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Invalid Date
心臟的陽氣不足時,陽氣推動氣血能力不足,造成心脈阻滯不通,由於心經與與心包經通過上臂、下臂、腋下與胸部,因此也會引發上臂、下臂痛、肩膀痛、胸痛。
現代人經常工作繁多且壓力大,經常加班不休息,晚上該休息時也還在應酬,長期下來造成過度疲勞。
經常太疲勞的人體內氣血運行不暢,長久氣血不足,氣滯血瘀時也會造成心脈瘀阻。所謂「不通則痛、不痛則通」,當氣血運作暢通時,心脈瘀阻的現象就會改善。
現代人常常因為工作壓力大,遇到許多挫折而造成心情鬱悶,形成中醫所說的「肝氣鬱結」的情志病,會因為暴怒而加劇。
因為「肝氣鬱滯」經常會造成肝經、脾經與胃經氣血不暢,這些經絡最終都通往胸部。從現代大量經絡數據中發現,這三條經絡異常時與膀胱經連動性高,因此整個背部的氣血運作不良,心脈瘀阻現象會更為嚴重。
傳統中醫常常痰飲,指的是水飲停於胸肺之間,產生很多的痰。起因於中焦陽氣不足,加上外感寒濕,或為飲食、勞慾所傷,肺、脾、腎臟氣血不調,陽虛陰盛造成水飲內停。
因為體內脾虛、濕氣重時,會造成痰多、胸悶重、氣短呼吸不暢、身體感到沈重,容易疲勞,這也會造成心脈瘀阻。容易在肥胖的人身上見到,伴隨苔白膩、舌體胖大且邊有齒痕、脈沈滑或沈澀…等等痰濕症狀。遇到陰雨天濕氣重會更加嚴重。
腎經的行走路線,從腳心走至小腿、大腿,入陰部往上走至胸腹部,因此腎經氣血不足的人,容易出現在這些部位的症狀或疾病。
腎經雖然起於腳部,最終往上「注胸中」,因此腎經氣血運行不暢時,最終也會造成心脈瘀阻。
現代人長期坐在辦公桌前,彎腰駝背姿勢不良,造成腹部、胸部與全身氣血瘀滯,背部脊椎彎曲造成各種壓迫,導致百病叢生。
長期胸部氣血瘀阻,很容易造成心脈瘀阻。
寒濕之氣進入體內之後,會阻礙經絡氣血運行,長期下來對健康是不利的。
若寒濕之氣入侵心經與心包經時,容易出現「寒凝心脈證」,出現心絞痛、心痛徹背,天氣愈冷愈嚴重,遇到寒流時就會發病或加重,伴隨手腳冰冷、發冷汗、胸悶氣短、心悸、面色蒼白、苔薄白,脈沈緊或沈細…等等寒邪深重的症狀。
這裡指的「心脈」,主要是指「心包經」與「心經」,因此可以從觀察這兩條經絡的相關型態下手,常見的4種經絡型態如下:
心包經-左右兩側都出現嚴重虛證,容易出現胸部氣血阻塞現象,一年四季都容易出現,尤其每年最冷的12月到隔年1月出現機率最高!
心經兩側嚴重虛證,可能會有胸部相關異常症狀產生,天氣愈冷時發生的機率愈高!
若長期出現此經絡現象,代表胸部有阻塞,如果長期且體能數值低於20,必須注意腦部栓塞或中風的可能性。此經絡現象也有可能會造成鬱悶或憂鬱。
心經與腎經同時虛證,在炎熱的夏天(7-8月)及寒冷的冬天(12-1月)時最容易出現。近代觀察同時體能數值低下、上下比例約0.8,可能容易出現老人痴呆或手部顫抖現象。
春夏期間常見的經絡型態,北半球天氣溫度超過28°C,大約從4-5月開始,有機會出現這種經絡型態。肝經、少陽經(三焦經、膽經)與陽明經(胃經、大腸經)實證,體內火熱且肝脾不調,胸部氣血循環不佳現象產生。平時只要晚睡或過度勞累,長期疲勞累積時也會出現這種經絡型態,是「鐵三角經絡型態」的變化型發展極致的狀態。
你認為自己有符合這個證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