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gnation of Liver Qi

肝氣鬱結的原因,症狀與經絡,運用穴道及中藥加以改善!

- 最後更新:2023-03-25

肝氣鬱結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同名證候:
肝鬱氣滯肝鬱

肝氣鬱結證是指因為「中醫的肝臟」調節氣機功能失常,情志不暢,鬱悶或生氣,肝氣失於疏洩導致氣機鬱滯,進而出現的症狀的總稱。

現代人工作緊張、生活壓力太大,感情不順且鬱悶,是很容易出現此中醫證候。

中醫認為肝主一身之氣,掌管人體內所有氣之流動,氣必定要舒展暢達,因此氣如果「鬱滯」時,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就無法調節順暢。

常見症狀有:精神抑鬱、自言自語、哭笑無常、食慾減退、胸悶、肋痛、善太息、乳房或下腹脹痛、大便失常、月經不調,苔薄,脈弦,在情緒不穩定時就會出現這些症狀。

此證經常起因於思慮過多,抑鬱或生氣,由於肝在五行上屬木,脾土的運化必須借助肝木的疏洩條達的功得以完成。

肝臟氣機鬱結以後,條達疏洩輔助脾土運化的功能失職,造成「木不疏土」,形成成脾氣不升,痰濕內蘊,痰氣郁結所造成,久了之後還會化熱而現熱象。

此證出現的疼痛經常位於肋間神經、胃脘、或腹痛。由於是氣鬱,初期主要是以「脹痛」為主,有些人會感到有氣在走竄。

由於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鬱則血滯,因此久了之後容易出現可見胸部或肋間剌痛,痛有定處。疼痛發作常常起因於情緒問題,情緒愈差狀況愈嚴重。

肝氣鬱結有時會出現一種稱作為「梅核氣」的現象,出現喉嚨有阻塞感,吐不出來,也吞不下去,時好時壞,這是因為氣鬱、津液凝聚產生痰所造成。這種氣痰有時會積在腹中,按摩時可以發現腹內積塊,時好時壞或出現脹痛。

現代人壓力大,很容易肝氣鬱結
現代人壓力大,很容易肝氣鬱結

此證多發於成年人,男女都有可能,尤其是女性最為明顯,尤其在婦女中年以後,因為任脈虛弱,太衝脈氣血衰少,常常表現為情緒易於激動,容易悲傷欲哭、煩躁不安、心悸、失眠、健忘、耳鳴、眩暈等。

此證最容易出現在「月經病」中,症狀是:月經先後無定期、經行不暢、胸悶不舒,兩乳、兩脅及少腹脹痛,月經期間性情急躁或抑鬱不歡,舌質暗紅、脈弦,這是氣機郁滯、衝任失調所造成。

現代人的流行疾病,經常與肝氣鬱結有關,例如:自律神經失調、大腸激躁症、慢性胃病、月經不調、睡眠障礙、偏頭痛、憂鬱症、更年期綜合症...等等。

肝氣鬱結久了之後,體內累積許多的痰血、瘀血與腫塊,現代中醫認為許多癌症腫瘤都源自於此證。

肝氣鬱結證常見於古代中醫疾病,例如:「癲症」、「脅痛」、「胃院痛」、「腹痛」、「梅核氣」、「積聚」、「月經病」…等等與精神神志密切相關的疾病。

從經絡理解肝氣鬱結


https://static.cloudtcm.com/postimg/IG%E8%82%9D%E6%B0%A3%E9%AC%B1%E7%B5%90.jpg

造成肝氣鬱結的4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肝氣鬱結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苔白膩舌苔淡薄白

脈相

弦脈滑脈

肝氣鬱結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睡眠障礙耳鳴暈眩嘔吐腹瀉嘴裡發苦口乾口渴胸悶脹容易憂鬱咽喉有異物感容易生氣經常疲勞想睡噯氣容易健忘食慾不振腹內有腫塊排尿困難容易嘆氣頻尿乾嘔咳嗽氣喘噁心反胃潮熱心悸怕冷顏面神經麻痺手腳冰冷夜間多夢皮膚搔癢大便秘結鼻塞子宮崩漏痔瘡眼睛癢無尿及少尿夜間盜汗眼睛模糊胡言亂語神志不清月經延後到來月經突然停止月經不調心胸煩熱心律不整胃酸食道逆流膝蓋後側痛中背部疼痛膝蓋痛大腿內側疼痛纖維肌痛症肚臍周圍腹痛膝蓋內側痛下腹部痛(小腹痛)咽喉痛上腹胃脘痛右下腹側部痛左下腹側部痛肋間神經疼痛胸悶胸痛異位性皮膚炎淋巴結腫大青光眼三叉神經痛乳腺炎女性乳房腫廇甲狀腺亢進甲狀腺機能減退甲狀腺腫胃癌肝癌慢性肝硬化慢性肝炎神經衰弱症胃下垂阿茲海默症(失智症)胃潰瘍尿道炎乳房硬結神經性厭食症胃及十二指腸炎痤瘡帶狀疱疹

肝氣鬱結的相關證型


改善肝氣鬱結的常用方劑


改善肝氣鬱結的常用穴道


肝氣鬱結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要找出肝氣鬱結證的經絡型態,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找一個心情很鬱悶的人,幫他們進行經絡檢測,就可以直接觀察出來肝氣鬱結的經絡型態。

依照不少會員的實際觀察,在那些負債累累、工作失意、感情不順的人身上,很容易見到所謂的「鐵三角經絡型態」,特點就是「肝經」實證,「脾經」與「膀胱經」虛證,每個人都可以自行觀察驗證

現代人很容易出現「肝氣鬱結」證候
現代人很容易出現「肝氣鬱結」證候
載入中...

肝氣鬱結的相關典籍


  • 本文主要參考《中醫證候鑑別診斷學》所撰寫而成。
  • 《血證論》說:「木之性主於疏洩,食氣入胃,全賴肝木之氣以疏洩之,而水谷乃化。」
  • 《外台秘要》:「男屬陽,得氣易散;女屬陰,得氣多鬱。」
  • 《丹溪心法.六鬱》:「氣鬱者,胸脅痛,脈沉澀;濕鬱者,周身走痛、或關節痛,遇陰寒則發,脈沉細;痰鬱者,動則喘,寸口脈沉滑;熱鬱者,督悶,小便赤,脈沉數;血鬱者,四肢無力,能食,便紅,脈沉;食鬱者、噯酸腹飽不能食,人迎脈平和,氣口脈繁盛者是也。」
  • 《赤水玄珠》:「五臟本氣自鬱證,心鬱者,神氣昏昧,心胸微悶,主事健忘,治宜肉桂、黃連、石菖蒲;肝鬱者,兩脇微膨,噯氣,連連有聲,治宜青皮、川芎,吳茱萸;脾鬱者,中脫微滿,生涎少食、四肢無力,治宜陳皮、半夏、蒼朮;肺鬱者,皮毛燥而不潤,欲嗽而無痰,治宜桔梗、麻黃、豆豉;腎鬱者,小腹微硬,精髓乏少,或濁或淋;不能久立,治宜肉桂、茯苓、小茴香;又有膽鬱者、口苦,身微潮熱往來,惕楊然如人將捕之,治宜柴胡、竹茹、乾薑。」
  • 《類證治裁.肝氣》:「肝木性升散,不受遏鬱,鬱則經氣逆,為噯、為脹、為嘔吐,為暴怒脅痛,為胸滿不食,為飧泄,為疝,皆肝氣橫決也。」

討論留言


載入中...