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gnation of the heart meridian

心脈瘀阻的原因,症狀與經絡,運用穴道及中藥加以改善!

- 最後更新:2023-09-02

心脈瘀阻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同名證候:
心脈痹阻心經阻塞心包經阻塞胸部瘀血鬱傷心血瘀阻

心脈瘀阻證,是指「心經」(心脈)因為受到「血瘀」或「痰滯」造成阻塞,或是因為「氣虛」不能推動血之運行,進而產生的氣血運行不順暢,出現一系列症狀。

主要症狀是:胸悶、胸口不舒服、心痛或心前區、胸骨後悶痛,或上臂內側痛,痛牽連到肩背,有時候非常疼痛難以忍受,有時候疼痛會自然消失

經常伴隨心悸、氣短,口唇、面色、指甲青紫,舌質紫黯,舌邊有瘀斑,脈澀或結代或沈弦

心脈瘀阻證最容易出現胸悶痛
心脈瘀阻證最容易出現胸悶痛

心脈瘀阻在古代中醫常見於「胸痹」、「心痛」、「心悸」…等疾病中,因為體內有瘀血,所以這種疼痛以「刺痛」或「絞痛」為特點,伴隨舌質晦暗、或有青紫色瘀斑、瘀點,脈細澀或結代脈。

由於夜間屬陰,氣血運作較差,因此夜間更容易疼痛,古人形容是「心痛徹背,背痛徹心」或是「痛引肩背」

「心脈痹阻證」與「肝氣鬱結證」經常被一起討論,因為傳統中醫認為這是情緒是造成胸悶不舒暢的主要原因。

「肝氣鬱結證」的病位在肝,「心脈痹阻證」的病位在心,肝病主因在氣,心病主因在血。

肝氣鬱結以「舒肝理氣」為主,心脈痹阻必須通陽除痹、活血化淤、芳香開竅、化痰祛濁…等等。

從現代人的經絡數據可以發現,肝經與心包經都屬於「厥陰經」。通常心包經虛證的時候,肝經都是出現實證,這種連動性出現機率相對高,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現。

心包經與肝經具有連動性
心包經與肝經具有連動性

心脈瘀阻證最適合運用經絡來理解,通過胸中的經絡非常多,不是只有心經與心包經,其他手部經絡也都會過胸部。

腳部的所有經絡,包含肝經、脾經、腎經、膽經與胃經都有通過胸部,而背後膀胱經如果阻塞了,也會反應在前胸造成胸部疼痛。

因此如果將這些異常經絡的本經與分經以3D呈現,就會看到下面非常複雜的一張圖,可見胸痛是體內異常經絡複雜的交互作用下的一種結果,心脈瘀阻證通常不會是只有心經或心包經氣血不通這麼單純。

胸部瘀阻的經絡現象是極其複雜的
胸部瘀阻的經絡現象是極其複雜的

上面提到「肝氣鬱結證」容易出現心脈痹阻,這如果運用經絡來理解就非常容易,當「肝氣鬱結證」出現時,通常會辦伴隨肝經、胃經、脾經、腎經、膀胱經與膽經同時異常,所以此證很容易出現心脈瘀阻證。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肝氣鬱結證」久了之後果然會出現心經與心包經虛證現象,證明心脈痹阻會是最終結果,這就是難治型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的經絡模型。

從經絡理解心脈瘀阻


https://static.cloudtcm.com/syndrome/IG%E5%BF%83%E8%84%88%E7%98%80%E9%98%BB3.jpg

造成心脈瘀阻的7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心脈瘀阻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邊有齒痕舌頭發紫舌頭上面有瘀斑

脈相

澀脈代脈結脈沉脈弦脈

心脈瘀阻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面色發青心情煩燥心悸容易生氣氣喘嘴唇青紫胸悶脹心律不整胸悶胸痛肋間神經疼痛手臂痛手肘內側痛肩關節痛背痛上背部疼痛肩痛(肩背交接處)膏肓痛上臂心經循行路線痛心臟痛心絞痛心包炎心肌梗塞心肌炎原發性高血壓心臟病

心脈瘀阻的相關證型


肝氣鬱結心陽虛腎陽虛氣虛痰濁內蒙心包痰濁擾心氣滯血瘀寒凝血瘀

改善心脈瘀阻的常用方劑


改善心脈瘀阻的常用穴道


心脈瘀阻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這裡指的「心脈」,主要是指「心包經」與「心經」異常,通常胸痛的人容易出現虛證。心脈痹阻久了之後容易出現背痛,這是整個胸部經絡氣血阻塞的現象。

嚴重的胸痛會連接到後背
嚴重的胸痛會連接到後背

然而,在多數的時候不會單純出現心經與心包經虛證,較嚴重的經絡型態會是下面這種基於鐵三角經絡型態的變化型,通常會伴隨高血壓、心臟相關疾病。

較嚴重的心經與心包經虛證經絡現象
較嚴重的心經與心包經虛證經絡現象

可以從觀察這兩條經絡的相關經絡型態下手,常見的經絡型態如下:

載入中...

心脈瘀阻的相關典籍


  • 本文主要參考《中醫證候鑑別診斷學》所撰寫而成。
  • 《類證治裁·胸痹〉):「胸痹,胸中陽微不運,久則陰乘陽位而為痹結也。其症胸滿喘息,短氣不利,痛引心背,由胸中陽氣不舒,濁陰得以上逆,而阻其升降,甚則氣結咳唾,胸痛徹背」。
  • 《類證治裁·胸痹〉):「胸背疼痛, 熨背散 。大約陽微者用甘溫,苓桂術甘湯。陰凝者用溫通, 理中湯 。飲逆者用辛泄, 吳茱萸湯 。痞阻者用辛滑,栝蔞 薤白 半夏湯 。喘逆者用苦降, 桂枝加樸杏湯。」
  • 《症因脈治.胸痛》:「內傷胸痛之因,七情六欲,動其心火,刑其肺金,或怫鬱氣逆,傷其肺道,則痰凝氣結,或過飲辛熱,傷其上焦,則血積於內,而悶閉胸痛矣。」
  • 《證治準繩.胸痛》:「胸痛連脅,脅支滿,膺背肩胛兩臂內亦痛,…其脈若洪數,宜用降火涼劑;胸痛引背,兩脇滿且痛引少腹…是為金邪傷肝,宜用補肝之劑;胸中痛連大腹小腹亦痛者,為腎虛,宜先取其經少陰太陽血,後用補腎之藥;胸連脇肋髀膝外皆痛,為膽足少陽木所生病,詳盛虛熱寒陷下取之。」
  • 《金匱要略.胸痺心痛短氣病脈證治》:「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痺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痺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