知母和黃柏等藥材。山藥在這個方劑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首先,山藥具有補脾養胃的功效,能增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從而提升全身的元氣。其次,山藥富含黏多醣和蛋白質,對於滋養身體、增強免疫力有重要作用。此外,山藥還具有潤肺、止咳的效果,這與知柏地黃丸的補腎滋陰、清熱作用相輔相成。知柏地黃丸主要用於治療腎陰虛引起的虛火上升症狀,結合山藥的特性,能進一步調和陰陽、增強整體療效,改善患者的體質。總之,山藥在知柏地黃丸中的添加,不僅增強了方劑的滋補效果,也有助於平衡身體的各種功能,是維持健康、治療虛弱的重要成分。
知柏地黃丸中加入山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腎固精: 山茱萸味酸澀性溫,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固精縮尿的作用。知柏地黃丸主治腎陰虛所致的遺精、早洩、腰膝酸軟等症,山茱萸可助其滋補腎陰,固攝精氣,改善這些症狀。
- 斂汗止瀉: 山茱萸亦具斂汗止瀉功效。腎陰虛常伴有盜汗、遺精,而山茱萸可固澀腎氣,減少汗液流失。此外,腎虛亦可導致脾虛泄瀉,山茱萸的收斂作用能幫助止瀉。
知柏地黃丸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補腎:熟地黃性溫,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之效。知柏地黃丸主治陰虛火旺之證,而熟地黃能滋腎陰,填精髓,起到補益腎臟、降低虛火的作用,從而緩解陰虛症狀。
- 調和藥性:方中知母、黃柏性寒涼,有清熱瀉火之功,但長期服用易傷脾胃。熟地黃性溫,可溫補脾胃,調和藥性,避免寒涼藥傷脾胃,使藥效更溫和、更易於吸收。
知柏地黃丸中加入澤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滲濕: 澤瀉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知柏地黃丸主要用於治療腎陰虛,常伴有水濕內停、小便不利等症狀。澤瀉加入方劑,可幫助利水滲濕,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問題,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 瀉火通淋: 澤瀉還能清熱瀉火,通利水道。腎陰虛常伴有虛火上炎,出現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澤瀉加入方劑,可清熱瀉火,同時通利水道,幫助排除體內熱毒,緩解相關症狀。
知柏地黃丸中加入知母,主要是針對其「滋陰降火」的功效。
知母性寒,味苦,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其能清泄肺熱,滋養腎陰,對於因陰虛火旺所導致的熱病、燥咳、口渴、便祕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在知柏地黃丸中加入知母,可以更好地發揮其滋陰降火的功效,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達到治療陰虛火旺、虛熱內蘊等病症的效果。
方劑介紹
要理解知柏地黃丸之前,要先理解「六味地黃丸」,從古至今這就是一個熱門方劑,從Google trend 的趨勢看來,這是極少數全世界各地都有人在搜尋的中藥方劑,可見運用且知道的人非常多!
「六味地黃丸」是「滋陰補腎」的經典核心方劑,主治「腎陰虛證」,是為腎陰虧損,兼有虛火內擾之證而設計,以「滋陰補腎」立法,古人稱之為「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是出自《素問·至真要大論》的文字,是中國傳統醫學中常用的治療原則之一。這句話的意思是,用滋陰壯水的方法,以抑制亢陽火盛。
在陰陽學說中,陽主動,陰主靜,陽盛則動而躁,陰虛則動而無力。陽光是陽盛的極端表現,如果用寒涼藥治療陽光,往往會加重病情。
因為這種陽光是虛熱,是陰虛導致的陽亢,因此,需要用滋陰壯水的方法,來補充陰液,滋養陰精,從而抑制陽亢,達到治療目的。
具體來說,壯水之主,指的是補充「腎陰」。腎陰是人體陰液的根本,是人體陰陽平衡的重要因素。這種療法專門用來治療陰虛發熱內熱、陰虛火旺。
腎陰不足,會導致陽亢,表現為發熱、口渴、盜汗、腰膝酸軟等症狀。因此,在治療陽光時,要補充腎陰,可以用滋陰的藥物,而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就是經典藥方。
腎臟藏有精氣,精氣是人體先天之本,肝臟藏有血液,精血可以相互轉化,肝腎陰血不足又常常相互影響。
腰部是腎臟的所在地,膝蓋是筋的所在地,腎臟主宰骨骼的生長,牙齒是骨骼的餘枝,腎陰不足則骨髓不充足,因此腰膝酸軟無力、牙齒動搖。
腦髓是腎陰所化生,腎陰不足則不能生髓充腦,肝血不足則不能上榮頭目,因此頭暈目眩。
知柏地黃丸是「六味地黃丸」加上黃柏、知母而成。黃柏容易傷陰耗液,故常與知母或其他滋陰藥合用。二藥配合使用,其滋陰清熱退熱,瀉火解毒除濕,降血糖作用更顯著。
方中重用熟地黃,味甘純陰,主入腎經,長於滋陰補腎,填精益髓。山茱萸補養肝腎,並能澀精,取「肝腎同源」之意。山藥補益脾陰,亦能固腎。澤瀉利濕而泄腎濁,並能減熟地黃之滋膩。
茯苓是一種淡滲的藥物,可以滲透脾臟的濕氣,並且可以幫助山藥健脾運化。茯苓和澤瀉是六味地黃丸中的兩味利水藥,可以共同作用,將腎臟的濁氣排出,從而幫助真陰回歸其位。
牡丹皮是一種清熱的藥物,可以清除虛熱,並且可以抑制山茱萸的溫澀作用。山茱萸是六味地黃丸中的一味補藥,具有溫腎固澀的作用。丹皮可以清除虛熱,從而避免山茱萸溫澀作用過強,導致陰陽失調。
三藥稱為「三瀉」,均為佐藥。六味合用,三補三瀉,其中補藥用量重於「瀉藥」,是以補為主;肝、脾、腎三陰並補,以補腎陰為主,這是六味地黃丸的配伍特點。
而此方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之上,運用黃柏、知母滋腎水,降虛火。諸藥合用能補腎陰之不足,且能降上炎之虛火。
因此可以改善陰虛火旺證、骨蒸潮熱、虛煩盜汗、腰脊痠痛、遺精、口乾舌燥、咽微痛、舌偏紅、脈細數、尺脈有力。
現代用於慢性腎炎,糖尿病,肺結核,高血壓,遺精,慢性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盜汗耳鳴等,屬陰虛火旺證者。
傳統中醫認為,「女為陰屬水,而人過四十陰自半」腎陰、水分逐漸損耗,而體溫上升、體質轉為燥熱,出現各種「陰虛火旺」的更年期症狀,運用知柏地黃丸可緩解熱潮紅、盜汗。
傳統服藥法
六味地黃丸加知母、黃柏鹽炒各二錢(各6g)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錢(6g),且汗水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禁用。知柏地黃丸中的黃柏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服用後可能會影響胎兒或嬰兒的健康。
- 陽虛體質者禁用。知柏地黃丸性寒,陽虛體質者服用後可能會加重陽虛的症狀,如畏寒、四肢冰涼、乏力等。
- 感冒發熱者禁用。知柏地黃丸有清熱的作用,感冒發熱者服用後可能會加重感冒的症狀。
- 脾胃虛寒者慎用。知柏地黃丸中的知母、黃柏有一定的寒性,脾胃虛寒者服用後可能會引起腹痛、腹瀉等症狀。
- 有高血壓、心臟病、肝病、糖尿病、腎病等慢性病嚴重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知柏地黃丸的經絡型態
多數人到了中年以後,有一定比例的人就會出現所謂的「鐵三角經絡型態」,這時候腎經經常出現嚴重虛症。
然而,有些人會轉為實證,這很有可能就是一種「陰虛發熱」的經絡現象所造成的結果(參考文章)。
相關證候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